日本正陷入「人口危機」,少子化不只來自不婚,更來自年輕女性對「育兒與職涯無法兩全」的深層恐懼。根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一名東京都內的大三女學生(21歲)直言:「我當然想結婚、也想繼續工作。但如果兩者難以兼顧,我只好被迫放棄結婚或生小孩。」生育對現代日本女性而言,正變成一場「無法重來」的人生豪賭。
據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調查顯示,18至34歲的未婚女性中,雖有7成希望「擁有孩子」,但現實中,認為自己未來會「不婚且持續就業」的比例竟高達33%。大妻女子大學勞動經濟學教授永瀬伸子分析,此關鍵在於日本的就業結構。女性若因生育離職,重返職場時往往只能從事低薪的「非正職」工作。即使是夫妻皆保住正職的雙薪家庭,也因丈夫的「長時間工作文化」,導致育兒和家務依舊壓在女性身上。
這種「不友善」的環境,導致日本的生育信心遠低於他國。根據內閣府的國際調查,認為自己國家「適合養育孩子」的日本人僅有38%,遠低於瑞典的97%。永瀬教授強調,日本女性一生中生育的子女數(合計特殊出生率)在2024年已降至1.15的歷史新低。她警告,若不改善「以突然加班和調職為前提」的職場文化,實現讓雙薪家庭有餘裕共同育兒的環境,並消除女性在生育期的收入焦慮,少子化將無可挽回。
專家指出,日本和同樣面臨少子化的韓國一樣,都因高學歷化導致教育期望過高,經濟負擔感極強。社人研部長岩沢美帆直言:「日本對『理想育兒』的標準太高,導致許多年輕人因經濟負擔與育兒障礙,毫無結婚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