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3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51 142
(轉載知乎)日本拟取消外籍博士生生活补助,如何看待这一调整?是否会导致人才流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6-28 21:07

日本文部科学省26日发布一份方案,计划取消在日攻读博士学位留学生的生活补助。

文部科学省2021财政年度开始向在读博士生提供生活费和研究经费,每人每年不超过290万日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以鼓励更多人攻读博士学位。

这是2021年3月31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早稻田大学早稻田校区正门。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不过,今年3月,一名议员在国会会议上依据文部科学省的一项调查结果,呼吁仅向日本学生提供补助。这项调查显示,2024年度领取补助的博士生中,大约40%是外国留学生。

据共同社等日本媒体报道,文部科学省26日在一个专家会议上提出取消外籍博士生生活补助的方案。若该方案最终获批,预计自2027财政年度起,取消外籍博士生每年180万至240万日元(8.9万至12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不过,最高110万日元(5.5万元人民币)的研究经费补助仍将保留。

这份方案说,新政策“体现了减轻日本学生对财务状况忧虑的宗旨”。

新华社分享页​

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612424?docid=1261242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6-28 21:08

作者:洋海江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2527329679121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切身相关,我在读博的时候拿到过这个SPRING计划的补助。实际上这个项目出来一年后就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矛盾。

具体讲就是这个计划实际上是日本想要促进本国人读博出台的,而且在实际考核的时候是要求申请者说明自己的研究能给日本带来什么样的前景。但是日本实际上是讲究平等,特别是大学更左,所以外国留学生就也有申请资格。

但第一年发布计划的时候,日本人读博的太少,基本上都是外国博士拿,而且其中绝大部份是中国人。但有人甚至面试的时候说毕业就回国,但是如果没人拿这个钱,那名额就浪费了。然后大学也就装作没看见就给了。

结果第二年开始,首先是一大批拿了钱的中国人博士回国,学校有点坐不住了,这玩意早晚会引起日本社会公愤(毕竟都是纳税人的钱)。然后面试的中国人博士都说我以后要在日本工作,我的研究能给日本带来啥啥啥。学校就又说算了,给了。

然后好玩的来了,第三年那些中国人博士除了我,又回国了。学校是真的挂不住了,然后后面开始要求中国人博士学日语,并且保证在日本就业。

后来估计你们也想到了,第四年又回去了一大波人,学校这回直接要求签协议,要求拿到计划就要在日本工作至少两年啥的。然后学校也不左了,开始偏日本学生了。

所以到这一步,这个计划显然已经没法再原样运行下去了,国会议论只是一个结果,矛盾早就发生了。而就算不给中国留学生钱,该来留学的还是会来,毕竟好毕业,好就业,国内有钱人又多。下一步我感觉,甚至可能给外国人加学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6-28 21:08

甘先森:


这下真利益相关了,评价为纯莎栾行为,自己把自己根刨了。第一,别说国内大家都是自费读博,来日本自费读博没问题,我说句不好听的,能留日帝大,至少是对标985 211的博士生的,国内这些高校的博士不存在纯自费读博的吧?一个月3000的补贴是有的,吃食堂住宿舍抠抠索索也能过日子,不至于让你送外卖养自己读博。至于中日物价对比房租什么的我就不多少了,大家心里有杆秤。

然后再上个数据,日本23年入学人数共1.5万对吧?但其中41.5%都是“企业博士”,实际只有9千个正经博士。“企业博士”意思就是日本企业派员工到大学院进行博士攻读,属于企业“福利”,同时工资也有公司发放,不会占用奖学金。

再看下对比,按留学生3年共2万博士课程学生来说,每年有6.6k个留学生博士入学。

根据以上数据,3个在日博士中,2个半外国人,半个日本人。然后更搞笑的是什么?SPRING项目

一年总共支援1万人,其中6成是日本人,平均一年支援2千个日本人博士。另外一个知名奖学金,已知JSPS

一年录取DC1加DC2大约1800人,其中日本人比例至少5成以上,这又是接近一千个日本人博士。

综上,日本本地的不到三千个博士该支援的早尼玛支援好了,砍外国人的经费和增加日本博士供给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纯纯抠钱。

日本现在科研界烂的原因就俩字,没钱,连6000个老外博士的钱都要抠走,指望谁给你做科研呢?日本人么?日本人博士人人受资助都懒得读博,日本博士的就职环境差的一逼,谁没事来卷你这个科研。日本人硕士本科毕业就直接去企业享福了,真需要读博了就直接企业派驻,一边拿工资一边划水,岂不美哉?日本博士離れ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多讲了。总之,既然你东京大学一年的经费和四川大学差不多,那你学术地位就只能和川大差不多。真当天才纸笔win超算是吧?那天才难道不乐意去玩超算么?

目前日本学界论文产出极低,产出基本全靠极少数昭和老头

+中国卷王的发力。而你想要卷文章,在日本除了极少数诺奖级的组,是很难卷出好文章的,对于卷王来说只剩奖学金相对好申这最后一点了。最后一批为爱发电的昭和老头马上也要退休了,王牌组合完全解散,日本学界只能说真的要垮了。

那日本的大学也急啊,你政府不把学界当回事,学界不能自杀了吧?赶紧各种瞒天过海,另立明目,暗度陈仓。你砍Spring,和我RAISE

和WINGS

受给者有什么关系?那没钱的大学和导师怎么办?凉拌。3年0产出,反正铁饭碗又不会开除,混混日子岂不美哉?

当然,另外一些成分不明的生物还在为老日辩护的是真想日本亖啊,“什么砍了助学金但是没砍研究补助”,那大学把牛马博士饿死了,没人当耗材,你让老头自己下手做实验啊?别到时候输了川大再输石河子大学了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6-28 21:09
作者:千叶絮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2241544694582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熟悉我的都知道我是个爱憎分明的人。

以前写了一些夸日本的回答,但这次不好意思我要开喷了。

我直接定性吧:这次spring gx不给所有外国人留学生的提案,就是一个纯粹的民族歧视,将日本大和民族当作高等民族,将其他所有民族(包括欧美白人)当成低等民族的纳粹行为。

先给不知道什么是SPRING项目的人做个介绍吧。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在日本读博士三年间,给博士在读生提供奖学金补助的项目中规模最大、对留学生最友好的项目。其余项目(比如财团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等)要么规模太小,要么歧视留学生。比如学振DC

,这玩意儿在日本读修士的同学应该都会听博士学长说尽量用日语写,用chatgpt的日语写都比你完美无瑕的英语写好中,但是你如果是外国人名字,那么就算用日语写能申上的概率也不亚于中彩票。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理解成这个SPRING项目是给日本的博士在读生的一个大多数覆盖的奖学金,并且其金额通常在月18万日元以上。我知道这个钱哪怕放在国内都不算多的,但是日本科研就是这么缺钱,缺到现在要抢留学生的钱。

既然已经定了性了,这几天线下认识我的人应该也都听我喷烂了这个所谓的提案,今天就来聊聊我们作为在日留学生应该怎么做吧。

首先,我们应该团结尽可能多的人。这里的团结不仅限于中国留学生,由于他们是断了我们所有的留学生的补助,所以韩国人、印度人、尼泊尔人乃至欧美人都是我们可以联合的对象。我最近就在我们学校的国际生宿舍干这个事。

那么团结完这些人之后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我们能干的事实际上不少。

比如直接向学校留学生支援室和学院奖学金推荐的那个教务发邮件轰炸。一个两个人他们能打太极,那一两百人,一两千人呢?如果这些人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出身呢?至于主题,请直接强硬地写类似“reply needed”或者类似逼迫他们回复的标题,然后在正文中先委婉表达自己的意图,如果教务还是在打太极,说不认为这个重要,再说我们周围所有留学生都认为这是一个Systemic discrimination,认为日本政府的行为跟七八十年前的nazi无异。

再比如我们可以联合我们的教授。事实上时任东京大学

理论物理教授的押川正毅老师就已经明确在其实名推特上表达“日本难道不是吸引了世界的优秀人才来做研究,才能让自己的研究水平提升的吗?”

截至目前为止,该推特已经获得了343人喜欢,其喜欢数远远高于其发过的其余推文。这说明哪怕是在日本人的学术圈子里,也是认为该提案极其荒谬。

除了教授本人对此提案颇有微词之外,甚至有日本学生(经提醒,这实际上是东大物理的另一位教授)同样表达出可惜与不满,比如下文提到有想要读博的留学生跟日本人zoom碰头,其因为SPRING项目取消而在纠结是否还要选择读博。而日本人(实际上这是教授)觉得十分可惜,因为他知道该留学生的水平很高,一起做研究肯定很有趣。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就是想说这现在只是个提案罢了,还完全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对于在野政府或者议员来说,这个提案就是他们争取选票的一种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式实质上就是歧视和纳粹抬头。我们面对赤裸裸的挑衅和民族歧视,完全有正当且充足的理由进行反击。我也曾在我的回答中提到过我干过很多次这种事,这次我同样要干,并且我更要干——因为这是关乎到我们民族尊严的问题。

我同样要跟我的教授说,并且直接在学校奖学金中写:既然SPRING项目已经取消给留学生奖学金,那么我认为我难以在日本进学读博,即使我其实已经决定好了博士留在日本。

我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我清楚,这样的软罢工确实会对教授和学校带来压力,迫使他们作为日本人去参政,改变现状。教授也不傻,很多领域的研究室几乎都是留学生博士撑起来的,要是把补助停了,他们大可以跳到其他国家或者就职,而到了那时,日本科研就真的完蛋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渠道向中国外交部驻日本国大使馆反馈此事。其电话为0081-3-3403-3388,网址为http://jp.china-embassy.gov.cn,大使名字为吴江浩(Wu Jianghao)。

当然,我知道外交部这条渠道很难走,但其他国家未必。我们如果能联合到尽可能多的国家的留学生,就有可能把这件事闹成一个外交事件,逼迫日本政府进行行动。

并且,我们可以利用媒体的力量逼迫外交部发声。在此我想说,如果有任何媒体(不仅限大陆媒体)对此事感兴趣,请联系我,我愿作为此事的第一个被采访者。

要记住,日本人是欺软怕硬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硬起来,向纳粹政府狠狠使用我们的炎拳!

而如果你想向xhs上部分评论一样说风凉话,说我们做这些都是无意义的,甚至为这个提案本身做合法性辩护的,那我只能建议你赶紧入籍成为日本人。

编辑一下:看到有位拿过spring项目的前辈提到这个项目设立的初衷就是只为了吸引日本人读博。我先姑且不论已经有一个日本学术振兴会(也就是前面提到的dc)几乎专门只给日本人博士生,如果这个项目也是相同的初衷的话,我很难说我们做的这些事情会不会有用。不过我觉得做了总比什么也不做好。

二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6-28 21:09

虎博士:


噗,领班又开始表演自爆绝技了。

咱们就不说日本IP,但看不懂日语这种月经滑稽剧了,这回是出个国连汉字都不认识了是吗?

自己贴的问题描述里写明了是「学生支援」、「生活費支給」、「日本人限定」,怎么到了问题里就成了“取消中国留学生奖学金”了?

看了下下面具体的的文章,大概的意思是:



由于担心就读博士期间生活困难、以及拿到博士学位后的就业问题,部分学生就读博士意愿降低
于是文部科学省

从2021年设置SPRING项目

,对优秀博士生提供每年总计290万日元的资金补助
其中50万日元是研究费,240万是生活费,但现在发现领取补助的40%是外国人,30%是中国人
所以在国会针对以上事实进行质询后,文部科学省将补助方向调整为只对日本籍学生发放生活费

看明白了吗?

取消的根本不是什么奖学金,而是生活补贴,类似于助学金;取消也不是针对中国留学生,而是所有外国留学生,只不过其中中国留学生最多而已。

事实上,外国人留学生,当然也包括中国人能够申请的补助和奖学金包括但不限于:



学费减免:由于留学生在日本基本属于无收入家庭(后面说明),所以很容易学费减免,至少我博士期间是一分钱没掏
留学生奖学金:民间机构专门为留学生设置的各类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基本上属于点击就送,每月3万-15万日元不等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岗位,月薪20万,博士研究生竞聘上岗,但工作内容还是自己的研究,实际就是奖学金

这些都不包含在上面的SPRING项目内,事实上我读博的时候还没有SPRING,周边的中国博士生基本都是学费全免,再拿一个奖学金,也有拿到学振的中国留学生。

顺便一提,上面第二项也是日本网右经常攻击的点,因为日本人的所谓“奖学金”大多数是「貸与」,也就是说毕业之后是要偿还的,而留学生奖学金大多是「賞与」,不需要偿还,这就搞得很多日本人很破防。

而「貸与」的奖学金在中国留学生群体里的地位基本上是路边一条,原因也很简单,来日本留学的家境不说大富大贵,但绝大多数也没困难到需要透支未来现金流来解燃眉的程度。

而就像上面提到过的一样,因为绝大部分留学生的父母不会持有日本长期签证,而海外收入都是自己申报,所以在申请学费减免或者奖学金/助学金的时候,留学生家庭收入都会被视作零,富二代来了也是低保户,这就让留学生在各类申请里大占优势。

日本的学校当然也都知道这个漏洞,但各大国公立大学基本上是左翼大本营,所以对学费减免和奖学金的申请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结果这回金额太大、比例太高,闹到国会去了,结果也只是即将取消了上述特殊项目里外国人的“生活补助”,领班们就开始表演了,嚷嚷着什么“取消中国人奖学金”:



一副“便宜没占够就是吃亏”的恶心嘴脸

这下明白某些顶着日本IP,但一口一个“爱国”的领班的品行了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爱国主义是谁最后的庇护所来着?

所以,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回旋镖环节:



《中国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附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6-28 21:10

作者:桜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0627744707063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刚中了SPRING

后才领了一次钱就来了这么一个新闻属实难绷。看到这个新闻后第一时间就向学校发了邮件,目前学校的回复是他们也不知道后续具体政策咋样,让我们等通知。我又看了下日经26号

的新闻,说是政策就会再27年正式实施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07d8f48a489d213e4b20afe0e6670d7973a3b570"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所以不出意外的话27年后新的SPRING留学生是肯定拿不到钱了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50626-mxt_kiban01-000043384_05.pdf"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2],但是在这之前中了SPRING的留学生在27年后还能不能拿到钱目前还没看到任何确定的说法,有待观察。

文部省 2025年6月27日

我觉得最抽象的是根据官方资料,日本2023年度里博士新生约1.5万人,其中留学生有0.3万人,占比20%,然后SPRING合格者共1万人出头,其中留学生4000人出头,占比约40%。从数据上看可能会有人赞同日本人声称的留学生被优待的说法,但是这个奖学金是要写研究计划共同竞争的。我们外国人用非母语的日语或英语去和用母语写作的日本人竞争,最后占比20%的留学生拿了40%的奖学金名额,难道这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竞争不过留学生?现在玩不起了反过来把留学生踢出项目也是有够丢人的。本来日本大量的自费博在全球范围里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奇葩,现在把最容易拿的奖学金项目也向留学生关闭,明年博士留学生人数不暴跌才怪了。搞笑的是日本人觉得没人抢资源后就能促进日本人读博了,纯纯的做梦。日本人不读博的根本原因是日企就不喜欢要博士人才,自己不反思自己国家的企业的问题,反而把为日本科研做出不小贡献的留学生的资源砍了,脸都不要了。

至此,在日本读博以后将仅存标准修学年限短这唯一也是最微不足道的优势,考虑到另一个合格率不足20%的JSPS奖学金

的难度,不推荐任何普通学生来日本读博,除非家里有矿。但话又说回来,家里有矿的直接去英美读博也更好,日本仍然不被推荐。

参考

^博士課程の学生支援、生活費支給は「日本人限定」に見直しへ…受給者の4割近くが留学生・最多は中国籍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07d8f48a489d213e4b20afe0e6670d7973a3b570
^博士後期課程学生支援に関する 現状・課題・今後の具体的取組(案) 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50626-mxt_kiban01-000043384_05.pdf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6-28 21:10

作者:Aaron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3163493943555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创设的目的而言,SPRING

这个项目其实已经背离它设立的初衷:鼓励日本人读博。而SPRING这个项目其实从一开始就很难实现它的初衷,只是现在这点坐实了之后,需要有人为这一现状负责(背锅),外国留学生的大小长短正合适,那就决定是外国人留学生了。

一、SPRING设立的初衷

首先来看SPRING设立的初衷,新闻里其实也写了,2000年时日本的博士升学率还有16.7%,到SPRING项目启动的2021年已经降到10%都不到了。

文部科学省统计的日本硕士升学率,从H3(平成3年,1991年)到H28(平成28年,2016年)

根据当时JST的调查,日本7万5千人的博士生里,有拿到国家出钱支援的(学振,jst和fellowship之类)也就1万6千人左右。当时文部科学省那边就觉得是因为博士生活没保障所以才没人读博的,这也成为SPRING项目成立的初衷之一。

JST当年的统计,这个网站现在找不到了,只能用当年的截图

科学振兴机构JST的报告里也写了SPRING创立的初衷,是想通过改善博士的收入待遇来挽救不断下探的升学率,吸引留学生其实并没有提到。不过SPRING一开始没有限定国籍,这点来看应该还是有点吸引留学生的意思在里边。

二、SPRING执行的现状与其背后的原因

那这个初衷现在实现了多少呢?SPRING是2021年开始的,看下文部科学省今年的“学校基本调查”,从2021年开始到现在,硕士的博士升学率可以说是纹丝不动,基本是在10%左右的低点徘徊。

硕士的去向调查,右下角的令2.3是指令和2年3月(2020年3月)


为什么我说SPRING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很难实现它的初衷呢?因为日本整个社会对博士有着系统性的隐性歧视。我甚至觉得,就算文部科学省把给留学生的这部分生活费全部拿去提高日本人博士生的生活费(大概能提高50%吧),日本人也不会想去读博。

像是我所在的情报学

方向,日本人的博士升学率是非常低的,研究室里的博士生全是外国人(甚至全是中国人)的情况可以说比比皆是。我之前也和研究室的日本人讨论过这个话题,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人读博的收益基本为0。

如果要去工业界的话,日本企业的研究岗其实更倾向于招硕士而不是博士。招硕士的话,只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经历(比如学会或者期刊的论文发表)即可;而招博士的话,则需要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企业完全契合才行。但日本的老师又普遍鼓励你去做企业不会做的研究,像我之前选题的时候就不止一次被指导和副指导说这种改善性能和效率的研究企业会做,大学需要做一些更开创性的工作。结果就是,在日本读完博士之后反而更难进企业的研究岗。

而非研究岗的一般技术岗呢?这些岗位一般给博士开的工资都不高,一般给博士应届生开的工资也就比硕士开的高3-5w日元(大约1500到2500)左右,但等硕士做了三年之后,其工资涨幅早就远超5w日元了。也就是说,读完博士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拿着更低的工资,在讲究年功序列的日本企业里的地位反而更低了。

另外,日本企业的招聘都开始得非常早,基本博二下学期就必须要开始就职了。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在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毕业的情况下就开始找工作,如果等到博三上学期才开始找工作那基本大企业的招聘都已经结束了。

如果不去工业界去学术界呢?日本的大学在早年的法人化之后,政府拨款普遍降低,大学其实也没多少钱去大量吸收博士。研究所我体感下来也是在不断收紧的(因为日本的几大国立研究所产综研

、理研

、nims

、农研

、防灾研

等都在筑波,所以多少能接触到一些)。而且这些机构普遍都不是给博士提供永久性职位(正社员),需要定期更新合同的职位(契约社员)要更多,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一种非升即走。而修士能找到的日本企业的工作普遍都是正社员。也就是说,读完博士之后,生活其实是更不安定的。

而这些问题,靠SPRING发的每月18w到20w的生活费(其实比应届硕士生低很多,而且不会涨)都没法解决,就算再涨个50%也很难吸引日本人去读博。

三、为什么说外国留学生是背锅的

扯远了,发展成现在这个局面(SPRING的40%的名额被外国人拿了),外国人在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背锅的,因为主要原因我前面也说了,是日本人自己不读博。

要知道,这个项目的申请书主要都是要拿日语写的(英语也可以但是被接受的概率要比用日语写低),日本人本身就有天然优势。而且审核的时候体感对日本人的业绩要求也更低(这点只是个人体感,无数据支撑),我就见过有日本人硕士没有任何发表就通过了SPRING的审核,而有中国人即使有两篇学会论文却拿不到SPRING的情况。这样都能被外国人拿掉40%的名额,只能说确实没有那么多日本人需要资助。

而且跟国内花重金请留学生来刷国际性评分不一样,日本的外国人博士有不少是真的在支撑着日本的科研的,和国内的情况不能直接类比,参考我之前的另一个回答↓

日媒称东京大学挤满中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在东京大学的学术表现如何?

至少在我所在的情报学这个方向,取消外国人的生活费对研究水平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不少研究室甚至只有外国人博士。一些大的组靠老师申请的预算还能以RA的名义发钱留住留学生,对于一些预算不怎么高的小组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6-28 21:10

有的人不要自己被驯化了就拉着其他人一起滑坡。

日本现状就是自费博士一大堆,甚至理工科也是。大家也不是人傻去自费打工,日本入学前就能申的奖学金就那几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也不少,问就是沉默成本。

JSPS,JASSO,MEXT几个最常见的,抛开其他答案中指出的非日语母语者的歧视问题,顶多也就是个公平竞争,你本国人竞争不过怪谁。也别拿民间奖学金说事,这东西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的不透明。就去折腾吧,哥们是真去问过,问了半天整的自己和要饭的一样绷不住了,民间奖学金要做的额外事情也不少。而且去查会发现很多基本是指名道姓给东南亚的了,中国人放进去就是意思意思,还有不少单拎出台湾的。至少身边统计学拿得到民间的大多数都是越南印度尼西亚的老哥。

我的评价是你不能既要有要。要就收钱收到底留学产业化,当然你觉得产业化还能对外国人有很高吸引力就行。要就满足最低的生活需求让人能老老实实打工。也别pua说都拿钱了就得留下了上班,那是另外一码事。



作者:MIOSAM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3633745970398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6-28 21:10

作者:mom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2359004710191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年以前,日本博士留学确实没有现在这样的资助力度。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外国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普遍具备自费读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过也有很多人虽然没奖,但是实验室给钱力度看老师。但是文科就普遍没有了。所以做兼职也是很常见的。无奖入学再申请的情况相当普遍。当然申请不到也很普遍。

这种变化确实会对部分人的读博热情产生影响,但客观来说,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正是看中了日本因为无奖而相对较低的门槛而选择来这里的。大家都是会自动调节的。

即便在有SPRING等项目的情况下,对中国学生的实际覆盖率其实也不会很高,特别是它也有学科倾向。当然,就连日本本国学生的奖学金覆盖率也并不高,所以也没人读,读了对就业帮助也不大。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政策调整更像是发展过程中的小插曲:

对日本而言:SPRING等项目会提升日本本土学生的读博积极性,这可能是政策制定的主要目标之一。

对中国学生而言:只要读博热情不减,依然会有大量学生选择日本。真正的变数在于生源质量的变化,这个很难准确预测。不过这几年明显也越来越卷。


不过我个人觉得以日本的情况来说,海量自费博这个事情肯定是不健康的。如果门槛真的低,学生和教授可能都不会开心。自费的情况下,如果你真的有一些经济问题,也会影响你在学术上的时间。但是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有钱的话,学校自己都可以开很多奖学金。如果强制要求老师经费发钱,就算大教授可以,很多优秀的新AP或者独立PI也会过得很困难。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6-28 21:11

厳旭:


利益相关。

日本大学尤其是国公立对留学生,在政府奖学金和学费减免上的倾斜非常大。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日本纳税人真的也会生气。

事实上中国大学对留学生的优惠政策不是也激起了公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6-28 21:11

佳人李大花:


大模型真是个好东西,我找到两份日本文部科学省“疑似”关于这个问题的pdf文件,但是我看不懂啊。

一份全是文字:

一份像一个PPT:

不过我看不懂没关系啊,大模型看得懂就行了!

把文件丢给大模型,让它帮我看看到底说了些啥:

先发个省流版,我自己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份资料的主要意思:

这份计划说白了,是日本政府为了解决本国博士生源严重流失的问题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政策调整。

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变化体现在“次世代研究者挑战性研究项目(SPRING)”的改革上。根据新的草案,之前提供给博士生的生活费补贴(文件中称为“研究奨励费”,每年约220万日元),未来将仅限定于日本籍学生,外国留学生将不再是这部分费用的发放对象。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外国博士生的经费支持被全面削减了呢?答案是:不完全是,但这是一种结构性的重大调整。

文件中指出,这项改革的主要动机是为了遏制日本本国优秀硕士生放弃读博的趋势,通过提供稳定的生活费来吸引他们继续深造。这可以理解为一种针对本国人才的“精准激励”措施,而非有意打压外国学生。

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虽然失去了直接的生活费补贴,但计划也提出了补偿性的安排。比如,外国留学生依然可以获得“研究经费”的部分(每年约40万日元,并可能对优秀者追加),这笔钱可用于参加学术会议、购买实验材料等。再比如,文件强调,经过综合调整后,提供给每位学生的年度支援总额将力求与现行的290万日元“相当”。也就是说,学校可能会通过其他形式,比如提供更多的研究助理(RA)职位(通过工作换取薪酬)、设立新的奖学金、或直接从学校经费中补足,来弥补生活费部分的空缺。

下面是大模型对这份文件的全文翻译:

资料名称

博士后期课程学生支援的现状·课题·今后具体取组(草案)
2025年6月26日
科学技术·学术审议会 人才委员会 次世代人才育成工作组(第4回)

1. 基本思路

在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并推动具备深厚专业知识与通用能力、能够引领社会整体成长与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尤其是“博士人才”,至关重要。

博士人才能够同时具备专业深度、国际视野以及课题设定与解决等通用能力,预期将在学术界、企业界、国际组织、公共机构、创业领域及教育界等多元场合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在日本“博士即研究者”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博士学位不仅证明专业能力,更是对复杂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国际能力认证”的认识尚未在社会、大学及学生中充分共享,这在博士学位获得者人均数量持续下降中有所体现。

数据显示,博士课程学生担任论文第一作者的比例约20%,不仅实质承担了前沿研究,还证明了博士学位获得者在进入企业后便展现出高水平的发明生产力,并长期持续增长,对企业研发贡献巨大。

基于此,文部科学省于2024年3月制定的《博士人才活跃计划》提出:“到2040年,将日本每百万人口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提升至世界顶尖水平”的宏大战略目标,政府将围绕“优秀博士人才培养”重点推进各项举措。
2. 现状·课题(1)解除博士课程进学顾虑的经济支援等既往举措与现状

包括博士前期课程学生在内,经济负担与“学生”身份带来的职业不稳定,长期以来都是优秀学生犹豫攻读博士的重要原因。

为使具备卓越研究能力的博士后期课程学生安心专注研究并提升研究者能力,JSPS自1985年起通过特别研究员(DC)制度,每位学生年额提供240万日元研究奨励金,并配合科研经费(特别研究员奨励费)约80万日元/年。近年来DC的录取率约为15–17%。

自2021年度起,文部科学省启动“次世代研究者挑战性研究项目(SPRING)”,对博士后期课程学生提供年额290万日元综合支援,其中研究奖励费(生活费相当)约220万日元/年,研究经费约40万日元/年。

目前SPRING覆盖90所大学,支援了约1万名学生(占全体博士后期课程学生的80%),其中约40%为外籍。

此外,JST等通过RA雇佣支付标准化报酬,民间企业、基金会及高校自设奖助学金也在持续推进,部分高校甚至以助教等身份雇用博士生并支付薪酬。

在上述支援推动下,博士后期课程入学人数从2022年度的14,382人增至2024年度的15,744人,已恢复至2011年度(15,685人)水平。2024年度社人学生小幅增加,留学生略有减少,显示修士班至博士班转读人数在增长。
课题与指摘

要实现《博士人才活跃计划》的宏大目标,除现有经济支援外,亟需进一步充实与强化助推博士课程进学的各项支援,尤其要想方设法吸引优秀日本人学生进入博士课程。

近十年来,社会人学生增长约7%,留学生增长约35%,而修士→博士转读人数减少约12%,需据此检讨支援策略。

社会与企业对博士人才的多样价值尚未充分认知,部分学生因毕业后去向不明放弃博士学习,或作为社会人学生的再学习机会被迫中断,必须凸显攻读博士的切实利益。

与海外相比,日本博士生依然被视作“学生”而非“研究者”,海外博士及修士生常获相当薪酬,应在国内建立博士生“双重身份”为“研究者”的共识。

目前MEXT、JST、JSPS等机构对博士生提供多项支援,项目繁多且定位、目标、对象与内容尚待进一步明确与差别化,以提高支援效率与针对性。

特别研究员(DC)制度在品牌与支援力度上应达国内顶尖;SPRING项目则应聚焦战略性招揽与培养优质博士生的高校,并明确项目定位与目标。

部分高校在SPRING下对优异博士生加码支援,但多数学府对日本籍、外籍及卓越学生未加区分,呈一刀切态势,社会人学生亦常被排除在外,未来需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研究经费支援,并加强对外籍生留日定居及就业的支持。

推动优秀外国留学生来日及鼓励日本学生赴海外深造,需要进一步推进高校与研究机构及毕业生就业企业的国际化。
(2)促进博士人才在社会多元场合活跃既往举措与现状

DC制度通过科研费补助(特别研究员奨励费)支持独立研究,但基于研究专注义务,对兼职或创业有限制。

DC制度亦通过交流活动(如Friendship Meeting)增强DC间网络;毕业后,多数进入学术界常勤研究职位或博士后岗位。

SPRING项目下,各校为学生提供职业路径支持,毕业后约30%进入民间企业,其整体就业率较普通博士生高约10%;但涉及超标修业年限及留学生跟踪机制仍待优化。

通过PD制度扩充博士后职位、改善待遇,并于2025年3月与经产省联合发布民企招聘博士手册与榜样集,推动多元职业路径建设。
课题与指摘

要实现《博士人才活跃计划》目标,除经济支援外,仍需进一步充实与强化推动博士课程进学的支援举措(重申)。

各相关支援项目需进一步明确定位、目标、对象与支援内容(重申)。

博士生专注研究常缺乏实验室外交流渠道,难以构建学术与业界网络,应扩大博士生与同行及企业的交流平台,并推广至SPRING以外的DC等项目学生。

高校应推广博士生毕业后职业路径跟踪调查,以增强职业支援效果。

为营造博士人才在多元场景活跃的环境,政府、学界与产业界应协作,收集并推广包含社会人学生在内的各类榜样与实际活跃案例。
3. 今后具体取组(草案)

国家层面将结合第七期《科技创新基本计划》的目标设定及《博士人才活跃计划》的实施目标,审议并推进博士人才活跃促进的方向与内容。

国家将对面向博士生的多项支援项目逐一梳理其定位与目标,重申科技人材政策下博士人才支援乃面向优秀博士生的专项支援。

针对以下项目开展制度修订,确保对日本籍(直博生)、外籍及社会人学生等不同对象实施差异化改进:


特别研究员制度(DC)


继续作为培养学术界优秀研究者的重点项目,充实并强化对学生的支援力度。



次世代研究者挑战性研究项目(SPRING)


明确定位为支持高校战略性招揽与培养优质博士生的项目,通过针对日本籍、外籍与社会人学生的最优支援,推动博士生在学术、产业、国际组织、政府及创业等领域的多元活跃。
SPRING项目三大目标

i. 主要支持优秀日本籍学生进入博士后期课程;
ii. 在学期间,让学生无后顾之忧、自由选题并专注研究;
iii. 博士学位取得者毕业后在学术界与产业界等多元场景活跃,大学提供职业支持与环境整备。

(1)解除博士课程进学顾虑的经济支援等① 特别研究员制度(DC)

为吸引优秀硕士生投身学术界,审议并实施提高研究奨励金单价等措施。

依据项目宗旨,为强化博士向学术界职业衔接,探讨加强DC与PD阶段的衔接机制。
② SPRING

将研究奨励费支援限定于日本籍学生,外籍学生不在此支援范围;已获得稳定收入(如企业薪酬)的社会人学生继续作为支援对象。

研究经费支援对象扩展至日本籍、外籍及目前尚未涵盖的有稳定收入社会人学生,并对优秀者通过追加经费实现分层差异化支援。

为吸引优秀外籍生,进一步推进多元国别与区域来源的举措,分享并推广高校特色方案。

综合上述调整后,依据各对象需求,提供与现行290万日元/人相当的年度支援总额。
③ 其他

推进竞争性研究经费中对RA雇佣支付适当报酬的措施。

促进企业雇佣博士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与宣传。

鼓励高校自行雇用博士生并支付薪酬,推动优秀案例在高校间推广。
(2)促进博士人才在社会多元场景活跃① 特别研究员制度(DC)

为构建优秀研究者成长环境,丰富并扩大跨领域及海外研究者交流机会;推动SPRING下的职业支援计划向DC学生开放。

在确认研究计划进展符合要求后,允许基于研究成果的创业活动,并相应修订制度。
② SPRING

重申对研究经费的分层差异化支援;

加强对日本籍与外籍学生的职业支援;

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报告及基于岗位的研究实习(Job-based Internship)。
③ 其他

国家、学界与产业界应协力推动高校及企业招聘博士的指南与榜样事例集的宣传与应用。


其实我觉得说白了就是日本也不那么富裕了,没那么多钱“撒”给外国留学生了。而且看起来他们本国学生读博的热情不太大,过去的这些年里,外国博士生数量蹭蹭涨,本国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却增加很少,然后教育部着急了,决定把有限的奖学金用来“激励”本国学生读博。

至于外国学生还有没有奖学金,我觉得恐怕就要看大学和教授们宽不宽裕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6-28 21:11

玄人志向:


本来就应该本国学生优先于留学生的,

教育的钱来自税收,税收基本来自本国人,自然而然教育应该优先本国学生,

也不知道哪个国家留学生还能优先本国学生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6-28 21:12

作者:chitori kagom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3920479161560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里分享一位博主

日本已经彻底沦为不可投资的市场,不论工作学习生活,连个像样的产业基金疯狂给初创砸钱都没有,就是路径依赖喂饱大企业,一问就是票仓,就算央行背债给老登发养老金医保福利,一问就是票仓

干几年拍屁股走人了,别在保守的市场里成为永久税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6-28 21:12

杨提督的第十三舰队:


向往自由是人的天性,人会用脚投票

就算你能用生活补助的糖衣炮弹圈住人一时,你能拦住人性对自由的追求?

以前是虽然没有自由,起码能爆两个金币的哥布林巢穴

现在成了既没有金钱,又没有自由的哥布林巢穴

为什么不反思???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6-28 21:12

IRRS:


把最后一点人才也赶尽杀绝了。

但凡有一点能力,谁会愿意去日本自费读博啊?工作机会基本没有,文凭也没什么价值。拿钱去水平一般的学校读博算是国际惯例了。所以要么拿个csc要么就拿次世代。而日本高校的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是中国博士做的,指望这群优秀的人才博士毕业留在日本拿600万的薪资确实不现实,毕竟中国都能开到40-80万。

一个月一万的奖学金真不算啥大钱,还能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排名,日本是很赚的。而且你可以搞教育产业化再从中国人身上赚回来啊。中国学生赴日读本硕也是刚需,跟英美澳学学把本科生硕士生留学生学费涨几倍,以日本的留学成本来说还是有竞争力,再多给博士发点小恩小惠保住学校排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6-28 21:12

牛人不会因为奖学金而决定去留,比如之前看到一小几千引用十多篇顶会(包括共作)的修士就选择回流国内的博士,如果要在日本拿学振或者其他没啥难度。而面向就业的像我这样的普通仔,运气太差博士最后一年失去了奖学金也自费熬下来了。所以人才和我这样的人菜都很可能不会因为奖学金决定去留。



作者:子非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3777695531995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6-28 21:13
作者:韩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2504011194701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大学的学校声誉正在快速下滑中,东京大学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莫斯科大学,问就是我校有114514个诺奖,再问就是不去。

有114514个诺奖得主的莫斯科大学的全奖博士,和qs30000000的美国某不知名野鸡大学的全奖博士,但凡IQ在30以上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20年前,清华top0.1%的学生才有机会去东京大学留学,蹭个东京大学的牌子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20年后,清华本科生来日本留学跟自杀差不多,最优秀的清华本科生一定是美国全奖直博,毕业随便进一家大厂就能爽拿4350万日元的年薪,跟博士毕业只有600万~800万日元年薪的东京大学留学生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

日本作为一个【学历越高越难找工作 + 税收巨高 + 年功序列

 + 排外 + 小语种 + 考试入学制】的宝可梦国家

,本来就没啥吸引力了,只能吸引一些国内考不上研的211学生和混得比较惨的985来蹭低保,这次又取消奖学金,直接达成了考学不可能四角:【难入学(别人英美一年硕都毕业了,你还在语言学校学日语,备考大学院,难绷) + 花费高 + 毕业难找工作 + 毕业低收入】,以后怕是只能跟东南亚坐一桌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6-28 21:13


乐正:


日本保守政治、保守社会的体现。这里的保守指的是日本西化程度之低。

日本以外的发达国家,其首脑几乎总是名校出身,大部分持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你可以说欧美的本科很水,但能够博士毕业,至少是经历过非常严格的智力训练的。

你不要说「诶呀这都是富二代官二代靠关系进的」。重点是他们「需要」进名校:作为个人智力、能力的象征,以让选民信服、让精英信任。极端的案例,是现任新加坡总理,经济学博士毕业、曾任中央银行行长这种非常技术性的职务。

而日本二战后的首相,能从东大这种彼时还费拉不堪的本科毕业,就算高学历了。连中央银行行长这种技术职位,历任者弄个硕士就算行了。学术在日本社会里很缺乏声音。

【饿得不想写了】为什么要提这些?

日本政客就像加强版/弱化版特朗普,学历更低,与学术界的关系更弱。在他们眼里,日本高校养了一群人:这些人一边骂政客、一边花日本政府的资助,而这些资助都是政客挨着骂收来的税。

所以当本就保守的民间开始排斥外国人时,政客为了选票而牺牲学界,对他们来说不构成压力。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一个很抽象的「文化」:日本社会保守、重视权威,学术界和文化界始终没有占据稳定的一席之地,反而常作为「反抗者」的形象自立。这与政商学互保的欧美精英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精英文化的缺失,没带来什么社会流动性的增加,更像是日本制度的一个缺陷。短期你可以说学术屁用也没,长期将导致社会和技术的衰弱,这是不言而喻的。

日本政客难道不知道这么搞会流失外国人才、会招到学界反对?只是他们本来就打心底觉得学术没用,而且又面临选票危机,加上本来就看不顺眼,出这样的政策只是顺水推舟。

中国在十几年前,在国际经济学界还没什么声音;现在已经越来越占据话语权了。韩国体量更小,但也进步飞速。日本的经济学学术光给美国贡献人才了,别问问就是已经退休了的hayashi是日本之光,现在只能吸引来我这种毫无学术之心的人到日本。

他这个政策能吸纳到个锤子的日本人才。真的日本学术人才早就润了。这么一搞,外国研究者流失,日本高校质量进一步下降,日本人才更不想留在日本,说是恶性循环差不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6-28 21:13

作者:台湾省首席精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3933052720007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心的可以搜搜13呼回答和新闻,日本光new冠补贴就白给外国人多少钱,反正我是不信的,欢迎打我皮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6-28 21:14

不知道起啥名字:


这就跟如何看待某国给留学生宿舍补助有空调,然后被老百姓发现后,决定不给了。

第一这不是奖学金,这就是生活补助。

第二这里面很多人又不留下来,有个鬼的人才流失。

这么明显对财政支出的严格要求,难道有什么不好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6-28 21:14

colorful:


世界整体右转的另一个表现罢了。取消本身很正常,因为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希望提升日本的持有博士学位的人口比例。外国人拿了之后连人带研究成果回到祖国,给日本有什么好处吗?基于这个逻辑未来留学生学费上涨也是大趋势。

当然最根本原因还是衰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2樓 發表于:2025-6-28 21:14

何当鸿鹄横九州:


世界各地的大学很多专业招不到生源,要不然停办,要不然缩减教学人员,取消外籍博士生的生活补助正是应当前就业和专业前景的调整,人才会不会流失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是个大趋势。

如果说AI没有对教育行业形成冲击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很多文科专业,但不见得这种趋势就是一种良性的社会发展。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3樓 發表于:2025-6-28 21:15

经略苏杭未司墨:


我怎么在这个问题下看到这么多特朗普主义式的狗哨宣传?

编排不存在的事论证左校破坏财政纪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4樓 發表于:2025-6-28 21:15

晓琅:


说明去日本读博性价比在下降……去其他国家读博比日本待遇好多了,再加上日本的大学科研能力越来越不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5樓 發表于:2025-6-28 21:15

访问码语姬:


民粹+保守主义抬头了嘛,见怪不怪了,二战打完八十年吃饱了撑着是这样的。

最让我瞧不起倭的其实不是取消了外国人的240万研究赞成,而是假惺惺的把30多万学生平时根本碰不到的研究费保留了,美其名曰促进多样化。

想歧视就光明正大的歧视,那我还留一丝敬意。

哪怕想当反派,也有黑暗英雄和小丑之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6樓 發表于:2025-6-28 21:15

嘿世界你好:


读博不给奖学金不如不读。纯1096的生活连钱都不给谁爱读谁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7樓 發表于:2025-6-28 21:16

见见:


全球大停滞时代罢了,我是支持的,科技发展急速减缓,仅剩的ai也没有什么太大壁垒,投资太多在科研上没什么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8樓 發表于:2025-6-28 21:16

无語:


好事,建议老钟也跟进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9樓 發表于:2025-6-28 21:16

blinging:


日本读博对职业的收益太低了,好处是能把机会更多地留给有志于学术的人。可惜不是真空球形鸡,东大的学历对中国人更有用,于是名额就被抢完了。

话又说回来,我有个学长在东大读博,读之前被考察了接近两年才拿到名额,换我是肯定不干的,不知道日本人怎么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0樓 發表于:2025-6-28 21:17

吃什么啊吃什么:


我还没享受到咋就没了,要是读博的话我真没钱读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51 回複數:142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7-3 19:21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