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大選中保住執政權的加拿大總理卡尼,下週二要訪問華府,跟川普在關稅談判桌上正面對決。
加拿大總理卡尼:「(訪美)預期進行艱難但有進展的討論,我跟川普總統都抱持這樣的想法。」
加拿大不敢太樂觀,而川普政府對汽車零件的25%關稅周六正式生效,但還是給加拿大、墨西哥生產的零件關稅豁免。
然而這也代表,不是美墨加生產的引擎、變速箱等重要組件馬上失去競爭力。衝擊最大的國家之一,就是日本。日本政府派出的代表赤澤亮正剛結束跟美國第二次談判,還是沒帶回好消息。
日本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日本汽車製造業面臨的困境是,車廠每天損失一百萬美元。」
日本把希望寄託在這個月中跟川普政府第三次談判。這回可能搬出日本手上價值1兆美元的美債當免死金牌。但日本汽車零件商快撐不下去。
CNN記者Hanako Montgomery:「所有在這裡製造的汽車零件,如汽車座椅、頭枕部件,價格都要加25%(關稅),這都因美國總統川普,對所有汽車產品課徵新關稅。對日本經濟恐是毀滅性打擊。日本約3%的GDP,是汽車製造業貢獻,在日本僱用數百萬人。」
零件廠不像大車廠財力雄厚,突如其來高關稅,直接面臨生死存亡危機,員工怕飯碗不保。
日本汽車零件廠員工(翻譯轉述):「如果我被裁員的話,我沒有選擇,只能再找工作。但我只在工廠做過,我有點擔心,我能否轉職其他行業。」
日本零件廠為了求生只能漲價,美國消費者若要買燃油效率比美國車更好的日本車,關稅成本只能自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