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建潛艇「蒼鯨」號周二在神戶市下水,計劃於2027年3月服役。 據海上自衛隊介紹,「蒼鯨」號標準排水量約3,000噸,造價折合約37.8億港元,是2022年起陸續服役的第6艘大鯨級潛艇。 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命名基準,延續19世紀明治時代日本海軍創建以來的傳統,透過艦名就能大致判斷艦種,甚至級別,但舊日本海軍的艦名直接以漢字書寫,海上自衛隊則一律使用平假名,以避免與舊日本海軍時代的軍艦產生聯想。 而日本海上自衛隊於1954年7月成立,五十多年來,一律以「天文地理名」為潛艇命名。直到2007年,第一艘蒼龍級潛艇下水,才採用水中動物名,而2020年亮相的大鯨號潛艇,戰術技術指標比蒼龍級潛艇有明顯提高。 有分析指,「蒼鯨」號潛艇將強化日本海上自衛隊,制衡中國海軍在第一島鏈活動的能力。
時事通識|日本自衛隊艦艇命名
https://news.tvb.com/tc/world/68f0b3137341950b21f54523?utm_source=newswebshare&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