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日本如何从通缩中恢复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工业人舒拉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302772026137359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摆脱通缩进入连年通胀的最大功臣就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普京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直接导致俄罗斯受到发达国家全面制裁,从而导致能源、木材、肥料、粮食以及大量其他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全球供应链动荡,而日本作为世界资本主义供应链上最脆弱的一环,完全地承受了供应链紊乱和物资短缺导致的通胀,从而实现了自2022年以来的连续通胀。
当然,普京大统领的努力居功至伟,日本本土企业的抉择也至关重要。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读者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能源、木材、肥料、粮食这些到处都能找到替代供货商的大宗商品竟能在开战3年半后依然阴魂不散推动日本通胀。这其实第一是因为日本失去了在本土扩大木材砍伐、粮食种植或者肥料生产的能力,甚至连扩大海外采购进口的能力也三丧失了。但同时更重要的则是因为日本企业本身将俄乌战争视作商业转型的绝好机会,根本不想解决短缺问题反而借此机会大幅涨价。如此一来,普京一拳打断供应链创造契机,日本企业摆烂名正言顺短缺涨价,通胀由此而发。
至于日本企业为什么渴望涨价,不想扩产,原因也很单纯,就是要通过涨价捞干净市场最后的利润和机会。日本本土是一个狭小的衰退市场,人口越来越少,企业越来越少,人均收入持续下降,企业大量倒闭,活下来的也大量从海外采购。儿与此同时,除了少数巨型企业和细分赛道的小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国际竞争力,甚至连出海能力都没有。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企业来说,他们的现状就是只能守着日益缩小的日本本土市场等死。
既然市场的规模没有增长预期,那想要扩大营收就必然要涨价。尤其日本市场虽然增量为负,但还有大量老登持有巨额资产不动弹,只要pua到位,通过涨价赚取这笔钱就大有可为。只不过由于前述的日本经济状况,大多数日本企业长期处于想涨但又不敢涨的尴尬境地,毕竟消费者和客户也没钱,涨了之后败坏名声导致自己先挂了得不偿失。然而俄乌战争打开了这一局面,战争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又是由普京这个大魔头发动的,借此涨价天经地义,不需要承担道德压力。因此跟俄乌战争扯得上关系的企业纷纷借此涨价,有涨无跌。
比如在此轮通胀中的最热门话题大米,其实农协蓄谋大米涨价长达数十年之久,原因也很简单,日本大米没有国际竞争力,而吃日本大米的日本人每年都在快速减少,种植大米是一项长期来看毫无希望的垃圾产业,农协巴不得立刻涨价两倍到五倍来赚干净最后一笔钱。但是大米作为日本人不可替代的主粮,轻易涨价必然导致极大阻力,因此一直到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社会通胀已经启动,各种生活物资普遍涨价,大米才混杂在其中开始猛涨。而为了正当化大米涨价,农协也在事前事后持续炒作中俄两国垄断肥料农药供给,俄乌战争和中国的恶意采购大幅炒高石油价格,大米涨价势在必行等甩锅言论。然而由于此轮大米价格爆涨150%~200%实在吃相过于难看,这种甩锅言论最终没能实现转移视线的目的,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出动小泉来降低米价。
当然,大米只是诸多推动通胀的商品中最知名,最容易理解的一项。其他商品涨价对于通胀的推动就更隐形,更容易甩锅给俄乌战争或者随便甩给中国人,在此就不多说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黄彦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165629597836863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看之前的很多人问,会不会跟日本一样,会不会跟日本一样,我单独开个帖子写吧。
我的答案是“想得到美”。
看过我之前的图的应该知道,日本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一直保持着温和通胀和间歇性通缩交替的状态,1999年日本将利率下调至0%,2001年开始QE,2008年开始超宽松,2012年安倍“三支箭”开始QQE直到今天,那么问题来了,钱去哪里了?
1986年《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开始,日本就开启了“黑字环流计划”,通过低息贷款系统性推动企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和投资,“海外再造第二个日本”就是这个阶段被提出的,答案其实非常明了了,在泡沫破裂后,面对宽松,当然有一部分被储蓄了起来,但大量日元本币流出日本走向全球,停在了各大跨国企业的经常账户上,停在了各大银行的储备账户上,全球央行储备的日元从1992年的10万亿日元到2023年的120万亿日元(虽然比例从9%下降到5%),日本2024年海外净资产规模是440万亿日元,日本GDP是600万亿日元。(一有人说日本经济不行就有人吹海外还有一个日本,就没想过另一个日本是怎么来的?)之前就写过,近20年,全球最便宜的钱就是来自日本,这就是为什么之前判断日本加息会是一个长期过程,进一步通胀也是长期过程。
你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日本无锚印钞还能保持所谓的“30年通缩”简直是一种奇迹,你可以认为日本对外花了30年的钱,但没有什么代价。当然这肯定会造成国内失业和财富集中问题。中国在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后还想要“持续通缩”就得黑字环流,目前短时间来看人民币压根就没有这个信用基础也没有这个国际环境(至少在2030年之前),困在国内最终通胀是必然。
其实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1853年美国“黑船事件”给日本带来了冲击促成了“明治维新”,日美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冤家,大多数时间都低眉顺耳,但每隔40年,日本都会在美国头上拉个大的。1900左右日美夏威夷争端和劳工问题,引发美国反日浪潮,1941珍珠港反日浪潮,1982年美国反日浪潮1989年日本收购洛克菲勒大楼,2024年日本收购卡耐基的美国钢铁公司应该只是一个开始。(笑)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知乎上最常提起的两个改善:
一 1991年办理的最后一批30年房贷还完了。
二 掌握财富的昭和老人死光了,财富流入社会。
一是真的,但是二就是张冠李戴了。普通人手里才多少钱,你顶多说拿高退休金的人死了,改善了社保收支,不可能因为老人死了遗产税就溢出这么多钱。
真正死亡的是昭和老企业。日本和中国虽然都是房地产泡沫,但债务的主体不一样,日本的债务除了个人房贷,很大一部分是企业(以及背后的财团银行)投资房地产,地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亏损。因为这些企业本身的经营没问题,亏损纯粹来自资产贬值,所以才叫资产负债表衰退。经过30年,这些企业有很多破产了,或者被兼并后处理掉债务,相当于债主死了,社会的债务总量自然就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失去的20年间GDP增长停滞甚至下跌,因为你80年代的增长是投资拉动起来的,投资变成了债务,然后每年的经济增长都用来填债。把80年代的增长均分到30年间,就是真正的增长率了。
作者:Jupit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103645316973620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因为我们通缩了,大量资金要获利出逃
相比于不稳定的欧美。。。
就那移民,黑人,犯罪率。。。
日本简直是资本出逃的天堂。。。
当然了,这都是一阵风,只要一只脚迈出去了,最后到哪里,就不是我们说了算的了
当然你想问的是,我们如何走出通缩对吧!
答案和日本一样,让全世界或者重点资本强国的资本开来投资我们!
他们都来中国投资,通胀自然起来!
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该怎么做呢?
国际社会一直都认为下一个世界生产工厂是印度
这个国际社会包括了大量中企,比如五矿啊。小米啊,上海电气啊。等等好多好多。
印度好多的大型重工业,科技产业链,不都是中国企业因为产能过剩跑过去帮着建立起来的?
我们引用当年国际资本投资中国时,人民日报的一个标题,资本是没有国界的!
资本都是哪里有钱转去哪里,什么时候有国界过呢?
作者:偶不是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197168425466356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法克织湖:
根源还是熬老头战术,人一死,工作岗位就腾出来了,儿女拿到遗产也敢消费了。 这一死,比老登活一辈子的贡献还大。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KKT闲逛中:
因为日本的通缩其实也只缩在房地产上,
松屋的牛肉饭,从我来日本的280这些年一直在涨都多少了,哪里缩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马健雄:
你和日本人说这句话,他们只会觉得你是安倍晴明的弟子
GDP输完闹钟输德国,和英法坐一桌已经够丢脸了,还要提防三哥和南伪后来居上——再输就要输海岛和沙俄了……
新世纪以来就没一个产业抓住风口,甚至二维码这个自己发明的好项目,让闹钟拿去给自己发大财了
这已经够惨了,然后看看自己以前的强势项目:汽车行业?丰田和本田的老板天天围着BYD搞逆向研究;动漫产业?人家外包团队直接在新番贴通辽汗国;游戏产业?索尼罪大恶极,竟然给mhy搭台唱戏;就剩下音乐和足球这俩还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焚剑煮酒:
老龄化的一代人经过30多年自然的老去。
这30多年中背负高房贷还完,
老龄化的一辈人走了。把自己的遗产留给孩子。
继承遗产的孩子就可以消费了,自然从通缩中恢复过来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RainBow丶雷电:
日本处理自己的债务问题和问题的时候有便车可以搭。日本事实上分享了东亚地区最大的一波,有了这些红利才有日本处理自身经济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没有外部输入,日本仅靠自己的基本盘解决不了通缩问题。当下东亚大国疯狂外逃的资本正在给日本注入新的活力,日本才有温和通胀。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30年的房贷还完了,1990年-2020年自然恢复了。内债不是债市今天很多人的认知。不过这个认知是错的,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老实还完内债。历史上的中华民国末期就是搞的内宅不是债。1911年清廷就是赖掉了四川的修铁路款项,直接诱发保路运动,连接诱发武昌起义。而日本涌了20多年时间偿还完了所有长期房贷,自然所有通缩修复了。人们没了长期房贷都是短期贷款,基本上消费也就起来了,出现了商品一定程度上的供不应求,自然通胀。通缩的本质就是供大于求,需求因为负债而压缩,通胀的本质就是供不应求,消费走强。
作者:满嘴仁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256165151615155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大叔你真棒:
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应该知道,保持适度通胀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一般认为,发达国家合适的通胀率在2%左右,略低于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通胀率合适的水平是不超过3%、不低于2%。 如果通胀率太低,甚至是负数,意味着物价持续下跌,钱越来越值钱,这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居民会延迟消费,因为晚一点消费、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通缩情况下,企业也不太敢扩大再生产。因为居民延迟消费,扩大再生产容易滞销、增加库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会逐步停滞,导致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QE鼻祖加大力度,叠加灵活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日本经济走出近30年的通缩和衰退 那日本为什么最终能走出“失去的30年”、“通缩的20年”、“负利率的8年”? 第一,宏观政策持续宽松,终于产生了效果。 说白了,就是持续印钞、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把通胀目标设定为2%,达不到目的不罢休。后来,这套打法被安倍晋三概括为安倍经济学 ——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 这里面还有一个要义被人有意无意忽视了:日本把主要负债放在了政府部门,而不是企业和个人。日本居民负债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企业负债率也不算太高,债务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日本政府负债率堪称全球最高。 日本的债务结构,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和企业投资热情。 日本央行不仅直接购买国债,还购买ETF基金,这相当于直接印钞给股市。 说到这里,你一定以为日本过去这些年印了很多的钱吧。日本2024年1月跟2015年1月的M2 相比,增长了38.5%;同期,中国的M2增长了140%。 也就是说,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其实印钞速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这也是日本经济长期达不到2%通胀率的重要原因。 不过,宽松的时间久了,作用终于显现。背景是全球大通胀,拉高了日本的通胀率。日元在过去几年持续贬值,虽然让日本换算为美元的GDP排序下降了一位,但吸引了大量外部资金流入,比如到日本炒股、消费、旅游,带旺了日本经济,也帮助日本走出了通缩。  第二,日本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了其经济处于价值链的高端。 一个重要标志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平均每年都可以获得1个诺贝尔科学奖 。在半导体 、机器人 、新材料 、生命科技 等核心技术上,日本基本上都在第一阵营。日本的游戏、动漫、旅游等行业,也具有全球竞争力。 第三,中美博弈让日本成为重要的受益国之一,不少国际投资涌入。 中美博弈,引发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金的再配置。墨西哥、越南、印度是中低端产业的受益国,日本、新加坡则是高端产业的受益国。 最明显的案例是:巴菲特 为了避险,正在清空对台湾海峡两岸的投资,把资金转向日本,购买了日本五大商社 的股票,带动了日本股市的回暖。  日本带给我们的启发是:跟民生和经济相比,汇率并不重要。让货币适度贬值,维持宽松的宏观政策,有利于结束通缩或通缩预期。 把债务集中背负在政府身上,降低居民和企业杠杆率,有利于提高消费和投资热情。对于儒家文化圈来说,老百姓是吃苦耐劳和勤奋的,也是信任政府的,政府债务率高一些不是问题。 日本国债发行量虽然极大,但主要卖给了老百姓,大家愿意买。这一点,中国跟日本很像。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罗叶:
又恢复了!? 2010年第二变第三,然后原地踏步10多年,今年变成第四。 毫无起色,唯一的支柱也要倒了,2026年被印度超越变成第五,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中恢复?通胀会在前面等它! 美国人快撑不住了,能放过日本?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幻想乡的洛克马戏:
与其说是从通缩中恢复。
倒不如说单纯承接了对外的输入性通胀而已。
单纯的只是原材料上涨带动的下游的输入性通胀而已。
另外多说一嘴:
你乎某些聊经济的,我发现很容易脱离实际上的物质世界去聊单纯的数字游戏,而且沾沾自得。
因为我个人觉得,如果经济数据的高低,脱离了人实际的生活水平的话,那么单纯聊经济数据实际上毫无意义。
换句话说,我是不喜欢所谓的数字看上去很棒,但是民众蛋白质摄入,家电更换速度,服装衣物更换速度,包括食品的新鲜程度,娱乐化产品消费能力等等都不咋地的话。
那么我觉得这些数字就算通过一些手段变得看上去非常健康也毫无意义。
然而现实是——
现阶段不仅仅全球都陷入了这种数字游戏的狂欢中,甚至于你乎不少人还觉得脱离实际上的产能,聊如何能让数字创新高,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就……很迷。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蹄子超人:
表面上的原因是,30年,慢慢大家把房贷还完了,消费力得到了释放 底层原因是,吃尽红利的老毕登们开始陆续离世,他们的财富终于漏了一些给社会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江南铁笛:
日元大幅贬值。
原来1美元兑100-110日元,
现在日元一度贬值到1美元兑160日元以上,
相当于日本进口的东西成本都提高50%,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全世界都经历了大通胀,
这会让进口物价进一步上升。
总而言之,日本的通胀是输入性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popetwo:
一是科技,二十多个诺奖不是白拿的;二是体育,足球篮球都已经是亚洲第一,甚至乒乓联赛都赚钱,解决了就业问题。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小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167859167747047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很多人都没有提及的点在于,日本在刺破房地产泡沫之后,日元事实上成为了美元的影子,是美元的分身,所以当美国的霸权开始松动的时候,日本就可以逐渐拥有自主的货币政策,也就有了对抗通缩的能力。
理一下流程,美国财政部举债,发行美国国债,华尔街的投行们认购,拿着买到的国债作为抵押物,借入日元,或者直接买日元资产(巴菲特,借日元买日股),或者用日元换美元,去全球其他地方投资(其实这里有很多美元买了美债,再来一遍上述流程加杠杆),获利结算后换回日元,偿还债务。
这个流程里,财政部卖国债卖的不错,赢;财政部吸纳了市场的多余美元,压住了通胀,美联储赢;华尔街(及其小弟,比方说日本农林金库)用低利息日元债务获得美国国债高利息收益和投资收益,赢;美国赢麻了。谁吃亏了呢?很显然是日本,利率太低,借钱出去也没赚到钱。
那么上述流程最后出问题了吗?出了。问题在哪里呢?是美元的武器化。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是日元换成美元之后的投资这个环节。当美国开始把金融制裁付诸现实的时候,投资的风险就急剧升高,用日元换出来的美元一头扎进金融市场,不再投资实体经济(重点,很多问题都出自这里),国际分工也开始脱钩断链,然后美帝遇到了通胀问题,美联储加息,美债价值暴跌,此时由于借出日元的抵押物是美债,因此需要追缴保证金,由于这种操作的杠杆率通常都是几十上百倍,然后就是某个金融市场踩踏风险积聚,接下来就是boom。以上。
视角回到日本,日元借出的越多,抵押的美债就越多,此时一旦解杠杆,市场上的美债供应就极速飙升,美国财政部再借钱就会很麻烦,甚至于美国财政崩溃。而抵押的美债是谁持有呢?当然是谁之前有日元就是谁,毫无疑问,日本央行及其小弟是最大的拥有者。于是,日本就有了和美国讨价还价的底气。
这也就是开篇说的,当美国霸权开始松动的时候,日本就有了更加自主的政策选择,也就有了对抗通缩的能力。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皮皮兽:
超低利率和负利率把资金赶出去海外投资,日系车在失落三十年后又纵横全球三十年,海外投资返投国债,国债反哺国内僵尸企业主要维持基本就业的养老福利就业等,剩余的硬兜底失业群体。
此乃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目的就是熬死老登,时间化债。
第二阶段,被上山彻也点名那个,
安倍经济学,对企业放水,扶植生产端复苏。任务完成,安倍切送走。
第三阶段,直投消费端,唤醒废宅,和第二阶段复苏生产端形成互动。
日本这个民族其实很有点东西,他存在深层政府,来做顶层设计,真正的知道时间换空间以及每一步关键的落实,我不是说日本一定能从这三步走出失落三十年或者四十年,但是从顶层设计这三步关键落实来说,他已经做了他能做的最好的,日本的经济体量不需要回到巅峰,如果世界现在的两极一直这样下去,本子的汽车工业、轻重工业哪怕再找回三分之一的巅峰期份额,就足以给失落三十年画一个圆满句号了。
这也是我一直认为哪怕没有一家能替代东国世界工厂,但是印分一部分,哪怕三分之一,日韩以及老四小龙捆一块儿再分三分之一,真的足以了,东国是承受不了超过三分之一份额市场占有率被分掉的,全产业链需要份额支撑,三分之一见血,二分之一就要命了。
全产业链是东国百年国运的具象化,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不能强留住,一旦失去百年内再无可能重新拥有。
那些天赢赢赢的,不明白这个道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从个人幸福出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375045336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人认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日本经济重现活力。 
日本学者辜朝明指出,“日本政府的财政政策,在资产负债表衰退 期间成为阻止经济萎缩的主要力量”,“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过多的财政刺激不足为虑”。据此,辜朝明建议,政府部门大规模举债,来代替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加杠杆。然而,日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实在是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导致日本政府债台高筑,使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250%,为七国集团之最。 另一方面,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导致重复建设,有些设施远未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有些设施则伴随着巨大的隐性债务(未来的日常维修费用)。 而经济学者魏加宁认为,日本经济最终能够走出“大衰退”,主要原因是自桥本内阁以来,历届政府努力推进体制改革的结果。 
首先是1996年,桥本内阁力推政府改革,压缩行政机构。桥本内阁从政府自身改革做起,将日本的政府部门总数从22个“省厅”(部委)压缩到12个,从过去的“以省厅为中心”转变为“以内阁为中心”。其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取消了企划厅 (相当于中国的发改委),并将“通商产业省”改成“经济产业省”。 其次是1998年,小渊内阁实施“金融大爆炸 ”改革,有力地推动了金融自由化。1996年至2000年,桥本龙太郎和小渊惠三两届内阁,相继推动“金融大爆炸”改革,在5年内修改了40余处涉及金融的法律制度。小渊内阁沿着自由化、公正化、国际化的思路,打破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之间的各种准入限制,实现了费率的市场化,强化了金融业的竞争,并且将金融监管职能从大藏省独立出来,成立了金融监督厅,后演变为现在的金融厅,对整个金融业实行综合统一监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改革就是日本接受了泡沫经济时期的惨痛教训,大力强化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把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改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自主决定。 再次是2002年,小泉政府力推“金融再生 ”改革,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银行业存在的不良资产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倒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不断“放水”,而且严重影响了银企双方的借贷积极性。直到小泉政府上台,在竹中平藏 的主持下,大力推进“金融再生”改革,彻底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小泉提出“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经济复苏”;竹中则把当时的改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被动的改革”,即化解不良债权,重组金融机构;另一类是“主动的改革”,提出“凡是民间能做的事情就由民间来做”。前一类改革使得日本的金融机构逐渐恢复健康,并有效地抵御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一类改革的成效,或许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日本政府主管部门放开了出租车的市场准入,但是出租车行业协会又不想降低出租车费,结果就出现了出租车供过于求的局面。 最后是2012年,安倍内阁 推出的“三支箭”,鼓励民企投资。安倍“三支箭”中的“第三支箭”其实就是改革。安倍内阁甚至还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2014年,安倍内阁更是强调了改革优先于财政扩张,并在《金融时报》发文称“我的‘第三支箭’就是要打倒挟持日本经济的恶魔”,并且明确提出要对日本经济实施“结构性改革”。 
所以,日本经济最终能够走出“大衰退”的阴影,靠的是不断地推进改革,而不是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精神自由之路:
房地产泡沫期间加杠杆入场的人死了,债务还的差不多了,通缩自然结束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朴神人:
建议日本首先度过这波米危机,再谈恢复的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农协官员说日本大米「绝对不算贵」?507 关注 · 373 回答问题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竹亢信:
还款还清 主动货币贬值 吸引大量外资注入 恰好大量外资逃离邻国 外资所到 经济快速恢复发展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oz01:
《大米涨价竟然是对冲通缩的神器!》 《游戏机也涨价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骁骑:
发钱,天量的发钱,是日本人发现qe和qqe在通缩阶段是完全不会有副作用的,反而水龙头关早了对经济没有任何作用。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kotori kanbe:
因为日本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停滞后,开始衰退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杨家小贺:
逆天去年的问题忽然冒出来个高赞,外务省是演都不演了,有这功夫不如让日本人多买点便宜大米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知乎用户HuylCr:
靠大狗叫三年抬高物流成本
靠斯拉夫抽象大区邓尼金VS彼得留拉抬高粮食成本
靠农邪匪帮抬高大米成本
搞得现在有日本人怀念安倍时代了(如果不加消费税,安倍经济学也许会成功了呢?)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