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人生的十字路口,最近很焦虑。希望获得广大网友的帮助。如果你有时间,还希望你能耐心读完下面的话。谢谢你们了!
我是一名澳洲的留子,就读于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刚拿到哲学的一等荣誉学位的毕业证书(尽管这是一个研究型项目,但严格来讲它仍属于学士学位,因此并不满足国内博士申请的资质,但可以用来申请澳洲的博士)。目前拿到了UNSW为期1.5-2年的研究型硕士的offer(Master by Research,区别于授课型硕士。研究型硕士本质上属于高等研究项目,在澳洲本质上算一个短期博士,需要获得荣誉学位才可以申请)。
我今年25岁,18年来到澳洲上语言班和预科,19年入大一,上了半年后疫情gap了半年,四年的双学位本科加一年的荣誉学位让我走到了今天。我在澳洲待了快7年了。家境还算不错,母亲做些小生意。
我很热爱我从事的哲学分支:科学技术哲学。动机大半是个人的:我有死亡焦虑症。发作的频率不高,持续时间也很短,但每次发作,都是一次绝望的经历。当我意识到我早晚有一天要面对死亡所带来的那种永无止境的虚无,我就会陷入彻底的绝望(我会喊出来,求救,比如:“啊呀!不行啊!这样不行啊…卧槽卧槽卧槽… ”或者喊我身边的人 )。然而,哲学给了我直面自身恐惧的工具。我可以思考自我、心灵、死亡等等的本质。当然,目前我更感兴趣的是人类永生技术的前景问题。我在荣誉项目中,就研究了心智上传(把你大脑精确的功能组织上传到计算机,实现机械飞升~)在哲学上的可行性问题,这涉及到一系列哲学问题,比如机器意识问题和个人同一性问题。说多了不说了..
我希望最终能够回到家乡(山东济南)的高校任教,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能兼顾个人的研究。另外,我比较恋家,因为那里的人和事(没有一个山东孩子不想家吧☺️)。
我目前有两个选择(至少就我目前看来):
选择一:在澳洲读满研究型硕士1.25年后直接转为博士学位,然后再读大概2.5年左右毕业。之后回国申请教职。
首先,如果走这条路,我28岁就可以博士毕业。澳洲博士3.5年就可以毕业,并且几乎没有延毕的情况。我问过学校了,研究型硕士可以直接转为博士,只要读够1.25年并且满足相应的资质。据我了解,就职于山东大学可能还需要读两年的博后。考虑到我的人生规划,这是我的理想高校。因此,“3.5年澳洲博士,28岁,加2年博后,30岁”大概就是我的第一条路。
选择二:在澳洲完成1.5年的研究型硕士学位,然后回国申请博士。
如果是这样,最理想的情况下我也得要在31岁左右博士毕业了。26年拿下澳洲硕士学位,回国后申请顺利的话,最早也是在27年入学博士。假设四年顺利拿下博士,也是要到31岁了。更不用说还可能需要读博后。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无论如何,时间无疑要比第一个选择拉得更长。但考虑到最终我希望在国内落脚发展,早早回国适应环境并发展一些所谓的“关系”也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我该如何选择?
好吧,我已经开始迷茫了,需要帮助的时候到了。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补充一些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我请教过山东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我在澳洲的导师帮我要到了他的微信,并在去年回国过年的时候见了一面。那位教授真的很好,他从台湾转来三年,对政策不太熟悉,特地叫来了招生办的老师跟我聊。对于我这个问题,这位老师的大致意思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重在个人的修行(和学术成果)。
这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我的目的实际上很单纯:我想知道些什么,而这需要研究,无论在哪里。如前所述,我有强大的个人动机,我对许多相关的哲学问题都非常好奇。我在荣誉项目的这一年里,我几乎废寝忘食,以至于把我的导师和院长都吓到了并让我记得多出去走走… 在这个意义上,我确实少了几分纠结。
诚然,内部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那些在那位老师眼里所谓的外部因素,比如时间、地点、年龄、环境、国内外学术水平差异(哦对了,那位老师说现在国内外的学术水平基本持平了,海归博士也不再受到以往的尊敬)等等也不得不去考虑吧,不然我不会依然在这里纠结。是的,我没有停止纠结,我为此还去湖南师范大学拜访了一位刚在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毕业不久后进入高校就职的朋友,以及山东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两位哲学博士。他们的回答要么是选择一要么是选择二。
是的,两个选择各有千秋,但人生十字路口临近,我真的需要聆听更多的看法。
最后,还有我在一起快十年的女朋友,她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她在悉尼大学刚刚毕业金融硕士,不知是回国还是留澳先发展一段时间。但我们彼此很相爱,加上她本身是一个佛系选手,她愿意陪我走下去,无论是哪一个选择(尽管她个人偏向“选择一”一丢丢)。在我这里,我也真的希望尽快给她一个答复,好让她也提前为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准备。
帮帮我吧,各位网友们,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