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71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621 70
(轉載知乎)为什么日本的各大火车站没有候车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1樓 發表于:2025-9-29 20:57

举报可得50w现金:


站台候车,随到随走,相当于地铁的候车形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2樓 發表于:2025-9-29 20:58

有啊,只是不好找。

只不过是很多时候,候车室建到站台上去了而已。东京大阪不确定,京都的0号站台绝对有。

不在站台上的也不是没有,你说的这几个站确实客流量太大了,稍微小一些的站会有个候车室的。(我快速回忆了一下,福井长野高崎都有)

当然更多时候大家都是在站台上等了。



作者:永恒之主9457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3331465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3樓 發表于:2025-9-29 20:58

XiliN:


因为现在我们国内火车还是车少人多的状态,我们为了限制客流量,卖的是车次票。日本卖的是车站票,他们不用为了某一班车而候车,当然你也可以为了想坐某一班车买个指定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4樓 發表于:2025-9-29 20:58

WangQiang233333:


TOD附近全是大型商超,要候车去饮食区买瓶水慢慢等。到点了再进站。

(当然第一次去有可能迷路,那边不止有国铁和地铁,时间提前一些比较好)

实际上国铁要这么玩也可以,主要几轮安检拖时间这个始终无法解决。实在要解决可以推进模块化安检仓大量部署大力出奇迹。但这样成本就有点离谱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5樓 發表于:2025-9-29 20:58

你说气人不:


国内的是火车,你买的票只能座这一趟,日本的你可以理解为跨省地铁,这趟没赶上就座下一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6樓 發表于:2025-9-29 20:58

罗本身:


中国的候车大厅也不在检票口和月台之间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7樓 發表于:2025-9-29 20:59
作者:frankinsid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5248419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火车站,功能上对应的是日本的机场,而不是日本的火车站。

(传统上来说如此,现在有一些局部的改变,但总体未改变)

日本高度城市化,首都圈一地占到全国30%人口,大都市圈尤其是都市雇佣圈覆盖了几乎全部人口。日本铁道/私铁/地下铁无缝衔接,日本多数人使用它们的目的与方式更接近中国人使用地铁,日本车站设计更类似中国地铁,不仅是巧合而是符合功能方面的逻辑。

中国自然条件与国情都有不同。中国地域广大,我小时候时常往返的乌鲁木齐-上海线路在日本是无法想象的。过去铁路是最主流的远途旅行方式,便宜,四通八达,而民众对时间的要求不那么高;事实上至今仍然如此,虽然航空与公路交通分流了一部分客流,但从发送旅客人数上来说铁路仍然绝对领先,高铁的普及更是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对标日本乃至一些欧美国家的飞机航班,中国铁路也按照班次售票,定时登车;乘客往往携带行李。所以与机场候机厅一样设置候车室。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口远多于日本,局部大人流压力远比日本大。日本的拥挤,与中国的拥挤有个程度上的区别。问题描述里说过了检票口就直接去月台,这在大人流情况下非常危险,举个例子上海地铁逢公众假日经常限流,控制乘客进入站台,因为这时月台可能是这样的:

网图,类似示意

有候车厅作为缓冲,只放当次列车旅客上站台,就会安全得多。

至于中国短程铁路旅行需求增加的趋势,与长途旅行共用车站,确实有一定不便。我看到上海一些区域铁路线路增设小型站点,比如新建莘庄站,不知会不会简化站厅结构。此类站点可以考虑与大型枢纽站的区别,建设更适应短程旅行需要的站厅。

在建中的铁路莘庄站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8樓 發表于:2025-9-29 20:59

普快忘了,但是高铁也是过了检票口就是月台

之所以会有候车大厅这种概念,只是因为国内进车站建筑体内还需要安检和检票,于是区分出了外部和内部

而日本没有安检,也做不到国内这种安检,毕竟不是人均有带照片的身份证明

至于检票口外空间为什么感觉不大或者没休息的地方,一部分是因为日本土地真的太小了,车站已经算是占地面积很大的设施了,另一部分是设置这个区域无利可图还要花钱管理,有空间修个店铺,铁路公司收租金,店赚需要休息的人的钱,两全其美

至于乘客怎么想,反正怎么样都得坐电车,就这样了呗



作者:conceit青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6558452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9樓 發表于:2025-9-29 21:00

作者:知乎用户kR8P4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3278131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好像老一些的车站都没有专属候车区,而且因为发车频次也较多,所以基本是随到随走,也不用过多等待了。

但比如一些新修好后的车站比如我疫情前坐过的北海道新干线的新青森站和新函馆北斗车站都是有候车区的,但也都不大,目测可以坐下50-80人左右吧,但更多的人坐进去就困难了,不过也好在北海道这条新干线几乎除了商旅人士和游客外真没啥其他人坐,所以候车区的座位也是富富有余了。

然后也是个人感觉啊,就是日本的火车站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一些,首先你看他们一律称呼为电车站或者单轨电车啥的,所以从你买票到进站哪怕是跨城的路线,但好像也给你一个感觉就是就相当于乘坐了一个“城际铁路”的既视感,就比如我第一次实际乘坐日本的跨城电车就是从东京的大森站到横滨站,说真的一路上都是跑在地面的轨道,车费好像也仅有500日,然后那种感觉也基本和坐一段东京市区内的长地铁感觉一样。。。无非就是跨城和市内的区别了。

然后就是貌似他们对于火车站的概念还是那种新干线吧,因为新干线貌似真挺有一种将要远行的既视感,又是售卖各种纪念便当又是各种宣传海报一大堆的铺满,同样是东京到横滨,感觉坐电车和新干线的感觉却截然不同,电车就是相当于一次城轨体验,新干线好像真的就是出行到另一个城市了。

最后就是日本的各大城市坐车出行的话也确实挺近的(因为毕竟国土面积小),比如新干线东京去北海道函馆(跨了2个大区域)也就是4小时左右,新大阪到九州博多(同样跨了2个大区域)大概2个半小时左右,也确实日本国内较少有类似我们的火车这么长时间的运行,可能唯一一趟长时间运行的就是那趟日本唯一仅存的东京到冈山和四国的卧铺列车了,这趟好像是夕发朝至的,和我们的火车很类似,也终于有远行的感觉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0樓 發表于:2025-9-29 21:00

莲华:


站那么大的 “待合室” 看不见?那么多人吃饭聊天 都不一定有座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1樓 發表于:2025-9-29 21:00

智趣茶话:


清澈湛蓝的海水与粗糙的岩石表面形成鲜明对比。在夏日的天空下,碎裂的白浪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如果转移视线,就会看到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在几乎位于纪伊半岛

最南端的江住站前,由里亚斯海岸

和太平洋交织而成的海面千姿百态。

这里几乎是纪伊半岛的最南端;八月,当我乘坐海洋蓝色列车在江住站下车时,迎接我的是与车厢颜色一样湛蓝的大海和天空。


前方是太平洋。这段海岸线是被称为 "Karekinada "的风景区,被指定为吉野熊野国家公园



在空地的另一侧,可以看到房屋之间的大海。车站的海拔略高,因此可以略微俯瞰大海。



这里的海面千姿百态,有的海面上有被海浪冲刷过的礁石和崎岖的里亚斯海岸线。



可以看到大海和平静地平线的罗森酒店。



您可以在平台上的长椅上欣赏如此奢华的景色。幸好有屋顶。



不过,岛式月台两侧都是铁轨,相当狭窄。



当特快列车黑潮号

驶过时,会让人感到有些激动。



车站后方群山环绕,让人感受到地形的险峻。顺便提一下,邻近的瓦布卡(Wabuka)站和米罗祖(Mirozu)站都能看到海景。



天气炎热,请尽量待在站台上,然后穿过内部平交道口前往车站大楼。



天花板很高的木制车站大楼内部很凉爽。还有一个漂亮的长凳。虽然车站目前无人值守,但在原来柜台的地方贴了一块牌子,上面贴着当地人写的俳句诗。



从外面看到的江隅车站大楼。据说自1938年(昭和13年)开业以来就一直存在。虽然背景中只能看到山脉,但村庄主要分布在东侧。



车站前有一些昭和风格的商店,还有咖啡厅,但不清楚是否营业。不过,周边还有可以眺望大海和温泉的餐厅“道之站周见

”以及“虾蟹水族馆”,所以不乏观光和餐饮选择。



从江住站步行一分钟,穿过 42 号国道,您就会发现蔚蓝的大海从脚下延伸开来。



崎岖的岩石表面与清澈见底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2樓 發表于:2025-9-29 21:01

可能是因为那不是,或者不全是“火车”站。日本相当于中国火车的长途列车基本都是新干线或类似的特急列车,如果注意观察这种长途列车的有关设施一般都包括一定规模的候车区。但题主提到的几个车站除长途列车外更多的服务短途列车,基本等于地铁。这些列车距离近频率高,推测没什么候车需求。FYI欧洲的车站和日本状况类似。




作者:lacart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6463920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3樓 發表于:2025-9-29 21:01

ChildlessCatLich:


月台上有候车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4樓 發表于:2025-9-29 21:01

钱乎:


日本也有候车室,但是大部分是新干线。有的在月台,有的在车站检票了之后。

普通车次,月台有几个座位,但是很少人使用,一般都站在上下车口等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5樓 發表于:2025-9-29 21:02


也有 比较小。

要说为什么的话参考地铁站为什么没有候车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6樓 發表于:2025-9-29 21:02

歌萧弄玉:


我们市是有的,吞吐量也不小。

当然,你说东京,那地方三分钟一趟,你屁股还没坐热,就得起来,给你修候车室图啥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7樓 發表于:2025-9-29 21:02

基督山世界:


商店餐饮店代替了

人流量,有些站甚至是无人值守车站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8樓 發表于:2025-9-29 21:03

除了指定席票,特急等特殊车辆,其他都是直接上车。各停和区间快速之类的车次间隔不会差距很大所以就不怎么需要了。

当然车站里面还是有等候区的不大,更大的等候区在车站外,待在站台等不如进店吃吃吃买买买


当然核心还是只要到点前刷票进站上车就行。车反正按点发车(可以延迟,不能提前提前算事故),否则你提前一两小时坐在里面干什么呢



再补充一点,如果换乘等的时间长JR大部分超过200KM的票也可以出站去逛一圈中途不限次数的(有的甚至你停下来在当地玩几天再上车也行)

并且日本大部分列车的发车时刻精确到秒(虽然乘客只能看到分钟,乘务员手上的精确到秒只能晚不能早),虽然一般提前几秒关车门,但提早开车是要上新闻的,所以可以简单的说只要你能提早你看到的时刻表两分钟跑到站台百分百是能上车的。

候车室一般只有又不想逛的,到达车站的时间特别差的人才会用(确实会有公共交通和时刻表差的很多的地方)



作者:yuuk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3309497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9樓 發表于:2025-9-29 21:03

cherish:


因为有,比如各个大站都有,就在月台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0樓 發表于:2025-9-29 21:03

正弦波:


JR绝大多数情况下起到类似地铁的作用,因此JR的站点基本上等于地铁站,没见过地铁站有候车室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1樓 發表于:2025-9-29 21:04
作者:成成不爱恰仙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3515855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干线是会有候车室的,一般来说不是很大,大部分就像CR的商务座休息室单独隔出来的区域,站台上也会有,就更小了,而站台上的那种小候车室在一些特急站台, 远郊列车站台或者郊外站还是很常见的,都有坐过但没拍过照就借一下网图了


一般车站站台上的候车室 新宿站


东京站东海道新干线站内休息室(好像新横滨是在站外)


东京站新干线站台候车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2樓 發表于:2025-9-29 21:04

RX104FF:


其实有,不过大多在人口不多一两个小时一班车的小地方,我去过的比如敦賀、舞鶴、鳥取,候车室都不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3樓 發表于:2025-9-29 21:05

黄海:


其实也有,直接在站台上弄个小玻璃房。日语:待合室。进里面等车可以冬天吹暖气,夏天吹冷气。

只不过日本两趟车之间间隔时间短,位置又不是在进站口附近的话。没人会大老远跑过去然后错过班车吧。人太多的站也没空间弄这个,只有那种有空间人又不太多的站台才会建个。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4樓 發表于:2025-9-29 21:05

George Ge:


日本的火车像地铁一样方便,不需要候车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5樓 發表于:2025-9-29 21:06
作者:非工具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6639973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面是首都圈的城市交通网络,原本是清晰的pdf,截图就失真了哈!话说几个大站有很多的线路,一般就是和国内地铁站差不多的功能了。被分流了很多!


如果说和国内火车站功能的话,首都圈以外远点的地方也都是新干线

进京,里面有和飞机场感觉的候车室,车次时间排的也非常紧凑。日本地方不大,运输更紧凑。

而国内更多是集中运输。车站和车站间隔很远,到同一个地方的车次安排时间间隔长,一天只有几班。当然还有高铁,安排的密度也很大,和日本差不多应该。所以,除了高铁类和新干线类的运输差不多外,差别就在普通车运输了,我们发车到外地的太多了,人也多,不整个候车室没地方待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6樓 發表于:2025-9-29 21:06

日本火车运行方式有点像国内的地铁

之所以说是有点像,是因为确实也有固定席位或者固定特急的票

但大多数情况就是买票—上车—乘车—到站走人

所以,其实日本人多的或者位于繁华地带的火车站确实完全不需要候车室

但其实日本还是有着大量的候车室的——不过都位于偏远僻静的小站,这些站通常间隔一两个小时一趟车,给你个坐下歇会的地方



作者:偶像派布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9456752680700195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7樓 發表于:2025-9-29 21:07

椰子菠萝酱:


新干线大的车站有lounge在车站外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8樓 發表于:2025-9-29 21:07

作者:幸存者偏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9445235780673592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日本不安检,所以不需要巨大的候车室。

我是支持高铁安检的,几百公里时速,遇到搞破坏太吓人了。

咱们治安说实话,远不如日本,只有命案和日本一样很低,别的盗窃、诈骗、拐卖、恐袭……,比日本严重太多了。

日本虽然不扫黄,但是严厉打击别的犯罪。

日本恐袭就一个奥姆真理教搞了一次,只死了13人;咱们仅某地就遭受了4000多次恐袭。



记得点赞+关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9樓 發表于:2025-9-29 21:08

Allen: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0樓 發表于:2025-9-29 21:08

龙舌草:


人少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621 回複數:70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9-29 21:11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