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55 2
(轉載MSN)日本關東25年狂震8千次 「海底山」恐引發7.0直下型強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4-19 17:11

日本關東地區近年地震頻繁,2000年以來發生約8千次地震。最新研究顯示,東京灣北部地下有多座隆起的「海底山」,可能是導致地震頻繁發生的原因,甚至可能引發芮氏規模7.0的「首都直下地震」。

綜合《NHK》與《朝日電視台》報導,菲律賓海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沉入隱沒關東地區陸側板塊,形成複雜的地下結構,經常震個不停。東京灣北部也被視為存在多個地震活動頻繁的「地震巢穴」。東京科學大學地震學教授中島淳一,分析自2000年以來東京灣北部發生的約8000次地震後,近日公布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地震震源分布呈現直徑約20公里的圓形,深度約60公里至70公里、沿著菲律賓海板塊與太平洋板塊邊界,以一定角度傾斜相連。其傾斜角度比太平洋板塊的沉入角度更陡峭,且顯示出板塊上有隆起部分。

報導指出,日本關東近海有許多被稱為「海底山」的隆起地形,由於觀測到的隆起範圍與這些海底山大小相似,中島推測是「海底山」在沉入隱沒之際積聚應力,進而導致地震頻繁。

中島指出,若「地震巢穴」的區域同時破裂,可能會引發芮氏規模7.0的「首都直下地震」。該地區在日本明治時代也發生過規模7.0強震,中島希望透過分析地震活動,鎖定可能發生大地震的高風險地區。

「首都直下地震」指的是在東京、千葉、埼玉等地區發生的芮氏規模7.0強震,30年內的發生率高達70%。板塊移動和多條斷層都可能引發「首都直下地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4-19 17:11


學者認為東京灣地下的海底山,恐是近年地震頻傳的原因。(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4-19 17:11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55 回複數:2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4-19 17:11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