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5 6
(轉載line.me)今天秋天.明天冬天 極端氣候大亂日本餐桌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樓 發表于:2025-10-23 21:45

日本秋季有許多時令佳餚,但是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日本今年夏季長且高溫少雨,有「菌中之王」美譽的松茸生長不佳,量少價高。海水也因為暖化而升溫,北海道盛產的秋鮭,本季漁獲量少之又少,可能寫下10年來最糟;不過,魷魚卻是近年來難得的大豐收,甚至因為捕獲量太好,提早超過容許值,官方因此下令暫時禁止捕撈。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樓 發表于:2025-10-23 21:46

日本北海道秋鮭捕獲量下滑,導致國產鮭魚卵價格逼漲。(示意圖/TVBS)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樓 發表于:2025-10-23 21:47

晶瑩剔透的魚卵加好加滿,加到不停溢出碗外!東京銀座這浮誇系鮭魚卵蓋飯,吸引許多人慕名而來,但是老闆的霸氣終究敵不過天氣。

餐廳料理長 石塚啟臣:「今年國產鮭魚卵行情,1公斤要超過2萬日圓,壓力真的很大。其實很不想漲價,卻又可能隨時撐不住。」

北海道產鮭魚卵,今年進貨價500克6千日圓,往年只需要半價。為了讓客人吃得開心,店家只能改用便宜的進口品,盡量維持不漲價。而這波鮭魚卵飆價,原因就是出在漁獲下降。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 尾國將大:「每年這時候是斜里町的鮭魚豐收季,不過今年的收成卻很少。」

日本有名的秋鮭產地──北海道,目前正值捕撈期,實際上岸的鮭魚卻少得另漁夫們疑惑,可說是10年來最慘。一艘可以裝19噸收成的漁船,這天只帶回頂多1噸。

北海道地方漁協會長 馬場浩一:「以前也有過魚很少的時候,但都沒有這次這麼少,有些漁夫甚至覺得今年是漁獲最差的。我們也很好奇原因到底是什麼。」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樓 發表于:2025-10-23 21:47

日本民眾(10/18):「氣溫有點高所以穿了短袖。」

日本民眾(10/18):「(可是你穿的是長袖…) 所以有點熱,選衣失敗。」

日本民眾(10/21):「我家已經把電熱毯拿出來了,以免天氣太冷。」

日本民眾(10/21):「平常穿短袖很剛好,昨天我也是短袖出門,怎麼知道今天變冷了。」

日本民眾(10/21):「我今天才跟母親在說『秋天好短喔』。」

天氣變化堪比雲霄飛車,才短短幾天,氣溫從初秋直接跳到初冬;就是這毫無章法的極端氣候,掀翻了日本人的餐桌。

同樣是北海道有名的水產,鮭魚不見了,魷魚卻大豐收。函館市營市場交易量比去年成長10倍以上,價格也逐月下調,遊客吃得眉開眼笑,漁民忙得歡天喜地,沒想到官方突然下令全面休漁,原因是已超出總容許漁獲量。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樓 發表于:2025-10-23 21:47

漁民:「很錯愕啊,做這行幾十年了,第一次碰到這種事。」

漁民:「希望政府能仔細說明一下。」

發狂的天氣嚴重衝擊日本今年秋收,就連「菌中之王」也深受其害。學者解釋,這個夏季長且高溫少雨,菌絲無法大面積生長,好不容易熬到天氣降溫,卻又一下子降太多,土壤溫度低於菇體發育合適溫度,導致今年松茸又小又少。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 姬野美南:「長野是眾所周知的松茸產地,但是看看這間公路休息站的架子上,松茸只剩下一盒。」

走一趟松茸盛產地長野縣,往年,當地的公路休息站貨架上滿滿的松茸,店家還得張貼「監視器拍攝中」的警語,以免遭竊;再看到今年,慘況一目瞭然。

公路休息站站長 片桐明:「因為秋天變得很短,以至於不能讓客人們都滿意,這是我們最不樂見、覺得最可惜的。」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樓 發表于:2025-10-23 21:47

氣候變遷讓四季大亂,人類除了要擔心食物取得不易,更得留意自己變成食物!日本各地近來多次確認野熊出沒熱鬧街區,傷亡不斷傳出。根據環境省統計,本年度熊害死亡已累計7人,創2006年有統計以來最多。

森林綜合研究所主管 大西尚樹:「千萬不要以為今年熊沒有來到自己家附近就安全。假設3年前熊來過一次,那麼當時那次一定有牠的理由。」

動物研究學者表示,熊擁有優異的嗅覺、記憶力,牠會記得曾經覓食過的地方,即便相隔一段時間,熊仍然可能留有記憶,因此不論身在何處都不能大意。若真的狹路相逢,記住採取跪趴防禦姿態,抵抗被熊翻至正面,並用手保護頭、臉、頸部,降低可能大量失血的傷口,以提高劫後重生的機會。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樓 發表于:2025-10-23 21:47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5 回複數:6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10-23 21:47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