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飙的呱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639824289945290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起大阪,你最先想到的或许是道顿堀的霓虹灯以及心斋桥的熙攘人群,这城市号称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往昔与东京不相伯仲。
可近两年来,每当与日本朋友谈及大阪,他们皆叹气称“大不如前了”,眼中尽是无奈之色。
我这是五年里第三回去大阪,2019 年那一回,难波和心斋桥那叫一个人多到不行,去饭馆吃饭都得提前预约;这回再来,下午三点过后整条商业街没什么人,好多店铺还贴着“临时停业”的牌子。
以前得排队才能吃上的章鱼烧摊,这会儿在主动拉客,有位开了二十三年日料店的老板娘,我一进去,她才勉强打个招呼,那声音一点活力都没有。
她谈及生意变差的缘由,称:“是疫情的原因,”接着又补充道:“然而比疫情更严重的是,疫情都结束了,人却依旧未归。”

十万人的消失
大阪自 2020 年起被封锁了 127 天,此后便一直未能恢复元气。
官方数据表明,写字楼空置率从 3.2% 骤升至 14.7%,商业街租赁率下降了 18%。最令人痛心的是人口状况:大阪市从 2019 年的 274 万,减少到 264 万,十万人就这样悄然离去。
他们去了何处?有的迁居至东京,有的返回自身老家,有一位在大阪工作达十年之人对我言道:“大阪不如东京机会众多,亦不如小镇那般惬意,仿佛处于中间境地,啥都算不上。”
远程办公使一切都改变了,企业迁走了,年轻人也随之离去,2023 年,20 至 30 岁的年轻人净迁出大阪达 3.5 万人,多数前往东京。
出现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人口向外流出,导致商业机会减少,更多的人随之离开,城市于是跟着衰落。

房租和工资的残酷真相
近两年来,大阪的房租上涨还挺显著的,市中心有个 30 平米的一居室,月租金起价是 15 万日元,大概相当于人民币 7500 元左右。
平均月薪大约为 25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1.25 万,扣除房租、税金以及生活开销后,上班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支配的钱了。
我遇到在便利店打工的大学生,时薪为 1100 日元,每周工作 20 个小时,一个月仅赚九千多块人民币,房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连吃饭都得精打细算着花费。
怪不得超市的折扣区域总有这多人。

治安在恶化
大阪的治安跟以前比差远了,过去的大阪可是“热闹又安全”,现在完全不一样咯。
夜晚十点过后,部分街道可见醉鬼、流浪汉与可疑之人,曾有一次,我行走在北新地的小巷,看到一人倚靠着墙,双眼睁得极大,手指还不停地抖动,那情形颇为异样。
本地朋友跟我讲:“近来大阪的治安不太好,偷盗、抢劫的案件在增多,尤其是针对游客的。”
依据警察本部的数据,2023 年刑事犯罪案件较上一年度增长了 7.3%,一位便利店店员表示:“当下很多人下班乘电车时都极为谨慎,手机都不敢拿出来,背包得背到前面。”
老龄化社会的缩影
大阪的年龄结构正快速趋向老龄化,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占比达 28%,近乎是全日本的平均水准,年轻人在离去,老年人在留下。
街头养老院的广告数量比餐厅的还多,有位书店老板跟我讲:“以往卖得最为畅销的是漫画,当下卖得最快的是养生书与医学科普,顾客的年龄中位数从十年前的 35 岁变为了 55 岁。”
整座城市好似正朝着养老院的样子发展,商业、娱乐、文化创新这些都得靠年轻人去推动,可年轻人却全都走掉。

游客填补了空缺,但很脆弱
挺有意思的哈,大阪本地人的数量在变少,可中国游客的数量却猛增,去年中国游客有 265 万人次,都到历史最高。
道顿堀那儿的游客情况可不一样,以前来的是欧美背包客和本地小年轻,现在全是中国旅行团、自拍杆还有黄色小旗。
一位纪念品店老板娘称,中国客人颇为大方,一回买五六个礼物,可她最担忧的便是他们忽然不来了,到那时大阪可就真的没指望了。”
她讲的没啥毛病哈,这会儿整个城市就好像被架空:本地居民数量减少,经济就全指着游客撑着,可这支撑又脆弱还不好掌控。
菜单上如今都有中文注音了,商场里的导购正在学习中文,城市是在迎合游客而非为本地人服务。
一个日本朋友说得颇为尖锐:“大阪当下好似一个空心舞台,每日为陌生人进行表演,而自己人却早已离散。”

咖啡馆里的咖啡
大阪的咖啡店文化那可是有挺长历史,这座城市有三千多家咖啡馆,其中不少都开了三十年以上,不过这次我发现好多老字号的营业时间变短。
以前七点就开门,现在得八点半才开门;下午五点就关门了。
有一家开业长达四十二年的老店,店主是位年逾七十的爷爷,我前往时,他正独自坐在店里,面前的报纸都折成了四块。
我点了一杯咖啡,花费了 650 日元,他一边冲咖啡一边叹气说道:“如今年轻人都不太爱喝咖啡了,都去喝便利店的罐装饮料,我这店铺,大概撑不了几年。”
「那您打算……」我想问,
他打断我的话,说道:“把地皮卖了吧,这一亩三分地或许比我半辈子开咖啡馆赚的还要多。”
有位老年人,放弃了从事了半辈子的工作,只为从房产增值中获取益处,这或许是大阪最为真实的状况。

如果你还想去大阪
签证跟机票:旅游签证一般一周就能办好了,往返机票的价钱在 4000 到 7000 人民币这个范围里。
说到住宿这一块儿哈,心斋桥那片儿的酒店,一晚的价钱是在 150 元到 250 元人民币,离得远点儿的地儿有 100 元到 150 元的。
交通方面:办理 Icoca 卡进行充值,在市区乘坐公交电车一天最多花费 800 日元。
提起美食,章鱼烧的价钱,是 500 到 800 日元;拉面的价钱是 800 到 1200 日元;便利店饭团的价钱是 100 到 200 日元,人均是 150 到 250 人民币。
大阪城公园无需付费,黑门市场能够品尝海鲜,通天阁周边颇具老大阪的氛围。
安全层面:晚间十一点过后,莫往繁华街道去,贵重物品莫显露在外。

写在最后
若你在大阪停留数周,便会明白:它并非瞬间衰败,而是逐渐失去人心。
道顿堀依旧存在,不过前来的客人并非本地人,喫茶店仍在营业,只是仅有老人前往,商场还在运营,只是柜台处处可见“打折”的招牌。
曾经让大阪熠熠生辉的那些元素——充满生机、商业兴旺、年轻人的梦想——尚在某个角落,只是已被尘土所掩。
一位在大阪生活了四十年的老者坐在车站长凳上对我说道:“大阪好似一位老演员,往昔曾风光无限,如今已无戏可演,不过习惯了舞台的灯光,便再也无法回归普通生活了。”
他拿起咖啡杯,随后说道:“大阪人最为担忧的,并非城市变得糟糕,而是某一天连游客都不再到来,到了那时,这座城市就真的毫无生机了。”
或许这便是衰落的实情,并非瞬间就崩塌,而是逐步丧失活力,逐步趋于平凡,
直到有一天,连那盏指路灯都灭了。
声明:本文内容 80% 基于自己原创,20% 素材借助 AI 辅助,图片素材全部都是来源真实素材或者 AI 原创。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不良引导,望读者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