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不斷擴大育嬰津貼吸引日本人結婚生子,但生育率仍連年創新低。基於當前物價高漲,當局研判分娩費也是日本新婚夫婦迎接新生命的絆腳石。為了遏制少子化趨勢,擬推出生子公共保險制度,為日本人生子全額買單。
日本的出生人數在去年跌至72萬零988人,連續九年刷新最低紀錄。由於這個數字也包括居住在日本的外國人的出生人數,統計報告指出,如果是僅限於日本人,出生人數跌破70萬的可能性很大。
為了扭轉趨勢,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台後出台《兒童未來戰略》,重點在於優化日本的育嬰環境,以推動日本每個家庭多子化。
星期三(5月14日),日本衛生當局提交報告,要以2026年為目標,將分娩費納入公共保險。目前,當局是發放一次性生子津貼給孕婦,這筆金額在2023年已經提高到50萬日元(約2.67萬港元)。基於物價高漲,婦產科調高住院費,當局認為所提供的生孩津貼已不足以應付。
去年9月,衛生當局成立的孕婦支援對策研究會對1012家婦產科進行的調查顯示,產婦生一個孩子的平均住院費和分娩費為49萬7385日元(約2.66萬港元)。其中,剖腹產子為51萬1299日元(約2.73萬港元),無痛分娩為60萬3338日元(約3.23萬港元)。
該委員會也對要為分娩費估出一個標準額感到困難,因為生孩費用的高低也在於孕婦所選的產院。據悉,日本的婦產科醫院都為孕婦提供優質服務,例如「美容療程」和「孕婦慶功餐」等項目都是生孩的優化配套。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在2021年實施的全國結婚生育調查顯示,日本夫婦不願生育的最主要原因是「養育和教育孩子的費用太高」。
石破政府是基於此,在2024年10月擴大育兒津貼範圍,原本只有養育中小學生的家庭能夠獲得每月3萬日元(約1,604港元)津貼,如今只要孩子未滿18歲都能獲得津貼。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基於物價高漲,在去年推出每月10萬日元(約5,347港元)育嬰用品津貼。
但是,去年產下一男孩的村本美奈說:「孕婦自費進行健康檢查和保健花費了約20萬日元。此外,養育嬰兒所需的用品、傢俱、雜物等加起來大約要100萬日元。如果加上就診時的計程車費等費用,有100萬日元也不足以應對。」
原文網址: 日本政府擬為分娩費全額埋單 冀鼓勵國民生育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38676?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