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熊襲擊人類的事件頻傳,24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在秋田縣北秋田市坊澤地區,一名69歲的男子被發現倒臥路邊,且頭部附近呈現出血狀態,被路人發現後緊急通報消防隊協助送醫。
秋田位置。(取自Study in Japan)
綜合共同社與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該名男子名為柴田城一,送醫後意識清醒,他向救護人員與醫生表示當時正在路上慢跑,突然一頭黑熊從草叢竄出並向他發動攻擊,「被熊襲擊了」。
當地警方開始加強巡邏,一方面也呼籲居民注意安全。
秋田縣表示,這是該縣今年第8起的熊襲擊人的事件,目前已發布「亞洲黑熊出沒警報」,呼籲民眾提高警戒。
另外,秋田縣北秋田市一處療養設施在7月20日也發生熊襲擊事件。當時一名73歲的婦人從療養設施的大門外出,打算出去倒垃圾,卻遭到一頭黑熊從旁襲擊,導致婦人的頭部與臉部受到重創。黑熊之後被附近的人嚇退後,該名婦女隨即緊急送醫,但一直呈現昏迷狀態,最終在20日宣告不治身亡,這也是該縣今年第一位被熊襲擊身亡的案例。
針對熊襲擊人類的事件頻繁發生,日本雅虎新聞發起一則主題為「您認為在有熊出沒的地區,有哪些有效的安全措施」的網路投票,最多票數的是「出動獵人擊殺」(80.4%),其次是「強化登山限制」(15.1%)、「攜帶熊鈴或防熊噴霧」(2.3%)。
專家指出,日本今年受猛暑影響,熊主食之一的橡實不堪炎熱而腐壞,是導致熊下山尋找食物的主因;黑熊雖然是雜食性動物,但一般來說仍偏好攝取植物。此外,氣候異常也是熊十分躁動的原因之一。
專家呼籲民眾若是遭遇熊,切忌轉身逃跑或裝死,轉身逃跑會觸發熊的追擊本能,熊的奔跑時速最高可達60公里,人還是會被追上。熊在天性上比起捕獵會活動的生物,更偏好不用消耗體力就能食用的動物屍體,因此裝死也難逃熊爪。此外,若是登山時記得攜帶熊鈴與防熊噴霧,並事先確認防熊噴霧在使用上沒有問題,以免關鍵時刻反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