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8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32 7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樓 發表于:2024-3-9 00:00
提問內容:
学术界”近亲繁殖“,我认为是老师喜欢让自己学校的学生跟着自己做科研,或者自己带的博士成为老师之后能和自己在一个团队。
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保研的新规定,即推免研究生时不分保内保外(这次很强硬),避免”近亲繁殖“。
在我看来,这确实有很大的弊端,如思维局限,不易吸收更好的思想等等。
但是这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的,如果学生不好的话,老师也不会选择自己的学生的,而且质量有保障。
个人认为这种现象肯定是弊大于利的,但是关于弊端,我能想到的不是很多,希望各位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一些实际的弊端,感激不尽。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3-9 00:00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3-9 00:00
很多时候,是老板强而不是学生强。一个学生在顶尖老板手下发了若干顶级期刊,并不代表是学生的能力。一个牛老板终会老去,一个热门的方向终会冷去。国内很多近亲繁殖的组目前看似不错,一旦课题组的顶梁柱不在,近亲繁殖的恶果就容易显现出来。将不过三代,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以前的导师,就是近亲繁殖的产物。当年他的博导,博后导,都是何等厉害:两弹元勋,中科院院士……然而自身的实际水平呢?
所以在美帝,读完phd要找教职前必须到别的学校做几轮博后,然后用几年时间做AP,以此证明自己有独立科研的能力,最后才能混上tenure。这也是为了防止学术近亲繁殖。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37234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3-9 00:01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38932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非常普遍,原因在于教育行政化、大学衙门化,教授官僚化。既然校长院长和教授都是副部正处和副处级别的官吏,那么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就很正常了。《吾国教育病理》的作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一个访谈中谈过这个问题。本人拾人牙慧转载一下。
中国的学术派系是“近亲繁殖”
  郑也夫:有的学校,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是这个系的祖师爷的学生,它的招聘制度极不合理,从学术能力、道德品质上来说,被录取的老师往往是一无可取,只是在拉帮结派,所以你在这儿工作,如果不跟他们拉帮结派,还唱点不同的声音,他们就会把你开除。
  “教授治校”的基础早就不存在了,因为它的前提是有合格的教授,现在的教授大多不够格,它是高校长期行政化导致的结果。
  国外学术界的确存在类似现象,毕竟人性都有弱点,但从招聘的方式来说,哪个国外大学的院系,有50%都是同一个人的学生?国外大学根本不允许这种招人方式的存在。由于大家的性格、观点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派系,这很正常,哪个地方没有派系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派,但是国外的学术派系不是由高校的招聘体制所导致的。
  在中国,一个学者要是有点独立性,有点叛骨的话,他在高校的学术小团体里就没法生活,其它人都是学科带头人的学生,你能怎么样呢?国外则不然,国外高校有严格规定,在本校毕业的人,先到别处去打天下,功成名就以后,他可以申请回来当教授,不允许近亲繁殖,所以不可能出现中国学术界的这种局面。
  严格来说,中国的学术派系不是思想派别,是准血统、师门成员的近亲抱团。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5樓 發表于:2024-3-9 00:01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38932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非常普遍,原因在于教育行政化、大学衙门化,教授官僚化。既然校长院长和教授都是副部正处和副处级别的官吏,那么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就很正常了。《吾国教育病理》的作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一个访谈中谈过这个问题。本人拾人牙慧转载一下。
中国的学术派系是“近亲繁殖”
  郑也夫:有的学校,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是这个系的祖师爷的学生,它的招聘制度极不合理,从学术能力、道德品质上来说,被录取的老师往往是一无可取,只是在拉帮结派,所以你在这儿工作,如果不跟他们拉帮结派,还唱点不同的声音,他们就会把你开除。
  “教授治校”的基础早就不存在了,因为它的前提是有合格的教授,现在的教授大多不够格,它是高校长期行政化导致的结果。
  国外学术界的确存在类似现象,毕竟人性都有弱点,但从招聘的方式来说,哪个国外大学的院系,有50%都是同一个人的学生?国外大学根本不允许这种招人方式的存在。由于大家的性格、观点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派系,这很正常,哪个地方没有派系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派,但是国外的学术派系不是由高校的招聘体制所导致的。
  在中国,一个学者要是有点独立性,有点叛骨的话,他在高校的学术小团体里就没法生活,其它人都是学科带头人的学生,你能怎么样呢?国外则不然,国外高校有严格规定,在本校毕业的人,先到别处去打天下,功成名就以后,他可以申请回来当教授,不允许近亲繁殖,所以不可能出现中国学术界的这种局面。
  严格来说,中国的学术派系不是思想派别,是准血统、师门成员的近亲抱团。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樓 發表于:2024-3-9 00:02
近亲繁殖的结果就是诞生了大量的学术混子,尤其是在基础学科。在某基础学科非常强的211大学读过研,我看到的就是整个学院基本可以称为某院士的徒子徒孙们。其中一些老师的“混”是肉眼可见的。他们的上位之路简单的说就是抱住了院士或者院士弟子的大腿,只要他们听话,大牛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总还是能用大牛的想法、大牛的实验室、大牛的资源发出一些很水的文章然后借着大牛的面子留校,接着他们再用大牛的ppt给学生讲课,从中挑出下一个自己,所以这样的人有个屁的科研能力。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5267235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7樓 發表于:2024-3-9 00:02
刨去一些黑幕,即使真的是老师所喜欢的所谓好学生,总归是按照老师自己的知识结构,办事标准的,老师的标准一定好吗?未必吧。中国的高校被喷的那么厉害,可是高校科研的骨干教授,不都是上一辈人选中的人吗?结果呢?
另外,知识储备,科研思路的多样性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人之间才能碰出火花,“近亲繁殖”扼杀的 正是这种多样性。


作者:老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57354/answer/1190377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8樓 發表于:2024-11-23 17:26

問:

如何看待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学术界近亲繁殖指的是大学招聘中雇佣自己的毕业生填补学术人员职位的空缺


ChatGPT答:

学术界的“近亲繁殖”现象,通常指的是高校在招聘学术人员时,倾向于优先考虑自己的校友或者曾经的毕业生,或者直接从自己的学术圈内选拔。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术界内部的网络关系和人际资源驱动的,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可能的积极面:

信任和认同:校内雇佣自己的毕业生,学校往往对其学术能力和人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种基于长期接触的信任,能够帮助招聘单位更有效地判断候选人的素质。
学术氛围的延续:在某些学术领域和特定学术传统下,保持一定的校内人才延续,可能有助于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生对自己的母校有较深的归属感,能够较快融入并延续学校的学术氛围。
效率问题: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近亲繁殖也可能是出于一种高效招聘的考虑,尤其是在一些研究领域比较狭窄或是学校的专业性较强的情况下,校内招募可能更能确保新进教师能够立刻参与到相关领域的研究。

2. 负面影响和风险:

缺乏多样性和创新:如果学术招聘过于依赖近亲繁殖,就可能导致学术圈的思想单一化,缺乏多元视角的碰撞。不同背景、经验和思想方式的学者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如果总是选拔同一圈子的人,可能会形成闭环,限制学术进步。
公平性问题:学术招聘如果过度依赖“近亲繁殖”,可能导致外部学者或那些来自其他学校、拥有不同背景的人难以进入,造成学术领域的封闭性,从而降低招聘过程的公平性。对那些有才华却没有机会在相同圈子中得到推荐的人来说,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不公。
人才质量参差不齐:虽然“近亲繁殖”可能基于对学术背景的信任,但也有可能导致部分学术水平不高的毕业生通过人际关系得到职位,进而影响学术质量和教学水平。
激励机制扭曲:学术招聘过度依赖内部联系,可能降低学生或年轻学者的积极性,形成“内卷”现象。一些学者可能会选择更注重与导师或校内高层的关系,而不是注重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性,从而导致人才的“井底之蛙”现象。

3. 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招聘透明化与多元化:为了避免过度依赖“近亲繁殖”,高校可以通过更加公开透明的招聘程序,确保候选人来自更广泛的学术圈,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确保招聘的公平性和学术质量。
加强跨学校、跨学科的交流合作:高校可以鼓励更多的跨校合作,拓宽学术网络,增强学术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内部候选人。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学术界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打破传统学术圈的框架,探索不同的学术方向和问题。

综上所述,学术界的“近亲繁殖”现象,虽然有其合理性,但过度依赖这种做法可能会限制学术的创新性和多样性,甚至影响学术公平性。因此,在学术招聘和人事管理中,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多元和透明,以推动学术领域的健康发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32 回複數:7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11-23 17:26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