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日本全國熊類襲擊事件頻傳,截至10月已造成10人死亡,創下歷史新高。過去多出現於郊區的熊隻,如今頻繁現身於地鐵站附近、公寓住宅區等都會核心地帶,專家指,這顯示人熊衝突已進入全新階段。
包括《朝日新聞》在內日媒報道,過去普遍認為熊隻僅活動於森林周邊鄉鎮,但今年情勢劇變。山形縣截至10月19日已累積1673單目擊通報,達2024年全年的5倍。東京青梅市亦發現熊隻活動痕跡。專家指出,都會區目擊案例已從特例轉為常態,顯示熊類活動範圍正持續擴張至人類生活核心區域。
森林綜合研究所專家大西尚樹分析,當前情勢已「完全進入不同階段」。他強調,雖尚未證實熊隻是否系統性地將人類視為食物來源,但可能已透過經驗累積認知到「人類不如想像中強大」。這種學習行為若持續發展,恐導致熊類從防衛性攻擊轉向主動獵食,徹底改變人熊互動模式。
生態研究者佐佐木俊尚提出更嚴峻警告,那就是本州黑熊歷史上極少食人,但今年岩手連續發生3單案例,顯示熊類行為模式正在改變。他比喻,當熊隻透過分食遺體習得人肉滋味,可能形成「食人習慣」。特別在秋田、岩手地區,此類熊隻數量正逐漸上升,若被熊類主動視為獵物,傳統防熊措施可能失效,甚至連驅熊鈴聲都可能反成吸引熊隻的訊號。
面對生態平衡改變,大西尚樹稱「不讓熊靠近社區至關重要」,並號召大家採取對策,包括盡早摘取柿子樹上的果實,以及嚴格遵守不在前一夜,而是在當天早上丟棄垃圾。
原文網址: 日本「食人熊」或成新常態 驅熊鈴恐反招殺身之禍?|新聞背後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8901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