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第29任總裁,預料將於15日臨時國會中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學者劉必榮指出,高市如當選首相象徵打破日本政壇「天花板」,而屬於保守右派、承襲安倍路線的高市,未來如何平衡內政、經濟挑戰,以及如何應對與中、韓的關係,都是重大執政考驗。此外,高市的對台政策預料將延續友好基調。
如成為首位女首相 打破日本政壇天花板
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接受央廣「早安台灣」節目訪問時表示,日本國會預計15日進行首相指名投票,雖然目前國會是「朝小野大」格局,但如果正常的狀況、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屆時這位新的自民黨總裁就會成為日本的首相。
如果高市早苗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劉必榮認為這是很難得的,因為就政治上而言,日本是一個以男性為主的社會,這等於是打破了「天花板」。而且高市不是來自於政治世家的政二代,等於是展開了新頁。此外,高市基本上是保守右派,是屬於前首相安倍晉三這一派。
保守右派上台 日中韓關係面臨新考驗
另外,高市近年持續參拜靖國神社,而在這次當選總裁後再次被問到是否會參拜靖國神社時,高市表示會在適當時機做出適切的判斷。劉必榮指出,如果去參拜靖國神社是會在東北亞引起一些外交緊張,不管是中國或是韓國對此都很關注、會盯著看。
此外,如果高市未來對中國的立場很強硬,或是在日本企業於二戰時期強制徵用韓籍勞工問題上的態度也是強硬等等,都會使得未來日中、日韓關係充滿了一些不確定性。
而對於未來的台日關係發展,劉必榮分析,因承襲安倍派路線,預料高市將延續對台友好基調。
經濟與朝小野大的挑戰
在對內方面,日本政治環境改變,已不是自民黨獨大的局面,目前國會是朝小野大格局。因此,未來高市上任首相之後,要如何去振興經濟,如何在下次選舉中想方設法讓執政聯盟在眾議院中能取得過半席位,這些都是挑戰。
劉必榮還說,有些分析認為這次總裁選舉顯示出自民黨內守成有餘、開創性不足的隱憂,面對政治環境變化,不利於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