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9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79 58
(轉載知乎)和日本人一起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2-24 21:57

和日本同事容易打成一片,在工作上能互相帮助吗?听说很多日本人工作完后都去喝酒,还有天天加班是真的吗?日本人对待工作态度怎么样?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2-24 21:58

作者:勇武的加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108758250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数回答是作为同事,我来加一个作为管理者而言,其实管日本人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我是一个有跨文化背景管理经验的人,欧洲人,印度人,美国人和中国人我都管理过面试过,但管理日本人确实是非常的不一样。

一般来说在紧凑架构的公司,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给予文化关怀是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的。这一点在之前的工作中都非常work,但是在日本人身上就不行。

在反复的拉扯中,我意识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日本人在管理上最高效的关系位置在于高出陌生人,却又不进入朋友的阶段。如果你完全以那种美式丁是丁卯是卯的管理手段,日本人会表现的士气低落;但如果像一些国内公司那样上感情,上价值,日本人会立即被吓到,开始“不安”。这一点还是蛮不一样的,我管理的团队从来都是5-20人的小规模团队,属于是每一个人我都非常了解,接触非常紧密的,按照我的过往风格,对每个人实施一些关怀一般都是有利于团队士气的。但是日本团队不同,我得把握一个度。
要有封建主思维。在一段时间后,我理解到了日本很多企业运营思维其实高度类似那种封君-封臣的关系,因为如果用这种关系去解释管理效率的问题其实很多疑惑都迎刃而解。在这种体制下,团队的领导是要有表率模范作用的,并且要能镇住场子,有人格魅力,这和西方的leadership不同的是这种文化对非现代的管理手段容忍度更高。比如我惊讶的发现,日本人是可以被“训服“的,我在瑞典,一个人搞砸了工作我可以跟他1 on 1说不满意甚至可以直接送他去见HR,但我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训斥他,挖苦他,但这种文化日本人实质上可以接受,只要不太出格。另一方面你也要有恩威并施的感觉,比如员工工作做得好,你不能直接像美式那么夸夸夸,显得你没气场,你应该继续端着,然后淡淡说一句”嗯,还不错嘛。”

我现在就觉得我不是在当经理,是在当TMD的大名。这种关系下,每个员工是有自己的严格底线的,我不能侵犯,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对我也可以有超出合同的配合。这种配合程度不取决于我们的私人关系,而是取决于我的威严。比如,我要求项目进度加速,欧洲人可能会给我找理由怠工拖拖拉拉的,但这帮日本人服我,就能开始加班配合,虽然我们彼此都非常清楚我对他们没有任何直接的威胁,人事权力始终不在我这里。但就因为我因为一些事情,镇得住他们,他们就服我。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一点是。日本人喜欢搞小团体但是却同时搞双标,你比如印度人的小团体是一致对外的,进去了之后就是利益共同体。但日本人的小团体我感觉像是折磨团体内部人的一种非常迷的整合方式。当你在团体外的时候,他们对你不会有过多要求,觉得你犯错,失礼,不懂规矩可以理解;可你要一旦表现出你要加入他们,成为受认可的一份子,好了,规矩来了,开始各种”指教“。然而,如果你最终最终最终证明了自己能当他非常牢靠的大哥,他们又会向你靠拢,以你为中心建立新的小圈子,这个时候你对他们讲什么又都可以了。

就比如说的最多的“年功序列”这回事。我带他们聚会的时候,曾经用日语谦虚地表示过自己喜欢日本文化也敬佩日本人的成就,都客套嘛。然后在祝酒后就有老登提醒我,祝酒要先从老到年轻,再从资历深浅,尤其是男女里面同条件要先男后女,否则就是しつれい。

我:“你在教我做事?” 当然,我没有那么说。后来我就不动声色的改为英语进行交流,日本人英语本来就结巴,他们一局促我就更好控场,也就没有人再来提这一回事,要我总结的话就是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自己的主场。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日本人的“责任感”非常的迷,他们对责任的理解是很机械的,在于具体的某一事务而不是“指令式”的责任。在联系供应商这个问题上,我惊讶地发现,有时候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电话或者这种联络方式无法达到目的,但他们还是在繁重且低效地执行这一工作,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但在我看来,作为销售人员,真正的责任应当是实质性的,目的导向的,但处于某种文化差异,他们并不愿意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如果我不去查,他们就会满怀歉意但其实一点都不自责地告诉我,我们尽力了,但完不成。

还有包括在垮小组的责任划分上,更是没有任何担责意识。如果一开始的职权范围划分有问题的话,没有人会主动去妥协,只能是无尽的扯皮。我之前在另一个回答里说过,在小型团队里做扁平化管理是一件很迷的事情,但是在这里,我真的只有尽量减少汇报,争取让我了解到每个人的工作处境好像常凯申一样进行微操,比如“今天你打这个电话再试试。”

那有没有好的方面呢?当然是有的。

对于工作流非常明确的事情,他们的执行力是很强的。比如我们的销售和市场人员,在工作方法明确的情况下,汇报上来的细节信息丰富程度时常让我惊讶。比如,我曾经看到汇报上写我们某供应商社长在中午喜欢去的若干家餐厅甚至是用餐时间长短,他写这个的理由是方便后来的销售准确定位找到他。。

忠诚。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我发觉日本人至少在我们这种企业里面,长期工作的意愿是很强的。这当然一是因为我们待遇是非常好的,二是因为这些人明显没有西方人那么喜欢跳槽,并且自豪自己在某家企业工作过N年。像之前那个老登经常跟我说:”我在丰田工作了30年,如果不是XX非要请我出山我想我一定会在那里退休的。“ 我内心:”又不是我请的你我可希望你不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希望自己长远干下去,不是很计较短期的得失,也比西方人在长期计划中更配合一点。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底层文化相通,交流起来更容易。我虽然对丰田老登非常不爽,但是还是要承认他确实有很多人脉和资源,去谈一些业务就跟中国一样,白天在商务场合可能没法谈得很理想,但你要是有一个中间人朋友,线下一顿操作,很多事情会简单很多。这样的事情当然也发生在西方,但与此不同的是你很难在西方找到一个团队愿意在非正常工作时间去执行这种任务,而日本人觉得这很正常。

大概就是这些吧,我总体来说还是挺喜欢管理日本团队的,虽然他们的创造力明显不如西方/中国团队,但是管理他们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2-24 21:58

作者:枕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707742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竟然破了10!谢谢大家!补充了关于喝酒的部分在下面


好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工作环境。我现在的工作是在店铺里,每天的主要任务有奔跑着搬货卸货,奔跑着给顾客找货,收收银扫扫地。当然,由于我还是公司的正社员,还要领导(其实主要还是被领导)パートナー和バイト努力打造一个更棒的店,把销售量搞上去~

1.心遣い

这个词我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中文,差不多就是换位思考的意思。比如有客人来问问这个商品的尺寸,我们会给写好内寸外寸,附加组件的大小,组装方式不同可能会有的变化,然后写上联系方式和自己的名字,方便顾客下一次咨询不用再回顾一遍前情。要知道我们不是什么量身订做的奢侈品牌,我们是大众零售业好吗…买个不到100日元的铅笔芯也是这个服务水准。

2.工作原动力

加班是日企永远绕不过去的命题。我没工作之前接受到的信息基本都是集团主义啦前辈不走不能走之类的,但是很多时候我发现日本人真的是很热爱工作这件事。也就是说,不论我是研究宇宙飞船的还是收垃圾的,工作是人存在的意义。我之前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又累钱又少还没朋友,心情特别down,就问我的前辈小姐姐,她名牌大学(日本挺有名的私立)毕业做这份工会不会很不甘心。小姐姐说做什么工是自己在能力范围内的选择,但是做工是社会给你的角色,不管选择怎么样角色一定要扮演好。

说实话,在日本社会生活非常安心,因为你知道一切都会有人细心的去保障。而且从和同事的互动中,我感觉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做这些是有意义和必须认真负责的。我有时候深夜12点还在关门了的店里给所有货架一个一个上防止掉落的螺丝,在高脚架上看着外面无人的马路真的想哭,但是同时,有人在一米一米地检查我每天乘坐的地铁线路,有人在超市确认每一瓶饮料的保质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同事素质

我是从国内某985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来的日本工作。日本强调现场教育,就是所有社员必须从一线店铺开始做,所以当我被分配到都外的一个完全没有外国人会去的店时,内心也是崩溃的。

虽然说日本社会不太有职业歧视,但是高学历名门大学的毕业生肯定也是倾向选择银行,大手企业office,外资。在店铺主要分三种,本社员(相当于店铺领导人),合同工(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后就职失败的人),打工者(工作时长短,主要是大学生和主妇)。

大家学历水平都非常不同,有早稻田经济科的学生,也有高中毕业就嫁人的主妇;有拎LV来打工的少女,也有一年只穿一双鞋的大叔。但是!大家都非常地!靠谱!

工作能力,对事情的理解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一件改卖场的事交给早稻田做,2小时搞定还会出个改进方案。交给大叔虽然出不了好点子,但是三小时也绝对会搞成你想要的样子。工作最怕的就是甩手掌柜,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因为开店和别的工作不一样,坐办公室一件事没做好可以等明天,可以check一遍又一遍,店是每天早上都要开门的,货架是空的简直是要天崩地裂。所以有一群负责的小伙伴真的很感激。

4.人际关系

因为我属于和底层人民混迹在一起,对日系正统的那种办公室作风不熟悉也不喜欢,每次去总部开会都浑身不自在,出了大门简直是脚底生风。

我们店员工的平均年龄很小,基本合同工也是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平均不超过三十岁,所以气氛很欢乐,经常互帮互助开开玩笑。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主妇们自己是一个圈子,每次和她们吃饭都聊的儿子的运动会啊女儿的托儿所,和国内的年轻妈妈没什么两样。但是关系好归好!大家都非常客气!超客气!

对!就是那种日本式客气!比如每个人中间会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用来吃吃饭休息休息,回来了一点会说谢谢!谢谢大家让我休息!我回来了!客气是对的但是休息不是法定的吗不让休息我要报警了好吗!出去旅游或者回老家一点会给大家带吃的,还要一个个确认吃了没有,好不好吃。哈哈哪有不是おいしい的答案嘛!如果让我帮忙报销或者改个错这种社员才能做的事,那一定会道谢并道歉好几次…我好想大家都不要这么客气,因为我自己就是个不靠谱的惹祸精,基本是大家给我收拾烂摊子的多…

5.发现自己没认真审题,有关于喝酒的部分没说。

首先要说店铺的劳动性质比较特殊,我经历的飲み会性质和大部分的日本サラリーマン(工薪阶层)不一样。店铺从早到晚都需要有人,所以飲み会比较少,主要是忘年会,欢迎会送别会,慰劳会,还有休馆日出去BBQ。我们店的主要バイト人员是大学生和主妇,主妇一般都只干到下午四点以前,所以不会参加飲み会。大学生中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未满二十岁,在日本法律中也是不允许喝酒的。

我自己有轻微的酒精过敏,而且规定自己从来不和家人以外的任何人喝酒,所以来了日本在飲み会上也是滴酒不沾的。就自身而言我从来没有被所谓“劝酒”过,没有人对我说这个酒精度低你可以喝,不喝不给面子。毕竟大家工作了一天都很累,飲み会本来就是让大家放松减压的事情嘛~

飲み会非常吵!非常非常吵!!!你会发现日本人声音大起来会让你完全听不见自己在讲什么。当然其实吵的人平时也多是张扬的性格,而平时比较安静的人被迫不得不大声说话因为实在是听不见。并没有平时道貌岸然,到了飲み会就整个变一个人的。(要有大概就是我,飲み会时候日语会莫名变好噼里啪啦讲很多…)

说了这么多,其实除了人累钱少没朋友以外也没什么缺点。日本社会尤其是职场,特别适合磨练世界以我为中心不想负责任的玻璃心病娇女(就是我!)。觉得在成为一个靠谱的自己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加油!

还有就是重申我的情况和很多office里的白领不一样,我只不过告诉大家,哦日本还有这样的存在…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2-24 21:58

作者:又多一只雷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13653491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毕业到现在一直都是在日企工作。尤其是在第一个部门工作的时候,整个部门除了自己全是日本人。与日本人一起工作,最大的感触就在于,日本人真是一群特别从众,特别从上的群体。无论是小组,部门或是公司,甚至社会,都是以一小群精英日本人带着一大群听话的日本人形式在顺畅地运行着。

1.看不见的规矩

与日本人一起工作,一开始最让人感到挑战的,是学习日本人的规矩。因为在明面的规章制度以外,有很多看不见的规矩在约束着,引导着,左右着人的行动。

例如,对细节的在意,对形式的要求。

每个新员工进入公司,都可能要干一些杂活。其中,就包括会议准备。与日本人共事,会议准备中少不了对会议资料的准备。于是,资料怎么打印,如何装订,如何摆放,何时摆放,何时处理,都是规规矩矩的。资料本身的格式,大到排版,小到大小写,都必须严格照以前的规矩执行。所以,每周的工作中,必然跑不掉的部分,就是对会议资料的核对了。

有时候,这种对形式的追求让人实在难以理解其意义在哪里,后与个别日本人混熟了,在酒足饭饱之余,吐露真言,才感触到,其实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也是一种权力和威严的体现,一种规则和纪律的要求,从每天的细节中,让个体能服从集体,让下级能服从上级。而这种行为习惯的教育,从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开始。

2.温馨而森严的等级体系

不得不说,日本人为主的职场中,工作氛围和同事之间相处的模式,大多都是比较融洽的,面子上都很过得去。我一个朋友回国工作后,一开始最不习惯的地方就是在办公室里会时不时出现吵架甚至干仗。在日本工作了好几年,从来没有在办公室里面见过直接的吵架干仗,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被吓坏了。

确实,日本的职场安静和看似文明,但并非意味着真的温馨。毕竟是职场,该有的办公室政治,该有的等级森严的体系,不会缺席。

我回国后感到最为舒服的一点,应该就是职场环境了吧。虽然依然是在日企,但是比起在日本的时候,职场氛围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在日本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写email时候的措辞,还是在做干事时候的座位安排,还是在平时工作时候所感受到的前辈和后辈之间明显的尊卑关系,应届毕业后开始在公司里工作的员工对那些从其他公司跳槽过来的员工的优越感,无一不在提醒着我,这是在日本,这是个日本人的职场。回国以后,虽然还是有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距离感,但是这种距离感更多是基于公司权力上的上下级关系,对有能力有魅力的上级的钦佩,而非一种“尊卑有别”的感受。另外,在国内,完全没有任何前辈和后辈的概念,有能者上,有关系者上,有资源者上等观点为大家所广泛接受。如果谁仅仅是因为早进公司两三年,就对那些刚进公司的员工们指手画脚,只会被人笑话,而新员工们也不会对这种“前辈”在说话和工作交流有任何顾虑。

3.以和为贵的利益交换原则

所谓的以和为贵的利益交换原则,主要体现在薪酬福利,升职加薪,教育和外派等机会的分配等上面。

虽然企业界的薪酬改革等叫了这么多年,但是在日本的很多传统日企,年功序列依然在较大程度上被延续了下来。可能直到管理职(一般是课长)晋升的竞争为止,从二十几岁进公司,到三十四五岁,整整十年的时间,自己无论是否努力,怎么努力,自己的薪酬福利水平可能跟其他与自己一起进入公司的“同期”都拉不开明显的差距。没有差距,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冲突,所以就和谐了。

即使进入了管理职晋升的竞争,自己到底能否得到晋升,很有可能不是基于自己的功劳,能力或苦劳,而有可能是基于“政治交换“。即A部门晋升3人,那么B部门也要对等地晋升3人。于是,两个部门之间实现了利益交换,情况一片和谐。

4.从上和责任分化

在日本的日企工作的久的人,或者与日企有很多接触的乙方公司,与日本人一起工作时,多少会发现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会议特别多,而且一开会就要拉着一堆部门一起开,但是会议结束后不一定能得出个明确的结论,于是又有可能再开一次。第二,会议的时候大家都不发言,等着老大发言以后,每个人应和几句。然后其他人进行一下最近情况的汇报,极少甚至没有讨论环节,会议就结束了。第三,对某项事情进行审批,需要走很长的流程,N个部门的领导,甚至明显与该事情不相干的部门的领导,都需要进行批准。第四,写个email抄送一大堆人。

我认为这是日本人工作上的很重要的习惯,即从上和责任分化的合二为一。

从上,是人作为一个群居动物的基本习性。因此,从上不仅在日企,在其他企业和组织中,都广泛地存在。不过,以日本人为主体的日企中,将从上和责任分化完美结合,于是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现象。正如我在本文一开始所言,日本社会,感觉就是一小群精英日本人带着一大群听话的日本人形式在顺畅地运行着。作为一个小社会,公司里也大概如此。作为精英的领导,需要带领着下面一大群听话的员工。员工需要从上,如果是上级的提议,那么把决策权交给上级的同时,意味着把责任也都交给了上级,自己只是执行者,实在是美差。但是自己不得不进行决策,要在某件事情,某个项目等里面扮演“上级”的角色时,就必须通过拉着一大堆部门来开会,讨论,会签等,来分担责任。

当然,既然下属会用这一招,上司当然也可以用这一招,于是,在一群日本人的职场环境下,一次次打ち合わせ就这样完美地开始,完美地收官。整个公司,也依靠这种方式,上传下达,很好地运作了起来。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2-24 21:59

作者:Roy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962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渋谷某小规模IT公司, 有我和突尼斯小哥两枚外国人 1. 加班 加班比较严重, 每天规定6点半下班, (突尼斯小哥一般在七点之前走, 他走了之后我就能紧随他脚步早下班了.) 日本同事一般到9点都还没有人(我待得最晚时间). 某次晚上十一点吃晚饭的时候, 同事还发消息说访问量blablabla, 也就是还没下班... 周末每天最少加班3小时... 专门问过同事你为什么这么拼, 她说她下班后也没什么约, 而且工作很有意思, 喜欢工作, 哎...说得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堕落了... 2. 礼貌: 讲礼貌就不细说了, 反正每天都是那么几句话. 3. 做事情很死板 连突尼斯小哥都被同化了, 基本上按要求说的做就行, 不要多想. 曾经试图用semantic-ui更新一下页面的设计, 结果被驳回了, 理由是, 现在的页面也很好(丑的我都受不了), 每天那么多人看也能赚钱就够了. 4. 交流 感觉没什么交流, 坐在办公室听键盘声就可以了. 会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疲れ様でした、就可以了... 5. 喝酒 不少日本人的日常就是下班-喝酒-回家, 和日本人喝酒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人喝完酒能傻逼到什么样子. 6. 吃饭 一般来说午饭比较悠闲, 工作狂或者有事的话会去买便当. 一般的话就是去公司周围的饭馆, 一般吃西餐比较多, 沙拉, 主餐, 甜点, 每天吃午饭差不多就一个小时, 价钱还可以?我觉得小贵. 至于晚饭吗, 呵呵呵呵, 谁知道几点呢. 7. 娱乐 下班后搬个凳子坐在渋谷大十字路口看妹子算吗?

=- =感觉和国内比, 报销交通费还是很良心的, 于是就有了渋谷-原宿-新宿的teki, 一路购物圣地, 可惜我只买优衣库...

PS:

我们公司还是很有意思的

每天早上开早会, 分享公司精神(专门印了可以放在钱包里的小手卡, 我还有幸拿到了日英平假版本), 开完会去渋谷站捡一圈垃圾(对, 你没有看错, 而且我们好像是唯一一家这么干的, 说实话, 街上烟头还是不少的)再开始工作...


============================ 分割线

第二次实习

在乐天的Front End.

感觉乐天的待遇不错, 食堂的伙食是真的好, 二子玉川的楼也是很漂亮, HR小姐姐也是很漂亮. Follow一下前半部分的格式好啦哈哈

1. 加班

我没有一天加过班, 大概是因为team lead 是西班牙人, 所以带着大家从来不加班, 不能迟到, 但是下班几乎天天准备走, 上班的时候活儿也不多... 每天一两个小时就能干完, 所以有时候要去厕所娱乐度日...

2. 礼貌

几乎没有任何礼节活动, 大概是因为team构成是2西班牙人2日本人1印度人+我. 所以基本能省的交流都省了. 基本是西班牙语交流团体, 日语交流团体, 和没什么好说就自己玩的团体.

3. 死板...

乐天感觉流程化很严重, 各个部分搞得很麻烦, 而且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其实并不是很顺畅.

4. 交流

作为实行英语化的公司, 交流还是没有太大障碍的.

5. 喝酒

没什么喝酒的活动...和team构成有关系吧

6. 吃饭

吃饭很好, 食堂一日三餐质量︿( ̄︶ ̄)︿

7. 娱乐

二子玉川好像没什么好玩的. 我的座位在CEO正前方, 经常看回报开会算是福利吧. 再就是花火大会可以在公司楼上看. 然后有些莫名其妙像是旅游观光的Hackathon. 其他的感觉有很多有意思的社团, 但是实在是懒得去...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2-24 21:59

作者:Ga O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6155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毕业直接来的日本。派遣社员。工作地点是丰田系的关联集团的下属公司。最近正在整理来到日本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刚好看到了这个问题。

我过来日本刚刚半年,其实还处于看什么都很新鲜的时期。

我所在的团队是自动化测试组,团队构成是14个日本人,3个中国人。

除了我和其中的一个中国人前辈始终没有办法和谐相处以外,算是和他们关系还不错的。

在这里我要说,日语是你唯一的武器,没有人愿意忍受你憋的面红耳赤都说不完一句话。也没有人会原谅已经清楚的传达给了你,只是因为你没听明白而做错了的事。

我所在的团队里面,大家貌似都挺宅,开早会也会说哪里哪里又出了新的特典什么的。然后一个一个也都是吐槽小能手,所以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我觉得非常开心,也愿意学习更多的东西。

当然我的前辈就会说你看这些日本人每天开会都在闲聊就是为了耗点骗工资。

---------------------------------------

和日本人关系好,在工作会不会互相帮助,这个要看题主问的是什么。

来日本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说,不要过分的帮助别人做事,在我们看来是伸出援手,在对方可能会有“你是不是觉得以我的能力没有办法完成工作才来帮助我的”这样的误解。有一次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和负责这个的人说了,他认真的听完了感谢了我之后说,我就确认一下,这个工作没安排给你对吧。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不好管了不该管的事了,就说有这个想法,可是实现不了,因为都不会做。只能当一个建议提给您看看。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是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互相不影响,在需要配合的地方极力配合。这样的工作伙伴应该是最值得信赖的。也都喜欢和他一起共事。

比如一个没听明白,别人都做完了发现你做错了,还要让别人给你扫尾,这样的话就不好了。

说到帮助的话,我确实受到了很多照顾,比如大家会给我讲各种器械怎么用,我有不会的问他们他们也会认真的给我解答,如果他们也不会的话会一起搜...但要注意别在他忙的时候寻求帮助,那样会很添麻烦。这是工作上的。

生活上的大家会提醒我最近要开樱花了哪哪哪比较好看,突然加班的话倒班的人会拎一袋吃的和维他命水或者咖啡过来。下雨了还会借给我伞。

为什么日本人吃饭之前都会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 - Ga Ou 的回答

这个是借伞的故事。

在日本的 IT 公司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 Ga Ou 的回答

同样的体验类问题。但写这个答案的时候被中国人前辈影响很深有点负能量。

现在说感觉的话,我确实是觉得是在被大家支持着帮助着走过来的,就有一种现在会的知识都是“吃百家饭”攒出来的一样。也愿意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搭一把手。

---------------------------------------------

关于喝酒这个事

我所在的团队动不动就加班到9点半,所以相对而言酒局会少很多。

题主你问的我觉得应该是两类人,

如果下班早没什么事,可能也就一块吃个饭喝喝小酒。

如果9点半才下班,赶末班电车都要小跑了,喝啥酒啊。

在来日本之前,听老师讲,如果日本这边的男人天天回家很早,妻子可能会被街坊邻居的太太们瞧不起。(是不是老师讲的啊。。。)所以可能会去喝酒到晚上再回来。

在我的团队里,有真的喜欢喝的,每次都要二次会三次会喝多了让媳妇开车来接才过瘾的,也有把一次会当做加班来做,完全就不想多呆又不好意思欠席的。

加班,我倒是挺喜欢的...

加班工资高,我挣得又少,当然喜欢加班。我在的是IT公司,所以软件的交货期定得很死,如果到点了交不出货很不好。测试又总在最后,所以加班也很多,如果赶上明天就要交货那真是不干完不能走的那种程度。

但是不会每天都是交货期的,所以我们是高峰的时候加班,低谷的时候就早些走。

另外还有那种基本工资中就已经包括了几十小时加班的,比如40,这样的如果想要加班费一定要先加到40小时,多出来的才给钱。

-------------------------------------------------------------------

日本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这个见仁见智。

上一个前辈辞职时和我说他想真正的去开发一些东西,而不是明知道可以优化却不能优化(因为和接到的订单要求不符)以及每天都在写万一出了什么事用来推卸责任的文档。

我在这边也看到每天昏昏欲睡的,得过且过的,瞎扯淡的。

但是他们对于做出来的东西要求很高。

在很多精细的地方。

那天我帮忙整理资料,测试设计书,修改格式,审查。

来来回回审了三遍。

所有的空格里面都要有"-"

字体大小都要统一,颜色要统一。

连")"和单元格的线有没有凑在一起显示不全都查过了。

我觉得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结果被安排了最后一项任务。

把这些设计书的Excel电子稿,里面每一个表的当前选定的单元格都调整到最左上角。

为了不让对方打开的时候每页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位置。

这时候我才真的感觉到精细。

但也觉得这样的资料整理出来就是漂亮而怒点一赞。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2-24 21:59

作者:Maxine x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44729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NTT DATA相关人员,只是相关。我只能讲讲在华日企的感受。

首先个体化差异是很大的,和中国人一样。

有人喜欢加班奋斗不止,对公司每一点不精细吹毛求疵认真监督,这是原公司运行部经理兼副总。

有人最喜欢回家陪儿子玩儿,组织春游都安排周四周五,因为“不能占用和家人团聚的周末”过年去中国丈母娘家干活做饭,这是原公司综合部经理。

有人是个死宅,Akb48死忠粉,年会上唱她们的歌和跳她们的舞,在公司待了三年我都不是完全知道他做什么的,被称为帮忙梳理制度的顾问,每天早上十点半来装做加班的样子晚上七点走。最后回日本的时候开欢送会时候说“我来中国顾问的集团下属公司都黄了,希望你们加油。”

年轻的外派工程师因为中华小当家(中华一番)每次都要吃青椒肉丝…忠厚的长者业余时间喜欢拼高达。在日本恶魔脸的大领导每次来中国都要装温和脸,还问我“小姑娘这样工作有趣吗?我想应该很有趣哦。要加油”…我当时真是好想吐槽…哈佛毕业的未婚财务超严格到变态大叔,几个跟他的翻译都受不了。

扣题主的问题,有什么体验和直属领导什么人完全相关。

其次就企业文化来说,总结来看是善于制造和运维因为精细,真的精细。我是经常用excel工作的人,把excel的第一格调过来这件事情到后期已经成为顺手的习惯了。申请各项资质真的是实打实的达到相关标准。

非常不善于短期研发和面对新兴多变的市场,在我们的领域,中国市场的发展是非常的快的,十几年前用电脑产品都是先进的,现在用手机上的才是标配,提供整体运营咨询才能发展。整体决策链条非常长,决策滞后。我离开该公司已经近三年,目前五年前我在公司时候的想法都好没有实现,目前公司业务已经接近崩溃边缘。

最后,在日企养成的习惯,尤其是前排某个答案中所说的“只是为了让文档更好看一点”的技能,对我目前在国企的工作帮助很大。日企协助我养成的“从用户(领导)的体验出发,遵守规则,高职业化程度,敬业(比国企关系户同事)”在我们这样的国企里显得还是比较特别的。还是需要感谢的。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日语不够好,那么给你最大负体验的绝对是你的同胞同事。日企工作日语太重要。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2-24 22:00

现在在日企工作,简单谈几点:

1、工作态度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现在的日本总工,翻译说深夜2-3点都接到过他的邮件,真的是工作狂一样的存在。另外就是执行力非常好,譬如扫描打印都是总工自己做。如果执行一个新的IT管理制度,总工也会自己拿个小本本,把步骤仔细的记录下来。

2、笔记本电脑

我这里来过2个日方人员,40岁左右,基本上都是一个笔记本配上一个显示器那样的工作方式,可能和研发工作也有关系。日本人好像都比较喜欢11-12左右的小笔记本。

3、用餐

日本人员吃饭非常少,恐怕都会说“一点点”这样子,就是工作餐的时候,这样告诉工作人员。

4、会议

会议还是比较多的,各种反复确认。

5、家人

以前的日方总工,总是咨询IT部门,给他老婆写Email没有问题吧这样子的。还有个日本老头,因为常驻在中国,还让我们帮忙安装过暴风影音,播放孙子的录像,感觉还是非常有家庭观念的。

6、娱乐

日本人喝了酒以后,就变了一个人一样,各种跳舞、唱歌,非常的可爱,还有点好笑!

接触的日本人不算很多,上面仅仅是我个人的片面感觉!



作者:yang y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66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2-24 22:00

我的经历,和日本同事不容易打成一片,工作气氛压抑。工作完后很少去喝酒,但是加班确实很普遍,即使不加班也会装逼拖时间晚点回去。日本人对待工作态度是很认真的,每天都很忙,至少看起来很忙。稍微年长点的日本人都比较好为人师。

以前我也觉得日本人虚伪,后来我感觉每个人都挺虚伪的,与日本人无关,只是虚伪的方式和方面不同罢了。

另外,日本人特别喜欢定规则,按规则办事,也特别守规则。不犯规不犯错是大多数日本人的工作纲领,而大多数中国人是以工作成果和达成目标为导向的。



作者:续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75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2-24 22:01

我曾经在夏普工作1年,

说下感受

1,比较认真。我提交的文档,有一个错别字都会被打回来让你改正下重新提交。

2,加班比较多,但工作效率低。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日本员工,基本上都是慢慢悠悠的干活,把活拖到加班的时候完成。

3,交流不足。我工作的项目是和国内的一个企业合作完成的,时不时会有国内来的文档来让我翻译,但有时候国内企业文档做的马虎,意思表达不清的时候,这些日本人宁愿自己慢慢琢磨是什么意思,也不愿意马上发个邮件问问。

4,下班活动多,经常有组团去喝酒了什么的,上次还一起去了一家台湾料理店,老板会中文。我问了问,老板偷偷告诉我,他们其实是四川人。。。。

没注意题主说的好不好相处的问题,补充一下。

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容易相处的,没有所谓的歧视了等等的问题,我也经常跟他们介绍一些国内的习俗了什么的。私下里也一起经常去打乒乓和保龄球了什么。

当然夏普工厂的地方在乡下,这里的人性格上也比较质朴一点,估计到了东京这种地方会难相处一点也说不定。



作者:幽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68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2-24 22:03

很糟糕的体验!!(本人在国内美企和国企有过工作经历)

1、怕担责任。年功制,要想顺利升迁,就不能出错。所以很多部长级人物,往往不是技术或者业务上的能手,而是分担责任的高手!

2、极度没有效率。越是大手公司越没有效率,归根结底原因是第一点的责任问题。往往听旁边同事噼里啪啦敲上N个小时的键盘,只发了一封几十字的邮件。

3、拖延症严重。体现在加班严重上。

4、对待工作很“认真”。绝大多数日本人是从毕业到退休都在一个企业的,不会去考虑跳槽。所以你会从日本社员身上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

5、打成一片可以帮你解决些生活上的问题,比如说哪里有便宜的超市等等。但表指望他们帮你分担工作上的责任,日本人是人人自保。

6、爱面子。日本人喜欢赢,拿第一,所以了。。

7、习惯性挖坑。为了不被人代替。对于运维这个是致命的。

8、监视别人工作。所以我在工作时间就发到这里了。隔壁貌似打完字了。。。



作者:容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970631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2-24 22:03

1. 有礼貌:你不要管他是不是虚伪,总比没礼貌好

2. 超级面:如果是其他公司的,有什么事情先认错

3. 神经质:公司内部有时候会发神经一般骂人之类的

4. 纠结:一件事情不拿回总部兜一圈纠结好久开十七八个会讨论一下,是不会有结果的

5. 谨慎:没比小日本更小心谨慎得了,一切创新和进步,都要慢慢来

6. 撒酒疯:简直没更疯得了



作者:温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1059261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2-24 22:04

1.上班会主动跟你寒暄,点头鞠躬。下班也会跟你打招呼后走人。茶水间倒水会礼让几分。 

2.上班时间比中国人早到,下班时间加班,即使是不在公司了,在半夜收到他们发的工作邮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3.很注重工作效率。从买办公机器上就能看出,宁愿花大钱买高效率机器,也不愿吝啬买低效率办公器材。

4.上班时间很少休息。你只会看到他们时时刻刻在做事,偶尔休息时刻就是他们去吸烟室抽几口烟。

5.工作极其注重完美。你看看日本人做的Excel表格,只能自叹不如。中国人的表格体提交给他,他们很少能夸奖的。看看他们发的邮件,简单但条理很清晰,该说的一个不落。

6.他们喜欢英语好的员工。英语好,特别是口语好,在日本人眼里,地位简直上了一个台阶。

7.非工作时间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人。工作时间严谨刻板,非工作时间的聚餐,喝酒,唱k,就是疯子,没有其他形容词。



作者:大道至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34289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2-24 22:04

作者:SummerChil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36179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日企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日外包.给日本人干活,日本那边是客户.我在一个项目中做过开发账票的工作,就是用专用的软件做出动态的或者静态的模板,做了有两三个星期吧,首先是我的TL给我审查,TL给我审查出一些问题,然后再按照TL的方法修改.然后再交给日方进行查看.最后给TL审查完之后.发给了日本那边.

在这种两层修改下,日方给我做的账票进行了修改,而且没张账票上都有非常详细的批注,应该怎么做,每个账票的一丁点的细节都不放过,最后.....(也不得不说我做的确实有点不用心,问题有点多)日本那边感觉账票的问题确实有点多,对我们大失所望,直接邮件发送给了我们事业部的部长,然后,我可连累了我的TL和TM....他们要做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TL看到我就生气.......其实影响最大的还是我....让我在领导中打上粗心,不用心的标签.....

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我也开始变得做事不那么浮躁,慢慢的开始用心.

总之我的一些好习惯的养成确实是在日企的工作氛围中养成的.这里特别感谢一些Japanese.....

再几个例子:

1.日本人做Ecxle实在是太牛逼了,他们对Excle的使用是我见过最专业,最牛逼的,几乎来往的仕样书

等都是Excle表格.

我见过最牛的一次是用一个Excle导入其他Excle文件(bug仕样书)然后统计这些bug仕样书中总共多少个bug,分别对应什么级别......各种牛逼...当时真的是惊呆了...(应该是Excle中用宏,用VBA写的)

2.日本人工作更加考虑别人的感受,宁愿委屈一下自己.

公司的中国女性穿高跟鞋在公司走路都是很随便,也不怕弄出多大的声音,有一次几个日本人来这边出差看到一个日本女人,个头不高,穿着高跟鞋,但是她一旦走起路来都是抬着后脚跟走路(应该是怕高跟鞋走路声音大,影响到别人工作).想想都觉得累.

3.日本人工作的在工作椅上腰杆笔直,真的在很认真的工作.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2-24 22:05

就提一下目前所在日企里的状况吧:

常驻日本人三个——

1个技术总监,技术过硬且工作态度没话说,为人胆大但吃饭时付账小气(点菜如同喂兔子—全是素菜),自我中心但护犊子,爱打太极爱打高尔夫。

1个销售副总,坐着副总的位置,干着业务员的活儿,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死抠到底(比如上下班的车怎么排的,办公室的日光灯管为啥老坏,这周送水的为啥比上周晚了一天,业务员出差为啥不订8点的机票要订8点半的……)集团新加坡分部的某老大对其评价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stupid的日本人。”

1个技术副部长,技术过硬,为人胆小但吃午饭付账耿直,工作认真,工作以外随和好说话。

我的工作是翻译+销售副总助理+技术副部长助理(长期客串),每周24小时*7天随时要保持电话畅通,然后你们自行想象吧……



作者:飞灾已退乎勿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5312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2-24 22:05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31491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介绍一下背景,现在在日本某大学院读书,平时在一家软件公司打工(アルバイト)敲代码,一周去一两天就可以了,现在在就职活动中,参加了一些公司的实习,听了一些说明会,对日本人的思维感觉还是有点了解。

=============================背景完毕===================================


日本人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螺丝钉精神!!!我之前在某全球有30w员工的IT maker企业实习,听社员吹牛,基本上无论你是什么职种,即使是技术员或者是研究员,你都会被公司派到各种部门(比如做技术的被排到销售那去见学一圈)、世界各地去体验一圈(比如在日本干的好好的不知道为啥如然就被派到中国待一年),这叫异动,而通知你什么时候去、去哪基本上都是没商量的,让你去哪就去哪,上司一句话,而且下面的社员也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派去那。结果缺点很明显,各人的职业生涯完全不能由自己决定,即使你成了家也不一定能和你另一半呆在一起。。。当然大部分日本人还是引以为豪的呢。优点也是有的,一般公司的管理层人员都是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因为长期异动,对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运作都会有了解,如果想去管理层确实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对于公司来说公司也是受益无穷:每个人都无条件服从公司安排,公司总体利益基本可以最大化。

再比如我去某主机游戏公司实习,当时听社长讲话,原话是他们寻求的人才必须有「柔軟性」,所谓「柔軟性」就是公司安排你去哪你去哪,这是社长自己这么解释的,当时我就醉了,这种话在公开场合堂堂正正的讲出来正是说明了日本人对这一点是非常认同的。

当然小公司,创业公司就很好说话了,基本上你有实力的话想干嘛干嘛。比如我现在的打工,基本上就是每次上司说你能不能实现个XXX,我说能,给他实现一下就行了,也可以提一点自己的意见,建议如何实现之类的。

上面说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公司里我个人不太喜欢的文化,但是也有我非常喜欢的点:

从素质来说,日本人nice的上司确实很多,越是有实力的人越是深藏不露,非常平易近人,情商和智商都巨高,正是这样牛逼的上司管着一群螺丝钉才让日本的技术水平如此先进,产出有条不紊。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2-24 22:06


兰陵书梦:


我对日本同事的印象,咱有一说一不乱说,比起国内的同事少了很多心眼,工作怎么安排就怎么干,不会偷懒,也不会走捷径。

10年的时候在中日合资的物流公司实习,工作地点在上海松江保税区。那是第一次接触日本人,以前自然都是在抗日战争的影片中或者书本中了解到的。

所以开始对日本人还是很排斥的,总感觉他们不是“善类”,特别是日本男人,大家对他们的印象特别“好色”。

当时一起去的还有几个同学,大家抱成了一个团,生怕被日本同事给算计了。在印象中深深的刻画着日本人的形象,所以改变并不容易。

虽然大家尽量远离,可工作难免会有交集,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对待工作可以说一丝不苟,特别是工作流程,一定是严格遵守的。

在工作中绝不会耍小聪明,这是给我的深刻印象。而且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不像我们,心里想着要是有什么更好的机会,抓紧跑路。

当时培训的老师也是日本人,他是退休以后公司返聘回来的,他一辈子都在为这一家公司服务,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大家都震惊了,真是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对日本同事的看法发生了改变,那种对工作的执着,真的深深的震撼到了我。

还有一次去松浦仓库帮忙,当时的主管也是日本人,他告诉我们这帮实习生,工作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工作打理好,只有让自己出于舒服的状态,才能把工作干好,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

当时在松浦帮忙,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当时一批发往日本的产品因为厂家变更,所以我们负责重新粘贴标签。

在我们眼里,这点小活真是太简单了,只要覆盖原来的厂家就可以。刚开始所有人都特别认真,干着干着就开始走捷径了,也不管标签正不正了,反正按要求覆盖上就可以了。

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产品重新返工,这项工作开始我们干了十天完成,返工干了一个月。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程度,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从我个人的角度,还是挺喜欢日本同事的,并没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大家相处也比较融洽,彼此也很快成为了朋友。

可能有些刻板,夏天空调的温度永远是26度,工作一定提前十分钟以前到岗,每一步都有操作规程,绝对不可以省略等等。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只是说出了我的印象,不喜勿喷,欢迎大家讨论。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2-24 22:06

以前有俩日本同事总是会吐槽另一个日本同事听不懂人话,无法沟通。

我当时想,感觉你们其实是一卦的,跟你俩有时候我也沟通不畅。

后来这俩日本同事离职了,剩下我跟该日本同事沟通了。

果不其然,沟通不畅,十分沟通不畅。我脑子里一下子想起以前那俩同事说的,他总是答非所问。

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天才领悟到他的功力,发现了,跟他发消息不能采用委婉表达,一定要说,no,I think,哎呀,我真感觉他理解英语比理解日语要强。



作者:rainshinningfa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35635863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2-24 22:07

作者:Nicholas Zha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977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之前的工作,基本每年都会去日本出差一段时间,去过东京、福冈和冲绳。

先针对性的回答下~

1.比较难打成一片,工作起来都比较闷。有时候经常会遇到大哥坐那一天能一言不发的闷头干活。互帮互助么。。怎么说呢,完全看人。有的不说风凉话、不打小报告、不阴人,就不错了。

2.工作完去喝酒~得看工作性质。而且也不会是天天的。。不过日本人的确会靠这种方式放松。

3.加班来说么~日本是有加班文化的。加班,领导认为你努力。而且日本的正式社员,加班费是可观的。所以加班这个东西,习惯就好。。。天天终电也是有的。。

4.工作态度么。仔细,严谨,认真,确实如此。而且你说好的步骤1234.他们绝对是每一步都按照去做。绝不会投机取巧。。但是也会带来问题。。就会感觉他们很死板。

然后说说个人的一些体验和经历,在不同的公司,感觉也确实不同。之前去东京,每天西装革履,然后晚上加班,有的日本人能力真的很强,而且很负责,人也很好,下班之余还交流各种游戏。但也遇到过,能力不行,然后只会说风凉话阴人的小鬼子。在东京总社,领导是北海道人,豪放,没事就请客。各种吃,各种玩儿~~这种日本人还是很少见的。在冲绳应该感受最不同的吧,有次去正好是夏天,一进办公室以为到海边了。。各种夏威夷式的大花衬衣,短裤=。=||| 总社有一点让我感觉十分人性化啊。有次去上班,门禁还没发下来,就在门口等日本人。于是在门口等啊等,突然就看一个个的年轻妈妈,带着小孩儿就来了。。然后都进到了一楼一个地方。然后妈妈们出来上楼。。当时就惊了,后来了解到,是公司特意安排的一个部门?算部门吧,就是托儿所似的。。会有专人帮忙照看孩子。。当时感觉,冲这点,这以后也可以考虑转总社啊。不过后来离职了,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也只能像总社,Google这样的大手企业能干,小企业是想干恐怕也负担不起。总体来说,日本的工作强度会比较大,不像国内有张有弛。工作上可能会有无谓的加班,但那就是他们的文化。日本人么,基本像深交是很难的,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反正心气儿顺就好了,管它日本人美国人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2-24 22:12

链锤:


日本人专业素质不错,但缺乏自发主动性。

你如果能把工作细化,明确告诉对方你需要他做什么,并得到他的认可,那么大概率事情能做得很好很细致。反之他们很可能会因为某个环节不明确而停滞不前。

要学会与他们打交道,用好这些工具人。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2-24 22:13

刘伟:


日本人都是处女座。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2樓 發表于:2025-2-24 22:13

步行去巴黎:


据家里人说,与日本同事在办公室门口讨论工作时,日本同事会自己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小铁盒用来弹烟灰 个例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3樓 發表于:2025-2-24 22:13

作者:晨风Morrowin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23281576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刚刚发生的事情,就在这里写一下吧。

跟两个樱花妹一起做一个游戏,这游戏的企划内容是我想的,分工上她们一个拿走了建模一个拿走了编程,我就画ui弄BGM,这种获得感不强的工作。

这还不算,画画她们只让我用Ai画,其他软件一概不要——Ai根本没办法画太细致的图啊!而且我根本没用用这玩意的经验啊!

OK,fine。我加倍努力,赶在进度前完成了所有的按钮、绘画、鼠标外观(她们最后没做完,很多素材没用上)。

结果建模那边赶不上进度了,没办法,我接过了游戏场景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又加班加点了一周。

期间这妹妹每天要求我提前完成,搞得我上课前完事了上课的时候没事干,她也就顺势又分给了我一些她的工作。

好了,一个学期了,终于在今天结束了。

结果最终报告ppt(也是我做的)上,这妹妹就给加了一个分工页面,在这个页面上只给我写了:UI设计和BGM,好家伙我成拉垮的了!

你是不是想问:她会不会只是不想写的太详细,就按照原本说好的分工写了?

P!!!

期间她小姐妹参与了一个绘图,她就硬给她小姐妹加了个“游戏画面”——哦对,这姐妹把简单的游戏机制硬编程了四个月,上学期我编程量是她的三倍,都是三节课弄完的啊!!!

于是,这个企划、绘画、3D我都有参与的游戏项目,在外人看来我就是那种分组里最拉垮的人。

万幸这只是大学的分组课题,我想问一下各位日吹,这要是在公司里,我会被搞得有多难看?

你问我和日本人工作的体验?

日本人普遍眼高手低,渴望高完成度但能力又不如国人,只能给国人甩锅——末了他们还会仗着你是外国人不好撕破脸,把你的功劳也给抢了。

最恐怖的是,她们俩全程都对我很温柔,日本女性的媚男体现的淋漓尽致——可惜我不喜欢嘤嘤怪…

然后今天她们在温柔地和我聊完天以后,就给我捅了这么一刀。

你可以和日本人工作,但在大问题上你必须对他们严防死守,因为他们真的不介意为了一点虚荣要了你的命。

以及如果你组里的日本人都不想担责任,那就你自己提出当组长,即便要犯错误也不能把犯错误的机会留给日本人。办事情果然还得自己说了算。

如果你不信,那你福分可就大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4樓 發表于:2025-2-24 22:14

作者:群星我之歸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7938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 

@张新

邀请回答。

只是怕我的经历不具代表性,因为自2008年以来我一直在(在日本的)外资企业工作。现在在金融业从事IT,供职的虽然是日本企业,但我们大部门不管是business还是IT,都有大量的外国人的存在。Business方面尤其是Front Office和non yen product相关的人员外国人很多,IT则更甚。这些外国人中不谙日语者甚多,即使有会讲日语也多半不能读写,尤其是西方背景的。再加上工作需要,和其他地区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地沟通频繁,所以de facto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很多职位日语是锦上添花的技能,而非必须。就我自己而言,首先几乎所有的邮件和文档(>90%)是英语,口头交流每天大概90%的时间也是在讲英语。所以恐怕我讲的大概只能算作在日本的有外资背景的金融企业的一个样本来参照。



首先大概会颠覆很多人对日本人的一个印象或者说成见大概是英语水平。如上所述的原因,我们大部门的日本同事们都会讲英语,而且其中大多数水平相当不错,这里不错的定义是不仅写的英文流利通畅,讲起来发音也相当标准:一开口你就知道他/她发的是英音还是美音,细听的话能听出其中有些人带点口音,但却鲜有那种典型日本口音。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从小就上的国际学校,就是有长时间海外教育背景,没有在海外教育经历的也多半在学校里受过良好的英语训练。我的总体感觉是,日本人的英语水平较之国内是两个极端(就是根本或基本不能讲,和讲得很好的)的人群按比例比国内多,但中间段讲马马虎虎的英语的人群按比例大概要比国内少很多。
其次是飲み会也就是工作后聚会这种文化。分化很明显:在日本人多或者几乎都是日本人的部门非常典型,基本会去那种居酒屋,其中不少成分是联络感情需要的应酬;在欧美人居多的部门则是下班后一起去PUB,大家站着喝酒扯皮;也有我所在的team这样的一种存在,大家下班后各自回家,最多私交很好或者志趣相投的偶尔单独小聚。
其他的职场文化也分化明显。举个例子:从入职时开始HR的培训里就不断强调所谓パワーハラ(power harassment:利用职务权威骚扰部下),而HR之所以这么强调估计也是因为这是传统的日本企业的文化的一个问题。我亲眼见过附近全是日本人的team里(我们是整个楼各个floor除了会议室和大老板们的办公室,都是大家共享的工作空间)有上级突然对部下用几乎是咆哮的音量说话,但坐在附近的别的team的外国人马上就给检举到HR去了。。。

加班:我们因为是年俸制,offer上写明每个月有100小时的サービス残業也就是不计加班费的加班时间。实际操作上加班不多,有时候项目紧点回家会晚点,大概8、9点,一年偶尔有那么两次会拖到10点以后,其余基本在7点前回家。Front office的系统测试因为要连market和broker,基本在周末和假日进行,可以调休。刚才说的这是我们IT做开发的,做production support的则是shift制完全跟着market走,market close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暂时想到这么多,欢迎提问,我知道的话随时补充。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5樓 發表于:2025-2-24 22:15

作者:miy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5631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参加完公司的二次会回来,忍不住想说一下别的答题者中不一样的工作状态和一起工作的日本人。

先交代一下背景:就职于日本的一家由台湾老板开的小商社六个月,简单的说就是把中国的东西卖到日本去。老板在大陆也有工厂。

主要工作是和日本销售一起应对客户,反馈中国。有很多事情需要将中国的消息传达给日本销售,相当于沟通桥梁吧。和我一起工作的日本销售都是三十以下,出差去过中国好几次,工作不谈政治,但偶尔也会较真一下。其实日本人也是要分人的,有同事和我说过: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因此下班后互不联系最好。如果周末因为工作打扰了我也会感到万分抱歉。但有同事却是和我说如果想去什么地方尽管说会带我们玩(特别是中国同事来日出差,周末全陪同各种逛)。公司组织聚会会一起去居酒屋(通常周五晚上)大家都玩的很开心。

关于打成一片一说一周五天起码每天十小时的见面,在这期间工作相处融洽就好,周末我其实也不想看到他们的脸+_+

至于加班,由于我们是传统制造业,有急件来的话会适当加班,基本七八点,偶尔九点。其实作为销售就是需要24小时开机没有加班和放假一说。

谁说日本人喜欢加班的,至少我们公司没有一个人愿意加班(中国人日本人都一样不愿意),真的是因为有事情必须加班。没有人会拖拖拉拉的把工作拖到下班后。(可能这个还是和工作种类有关吧,不允许我们拖拉)

我的情况可能不符合其他人描述的日本工作状态吧。大家都年轻 充满朝气,互相理解适应着中日两国的文化 思维 想法 做事的差异性,不断包容 互帮互助 。

以上,酒喝的有点晕。若有不当,以后再修正。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6樓 發表于:2025-2-24 22:15

作者:百花骑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4884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小花太君本身经历而言吧:

1、尊重强者,歧视弱者。

若是本领高,专业技术好的,较容易得到日本人的尊重、信任。小花与一个前辈一起为日本人做翻译,前辈非日语专业,表现不佳,结果遭到日本人各种吐槽,在他们身上确实感受了一把日本独特的强弱尊卑等级划分。反倒是刚刚毕业,日语基本功过硬的小花太君,他们各种讨好,每次回国都会带回一些小礼品赠送,价值不高,但很温暖。这也是小花拼命学日语的动力之一;

2、八小时以内认真,八小时以外……呵呵。

话说那班日本人,确实很认真,做事一板一眼。刚来时本花少好生佩服,甚至产生了以人为镜、以人为师的想法。但一下班,他们的第一个问题着实令人大吃一斤(生鱼片),曰:“城中可有‘小姐’否?”这班人跟小花学中文学得跟鬼一样,一句话却无师自通发音标准表达清晰:“小姐,能一起回宾馆睡觉吗?”小花到今天还弄不明白他们是去哪折腾会的,难怪爱情动作片文化岛国如此盛行……

3、做事死板,不懂变通。

对于以下技术层面的东西,中国工程师们也是久经战阵,轻车熟路,一个问题能想出N种特别灵活解决方式,在非洲东南亚都行得通,但是到了日本人那里,完蛋了,他们就认一种:公司规定的路数。那些东西耗时间,耗精力,就是不管,反正不会出错就对了。这就苦了小花这个文科生整天还得去为那些高科技专业术语的解释累个半死不活。久了双方老是因意见不合有争执,其实真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思想上方法上分歧太大了……

话说在这里说日本人坏话应该不会被哈日的同仁们崩了吧,呵呵。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7樓 發表于:2025-2-24 22:17

作者:一杯沧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425228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之前在一家日本上市公司驻某城市分公司工作。说说自己的体验。

1 分公司老总是日本人,当年一个人来中国创立分公司,用了8年的时间把分公司从他一个人做到几百号人的规模。每天上班差不多是公司第一个人去,下班差不多是公司最后一个走。为人很和善,因为当时分公司具体管理是一个中国人副总全权负责。据之前听老同事讲,由于副总比较抠门,之前不管是逢年过节都是一毛不拔,还是老总强力要求下才得到了很多的改善。老总和大多数日本人一样,非常的和善,不管是公司内公司外遇见了都会马上给我们打招呼,而且个头非常高,当年彻底改变了我对日本人身高上的偏见。老总很有才华,据说是做保险销售出身,口才很好,所以每周全员例会的最后时刻就是老总的个人演讲时刻,每次都换一个主题说,谈人生,谈时事,谈政治,谈移民,谈对中国的感受等等。说的都很有道理,当年刚入职场的我获益匪浅。

记得有一次,老总的妻子来中国照顾他还来公司帮过忙,第一次见到时我们都非常惊讶,老总的妻子看上去就二十多岁的样子,无不感概日本的护肤技术和化妆技术的强大。

后来的后来我离职之前,老总由于妻子生病,在中国漂泊了10个年头后回到日本总公司去了。因为日本和中国放假时间不同所以每年确实除了回总公司述职是很少回日本,我确实相当佩服他的敬业精神。

2 第二个日本人,是当时常驻我们这边的一个和日本联络的技术员,天天没事拉着老员工和部长开会,讨论项目的问题。每天快下班时一副皮笑肉不笑的问你工作进度如何,要是有必要的话就加加班,周末有必要的话也来。由于他在总公司那边地位不高,所以那边有问题拖到我们头上时他从来不辩驳,然后就天天和我们谈谈谈。搞得我们挺受气。

他对excel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连给你发条消息都恨不得用excel给你,从来不用word和ppt。

excel简直就像日本人一样,外表简单,但是内心极其复杂。

日本人极其注重隐私,记得有此公司吃饭大家故意把他喝倒了,虽然他的酒量好,但是也经不起车轮战,然后由于我住的地方和他在一起小区,就被要求和另一个同事送他回去,小区里面有很多区,才走到他那个区门口,就一个尽的向我们表示感谢,要我们把他放在那里就可以了,但是由于以他自己的能力估计是爬都爬不回去,然后说了半天送到楼下,又一个劲的道歉,结果都按不了电梯的按钮,我们又不得不送他上楼。到了门口就坚决不让我们再送,说自己可以搞定,因为有自己的隐私所以就不 用再送。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8樓 發表于:2025-2-24 22:18

白丁:


在一个全日资企业工资两年,总监级别以上都是日本人,我的感受是,都是机器人。

1做事最重要是,政治正确,死脑筋。完全理解不了逻辑正确的情况下结果怎么跟他想要的不一样;

2全无感性,每天最早到,加班到8、9点,中午少吃甚至不吃,工作时间连私人手机都不开机;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9樓 發表于:2025-2-24 22:19

终于碰到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了。

之前公司是一家日企,接触的日本同事不算多,只能算是以管窥豹了

日本同事都非常有礼貌,每次见面都会问好,寒暄之类的,但是可以感觉到这是有礼貌的疏离,就是大家明面上有交集但是进入不了他们的世界。

但是其中有个日本同事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很好,他回日本休假前还特意问我们有没有东西需要他带的,不是礼貌性地问哦,是在我们表明不需要带的情况下好连续问了三四遍,好吧,既然他如此热心,我们就要他帮忙带了点护肤品,重点来了,他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有疑问的地方居然还打电话问他远在日本的夫人给意见,这认真也是挺让人感动呢,当然为了表示感谢,小伙伴们一起请他吃火锅,他表示各种好吃,哈哈。其他与之相处的细节也能发现他非常nice

和他的相处中我觉得中国人啊日本人啊这个身份没有那么重要吧,以诚待人,人亦以诚待之

现在已经离开那家公司了,仅以此答献给他,Toyama-san, wish you all well



作者:想飞的faye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731411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0樓 發表于:2025-2-24 22:19

跟日本人谈判有两个印象,
1 对方见我们来了四个女的,特别惊讶,表示日本很少有女人出来谈生意。
2 本来是通过中介跟一个合作方联系,进展慢。对,所有跟日本合作的项目一大特点就是流程特别长。在东京的另一个合作方说可以帮忙引荐,于是就约出来喝咖啡。对方是老派的生意人,一见面就表示,因为中介已经先联系过且做了部分工作,这次见面只是私下交流,具体商务细节还是交给中介吧。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6265/answer/910282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79 回複數:58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2-24 22:44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