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71 18
(轉載知乎)石破茂强硬表态「绝不妥协美将对日加征 25 %关税」后,日民调显示其内阁支持率跌至新低,他将如何应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樓 發表于:2025-7-20 18:05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当地时间7月17日报道,该机构于本月11日至14日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为20.8%,较该机构上月民调结果下降6.2个百分点,为去年10月石破内阁组建以来,该机构民调结果中的最低支持率。

当地时间9日,针对美国将对日本征收25%关税问题,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国内将团结一致守护国家利益,在不容妥协的事情上不会妥协,绝对不会牺牲日本的农业。

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067320376246941364&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0B093C66-0A30-471D-BF99-5F481642EC6E_774428501923&share_to=copy_url

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104850389066337283&toc_style_id=feeds_defa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樓 發表于:2025-7-20 18:05

飞跃本屯:


石破茂政府支持率创新低,跟他本人与美国的态度没啥关系,更多是因为今年1-5月,日本人的实际工资收入(名义工资-物价上涨因素)全都是负数,尤其是5月份,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实际薪资同比下降了2.9%,是2023年9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这种情况下,石破茂作为现任政府的支持率自然要持续下跌了。

况且石破茂,或者说整个自民党(包括上届首相岸田文雄)就没啥哪怕理论上靠谱的解决方案,只能学习拜登政府,来个发钱抗通胀,结果通胀反而更控制不住。

这种发钱抗通胀的结果怎么样?2023年岸田文雄刚开搞的时候,日本民众还不清楚,喊好的不少(当然喊好的声量远不及简中)。

结果是钱发下来了,尤其是底层民众都普遍拿到了钱。可物品供给,尤其是底层民众刚需的食品供给都没提升。水多了,面没多,那可不就是通胀了吗。到最后底层民众发现手里的钱虽然多了,但是能买到的东西却更少了—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日本两人及以上家庭月均实际消费支出比上一财年减少0.1%,连续两年下降。2024财年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的开支占比为28.3%,是1981财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底层民众吃同样的东西要花更多钱,用在其他消费上的收入自然就减少了)。

其实这会日本改做的事情,应该是打破内部市场垄断小圈子,扩大主要消费品供给,可做不到吗。

那就只能等7月20日参议院选举了,看自民党还能不能接着干。目前看上去应该是不行了,但也没别的政党能替代,就这样谁都不当首相也挺好,让懂子想压日本签关税协定,都找不到人谈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樓 發表于:2025-7-20 18:05

新江东霸王枪:


不用应对了,明天参议院半数改选,自公联盟估计要败,他应该辞职下台了,下一个是小小泉还是高市不好说,而且不论谁上自民总裁,估计都是一年首相,日本会回到小泉之后安倍之前,都是短命首相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樓 發表于:2025-7-20 18:05

作者:丁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194950559535594/answer/19300101606816934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是,这话题随便看就有三个说石破茂民调低下和对美强硬无关的,你们是真信啊?

当年石破茂访美,又是送纯金存钱罐,又是戴MAGA帽子,可以说谄媚到极点了,然后日本某些右翼人士抓住他坐下来时两腿没并拢这点破事,炎上喷了几天。

或许不是全部,但你不会真以为他的对美态度、对侵略历史态度不会影响到“民调”吧?

之前炒作的石破谈话事件(形式上效仿鸠山谈话、安倍谈话,但内容包含承认南京大屠杀等),引起反对派甚至党内集体围剿,那个声势浩大到知乎都不敢放话题的程度(这么大的事我在知乎居然没看到一个热门话题,真tm忠诚)。然后就是所谓对美强硬,虽然实质上没什么意义,但是对子骂父已经属于骇人听闻。于是不久后,针对去年已经告一段落的黑金事件,立刻爆出所谓的新证据,直接引发新一轮围攻。

不会真的有人觉得这些事件背后一点关系没有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樓 發表于:2025-7-20 18:06

放心!

中美都不希望石破茂下台,更准确的说法是(自民党)倒台。

先说中国,自民党是彻彻底底的“纳粹后代”的右翼党派。不是左翼党派。

那么为什么东大这个左翼国家,愿意自民党继续执政?(如果不经常关注日本政治的朋友,都不知道日本的左翼党派叫什么吧?)

因为:熟悉!对对方的套路知根知底。用我们官方通俗的话叫:政治稳定!

在这个大争之世,你的对手或者朋友,还是稳定的好!

美国呢?从来不会支持日本的左翼。虽然石破茂没有安倍舔,但是石破茂他毕竟是自民党的。

现在不是石破茂的支持率低的原因。是整个自民党的支持率都低。石破茂能当选就是最大的公约数了。



作者:纵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194950559535594/answer/19302423828693038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樓 發表于:2025-7-20 18:06

乐天:


他其实不想当日本首相,是被硬推上来的

所以他是最敢维护日本利益的

大不了被赶下台

真就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樓 發表于:2025-7-20 18:06

executor:


我有点奇怪提问的是谁?立场是什么?强行将两件事情绑定在一起,是想说向美国投降是人民的意愿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樓 發表于:2025-7-20 18:06

老兵:


日民调真心想支持石,但结局只有两个:一是石最后妥协投降,二是石被美搞下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樓 發表于:2025-7-20 18:07

用户76742029444:


那就对等25%加回去呀?啥都不硬只有嘴硬?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樓 發表于:2025-7-20 18:07
作者:黄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194950559535594/answer/19299678885314491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米帝了,必须重拳出击!”


“虎~虎~虎!”(Tora! Tora! Tora!)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樓 發表于:2025-7-20 18:07

温皇:


嘴炮而已,他能改变什么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2樓 發表于:2025-7-20 18:07


超级地球真理部长:


天呐!你这民调是在知乎上做的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3樓 發表于:2025-7-20 18:08

自由万岁:


活该。对美国强硬必亡!对美国应该顺从。否则经济要你好看。民粹?垃圾。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4樓 發表于:2025-7-20 18:08

江胡悠:


日本是美国豢养的一只走狗而已,对中国人呲牙,对美国人是哈巴狗。

日本能怎么办?没有主权,只能被美国人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5樓 發表于:2025-7-20 18:08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6樓 發表于:2025-8-14 21:21

郑云潇:


虽然正赶上日美贸易战,但自民党输选举和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石破茂在面对美国时还是保持了硬气的。真正的原因还是日本长期的经济不景气,日元暴跌

和米价高企

的问题就不说了,劳动力居然都缺到求着大学生打工了,这也真是举世罕见

日本大米价格连续 17 周上涨,5 公斤大米均价约 210 元人民币,今年秋季或更贵,将产生哪些影响?66 赞同 · 16 评论 回答

但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只要他自己想坚持,执政地位短期内还是比较稳的。日本宪法规定政府由众议院第一大党或执政联盟组成,因此不用必须下台。在此基础上,这个烂摊子大概率没人想接,而是盼着让他背完所有锅再说,所以不会有人挑战他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7樓 發表于:2025-8-14 21:21

作者:走向大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194950559535594/answer/19304803466396098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今,日本经济不景气,美国还逼着日本签“卖国条约”——不平等的双边贸易协定。而该协定可能将会重创日本经济,恶略影响或超过《广场协议》——日本恐不再是“失去三十年”,而是会加速滑向“发展中国家”行列。美国此举,逼得日本不得不为了国运与未来而“绝地反击、坚决抵抗”。

日本经济非常依赖出口,美国“钦定”的不平等的双边贸易协定,对日本产品加征高关税,会沉重打击日本出口,尤其是沉重打击日本汽车等已经为数不多的优势产业也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美国还要求日本与中国脱钩,包括在半导体等日本优势产业上加码制裁、孤立、围堵中国,这会让日本损失惨重,损害日本的发展。美国还要求日本大举开放大米、牛肉等农牧产品市场,大幅降低关税——这也是日本“不能承受之痛”。就说大米,美国大米成本大大低于日本大米,若如美国所愿日本大幅降低进口美国大米的关税,则美国大米将如“洪水猛兽”,彻底“冲垮”日本大米,重创日本农业与农民。

这几十年来,日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下降,优势产业一步步丧失殆尽,目前只剩下汽车、半导体等寥寥几个行业还有一些优势与竞争力,但也是日薄西山,根本维系不了几天了。

中国是“世界工厂”,是全球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占据全球制造业与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和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中枢地位。离开中国产业链与供应链,会给许多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巨大损失和长期的负面影响,将较大甚至大大影响其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甚至让其某些方面难以正常运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直想和中国脱钩,但实际上却无法脱钩。而且,中国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导地位(也超越美国),这些技术对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可发挥重要促进作用,甚至是不可或缺。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融合很深,日本也深度依赖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日本非常依赖中国市场。日本无法与中国脱钩,即使一定程度脱钩也损失惨重、难以承受。

中国电动汽车领跑全球,占据产业链主导地位。疫情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开始爆发式增长,并带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已经成为谁也无法阻挡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且很可能在2020年代全球范围内实现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成为汽车业的主角、甚至一统江湖,而燃油汽车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燃油汽车长期都是日本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占日本GDP的10%),但日本在电动汽车领域却相当落后,毫无竞争力。近几年来,电动汽车的异军突起与迅猛发展,严重冲击燃油汽车产业,日本的主要车企举步维艰,业绩大幅下滑,甚至断崖式下跌,濒临破产(不断传出日产、本田、丰田等日本主要车企合并重组的消息),总的来讲是“岌岌可危”。美国此时再(通过“贸易协定”)重拳打击日本汽车产业,或将“一锤砸碎日本汽车”。美国是日本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也是最大市场。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近三成。

举几个数据来看看日本汽车的现状。2023财年,本田销量下降12%,日产利润骤降34%。2025年5月日产突然宣布:未来3年裁员2万(占员工总数的1/7),关掉7家工厂。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700万辆,同比增长26%。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4%升至2024年的22%。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占全球一半,2024年出口增75%。

中国,2023年突破7nm芯片制造技术,2025年突破5nm芯片制造技术,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基本)追上西方。美西方对中国芯片的围堵遏制,被不断“打脸”,被反复证明是“无效的”,它只能促进、加速中国的技术与产业链自主。中国芯片产业正日益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

2025年5月,华为发布首款国产5nm芯片——麒麟9020,在5nm领域正形成华为、台积电、三星 “三足鼎立”的局面。有研究机构预测,2025 年华为在全球高端芯片的份额将从0.4%飙升至8%,强烈冲击高通、苹果的市场地位。

在半导体产业,日本虽有一些优势,但不是全球主导地位。随着中国芯片强劲崛起,市场不断扩张,将给美西方芯片及IT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将削弱美西方的产业优势及市场地位,日本半导体产业也将受损。但如果日本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积极参与、融入中国半导体产业体系分工,则可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甚至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如果日本追随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加码制裁、孤立、围堵中国,则可能“两头损失”,更糟的是,如果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后来居上,超过美西方,那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最终“四大皆空”——但这绝非“臆测”或“白日做梦”。

中国拥有门类齐全的工业、制造业体系,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产业链协同优势、全产业链及产业配套能力优势明显,只要中国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链自主,中国就能把那些"高大尚"的产品统统做成"白菜价",物美价廉、极具竞争力,让众多的欧美企业招架不住,败下阵来。你看,从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到手机、电脑(PC),再到(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都是如此。今天,随着中国掌握并不断突破(高端)芯片制造技术,中国IT产业必将彻底崛起,一直以来西方独大、西方居于主导地位的全球IT业版图也必被颠覆。随着中国高端芯片制造技术不断突破、进步,必冲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PC)和各种软件,高通、台积电、三星、苹果等亦可能步东芝、索尼、日立、爱立信、诺基亚的后尘。

如今,第四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正在重塑人类科技、工业及产业格局。但在太阳能、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关键领域,日本没有多少作为,属于落后者、追赶者。“新的阵地难以攻占,已有的一亩三分地再守不住”,岂不一无所有?日本汽车、半导体等寥寥几个还有一些优势与竞争力的行业,如果也被击垮、走向衰落,那么,日本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地位将大降,日本或很快沦为“发展中国家”。

一个大国,不拥有几个在全球拿得出手的像样的“拳头产业”、优势产业,是难以维系其发达经济体地位的。一个小国,可以靠给大国做配套、靠优异的自然禀赋(如矿产、农牧业)、靠旅游服务业等,成为发达经济体。但一个大国,如果没有几个在全球拿得出手的像样的“拳头产业”、优势产业,那么整体劳动生产率较低,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企业(平均)效率、利润较低,根本无法维系(国民的)高收入、高福利。

到2025年7月7日,(特朗普划定的)大限(2025年7月9日)将至,美国也没有能与除中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全球重要经济体(如欧盟、印度、日本等)达成贸易协定,没法胁迫他们屈从于美国的意志,连美国“忠实又温顺”的“盟友”日本之流都“放出狠话、拂袖而去”。事实上,除了与英国搞了个“内部贸易协定”以及与中国签下“投降协议”外,特朗普未能与任何一个国家正式签署贸易协定。近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美对越商品征收20%的关税,属于“转口贸易”的,征收40%的关税;美商品零关税进入越。但越南方面未证实或承认上述关税水平。

我估计,特朗普贸易战2.0“工程”,最终将“烂尾”,而且很可能会变成“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授人以柄”。

就说很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吧,如果美国与欧盟、印度、日本、东盟等所有全球重要经济体都无法达成美国所需要的协议,那么,美国将对他们施以最高70%的关税。事实上,全球重要经济体提供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制成品、半成品、零部件。美国对他们加了高关税后,也照样还得从他们那里采购那些制成品、半成品、零部件,别无他路——这岂不成了美国自己整自己、自己给自己加税?绝无可能一两年内世界其他地方就“瞬间长出这么大的产能”去满足美国的需求,因为这意味着至少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美元的投资,还需要有技术、专利,既然是投资就得考虑投资环境如何、回报率如何、能否稳定回报等诸多因素,谈何容易,不要开玩笑——谁也不会把数亿美元、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当“儿戏”。中国就已经“打了个样”——贸易战2.0开启后,美国把对华关税加到了100%以上,结果呢?美国还是得顶着高关税、咬着牙从中国大量进口那些商品。“你不从中国买,哪儿能提供这么大的产能呢?”——一时半会儿,是无解的。

美国发起贸易战2.0仅一个月就在日内瓦向中国“投降”,这对世界各国“内心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冲击,尤其是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重要经济体。这些世界重要经济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有对抗美国的实力与底牌——既然中国能“打服”美国,那么,我们和美国也“有一拼”。美国深度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但在许多重要领域美国对我们依赖也很深甚至是离不开,因此我们或也能让美国“上吐下泻”、“浑身难受”。真的与美国彻底翻了脸,互相加了高关税,还不一定谁更难受,谁先撑不住呢?也许正因为此,不知最后鹿死谁手、不知最终形成怎样的全球关税及贸易格局,所以,大限(2025年7月9日)将至,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持观望态度,并没有押注美国最终会赢,几乎都没有主动与美国谈一份“投降”协议,而是沉默中观望、拖延——这也是一种抵抗。

特朗普表示,到2025年7月9日还不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的国家,将被征收最高70%的关税。

但大限(2025年7月9日)将至,欧盟、印度、日本态度强硬,没有与美国妥协的意思,即便东盟国家全“跪”了,以其体量与能力,也远远无法满足美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需要。如果美国对“不跪”的重要经济体都施以高关税,那么,美国产供链势必遭受重创(而美国“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严重,产供链极不完整,极度依赖外部),引发通胀飙升,企业效率效益及宏观经济将急剧下滑,资本市场也必遭受重创。

这就是为什么大限(2025年7月9日)将至特朗普基本上只对一些小的经济体“下了黑手”,施以高关税——“先捡软柿子捏”,想起到“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作用。而对世界重要经济体(除了日本)都只是“恐吓”、“威胁”,而没有实质性动作,且把达成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延长。何其“欺软怕硬”!

2025年7月7日,特朗普把之前自己设定的(与美达成贸易协定的最后期限)“大限”(2025年7月9日)又推迟三周(至8月1日),延长谈判时间。他与记者交谈时还表示,这个最后期限——8月1日,也并非100%确定,暗示他可能因获得更多让步而“灵活之”。他也感觉到好像“形势不对劲”,不是自己所料想的那样——美国举起关税“大棒”,全都“认怂”、“投降”。“谁也不想自己挖个坑,自己跳进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樓 發表于:2025-8-14 21:21

风起秋末:


下去歇着呗,换一个愿意的,不愿意再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樓 發表于:2025-8-14 21:22
作者:黄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194950559535594/answer/19299678885314491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米帝了,必须重拳出击!”


“虎~虎~虎!”(Tora! Tora! Tora!)


财团B:老虎B3参上!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71 回複數:18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8-14 21:22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