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首相石破茂在9月7日宣布辭職,自民黨總裁選舉管理委員會於9日決定了新的總裁選舉日程,將於9月22日發布公告,10月4日由國會議員投票,選出新總裁。正式決定將在10日的總務會上作出。被視為最有力候選人的,是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與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預計總裁選舉將以這兩個人為核心展開,為此,中韓擔心日本新的政權出現“右傾化”,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未來中日關係走向取決於新首相施政取向。若保守強硬派掌權,可能重拾對華制衡路線,削弱當前緩和勢頭。韓國《中央日報》則提到高市和小泉都曾參拜靖國神社,並表示“無論哪一方當選,韓日關係都有可能出現緊張加劇的局面”。
自民黨已在9日的總務會上決定,新的總裁選舉的實施方式將採取“全規格型”,即除了國會議員投票,還將進行全國黨員與黨友投票。總裁選舉將圍繞國會議員票295張與黨員黨友票295張,總計590票展開競爭。
關於總裁選舉,據悉高市早苗(64歲)截至8日已向關係密切的議員們表明了參選意向。由於她在上次總裁選舉的首輪投票中曾名列第一,因此被視為有力候選人。8日,自民黨前幹事長茂木敏充(69歲)在國會對記者表示:“我在黨和政府積累了各種經驗,我願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這個國家。” 表明了參選意向,而官房長官林芳正(64歲)也已下定決心參選。
另一方面,小泉進次郎農林水產大臣(44歲)在8日被記者問及參選意向時表示:“我首先考慮自己能為黨的團結一致做些什麼,然後再作出判斷。”
對於日本將誕生新的首相,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石破茂上台後,中日關係出現階段性緩和,在台海議題上,東京不再像安倍、岸田時期那樣高頻挑釁中國底線,區域緊張度有所下降。經濟層面,日本重啟並積極推進中日韓合作機制,三國自貿協定談判再度升溫,有望為東北亞安全與供應鏈穩定提供緩衝。
呂超稱,未來中日關係走向取決於新首相施政取向。若保守強硬派掌權,可能重拾對華制衡路線,削弱當前緩和勢頭;若延續石破時期有限協調思路,需以切實制度鞏固經貿合作與風險管控。
關於石破茂首相7日表明將辭職一事,韓國主要報紙在8日的早報頭版均有報道。各報普遍指出,高市早苗和小泉進次郎將成為下任首相的核心人選,同時也有擔憂日韓關係的言論。
《朝鮮日報》稱,石破氏一直對改善日韓關係持積極態度,因此“無論誰成為下任首相,韓日關係都有很大可能出現倒退”。
《中央日報》則提到高市氏和小泉氏都曾參拜靖國神社,並表示“無論哪一方當選,韓日關係都有可能出現緊張加劇的局面”。
《東亞日報》同樣提及二人參拜靖國神社,並指出,與在改善日韓關係上表現積極的石破氏不同,兩人的外交政策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