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74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731 173
(轉載知乎)日本汽车产业如果不行了是不是经济会有危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1樓 發表于:2025-5-6 17:48

童毅:


众所周知,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可查阅的数据显示:在日本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农业)占GDP比重不到5%,第二产业(工业)占GDP比重为25%,而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比重超70%,可见支撑日本经济的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

而汽车产业及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说就是日本工业最后的支柱,如果汽车产业跨了,日本将会彻底沉沦,没有汽车工业的利润,日本经济就会垮了。

因此,如果汽车行业再垮掉,这对原本就不断衰弱的日本来说,绝对是致命一击,毕竟剩下的机器人和游戏产业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并无法带动日本这样体量的向前发展。

如果日本汽车工业陷落,我觉得它比所谓的金融海啸更厉害,毕竟金融是货币游戏,本质上是货币多寡。而汽车是日本工业根基,一旦出现问题,一半的GDP都会受影响。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发展到一定时期,各个产业难免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当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的产生肯定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更不是某个行业或个别区域内形成的,而是全球化的经济现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2樓 發表于:2025-5-6 17:48

Hlodie Jaqucline:


日本最近已经连续7个月了,日元也一直在贬值,按最新汇率算人均已经是3.7w美刀的水平,汽车产业 再拉跨那就得跌到3w美刀人均的水平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3樓 發表于:2025-5-6 17:48

大茶行:


不光是经济危机哦,日本政治制度是个畸形,维持统治靠的就是经济的平稳运行,而现在日本在新的信息革命中没吃到什么红利,再要没了汽车产业,或者汽车产业支撑不了经济的继续发展。怕是日本妇女又得去国外赚钱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4樓 發表于:2025-5-6 17:49

子非鱼:


日本的现代化根源就是工业现代化,根基就是汽车产业。日本汽车庞大的全球销量,带动上下游一大批产业链从业人员,这些人就是日本中产阶级的稳定核心群。

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汽车全球销量下降一半,将会影响到超过20%人口,整个日本社会的稳定性将面对极限挑战。到时候,不是经济危机,恐怕将会是社会崩盘。

比亚迪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击败日系车并不是天方夜谭,所谓的低油耗低使用成本在新能源面前不堪一击。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比亚迪,加油!

中国汽车,加油!

(加电也行 )

不只是日本,韩国也一样。放眼看全球汽车销量,对手无外乎日韩德。德国汽车如果中国市场有闪失,就伤筋动骨,所以主动权在我,更好对付。中国汽车的出海之战,对手就是日韩。

天下第一卷东亚麻花卷,卷完高考卷房价,卷完国内卷国外,卷完白电卷黑店,卷完手机卷汽车。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赢得每一场竞争,成为终极卷王。这是由人口基数+人才厚度+市场广度+全工业体系

综合叠加的结果,不可逆转。

市场总量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量,逃不开的零和游戏,有人升就有人降,有人哭就有人笑。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中国工业就必须完成现代化进化,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脊梁,就必须挺直了,直面战斗,战而胜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5樓 發表于:2025-5-6 17:50

作者:EarlyBir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8120523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崩溃,小日子已经快过不下去了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岛国,已经要崩溃了。没错,就是要崩溃了。

12月20号,日本央行宣布调整货币控制(YCC)政策,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调至0.5%,以应对全球加息带来的影响。日本终究还是怕了。

想象一下,你向包子铺借了五百块钱,包子说:“你用着吧,街坊邻里的不要你利息。”,转身你把这笔钱借给馒头店,馒头很是高兴,不但连连道谢,还向你付了五块钱利息。包子借钱给你本来是想着让你用这笔钱买他们家的包子,现在你把钱借给了馒头,拿着馒头付的利息买馒头,钱都流不到包子铺了,大家都发现拿包子的钱借给馒头,不但有馒头吃,还有利息拿,这下可好,包子铺渐渐被掏空。

老美全球收割就是这么玩的,他们上调利率,启动印钞机狂印美元,吸引全世界的逐利者将手上持有的廉价货币(包子)换成馒头,这时候,全球最廉价的日元,自然成了头最铁的包子铺。

那为什么日本加息,好日子就会过不下去呢?

01 经济

一说起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恐怕是大部分人最根深蒂固的印象。30年来,日本物价水平风雨不改,就好像我们拿着今天的收入,吃着0.85元/斤的猪肉,付着1.5元/平的房租,如果你想,也可以在一线城市买上3000块钱单价的房子,连电影票也只要三毛钱。这不是郑爽作死玩火——爽到爆了吗?您还真别不信,开创于1899年的吉野家,30年前一款牛肉饭售价400日元,如今只要350日元,遇上打折,更是低至280日元。

如此稳定的物价,对老百姓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通胀紧缩,极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民间资本不敢投资,人民大众不敢消费,社会经济一潭死水。

于是,在2012年,当安倍晋三再度上台后,实施了“三大”刺激经济的宽松政策,大肆降低利率,大量增发国债,大把印钞。安倍三架马车祭出后,日元汇率加速贬值,日本经济在一片脆弱的繁荣下,一路狂奔。

安倍这三架马车,六年来拉高了股市,拉低了失业率,拉动日本进入经济上涨的繁荣期,虽然是极小的增长(1.2%),但是止住了90年代以来不增长,甚至负增长的颓势。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的双重影响,这个能源矿产极度匮乏的岛国被打了个措不及防,准确来说,是“误伤”。

我们知道,安倍三架马车分别是“低利率、发国债、印钞票”,在日本国内,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国际上却为日本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一方面,加息会让日本上下不堪重负。日本政府债务规模是其GDP的266%,

将近40%的政府收入用于支付庞大的债务利息,一旦加息,政府为了自保只能提高税收,企业不愿也不敢投资,工资收入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失业,股楼两市再度崩盘,经济形势低迷,陷入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不加息则导致日元疯狂贬值。日元兑美元的汇率,2020年大概在100比1,今年10月最高来到152比1,暴跌超过50%。人在家中坐,镰刀天上来,跟日本人相比,窦娥都要笑出声来。大幅度贬值加上低廉的利率,让国际套利投机客们纷纷卖出日元,买入既升值又高利率的美元,导致日元进一步贬值,又是一死循环。

不仅如此,在购买进口依赖度超过90%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上,日本将花费更多成本。如此一来,生产端成本高企,国内需求低迷不振,海外市场货币贬值,对内通胀、对外通缩,日本同样喘不过气。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此时的日本就像烂倭瓜擦屁股——没完没了了。

02 产业

日本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最早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之一,然而,21世纪开始以来,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国转移,日本大部分中低端产业被淘汰,制造业的萎缩,带来工作岗位大量流失,技术创新停滞不前,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加速产业外流。而在高端产业,日本正面临着欧美的打压和中国的赶超。

中美垄断全球互联网,这个领域就不用说了。先说说半导体,日本半导体从占有全球贸易市场50%以上的份额,缩减到如今不足10%;松下电器曾是世界第一的电池厂家,如今却已排不上号;曾经竞争力数一数二的机器人产业,也在持续失去的30年中退出主流地位。日本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工业和量子计算等均无法占据主流地位。

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也不例外。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相互成就的关系,就像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7年以来,日本机器人从数量和增长率上都开始“开倒车”,2017年日本全年导入机器人数4.5万台,同年我国导入13.8万台。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球销量占比超过50%,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约为34%,在机器人领域,中国追赶的速度非常快。

汽车工业业占日本GDP比重在45%—50%,可以说是半壁江山了,在传统汽车领域,日本常年占据第一,但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的崛起让日系新能源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一败涂地。而在新能源领域发力最早的车企,不是特斯拉,而是日本的丰田。可以说,日本才是新能源汽车的开拓者。

03 人口

当前,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国家,老龄人口比重达到惊人的29.1%,据《朝日新闻》报道,每4位65岁以上老人中,就有1位还在工作,如果将年龄限制在65-69岁,则有超过一半的老人还在上班。

连续18年增长的老年人就业人数,背后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晋升无望,准备用不婚不育、躺平啃老来对抗整个社会的“断舍离”人生感悟。

自2010年以来,日本人口连续13年呈负增态势。出生率每年创新低这件事,在日本持续了半个世纪,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止跌的希望。

04 结语

反观我国,“南巡讲话”30年来经济腾飞,中美贸易战4年里稳中有胜,“一带一路”9年来成绩斐然。当前,我们正在从“三来一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夯实基础;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产销量已经连续7年夺得桂冠;我们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领域日拱一卒,孜孜不倦......

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汽车和机器人产业既是耗能大户,也是耗材大户,一个材料、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一个基础产业空心化的第三产业国家,在长期的国际竞争中,又拿得出什么和中国比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6樓 發表于:2025-5-6 17:51

大牧木:


很多人不理解全产业链的威力,不是工资低那些可以对抗的

从家电—手机-汽车-航空

这几个领域未来除了政治原因,看不到日本能打赢中国的机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7樓 發表于:2025-5-6 17:51

虫叔:


会。而且是直接爆发经济危机。日本汽车就业人口200多万,汽车服务业人口300多万,汽车业不行了,会直接影响日本中高收入阶层人口1600万,持续减少10%的外汇。日本汽车垮了,倒了一根支柱,国内贫富悬殊将会迅速拉大,不仅会迅速跌出发达国家,而且还会重新陷进中等收入陷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8樓 發表于:2025-5-6 17:51


桑非:


完美符合老大老二打架老三没了铁律。嘉多宝和王老吉打架,和其正消失。美国跟中国打架,日本药丸。就是那个茶几,即将摆满日本杯具,所以说小日本你的福气还在后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9樓 發表于:2025-5-6 17:52

小楼卧听雨:


传统汽车巨头如果不加快转型,那很快,他们面对的就是诺基亚式困境。

实际上早在6年前我买车时,看着不可一世的特斯拉那炫酷的电动车模型,我就奇怪,德日的汽车巨头难道看不到凛冬将至吗?

现在,对于德日巨头的凛冬真的来了

个人觉得,电动车对日本车的打击会更大。日本车以省油著称,现在,你不可能比电动车更省油,人家不跟你比省油,直接换道超车了。

而德国车,宝马奔驰奥迪等还能靠着豪华品牌撑两年,但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0樓 發表于:2025-5-6 17:52

作者:毛叶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32915109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痛击日本汽车产业,从比亚迪反攻日本本土开始

2023年10月25日,雄心勃勃的比亚迪,携带5款新能源车,杀入日系车的老巢日本。

这让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为代表的日系车倍感压力,因为从此开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将在各个战场对日系车进行反击。

在这次燃油车的革命中,只要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能够痛击日本汽车产业,那么中国就能够彻底地击溃日本经济,因为汽车产业是日本的命根子,是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支柱,是近二十年来,日本GDP维持在全球前三名的有力保障!

因此,打击日本经济,就从打击日本汽车产业开始。

近20年来,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为代表的日系车是全球最大的车系。比如,在2021年,日系车全球销量是2,400万辆,德系车1,300万辆,美系车1,200万辆。由此可以看出,日系车不光销量第一,而且确实是遥遥领先于同行。

在2021年,日本的汽车零部件规模也是全球第一。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中,日本有27家企业上榜,排名第一;德国有17家,排名第二;美国有14家,排名第三。按照百强企业的收入排列,日本以16,887亿元排名全球第一;德国以13,925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二;美国以7,997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三。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汽车零部件收入,不仅高于汽车世家德国,而且还比他爸爸美国,多一倍。

所以,尽管日本没有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但是日本GDP仍然能够维持在全球前三的位置。

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产业,不仅直接为日本提供了542万个就业岗位,而且维持着2021年的3.93万美元的人均GDP。这意味着,日本的大部分普通人也获得了高薪。

比如2021年,丰田员工的平均收入是857万日元,合计人民币43.7万元;日产员工的平均收入是811万日元,合计人民币41.36万元;本田员工的平均收入是778万日元,合计人民币39.68万元。

规模较小的马自达,三菱,铃木,斯巴鲁的员工,平均收入为650万日元,合计人民币33万元。

看到这个数字,我真的震惊了,什么时候中国车企的员工,年平均工资也能达到日本最低的33万元人民币,但是这样的普通岗位,日本车企竟然能够提供500多万个!

一个国家富强的根基在于创造财富的制造业,比如汽车产业,只有制造业赚到了钱,那么围绕着制造业的服务业里的那帮人才能赚到钱。比如日本的车企在全球赚到了天量的财富,这些钱一旦流入日本国内,就可以滋养日本的服务业,比如餐饮,KTV,便利店,理发店,快递等。

在2022年,日本的大学教授和医生,平均年收入是1000万日元上下,合计50万人民币;记者平均收入是780万日元,合计38.5万人民币;IT顾问的平均收入是643万日元,合计32万人民币;餐馆主厨平均收入是500万日元,合计25万人民币;超市收银员平均收入是250万日元,合12.3万人民币。

在日本最普通,而且还让日本人有点看不起的超市收银员,年平均收入高达12.3万元人民币,但是中国的超市收银员年收入只有4万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日本强大的汽车制造业,从海外赚到了天量的财富,从而惠及到了服务业。

因此,汽车产业是日本人的饭碗,是日本政府的钱包,是日本这个国家经济的压舱石。

但是,日系车不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不断地被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拉下神坛。

根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数据,今年1~7月,日系轿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累计下跌了22.6%;日系SUV,销量同样下滑了13.9%。

多年来,日系品牌车长期把持着泰国市场,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但是中国自主品牌正在快速蚕食日系车的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泰国卖了1.12万辆,哪吒卖了5955辆。

除了在中国和东南亚,在欧洲,美洲,中国自主品牌,同样在不断的抢占日系车的市场份额。

所以,日本人说:“这是生死之战,日本必须要赢。”在这场汽车产业的争夺战中,中国不但要赢,还要填充日本败退后留下的市场份额。

因为,如果我们要实现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必须承接这种能提供大量高薪岗位的制造业。那么围绕着汽车产业,也会产生大量的外卖,滴滴和快递等工作岗位。

只要中国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每年在全球也能卖2000多万辆,那么就能将全球天量的财富带回中国。那么不仅汽车产业的从业者能够得到大量财富,而且围绕汽车产业从业的快递员,外卖员和滴滴司机也会得到极大的收益。有朝一日我们的超市收银员也能有机会,从4万一年慢慢地上升到10万一年。

因此,比亚迪,吉利,长城,华为,努力地向前冲吧!快快地吞下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吧!这样就可以打碎日本人的饭碗,掏空日本政府的钱包,掀翻日本经济的压舱石。

我知道这样说会惹恼一大批精神日本人, 因为他们无视中华民族的利益,但是他们要坚决的维护日本人的利益。这些人匍匐在日本人脚下太久了,都不会站了。

在这些精神日本人眼里,日本的工人就应该比中国的工人高贵,中国的工人不可以有反抗的心思,有这种心思都是大逆不道的。

在这些精神日本人眼里,日本的城市就应该比中国的城市富裕,中国的城市不能有反抗的心思,有这种心思都是大逆不道的。

在这些精神日本人眼里,日本国就应该比中国发达,中国不能有反抗的心思,有这种心思都是大逆不道的。

王毅说过,这些精神日本人是中华民族的败类!

而我们要打击这些精神日本人,就要打击他们背后的日本主子,而要打击他们的日本主子,就要打击他们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就是汽车产业。

这次打击日本,我们将使用合理合法的市场手段,而不会像日本人那样屠杀我们的百姓,侵占我们的土地,强奸我们的妇女。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昭和天皇上了一份奏章,这份奏章是这样写的: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今天我们将这份奏折做以下修改:如果我们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打破美国的全球霸权;要打破美国的全球霸权,首先就要打破美国在东亚的霸权;要打破美国在东亚的霸权,就要战胜美国最忠诚的日本;而要打服日本,就要狠狠的打击日本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汽车产业;要痛击日本汽车产业,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我们自己的新能源自主品牌车。

因此,痛击日本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责任,不光落在了比亚迪,吉利,长城,华为等的身上,也落在了我们这些千千万万个普通消费者身上。

虽然我不想对国人进行道德绑架,但是我也希望那些喜欢日本汽车的中国人,在购买日本汽车之前,能够关注一下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听起来离我们普通人很远,但是离我们又很近,因为只需要我们能够尽可能的多买一辆比亚迪、广汽埃安、理想、极氪、问界等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公众号:毛叶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1樓 發表于:2025-5-6 17:52

李二郎:


是的,汽车产业现在是的最大支柱,电子产业虽然零部件供应依然先进,但是失去消费领域整机品牌的影响远比不了解的人想象中的大,之前我在某个评论里提到,日本未来过了十年不是停滞的问题,而是大幅衰退的问题,比欧洲严重得多,原因么很简单,中国,是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2樓 發表于:2025-5-6 17:53

作者:ESG卖碳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7932643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球双碳经济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新能源行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打开了一个百万亿的赛道,推动全球能源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日本,汽车产业十分发达,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给日本带来GDP增长,还提高了日本制造业的整体利润,解决了日本人大量就业问题。

全球汽车产业第三次转移的红利落在了亚洲市场,日本和韩国也是借助这个窗口期,凭借低油耗和经济实惠的车型,加上欧美汽车产业巨头对日韩经济体的包容和汽车技术转让,完成了本土汽车产业的从零到一发展.并实现汽车品牌的国际化。

日系车一度风靡全球市场,与欧洲的德系车相互较量,而随着全球石油能源供给格局的突变,能源危机从欧洲蔓延到全球市场,日本也无法幸免。

传统能源经济通胀让缺乏能源资源的日本,陷入经济衰退,燃油汽车产业更是遭受了巨大冲击,欧洲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体系也逐步瓦解,开始迁移部分生产线到中国和美国市场,缓解能源通胀压力,让欧洲车企活下去。

传统燃油汽车产业萎缩,如果日本汽车产业的衰退了,会给日本带来经济危机吗?

日本经济发展深度依赖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作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日本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大汽车巨头连续多年都登上了世界500强。

去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有53家企业上榜,其中有10家企业属于汽车产业链,包括6家汽车企业和4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占比接近19%。

这10家日本车企分别是丰田,日产,本田,铃木,斯巴鲁,马自达;4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分别是爱信精机,普利司通,住友电工,电装。

日本上榜世界500强企业的前十强中,丰田汽车公司居首,本田汽车公司次之,日产汽车位列第七,占比为30%。

今年日本汽车行业也有多家企业登上了世界500强,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制造业领域进入世界500强的有丰田,本田,日立,索尼,松下,日产等,其中营收排在前五的制造业,有3家属于汽车行业企业。

另外,日本5大汽车整车制造巨头,除了马自达之外,有4家登上了世界500强,其中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的有丰田和本田两大汽车企业。

丰田是日本唯一营收超过2000亿美元的日本制造业巨头,也是汽车行业巨头。

我们用财务数据做一个简单比较,华为降本增效后,营收下降为6368亿元,但利润提升到1137亿元,而丰田营收达到了1.63万亿,利润达到了1482亿元。

如果从GDP数据来看,日本去年GDP接近5万亿美元,与中美GDP规模相比,差距很大,但汽车产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在GDP占比已经达到10%,汽车产值约为3万亿人民币,相当于5000亿美元。

第二产业代表了一个经济体工业制造水平,根据日本工业产业相关数据,日本的第二产业体系中,与汽车产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企业在日本工业制造体系的占比已经接近50%。

从日本工业企业营收占比来看,日本所有的汽车厂商和前八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营收总和占了日本工业企业营收的40%。

虽然日本的经济总量不能跟中国,美国,欧盟相比,但汽车产业却是日本经济的支柱和依赖,汽车制造业在日本工业中的地位和产值占比也远超其他国家。

日本汽车产业一旦衰退,会出现经济危机吗?

今年一季度地缘冲突之后,全球石油能源供给格局突变,油价上涨使得全球燃油汽车产业再次受到冲击。

近年来汽车芯片短缺已经导致日本汽车企业减产,经济损失超过万亿日元,而今年的能源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远超芯片荒带来的经济损失。

日本属于岛国经济模式,没有足够的市场纵深和能源资源储备,这意味着日本燃油汽车产业是存在明显的外部能源依赖性。

即使本土汽车产业发达,日系车要实现规模化发展,保持行业地位,都需要依赖中国和欧美市场。

今年石油能源通胀从欧洲蔓延到全球市场,油价一度突破120美元,经济稳定期40-50美元一桶的石油价格不再,根据美国银行分析师的判断,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未来石油价格很可能保持在100-200美元区间。

传统能源经济通胀危机下,欧盟中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等,已经开始把重工业和汽车生产线外迁,转移到中国和美国市场,以此来应对不断上升的能源成本,应对欧洲经济危机。

日本的燃油汽车产业也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部分企业不得不停产,就连丰田,本田,日产等本土汽车巨头,也不得不通过价格战,来提升整体的营收和销量,而且合资车企对中美市场依赖加大,看似漂亮的财务数据背后,其实是日本整体汽车产业的萎缩。

今年日本丰田和本田等汽车企业,被迫压缩中国市场的产能,这意味着今年日本汽车企业的业绩预期将进一步下降,部分上市的日本车企市值也将进一步萎缩。

即使日本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主动让日元贬值,也无法改变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困境。

日本汽车产业一旦衰退,就意味着实体制造领域的经济危机,如果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日本将会面临能源和经济的双重危机。

美国陷入经济双高通胀危机,可以通过世界货币美元来缓解风险和释放经济压力,但日元虽然也是主要国际货币之一,但却不具备美元霸权特殊性,即使持续贬值,也无法通过汇率来改变日本金融市场和汽车出口的颓势。

日本汽车产业在GDP的占比达到10%,广义制造业占比超过40%,直接和间接创造了500多万就业岗位,这意味着日本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口就超过了500万。

汽车产业萎缩不仅会导致日本制造业利润下降,而且会带来就业问题,制造业领域的从业人口薪资和福利也会下降,甚至影响日本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存续。

过去日本凭借家电,消费电子,汽车产业,一步步成为发达经济体,汽车产业的发达让日本居民享受了高收入和高福利,远超其他亚洲经济体,但现在这种现象无法持续下去了。

全球汽车产业再次转移,日本汽车产业的红利结束了,如果没有新的行业崛起,带动日本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日本经济持续衰退不可避免,不亚于一次新的广场协议。

燃油汽车产业萎缩,氢能汽车能否撑起日本汽车产业?

石油能源经济通胀加速燃油汽车产业的衰退,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成为双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标杆,中美日韩四个汽车大国在电动汽车领域达成了共识,但各自选择的赛道却不同。

日本选择的是单赛道模式,全力发展氢能汽车产业,而没有选择有技术基础的锂电池动力汽车。

中国和美国选择了双赛道模式,同时发展锂电池动力汽车和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特斯拉成为美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巨头,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标杆,而中国也出现了比亚迪,蔚小理这样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势力。

为何有锂电产业基础的日本,放弃高速增长的锂电汽车产业,选择氢能汽车产业呢?

其实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和美国才是第一梯队,而日韩属于第二梯队,欧洲是第三梯队。

中美都有相对发达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无论是煤炭发电,还是清洁能源发电,中美都有足够电力支撑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充电等基础能源补给设施,也能够在未来5-10年逐步普及。

日本化石能源资源匮乏,传统能源发电供给都处于短缺状态,今年全球电荒危机也冲击了日本。

而且日本岛国自然风光资源也相对有限,没有庞大的新能源发电体系和能源补给基础设施,无法支撑锂电为代表的纯电动汽车,只能选择还处于试验阶段,技术不成熟的氢能汽车。

在市场份额方面,中美占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美之间属于竞合关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居首,美国汽车工业不完善,特斯拉都需要中国整车汽车制造体系,来完成新能源汽车量产。

这也是美国的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缘由,特斯拉的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

欧洲汽车生产线外迁和转移也是选择了中美市场,而不是日韩市场,因为欧盟成员国也需要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和供应商体系,来解决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量产问题。

日本虽然本土燃油汽车产业发达,却缺乏市场纵深和生产线,两条汽车赛道,只能二选一,也无法成为欧美汽车生产线转移的首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角逐中,日本不具备产业优势,氢能汽车短期还无法成为主流产品,而且技术不成熟,很难为日本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意味着日本很长一段时间要忍受燃油汽车产业萎缩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电控技术体系,会导致日本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出现危机,毕竟新能源汽车产业完全绕开了变速箱和发动机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崛起。

在中国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诞生新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产生新能源汽车的博世,与欧洲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博世形成竞争。

而日本未来无论是发展锂电池汽车,还是氢能汽车,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离不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和汽车整车制造量产体系。

你觉得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会依赖中国吗?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3樓 發表于:2025-5-6 17:54

我感觉经济危机到不至于,但是如果日本汽车真的出了问题,尤其是在汽车销售方面,那绝对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因为我们都知道,汽车产业对于日本产业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日本经济,日本汽车产业带动了很多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达不到产生经济危机的地步。




作者:宇文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2455747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4樓 發表于:2025-5-6 17:54

逍遥子:


日本汽车的发展状况和我的学习成绩比较相似。小学初中成绩很好,然后自信满满开始乱来,到高中成绩大退步,但是底子还在,高考还能考个211,没有受到重大打击,让我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到了大学,彻底放飞自我,一堆课不及格,最后大清考才勉强毕业了。

总结一下,刚开始以为自己是没认真,只要认真了我还是那个我,最后发现欠账太多能力不行了。

就日本那个互联网产业,在全球的锂矿布局,你怎么和中美拼??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5樓 發表于:2025-5-6 17:55
作者:Dr.Sh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2361202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是个人观点和看法,仅供参考和批评。

日本的汽车产业显然是日本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完了他们的国家肯定也就出现危机了。但是它的产业会玩吗?尤其是汽车产业。看起来短期是不可能的。

在技术层次上而言,无论是芯片还是整体的汽车设计以及发动机,日本的汽车产业已经遥遥领先,甚至包括德国的汽车产业都没有办法和日本的汽车产业相比,这一点可以从上海进博会里面丰田车看出来了。

就市场层面而言,日本汽车在整体的市场布局方面已经几乎做到了无死角。举一个例子来说,日本经常对非洲援助就修建了各种各样的公路。然后再把丰田的旧车卖过去。所以可以看到在非洲的各个地方,哪怕是军阀也用的是丰田上面装载武器。这就可见日本汽车的知名度。

就整体的企业管理角度而言,日本汽车产业的管理模式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既有活力也有科研研发。更有基础学科的支持。薪酬体系也比较合理。很少见到日本的企业高管拿天价的高薪。也很少见到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里面有频繁的跳槽。就凭这一点。,恐怕短期内别的国家就很难追赶。

以下配图不代表本人观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6樓 發表于:2025-5-6 17:55

1、做为带动全日本经济的发动机,汽车行业如果再死掉,对原本就不断衰弱的日本来说,绝对是致命一击。机器人和游戏产业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无法带动日本这样体量的国家向前。到时大和民族真的要用工匠精神打菜刀来过活了!

2、日本国内对这个危机看到的比其它人早。日本汽车行业充分吸收了家电行业的死亡经验,已经早早在布局了。像中国做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的厂商却从来只赚钱尽量不投入。为什么?因为人家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

日本人对美国市场的研究和精力投入,才是他们的重头。只要美国市场不死,日本汽车就死不了。

更重要是我们国产汽车品牌大都是到市场上赚快钱的,一个个像阿斗一样烂泥扶不上墙。想要复制家电行业的成功,把日本人挤出去,难度还是很大。盲目乐观要不得。



作者:维迪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3500030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7樓 發表于:2025-5-6 17:56

敬往事一杯酒: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是为了针对日本,韩国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因为,日本与韩国的汽车产品定位与中国的类似,在传统燃油车技术领域突围无望,还不如另起炉灶,另辟蹊径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混动,EV纯电动力车型。

如果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汽车消费市场打败了日本车企。

日本就会变成放大版的泰国。因为,日本的被中国打败,日本就会回到它应有的位置,解除所有的军事武装。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8樓 發表于:2025-5-6 17:57

向阳:


90年代就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日本

在21世纪,航空,互联网,芯片等领域,都没有什么建树,

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事情。

我严重怀疑日本当年就被美国画了红线。。。

当初日本可能没有感觉,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崛起。

日本现在应该深刻的感觉到了,什么叫画地为牢。。。。

再这样发展下去,日本人均收入被中国超过是大概率事件。

说是经济危机有点不恰当,准确的说法是日本制造业在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中失败了。

日本人均资源本身就少,现在的GDP靠的是对外投资,和制造业。

如果日本的制造业被中国制造业打败了,那么日本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难的。

到时候能够支撑日本经济的就是对外投资了。。。。。

不知道日本的海外日本争不争气。。。

要是不争气点,中国人均赶上日本是一定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9樓 發表于:2025-5-6 17:57

非必要不染新冠:


1.日本没有足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绕不开的技术优势;

2.日本没有足够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结论:按照现在的趋势,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全面落后中美欧,依靠非洲和本国市场苟活,日本经济将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0樓 發表于:2025-5-6 17:57

天上的长颈鹿:


都在说日本

其实把上面的放在德国上也一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1樓 發表于:2025-5-6 17:58

发生了才知道。

现在看日本车企离不行了还有一段距离,先看看市场被取代到什么地步吧。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受新能源冲击,未来五年能看到结果。

东盟市场日系车现在还很受欢迎,未来可能会受到国产新能源车的竞争,这个竞争大概是长期的,一是东盟对新能源的重视没我们那么大,二是大多数人买车还是看牌子,这个口碑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但日本车企毕竟是防守方,守不住市场失去一点就是损失一点。

从日系车最重要的两大市场看,日本车企未来可能有真的不行了的一天。

不过全世界并不都像我们这样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并且中国新能源车想要走出去受到政治影响,欧美不开放市场这些非技术因素影响很大。现在看国外除了特斯拉能打的只有大众ID,大家都不行,显得日本新能源车落后的不多。而传统车日系优势依然在。

回到正题,如果日本车企完蛋了,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失业潮会造成整个社会消费欲望降低,进而通货紧缩,当然会引发经济危机。



作者:W·B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6535597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2樓 發表于:2025-5-6 18:00


蔡夫斯基:


回到该有的历史地位。


以后它们只会无比怀念1990~2020年这30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3樓 發表于:2025-5-6 18:00

日本汽车产业很难看出来要不行了

丰田的混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样算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只有纯电才是新能源

丰田为了应对中国市场也推出了插混版引擎,可以上绿牌

丰田现在也在积极研发固态电池

丰田只是有大企业转型慢的问题,但是并不是像诺基亚那样准备一条路走到黑

只有极度愚蠢的人才会把敌人料想得过于愚蠢


至于汽车产业如果不行了,日本经济一定会有大危机

因为汽车算是日本的一个支柱产业,对日本经济贡献的重要性差不多可以和我国的房地产比肩

所以日本也一定会用尽各种手段维持其汽车产业

包括但不限于主动推动汇率贬值,在全球范围和中国打价格战等等



作者:杨飞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5852870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4樓 發表于:2025-5-6 18:00
作者:奈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2388373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汽车工业的利润,日本就垮了

汽车产业以及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说日本工业最后的支柱,如果汽车产业跨了,日本将会彻底沉沦。

汽车行业对日本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看下2015年福布斯评出的日本上市企业2000强,我们筛选出净利润高于30亿美元的日本企业,总共有13家,其中以软银为代表的金融投资类4家,烟草公司1家,房地产公司1家,电信公司2家,制造业五家。

这五家日本净利润最高的制造业企业是谁呢,按照净利润排名,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日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制造业净利润前四名都是汽车公司,即使利润在第五的日立集团

,也有卡车业务。其中丰田汽车净利润高达191亿美元,高居日本所有企业第一位,也是日本唯一一家净利润过百亿美元的制造业企业。

如果我们计算下日本汽车七大汽车公司的总利润,丰田191亿+本田56亿+日产43亿+三菱38亿+马自达18亿+五十铃

11亿+铃木10亿,总共有367亿美元净利润,如果加上其下游的轮胎,玻璃,钢铁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其总利润几乎占到2000强日本制造业总利润的接近一半。

可见汽车产业是日本实实在在的支柱产业。如果汽车产业跨了,日本净利润在30亿美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只有日立一家,其他全部在25亿美元以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5樓 發表于:2025-5-6 18:01

西西河主:


日本电动汽车行业基本上没救了。

【1】电动汽车是快鱼吃慢鱼。讲过,电动汽车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如今比亚迪和已经跑出很远,还跑的很快,日本怎么追?问题是日本不光被抛下太远,自己跑的很慢。

【2】日本迭代太慢。如今蔚小理研发强度都在20%以上,比亚迪蔚小理们研发一款车是按照月计算的,而日本是按照年。差距太大。

【3】缺乏产业链。现在最有竞争力和性价比的产业链都在中国或者美国。日本缺乏电动车产业链。比如等等压根没有一家日本厂商有竞争力。

日本汽车已经可以说等死阶段了。只有儍x才买日本电动车。验证码不是一群儍x买了都后悔了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6樓 發表于:2025-5-6 18:02

媛媛酱:


汽车产业是日本的主体,日本汽车产业不行了,短期是不可能造成经济危机的危险的。

首先技术层次日本汽车产业芯片,设计,发动机,还是遥遥领先的。

日本汽车在整体市场布局方面可谓是未雨绸缪,汽车产业遍不全球。

这并非代表日本汽车就能高枕无忧了,日本汽车一旦出问题,基本可以告别先进发达国家的行列了,现在日本汽车已经面临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无论哪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都会出现各种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经济危机产生他也不是短时间形成的,更不是某个行业或者区域形成的,经济危机是全球化的经济现象

日本汽车产业行不行,经济危机还会经济危机,真正的经济危机不是单一产业的兴衰能够左右得了的。

即使日本保住汽车产业,也是会走入平庸。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7樓 發表于:2025-5-6 18:02

并不会有任何危机。

2011年的新闻:

通用汽车2011年总销量902.6万辆 重夺全球第一

大众汽车2011年销量816万辆 力压丰田位居第二

雷诺-日产-伏尔加2011年全球销量突破800万辆

丰田2011年全球销量795万辆

这时候丰田仅仅是老四。

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才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到了2006年,日本的汽车产量才正式超过美国。

日本在20年前,全球汽车销量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就已经能够维持足够好的经济,现在随着全球市场扩张,日本就算失去中国市场所有的份额,其销售总量仍然比20年前高,因此汽车的这一点份额对于日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2022年,全球汽车总销量8000万,日本2400万,占比30%,还看不到任何下降的痕迹。更不用说,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垄断地位,在AI、互联网、新能源等方面也在持续发力,未来日本经济会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kistim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8720915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8樓 發表于:2025-5-6 18:03

作者:深具世界眼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2299025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谁说来了,中国就成汽车强国了?

猕猴桃是中国原产的,你都卖不上价。新西兰10倍产量,你只能卖新西兰十分之一的价格。


你倒是让日本和德国车不行呀,别光说呀。


另外我不觉得像是能挑战日德汽车产业的样子。

还?认真的吗?

10年前比亚迪就年销50万辆了,现在还是50万辆。日德好怕怕啊。


你会转新能源,人家就不会转吗?

全世界就只有中国主要跑的不是中国车,

还赢麻呢!

赢嘛了?本土市场都被输掉了好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9樓 發表于:2025-5-6 18:03

82年的贴吧老哥:


本来就已经危机了,人均收入对比物价约等于降了70%。

日吹都不敢反驳这个数据。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0樓 發表于:2025-5-6 18:04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57766/answer/22368429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年世界五百强中有53家日本企业排名世界第三,其中有六家汽车制造商分别为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铃木,斯巴鲁。可见汽车产业只占日本经济的一小部分。去年索尼纯利润高达110亿美元,日立纯利润为47.3亿美元,松下纯利润为15.5亿美元。三菱有五家企业入选世界五百强并排名前四百。顺便一提丰田97年就推出纯电动续航190公里的rav4 ev了,国内哪个小厂都能造的纯电车难道有技术壁垒吗,而且两田的混合动力不用插电也能省1/3的油,丰田才是最早实现汽车部分电动化的车企。目前国内多少车都没有固定车位,等充电桩估计比老小区抢车位更刺激。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731 回複數:173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7-11 16:48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