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8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2525 127
(轉載知乎)真正的日本是什么样的?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2楼 发表于:2025-10-25 17:11

日王日王:


作为中国人都很难说出中国是什么样的。

何况是日本呢?

个人感觉日本既不适合i人,也不适合e人。

最适合会表演的人。

地铁,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声音大点都要すみません。工作的飲み会,要保持健谈。

你知道他在演,他知道你知道他在演。然后两个人默契的演完。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3楼 发表于:2025-10-25 17:11

老孟:


吃饭vv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4楼 发表于:2025-10-25 17:12

作者:发飙的呱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639824289945290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起大阪,你最先想到的或许是道顿堀的霓虹灯以及心斋桥的熙攘人群,这城市号称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往昔与东京不相伯仲。


可近两年来,每当与日本朋友谈及大阪,他们皆叹气称“大不如前了”,眼中尽是无奈之色。


我这是五年里第三回去大阪,2019 年那一回,难波和心斋桥那叫一个人多到不行,去饭馆吃饭都得提前预约;这回再来,下午三点过后整条商业街没什么人,好多店铺还贴着“临时停业”的牌子。


以前得排队才能吃上的章鱼烧摊,这会儿在主动拉客,有位开了二十三年日料店的老板娘,我一进去,她才勉强打个招呼,那声音一点活力都没有。


她谈及生意变差的缘由,称:“是疫情的原因,”接着又补充道:“然而比疫情更严重的是,疫情都结束了,人却依旧未归。”


十万人的消失


大阪自 2020 年起被封锁了 127 天,此后便一直未能恢复元气。


官方数据表明,写字楼空置率从 3.2% 骤升至 14.7%,商业街租赁率下降了 18%。最令人痛心的是人口状况:大阪市从 2019 年的 274 万,减少到 264 万,十万人就这样悄然离去。


他们去了何处?有的迁居至东京,有的返回自身老家,有一位在大阪工作达十年之人对我言道:“大阪不如东京机会众多,亦不如小镇那般惬意,仿佛处于中间境地,啥都算不上。”


远程办公使一切都改变了,企业迁走了,年轻人也随之离去,2023 年,20 至 30 岁的年轻人净迁出大阪达 3.5 万人,多数前往东京。


出现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人口向外流出,导致商业机会减少,更多的人随之离开,城市于是跟着衰落。


房租和工资的残酷真相


近两年来,大阪的房租上涨还挺显著的,市中心有个 30 平米的一居室,月租金起价是 15 万日元,大概相当于人民币 7500 元左右。


平均月薪大约为 25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1.25 万,扣除房租、税金以及生活开销后,上班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支配的钱了。


我遇到在便利店打工的大学生,时薪为 1100 日元,每周工作 20 个小时,一个月仅赚九千多块人民币,房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连吃饭都得精打细算着花费。


怪不得超市的折扣区域总有这多人。

治安在恶化


大阪的治安跟以前比差远了,过去的大阪可是“热闹又安全”,现在完全不一样咯。


夜晚十点过后,部分街道可见醉鬼、流浪汉与可疑之人,曾有一次,我行走在北新地的小巷,看到一人倚靠着墙,双眼睁得极大,手指还不停地抖动,那情形颇为异样。


本地朋友跟我讲:“近来大阪的治安不太好,偷盗、抢劫的案件在增多,尤其是针对游客的。”


依据警察本部的数据,2023 年刑事犯罪案件较上一年度增长了 7.3%,一位便利店店员表示:“当下很多人下班乘电车时都极为谨慎,手机都不敢拿出来,背包得背到前面。”

老龄化社会的缩影


大阪的年龄结构正快速趋向老龄化,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占比达 28%,近乎是全日本的平均水准,年轻人在离去,老年人在留下。


街头养老院的广告数量比餐厅的还多,有位书店老板跟我讲:“以往卖得最为畅销的是漫画,当下卖得最快的是养生书与医学科普,顾客的年龄中位数从十年前的 35 岁变为了 55 岁。”


整座城市好似正朝着养老院的样子发展,商业、娱乐、文化创新这些都得靠年轻人去推动,可年轻人却全都走掉。

游客填补了空缺,但很脆弱


挺有意思的哈,大阪本地人的数量在变少,可中国游客的数量却猛增,去年中国游客有 265 万人次,都到历史最高。


道顿堀那儿的游客情况可不一样,以前来的是欧美背包客和本地小年轻,现在全是中国旅行团、自拍杆还有黄色小旗。


一位纪念品店老板娘称,中国客人颇为大方,一回买五六个礼物,可她最担忧的便是他们忽然不来了,到那时大阪可就真的没指望了。”


她讲的没啥毛病哈,这会儿整个城市就好像被架空:本地居民数量减少,经济就全指着游客撑着,可这支撑又脆弱还不好掌控。


菜单上如今都有中文注音了,商场里的导购正在学习中文,城市是在迎合游客而非为本地人服务。


一个日本朋友说得颇为尖锐:“大阪当下好似一个空心舞台,每日为陌生人进行表演,而自己人却早已离散。”


咖啡馆里的咖啡


大阪的咖啡店文化那可是有挺长历史,这座城市有三千多家咖啡馆,其中不少都开了三十年以上,不过这次我发现好多老字号的营业时间变短。


以前七点就开门,现在得八点半才开门;下午五点就关门了。


有一家开业长达四十二年的老店,店主是位年逾七十的爷爷,我前往时,他正独自坐在店里,面前的报纸都折成了四块。


我点了一杯咖啡,花费了 650 日元,他一边冲咖啡一边叹气说道:“如今年轻人都不太爱喝咖啡了,都去喝便利店的罐装饮料,我这店铺,大概撑不了几年。”


「那您打算……」我想问,


他打断我的话,说道:“把地皮卖了吧,这一亩三分地或许比我半辈子开咖啡馆赚的还要多。”


有位老年人,放弃了从事了半辈子的工作,只为从房产增值中获取益处,这或许是大阪最为真实的状况。

如果你还想去大阪


签证跟机票:旅游签证一般一周就能办好了,往返机票的价钱在 4000 到 7000 人民币这个范围里。


说到住宿这一块儿哈,心斋桥那片儿的酒店,一晚的价钱是在 150 元到 250 元人民币,离得远点儿的地儿有 100 元到 150 元的。


交通方面:办理 Icoca 卡进行充值,在市区乘坐公交电车一天最多花费 800 日元。


提起美食,章鱼烧的价钱,是 500 到 800 日元;拉面的价钱是 800 到 1200 日元;便利店饭团的价钱是 100 到 200 日元,人均是 150 到 250 人民币。


大阪城公园无需付费,黑门市场能够品尝海鲜,通天阁周边颇具老大阪的氛围。


安全层面:晚间十一点过后,莫往繁华街道去,贵重物品莫显露在外。


写在最后


若你在大阪停留数周,便会明白:它并非瞬间衰败,而是逐渐失去人心。


道顿堀依旧存在,不过前来的客人并非本地人,喫茶店仍在营业,只是仅有老人前往,商场还在运营,只是柜台处处可见“打折”的招牌。


曾经让大阪熠熠生辉的那些元素——充满生机、商业兴旺、年轻人的梦想——尚在某个角落,只是已被尘土所掩。


一位在大阪生活了四十年的老者坐在车站长凳上对我说道:“大阪好似一位老演员,往昔曾风光无限,如今已无戏可演,不过习惯了舞台的灯光,便再也无法回归普通生活了。”


他拿起咖啡杯,随后说道:“大阪人最为担忧的,并非城市变得糟糕,而是某一天连游客都不再到来,到了那时,这座城市就真的毫无生机了。”


或许这便是衰落的实情,并非瞬间就崩塌,而是逐步丧失活力,逐步趋于平凡,


直到有一天,连那盏指路灯都灭了。

声明:本文内容 80% 基于自己原创,20% 素材借助 AI 辅助,图片素材全部都是来源真实素材或者 AI 原创。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不良引导,望读者知悉。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5楼 发表于:2025-10-25 17:12

Nami:


日本在新冠以前贫富差距在主流国家里最低的一档,新冠之后明显扩大了,不过和其他主流国家比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6楼 发表于:2025-10-25 17:12

作者:用户名必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639769546057360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贫富差距极大,普通人出不了头

你在东京摇过房子就会感叹所有的大城市都是巨大的贫富差距,东京这两年进来很多外国的投机资本又是买企业又是写字楼和塔楼,财富差距扩大的越来越明显。

加上前两天刚去摇了套塔楼,5亿的房子能有50个人摇,让我有点看不懂,隔壁那套10亿的26个人摇,当然结果都是没中,有点看不懂到底是谁来抢房子,担当说里面10%的外国人和90%的日本人,顶楼卖20亿更是一天卖光,都是社长系,地主系选手。只能感叹东京有钱的人是真有钱。

有钱人通过股票,楼市各种金融手段赚的膨体满盈,普通人的工资都赶不上通胀的,每年那点可怜的加薪连货币贬值速度都赶不上,通胀起来的资金都跑去房地产股票各种地方去避险,日经

在高市早苗当选以后向5万点冲过去,今天最高49900想想真的很荒诞。

普通打工人我接触几个华人出租车司机,跟我说出租车也没以前好做,现在又是Uber

又是白牌车

各种竞争,虽然工资还算凑合但和以前差一点了,物价又涨的厉害,日系没以前好过。

我自己上个礼拜在超市,感觉这个真的越来越贵,信侬屋生蚝同样的价格三个变两个,也就隔了半个多月,毛蟹我记得以前只有3000多现在都是4000多,物价飞一般的上涨,米价其实也一直没跌我买的米该是2KG 4000的还是4000块,也没任何区别,明年还要涨物业费想想就麻烦,东京新房随便一个70平物业费都是60000起,5年前的新房也就30000-40000的水平。

以前日本算是挺友好的物价房价都不高,这两年各种起飞,反正脑子活的人靠这一波赚了不少钱,普通上班的人日子可没有以前舒服,反正我是外国人随时可进可退,日本人在不断推高的生活成本下的的选择也明显了集体右转了… 

反正日本这波投机资金过去以后会怎么样,谁也不会说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7楼 发表于:2025-10-25 17:12

反正带娃很不方便。秩序的天花板。这种极致的讲规矩带来了很多优点,也很有很多缺点,缺乏人情味,非常压抑。

一共去过日本五次,租车自驾,打车,包车,坐地铁,新干线

,都试过,但有娃后真的不敢去了。

举个例子,地铁不能吵闹,你带着娃去大家都会很反感你,外出就餐,很多餐馆也不接待带娃的。

人太多地方太小了,还不像中国,人多但地方也大。所以吃住行都很小,所有地方的电梯都非常非常小,推行李推婴儿车都很不方便。有一次我们坐在一个没有人的商店排队的门口座位上休息了下,于是被叫进去,每个人必须点一份饭,是的地方就是这么金贵。

这次亚洲中国上海北京台湾日本韩国都带着两个娃玩了一遍,感觉韩国最适合带娃。



作者:刘友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630547114197000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8楼 发表于:2025-11-2 19:04

作者:行止文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676265456077134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国度。它如同一件精心雕琢的瓷器,表面光洁无瑕,细节精致入微,令人赞叹;但其内在的裂痕,却在不经意间透出隐忧,引人深思。当我们审视这个国家时,看到的不仅是其高度文明的表象,更是一个在历史与现实、顺从与迷失、精致与短视之间徘徊的复杂实体。

一、精致与顺从:国民性的双刃剑

日本社会的“好”,是肉眼可见的。街道一尘不染,却难觅垃圾桶;民众彬彬有礼,公共秩序井然;服务行业将“周到”二字刻入骨髓,工匠精神在无数领域闪耀。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规则的严格遵守,以及对“不给人添麻烦”的社会共识,共同构筑了日本令人称羡的软实力。然而,这种国民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顺从”与“听话”,既是社会高效运转的润滑剂,也埋下了被操纵的种子。历史已经敲响过警钟:正是这种根植于文化深处的顺从,让一代日本民众被军国主义者轻易绑架,奔赴侵略战场,最终让整个国家吞下苦果。如今,这种特质依然在深刻影响着日本的走向。当政府宣称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时,尽管有四成民众的反对,社会最终还是选择了顺从,默默承担了这份本不该由一个负责任国家转嫁的风险。这种“听话”,在特定情境下,便成了对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的消解。

二、历史的枷锁:被右翼绑架的“小儿科”认知

日本最大的困境,源于其对历史问题的“小儿科”式认知。这种认知并非民众天生如此,而是战后美国战略选择的遗留问题。美国在改造德国时,彻底清算了其政治体系;但在日本,却出于冷战需要,保留了天皇制,使得战前与战后的国家精神内核未能得到根本性重塑。这为右翼势力的存活与壮大提供了温床。

如今的日本,是一个被右翼深度绑架的国家。从政客到媒体,再到普通民众,许多人谈“右翼”色变。这些右翼组织手段狠毒,却又与黑社会不同——他们不为利益,只为政治立场,因而更加顽固和难以对付。他们并非孤军奋战,其支持者遍布政党、政府与民间,形成了一张强大的网络,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本身便带有浓厚的右翼色彩。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亲历一档电视辩论。面对美国学者“为何不承认历史,这对日本不利”的善意诘问,右翼干部却盛气凌人地回应:“承认了才对日本不利!”这恰恰暴露了其战略短视。他们不明白,承认历史,不是对受害国的施舍,而是加害国卸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的唯一机会。如果当年日本将对华援助转为战争赔偿并真诚反省,早已能赢得世界的刮目相看。然而,没有一位政治家有勇气挑战右翼,因为首相任期不过数年,而右翼分子却要“干一辈子”。

这种不反省、不承认的姿态,如同一根不断拨动的刺,反复勾起受害国人民的痛苦记忆。若右翼政客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停止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伤痕或许会在时光中逐渐淡去。但他们的持续挑衅,只会让日本在国际道义上愈发孤立,最终吃苦头的,依然是那些被蒙蔽的普通百姓。

三、战略的迷失:从制造大国到旅游大国的衰退

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举世闻名,他们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却常常因此忽略了全局的战略布局。一位日本新能源专家的感叹一针见血:“日本的技术没有落后,是产业布局落后了。”这正是战略短视的典型写照。

曾经的电器大国、制造业强国,如今却愈发依赖旅游业。外国游客的涌入固然能带来表面的繁荣,但这无法替代高科技与制造业作为经济引擎的核心地位。一个国家如果只能靠“卖风景”来支撑经济,其长远发展的瓶颈已然显现。这种从“制造”到“服务”的滑落,本质上是国力衰退的信号。

伴随经济衰退的,是自信心的流失。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非但没有选择理性竞争与合作,反而陷入了另一种“不自信”的怪圈。主流媒体开始系统性地、片面地报道中国负面新闻,书店醒目位置摆满反华书籍,甚至娱乐节目中嘉宾说一句中国的好话都会招致嘲讽。这像极了改革开放前,我们因不自信而诋毁西方的样子。日本政府更是热衷于拿意识形态说事,给中国正常的9.3抗战及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活动以及上映抗日电影扣上“反日”帽子,甚至将中国游客的赴日旅游曲解为“即便反日,日本游却大受欢迎”。这种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做法,恰恰暴露了内心的虚弱与焦虑。

四、未来的十字路口:被最右翼政府引向何方?

回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日关系曾有过蜜月期。日本媒体当时更愿意报道中国的正能量,中国人抚养日本遗儿的善举也让无数日本人感动。一位日本高中校长曾激情澎湃地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那份坦诚与胸襟,至今令人动容。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长期的反华宣传已经深刻影响了日本普通民众的对华观感。当然,部分在日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和犯罪问题,也确实加剧了这种成见,但这绝不能成为日本主流媒体系统性抹黑中国的借口。

如今,日本站在了又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自民党右翼新总裁高市早苗与右翼政党维新会联手,组成“史上最右翼政府”。这股强大的右翼势力,将把日本引向何方?是继续在历史问题上固步自封,在战略上迷失方向,最终被时代所抛弃?还是能够挣脱枷锁,正视历史,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日本是一个国民素养普遍很高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国家。但这份热爱,不应被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右翼的喧嚣所绑架。如果日本民众不能摆脱右翼势力的精神控制,不能对侵略历史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那么日本将永远无法走出过去的阴影,只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吃更多的苦头。

一个精致的日本,值得尊重;但一个迷失的日本,令人惋惜。我们期待的,是一个能够真正放下历史包袱,以成熟、自信、负责任的国家姿态,与邻为善、与世界共荣的日本。否则,当“走火入魔”的钟声再次敲响时,为这场悲剧买单的,终将是那些善良、顺从的日本百姓自己。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9楼 发表于:2025-11-2 19:04

作者:杨加糖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666133201120187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8月才去了关西的京都和神户。说实话一直对日本有某种天然的恨。但很多去日本玩的朋友都给推荐了,所以今年就带着“我倒要看看”的心态去了日本。


首先,对日本的看法确实有了不小改变。


去年去泰国的时候,还在感慨祖国基建的强大,但看了日本的基建设施,现在觉得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日本建筑和城市道路看起来、踩起来都很扎实,去日本8天,辗转3个城市,都没踩到松动的“地雷砖”,一些井盖上还会有艺术作品。


其次对不抽烟的人士很友好,因为基本不会闻到”街烟“,遇到个别抽烟的都是在路边悄咪咪抽。


居民街道比较安静,安静得我们不敢大声说话。独栋的房子也是审美在线。

还是能感觉到居民对游客的友好,比如有个孃孃看到我们在张望找路,就主动来给我们带路。


细节很到位,机场有四国语言,包括中日韩英,有的场所甚至中文还分繁体和简体。


日本的老龄化也很严重,机场和不少餐馆,都有很多老人颤颤巍巍地在”搬砖“。


寺庙和一些古建筑是有点偏唐风的,毕竟是从唐朝学的。


酒店都很mini,两个人住,感觉一起在房间走动都不会很顺畅,但弄得比较干净,可以说是洁癖友好吧。


消费比起国内来说,高不少,随便出去吃一顿都是300起,蔬菜很少也很贵,水果也是,一个桃子50人民币。


日本街上看到的车基本都是丰田和本田,唯一看到一辆中国产的汽车是比亚迪。


日本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挺爱收拾打扮的。特别是男生,比起国内会打扮的男生会多很多。


然后晚上会有很多小姐姐站在街边拉客,听说是可以陪酒,但是合法的服务。


其实说起来,人民可能都是好人民,可恶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本来中日文化有相通之处,本来可以不是仇敌,甚至成为朋友。


愿世界和平吧!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2525 回复数:127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11-2 19:04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