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報導指,此次感言以不經內閣會議敲定的形式發布。石破茂在開頭基於戰後50年、60年、70年首相談話表示,歷史認識方面繼承着歷代內閣的立場。
石破茂續指,“此前三次談話中,幾乎沒有提及這場戰爭無法避免的原因。即使在紀念戰後70周年的談話中,也有一段文字寫道:‘日本試圖通過武力解決外交和經濟僵局。國內政治體制無力阻止這種行為’,但並未提供更多細節”。
石破茂隨後就當時日本國內政治體製為何無法阻止這種情況發生進行了分析,並表示“值此戰後80周年之際,我願與日本國民一起反思”。
石破茂列舉並詳細陳述了在其眼中以下各大方面當時日本存在的問題,包括舊日本帝國憲法的問題;政府的問題;議會的問題;媒體問題;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的問題。
就“今日的教訓”,石破茂指出,“戰後日本已將文官統制制度化。日本憲法規定,首相及其他國務大臣必須由文官出任。此外,《自衛隊法》規定自衛隊由首相指揮。日本憲法明確規定首相為內閣首腦,內閣集體對國會負責,從制度上保證了內閣的團結。此外,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成立,旨在加強外交與安全的整體協調。政府的情報收集和分析體系也得到了完善。這些努力都需要與時俱進,進一步發展”。
石破茂續指,“過去,由於政治與軍隊缺乏有效銜接機制,軍隊以獨立指揮權的名義各自為政,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為此制定了制度性措施。但這些僅僅是制度,如果執行不力,就沒有任何意義。政治家必須具備充分運用自衛隊的能力和洞察力。必須正確理解現行的文官統制體制,並不斷努力使其合理運作。必須具備政治家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不屈服於不負責任的民粹主義,不被多數人左右。希望自衛隊能夠以專家團的視角,就我國周邊的國際軍事形勢、裝備、部隊作戰等,積極向政界人士進行說明,表達意見”。
石破茂還提到,“議會和媒體的作用是監督政府,防止其作出錯誤的決定。國會應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發揮對政府行為進行有效制約的作用。政治絕不能迎合一時的民意,推行人氣政策,更不能被謀求黨利黨略和自我保全所驅動,從而損害國家利益”。
石破茂續稱:“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言論自由空間,包括具有使命感的新聞業。在上一場戰爭中,媒體煽動輿論,導致國家陷入一場不計後果的戰爭。我們絕不能陷入過度的商業主義,絕不能容忍狹隘的民族主義、歧視或仇外心理。我們不能容忍包括安倍前首相失去寶貴生命在內的任何暴力政治行為,也不能容忍威脅言論自由的歧視性言辭”。
石破茂表示,“這一切的基礎,是以史為鑒的態度。最重要的是真正的自由主義,包括直面過去的勇氣和誠實,謙卑傾聽他人立場的寬容,以及健康而富有韌性的民主。正如溫斯頓·丘吉爾指出的那樣,民主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政府形式:它成本高昂、耗時耗力,而且會犯錯誤。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在歷史面前保持謙卑,深刻汲取歷史教訓”。
石破茂稱,“保持軍事存在對於自衛和威懾至關重要。我無法否認威懾理論。在當前的安全環境下,這才是實施負責任的安全政策的現實”。但他亦指,“如果一個國家無與倫比的強大軍事組織超越民主控制,民主制度就可能瞬間崩潰。另一方面,文官政客作出錯誤決策,將國家拖入戰爭並非不可能。文官統制以及妥善的軍民關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政府、議會、實力組織(自衛隊)和媒體都必須時刻意識到這一點”。
石破茂表示,在當前日本面臨戰後最嚴峻、最複雜的安全環境之際,必須再次強調汲取歷史教訓的重要性。他主張稱,如果包括年輕一代在內的每一位國民都積極思考那場戰爭以及和平的意義,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未來,日本作為和平國家的基礎將會更加牢固。石破茂稱:“我將與日本人民一道,汲取上次戰爭的各種教訓,盡一切努力確保此類悲劇不再重演”。
共同社報導指,日本在野各黨對石破茂發表的戰後80周年感言褒貶不一;立憲民主黨幹事長安住淳指出,“對戰後和戰前進行總結決不是壞事”,另一方面對石破茂在公明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的同一天發表感言諷刺稱,“他作為掌管者的資格令人懷疑”。
日本維新會共同黨首藤田文武也對石破茂發表感言的時間選擇和形式提出質疑。他稱目前處於首相交替時期,且此次感言以“不經內閣會議敲定、搞不清楚正式還是非正式的形式發表,這種做法有待商榷”。
日本共產黨委員長田村智子則指責稱,“完全沒有表示對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反省”。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表示肯定,稱石破茂“洞察到導致戰爭的體制問題,這一點很新穎,具有一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