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Yahoo新聞)日本人為何活得久?「5大長壽」習慣曝光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記者周德瑄/綜合報導)日本素有「長壽國」之稱,根據官方統計,當地平均壽命高達85.2歲,遠高於台灣的80.23歲。為何日本人普遍活得久?除了基因之外,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小習慣」才是健康關鍵。 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日本人養成的5種生活習慣,經研究證實能有效促進身體健康、延緩老化,甚至降低失智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其中,「泡湯文化」更被視為提升免疫、對抗疾病的自然療法。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1. 每天泡澡:熱療促進免疫、預防失智 日本人熱愛泡湯,無論天氣冷熱,他們總能怡然自得地浸泡在高溫溫泉中。蕭捷健指出,攝氏41至42度的熱水短時間泡10至15分鐘,能讓體溫微升至約38度,猶如輕微發燒,這有助於激活體內的「熱休克蛋白(HSPs)」,進而修復細胞、增強免疫系統,還能降低感染病毒與失智的風險。 有研究發現,經常使用三溫暖或泡湯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減少近五成,失智風險也下降六成。不過醫師提醒,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或懷孕中的族群,不宜嘗試過高水溫,建議選擇攝氏40度以下為宜。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2. 餐餐有魚:保護心臟、養出好腸道 日本料理中魚類是常客,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穩定血脂、降低心血管風險。此外,他們偏好發酵食品如納豆、味噌,能改善腸道菌相、強化免疫力。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3. 八分飽文化:維持代謝、控制體重 「腹八分目」是日本人常掛在嘴邊的飲食觀念。每餐不吃過飽,不僅能減少消化系統負擔,也有助於體重與血糖控制,讓身體保持清爽輕盈。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4. 日常走路:無形運動延壽命 日本人習慣將「走路」融入生活中,從通勤、購物到出門散步,步行量遠高於多數國家人口。根據澳洲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多走1小時,壽命平均可延長超過6小時;若每天步行超過160分鐘,更可降低73%死亡風險。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5. 喝茶習慣:抗氧化助長壽 綠茶是日本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含有豐富的兒茶素,具抗氧化與抗發炎功效,能延緩細胞老化、降低慢性病風險。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健康是累積出來的,從生活細節開始調整 蕭捷健強調,想活得久、活得好,不必靠昂貴醫療或極端減重法,而是從日常小改變著手:每餐吃得清淡點、多動一點、泡個熱水澡,日積月累下,自然培養出抗病力與長壽體質。這些日本人的養生哲學,值得台灣人好好參考。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