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媒分享,日本近年迎來愈來愈多的中國留學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現象:不少人日語能力薄弱,卻在日本的大城市如東京、池袋、新宿等地發展出封閉的華人生態圈。他們在當地以中文為主交流,購買中國商品,甚至用支付寶結帳,彷彿將中國的生活模式搬到日本。這背後實在非常弔詭,中國人從小接受反日教育,卻又大批湧入日本尋求居住。
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的統計,截至2024年(令和6年)6月,持有在留資格(居留權)的中國人達到84.4萬人,比疫情前增加了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參考資料1],也是在所有外國國家中最高的。其中,中國留學生更是主力群體。神奇的是,按日本自由媒體人分享[參考資料2],一堆中國人根本連日文都不會講,還在日本組成了獨自的中國經濟圈,似乎就是想人在日本,卻繼續用中國模式在生活。
筆者曾試過到東京找便宜的旅館,最便宜的就是全中國人開的,大部份店員真的日文都不會兩句,服務態度和旅館私隱保護都奇爛無比。他們並不是抱著「看不起你」或者帶攻擊性的態度不好,而是就是抱著隨便一下的態度應付,感受不到任何一點日本社會普遍存在的基本禮儀,卻令人很不舒服。連出身於著名缺乏服務態度的香港的筆者都有這種感受,這實在格外諷刺。然後旅館從大門走到床邊居然一個鎖都可以沒有,日本的監管會不會太隨便?
話說回來,中國人自小接受反日教育,在教科書和媒體中不斷強調「勿忘國恥」,煽動民族情緒。小粉紅盲目的攻擊日本,有甚麼事就扯南京大屠殺,卻對文革、六四緘口不提。這完全不是新聞,在網上隨便可以看到一大堆。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中國人要往日本跑?平心而論,筆者也不認為中國十幾億人口全部都是被洗腦份子,也認為確實也有一部分人是會以客觀角度看待歷史,也是基於熱愛日本文化的出發點,才決定往日本留學或定居工作。這些人融入日本,也參與日本當地的產業,主要經營對象和使用語言皆是日本人和日文。
問題是,似乎也有好一部份人不是這樣。
筆者兩三個月前在成田機場的離境商店買了點東西,店員一來就跟我說中文(普通話)。我當下其實沒特別感到冒犯,因為當下要回台灣,身上的穿著打扮也完全不像日本人,被認為是華人也屬合理。問題是:我沒回他一句中文(普通話又不是我的母語,憑甚麼我要在日本跟他說普通話?),只以日文和英文回應,而且我手上的護照並不是來自中文國家。店員繼續用中文回應,莫名其妙。看了看他的名牌,果然是中文拼音。
我想到了一個令我震驚的可能:他不是「誤」認為我是中國人,他是真的就只會講中文。機場免稅店職員只會講中文,這可能嗎?至今仍不得而知,但如果再遇到的話,可能筆者會鼓起勇氣劈頭問他:你是不是不會日文?
在下文,筆者將再討論一下,有什麼可能這堆人要跑到日本,,以及反思香港人的類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