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5)年暑假去日本旅遊的民眾,應該多少都體驗到不下於台灣的高溫熱浪,8月上旬立秋之後當地原本應該逐漸降溫,但各地仍然頻繁出現超過35°C的危險高溫,中暑送醫與高溫相關死亡人數比往年激增,也帶來更激烈的暴雨。
日本氣象廳近日發表的3個月天氣預報,警告全國9月到11月,氣溫都還會顯著高於往常。夏天更熱更長的趨勢逐漸改變生活型態,13%的小學把開學日從8月底延後到9月初,減少學童中暑;還有海水浴場把夏季開放游泳的期限從8月下旬延後到9月15日。
東京民眾說道,「很熱,真的太熱了,真的希望早點涼快下來,嬰兒車底下會通風。」
除了生活上的避暑調適,商業界也因應長期炎熱的氣候轉變,創造商機。東京一家服裝大廠去(2024)年起已經把年度行銷規劃從一年4季增加到5季,把越來越漫長的夏季區分為5到7月的初夏盛夏,以及8、9月的酷熱秋老虎2個部分,持續推出最符合當下需求的產品。
大型服裝製造商副總加藤表示,「天氣還很熱,還買不了秋裝,想要多一點剛好能穿的產品,很多顧客這樣說。現在真正想要、需要的就馬上買,我認為消費行為正如此轉變。」
業者因此在秋老虎季節推出帶有秋天沉穩色調,卻依舊透氣的輕薄面料服裝。9月份原本應該創造趨勢、搶先換上秋冬新品的店頭,仍然陳列了大量的夏裝,生產量也比往年多3成,大膽顛覆時尚業慣例。
漫長夏日的概念也延伸到餐飲業,一家食品製造大廠在秋老虎最威猛的9月到10月中旬設計新季節菜色,貼上網站刺激新需求,因為天氣太熱讓人很不想進廚房,他們的日式調味料產品在夏季銷量下跌1成。業者與廚師研開發運用自家產品,不用開火、搞得汗流浹背也能簡單吃到秋季菜色的方法,帶動銷售。
大型食品製造業者三科說明,「讓大家嘗試並享受這些食譜,可以帶動家庭內的消費,進而連結到下次的購買,我們也希望掀起一股享受5季的風潮。」
長夏風潮下,超商的清涼飲料,特別是防中暑的運動飲料需求大增,冰品跟涼拌類輕食也銷售長紅;此外冷氣、循環風扇還有穿戴式降溫裝置,對於高齡長者和戶外的藍領工作者更是保命神器;另外還有高海拔的涼感旅遊、節能綠化的建築與建材以及避開豔陽的夜間經濟,都是新藍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