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閉幕式之前,當天上午在會場內還舉辦了關於“世博宣言”的論壇。會場設計總監藤本壯介、各參展國政府代表圍繞本次世博會的意義展開小組討論。隨後,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展區代表馬赫爾・納塞爾、國際展覽局(BIE)秘書長迪米特里・凱爾肯澤斯正式接收“世博宣言”。
閉幕式於晚上10點結束,一般參觀者總數達到2529萬人,門票銷售量為2207萬張。石破首相在閉幕式期間,通過X平台發布了自己與世博會官方吉祥物黑色脈脈的互動照片。
13日石破茂首相在大阪·關西世博會會場向官方吉祥物脈脈頒發了感謝狀,以表彰其為推動世博會熱度所作出的貢獻。
首相面對着脈脈說道:“你以可愛的形象,向國內外傳播了國際博覽會的意義與魅力,在會期中也熱情迎接來訪的觀眾,為全球性的熱烈氣氛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首相問道“今後也會繼續出現在大家面前吧?”時,搭載人工智能的脈脈回答說:“我也想再見到大家。無論何時,我都會在大家身邊。脈脈。”
日本政府積極把世博會作為外交舞台加以利用。自4月開幕以來,藉著世博契機訪日的王室成員、國家元首、內閣部長等外國要人眾多。石破茂首相共舉行約50場會談,外相岩屋毅也進行了約40場會談。
與海外要人的交流較2005年愛知世博會(愛·地球博)時大幅增加。當年小泉純一郎首相的相關會談約30場,外相町村信孝約20場。
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在10日的記者會中表示:“世博會即將閉幕,我想就世博外交整體談幾點看法。自開幕以來,藉助各國‘國家日’等機會,共有約90位元首級和首腦級要人、約50位外長級官員訪問了會場。石破首相進行了約50次、我本人約40次會談,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國際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進一步強化了合作關係。
此外,世博也成為將海外活力引入日本的契機。許多要人在訪日時安排了商務活動,帶來了顯著的協同效應;不少人還藉機訪問大阪以外的地方城市,促進了地方振興。
通過世博,不僅政府官員,還包括經濟界、學術與文化界人士都與世界各國加深了交流,擴大了外交基礎,並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日本的魅力。”
本屆世博共有158個國家和7個國際機構參加,創下日本歷屆國際博覽會的新紀錄。
岩屋外相在12日的記者會上還表示:“能讓平時難以出訪的國家派要人來日本,並有機會深入交換雙邊關係和國際形勢的看法,這是主辦國日本獨有的經驗。”
他強調,許多貴賓安排了商務及地方訪問活動,“產生了巨大協同效應,也帶動了地方再生”。此外,世博還成為日本就“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構想、應對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等重要外交議題闡明立場、爭取理解的重要場合。
世博舉辦期間,正值各國忙於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日本政府藉此強調自由貿易的重要性,推動加強經濟關係。同時,也就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國的海洋擴張、中東局勢等安全保障問題進行了討論。
世博還成為化解外交懸案的機會。例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美國國家日期間訪日時,由經濟財政再生相赤澤亮正擔任接待,藉此加深了談判當事人間的互信。
此外,世博也促進了與平時往來稀少國家的外交交流。塞爾維亞總統時隔14年、海地首腦時隔13年訪日;也有自2019年天皇陛下“即位禮正殿之儀”以來再次訪日的元首。
與國際會議中常見的“接力式會談”不同,世博在半年間為各國安排了獨立的“國家日”,得以與每一國進行更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