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哲叔视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30463804686332450/answer/19314434259049242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夜之间,日本政坛变天了。
7月20日,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公布,执政联盟自民党和公明党惨败。
3天后,一直坚持不辞职的石破茂宣布8月底辞职。
不止如此,这次选举中,日本极右翼政党迅速抬头,山雨欲来风满楼。
01
日本国会参议院议员任期6年,每3年就要改选半数席位。
这次参议院选举,有522个候选人竞争125个席位。
自民党和公明党构成的执政联盟,在这次参议院选举的125个改选席位里只拿到47席,和两党改选前总共拥有的66席相比,席位暴跌了快30%,这是自民党1955年成立以来的最差战绩。
不仅如此,执政联盟在众议院总席位也降到了不足半数(目前为122席)。
这是自民党组建后,它所领导的执政联盟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丢失半数席位。

日本议会
在野党那边,立宪民主党保住了自己的22个席位,国民民主党从改选前的9席,一下子涨到了22席。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参政党,从改选前的1席暴增到了14席。
选举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物价与加息的双重影响,让民生相当崩溃。
超微利率时代,让日本人养成了向银行“借钱”的习惯——2023年,日本家庭的负债首次超过了收入,这让利率对日本民众的影响非常明显。
要知道,日本有70%的房屋贷款是浮动利率的,银行一旦加息,每个月的还款金额马上就会大幅上涨。
即使没房贷的年轻人也是重灾区——日本29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平均负债992万日元(约46万人民币),比十年前涨了三倍。
加息后,年轻人没办法只能减少在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开销,苦不堪言。
日本的物价对进口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日元一直贬值,导致进口成本大幅上涨,物价自然也跟着飙升。
5公斤的大米价格从去年的2000日元猛涨到3688日元,涨幅超过80%。
鸡蛋的批发价格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涨了40%,玉子烧都快要变成一种奢侈品了。
日本物价大幅上涨、央行加息让民众生活压力大增,这确实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可石破茂的应对让民众非常破防。

石破茂
石破茂在2024年众议院选举的时候,也大力承诺“提高民众收入”和“抑制物价上涨”,可实际情况是,物价继续上涨,民众实际收入的增长根本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当便利店打折当成了午餐标配,夜宵只剩清水煮挂面的时候,民众的不满自然就变成选票,狠狠甩自民党耳光,
另外,为了达成日美关税协定,石破茂答应日本向美国开放大米市场,这触动了日本农协的根本利益,让这个掌控自民党三成票仓的势力直接反水。
在农协鼓动下,自民党在传统农村选民聚集的地方一下丢了17个席位,民调显示,农业地区对自民党的支持率暴跌了超20%。

日本农协
以前稳如泰山的“票仓”瞬间崩塌,成了压垮选举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这里,正常来说,石破茂应该辞职,因为达不到议会多数席位,首相就可能被罢免。另外日本政治有背锅文化,只要出现重大失利,就一定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以往日本首相稍有不顺,就很容易受到党内压力而选择辞职,所以安倍上来之前,日本才会出现十年间换了八次首相的情况。
但石破茂在选举后(7月21日)还是表态坚持继续执政,因为日本的在野党也是一盘散沙。
虽然在野党加起来是达到了过半数的126席位,但这些席位是分散在8个政党里,还有无党派席位有15席左右。
这些散乱的在野党,基本还是各自为政,大家理念不合,很难联合在一块。
这给了石破茂短暂的机会和底气,
但才过了不到3天(7月23日),石破茂就宣布8月底辞职,这是为什么?
02
7月22日,东京永田町上空,笼罩着一片肃杀之气。
首相办公室依然亮着灯,石破茂手中的笔格外沉重——手边的这份美日贸易协定,可能是压垮他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宣布:日本向美国开放大米等农产品市场,美国把对日本的关税从25%降到15%,日本还要额外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特朗普
这表面风光的外交辞令掩盖着残酷真相。
美国将关税从原定的25%降至15%,这看似美方的让步,实则是一种拉拢手段,让日本在表面上获得了一定的“优待”,来维持双方的盟友关系。
但另一方面,美方要求日本投资美国本土5500亿美元,这一要求带有明显的压迫,实际上是赤裸裸的经济勒索。
这种“拉击结合”的策略让日本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接受协议,意味着要承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和尊严上的伤害。
不接受协议,就可能面临美方更严厉的贸易制裁,对本来就脆弱的日本经济造成更沉重的打击。
面对强势的美国,日本没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只能选择让步。
不过就算15%的关税确实不算高,但比以前日本汽车享受的2.5%税率还是高多了,这对日本汽车出口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日本汽车
日本对美国5500亿美元的投资,相当于日本全年GDP的10%左右,利润还必须留在美国,如此大规模却不赚钱的投资,对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另外,对美国开放大米市场,也是越过了日本经济自主的最后一条底线。
二战以后,日本遭遇过严重的饥荒,粮食安全被视同国家生存的底线。
可是现在却不得不把主粮命脉交到别人手上,失去了对粮食定价的主导权。
失去了粮食自主权这个重要的战略支撑,日本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将更加被动,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决策上也会受到更多限制,想要实现经济和政治上的真正突围,变得难上加难。
美国打算对日本征25%汽车关税的时候,石破茂曾强硬表示“绝对不往后退”,可到最后却接受了15%的税率,还开放了大米市场,让日本媒体讽刺“滑跪的速度惊人”。
石破茂的滑跪未能换来喘息,
自民党内最大的麻生派率先行动起来,麻生太郎明确说:“不会允许石破茂继续执政”,“逼宫”的态度相当明确。
日本各地方支部也联名要求石破茂辞职。
巨大的民生压力,外交的挫败,加上内部分裂,最终让石破茂决定结束自己9个月的首相生涯。
但石破茂还留了个后手,宣称在8月底之前辞职,表面上看是在拖延,实际上是相当巧妙的“时间差”。
当下石破茂面临的压力相当大,在野党已经扬言要提出内阁不信任案,而党内正遭到重重逼宫。
如果7月辞职,在野党必定会在8月临时国会提出内阁不信任案,一旦通过,石破茂将成为日本首位被罢免首相,同时遭到党内党外的双重清算,政治生命彻底终结。

麻生太郎
如果拖到8月国会夏季休会(到9月初),议员们离场回家乡,在野党不能提交不信任案,党内逼宫的势头也自然会变弱了,攻击的窗口也就自然关闭了。
近段时间,石破茂罕见拜访了麻生太郎、菅义伟、岸田文雄这三位前首相,被日本媒体称作“低头请教”。
这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心腹高市早苗接班做准备,避免麻生派去扶持其他人(比如极右翼的小林鹰之),也防止自己辞职后被彻底边缘化,保留在党内的影响力。
而8月没有国会议程,能够让党内的派阀大佬有充足时间磋商权力分配。
石破茂这是在利用时间换空间,努力在自民党权力洗牌中实现“软着陆”,避免自己成为日本“耻辱退场”的范例。
这场以退为进的挣扎,体现出日本政客在美国压迫之下的卑微:不但要承受经济主权被减弱带来的后果,还得在不同派系的纷争中苟且求生。
自民党正深陷内杠,一股更危险的暗流已经冒了出来。
参政党——这个成立才5年的极右翼组织,在参议院选举中席位从1个一下子涨到14个,成了第四大党。
参政党的头领神谷宗比的口号“日本人优先”,吸引了30岁以下年轻人10%的支持率。

神谷宗比
这个参政党的主张相当离谱,随便列举几个如下:
首先是尊皇复辟:要求全民无条件效忠天皇,删除教科书对战争的“反省内容”,声称其“伤害民族感情”。
然后是否认历史:公然质疑,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为“自卫”或“解放亚洲”。
接着是扩军备战:将神风特攻队标志印上海报,主张废除和平宪法第九条,把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
最后是排外锁国:煽动“移民威胁论”,要求驱逐外国人,主张日本第一,一切以大和民族的利益为主。
这种极端思潮的膨胀绝不是偶然。
当经济停滞、大国光环褪色的时候,日本人就会将失落转化为排外狂热,把极右翼的嘶吼当作救世良方,这是有传统的。
历史的轮回总带着血腥味。
当参政党党首神谷宗比挥舞“日本人优先”旗帜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日本军国亡灵的还魂,还有东亚和平的震颤。
幸运的是,这一次我们的战争潜力正处于人类历史新的高峰,我们有能力粉碎一切的冒险主义。
如果有些国家不安分,我们不介意用东风快递、055大驱、还有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去教这些虫豸看清,什么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