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啡肽霸王龙:
因为日本的烂大学没门槛啊。
日本的F档大学,又称“free”,就是什么人都可以上,交钱就行了,你只要不是医学意义上的唐氏或者重度智力障碍,都能被录取。
比如礼愰国际大学这种烂校,偏差值
35就合了,偏差值35是啥概念?10000个人考9300多名就合了,而且日本没中考,高中是普及教育,也就是水平最烂的人想读本科都能读到,这种本科还能有啥含金量?在中国,这种大学的学部生有可能连中专都可能录不取,更不要说本科了。
所以嘛日本这种烂大学的学部生,含金量也就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民办大专,可能还不到,对于多数日本人来说,上这种学校也就多交几年钱体验体验大学生活而已,心理上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什么“天之骄子”,毕业做普通工作也没落差。
国内就不一样了,中考高考研考全是竞争激烈的惨烈考试,最烂的民办三本独立学院
都有一群人想读读不上,这种情况下本科生自然心理预期高了,毕竟哪怕最烂的民办三本,只要是个全日制四年本,潜台词就是“这个人在国内的教育内卷中得了至少前30%的名次”,这是有高考的公平性来背书的。
日本的烂校没有这种背书效果,你要是日经大
,礼愰国际一类的烂校出来,没有任何人会认为你有学问,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哦,上了这种大学,肯定当时高中没好好学习吧。”
给各位参观一下礼愰国际大学的英语入学试卷,难度够低了吧?放心,录取线更低,你瞎蒙几个ABC一样给你合了。


门槛这么低,学部生自然就很不值钱了。其实在日本也有个march线,大概录10%,过这个线社会认可度就很高了,相当于我们的一本线。学生要是能考上这种学校,大概率也是不干太基础的工作的。
至于修士的就业难则是制度上的,因为日本规定修士起薪必须比学部生高,但是修士只是学术能力强,在职场上也未必比学部生出众。
而且和学部生一样,日本的因此日本企业更愿意招募白纸一样更好塑造(关键是便宜)的学部生,而不是起薪更高的修士了。
但现在日本人也很愿意读理工科的修士,文科修士则是读了就业更难。
另外日本烂校的修士一样门槛很低,差不多是个人就能合,而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也有研究生考试来背书,能上研究生说明至少考过了国家线,智力应该是还可以的,而日本烂校的修士没这种智力上的背书效果,也就是普通人多读了几年书而已,要是说读修士期间还是吊儿郎当啥都没学就混了个文凭,又必须因为制度花更高的起薪去招募他,那哪有这种冤大头企业?与之相对应的,国内那些工商管理的非全硕,二本学院的农林地矿油的研究生,这些学历混子,不一样没什么社会认可度吗?(不歧视这些学校好好学习,好好搞研究的人,只针对学问没有,学位要拿的学历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