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9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317 18
(轉載換日線)「讀空氣」養成記──幼兒園階段,是我們日本人最「自由」的時候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樓 發表于:2024-4-22 19:14
在某一次的大學課堂上,一位授課老師跟我們聊著留學生活,當他聽聞我在幼兒園當志工後,不經意地說出:「大家有機會可以多到日本幼兒園去看看,那是我們日本人最自由的時候。」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4-22 19:14
在深入日本前,我對日本的幼兒教育一直充滿著「自由」的想像,因為很常從電視節目或雜誌上看到日本幼兒在戶外進行遊戲,以及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真正來到日本後,我在幼教現場看到的也是如此,只是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對文化現象的觀察,我逐漸發現日本幼兒園的「自由」,其實有著另一層文化意義。當然,即使在幼兒園每週一天、連續蹲點 5 個月,我仍無法說這樣的經驗就代表了全部的日本,但確實能反映出部分的真實面。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4-22 19:15
幼兒可以自己決定很多事情?
在日本幼兒園內,仍有團體進行的活動、說故事的時間,但老師並不會強迫沒有興趣的幼兒參加,在團體活動過程中就算不專心,只要幼兒沒干擾到別人,老師也不會一直提醒。
對於一些大型活動需要的道具,園方不會限制「同一個時間」讓「所有人」一起製作,而是會分成好幾天逐步完成:第一天,老師會詢問有誰想要今天做道具?幼兒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現在開始做,或是先去玩;隔天老師會針對還沒做道具的人再次詢問意願,如果幼兒仍然完全不想做也不會勉強,但是他就會錯過了這樣的機會,或者沒有自己的作品。
在幼兒園內,連吃飯、喝水也都是幼兒「自己的事情」,我極少聽到老師招呼全班去喝水、上廁所,這些需求都是幼兒自己要處理的,自己想去就去,連要出門散步時老師也不會集合大家先去上廁所。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4-22 19:15
到了午餐時間,大家要吃多少飯量也沒有強制,老師基本上會先給一定的份量,允許幼兒自己酌量減少,我看到有些幼兒吃得都非常少。比較特別的是,如果自己選擇後卻又剩下太多飯菜沒吃完,幼兒會被要求向廚房阿姨道歉,因為自己浪費了食物。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5樓 發表于:2024-4-22 19:15
學會「讀空氣」才能適應團體
在幼兒園內,最常見的就是同儕之間的爭執,我在日本幼兒園的志工經驗也是如此。不過,幼兒在吵架時,老師基本上不太介入,只要沒有太大的身體傷害,老師們通常都讓幼兒自己協調,因此這樣的狀況一天之中可能會發生好幾十次。
雖然這與臺灣的狀況差不多,畢竟幼兒本來就容易吵架,但是在日本,老師介入的標準卻與臺灣老師差很多。例如:兩名幼兒在搶玩具,既使對方推人或是用拉扯的,只要沒有人受傷,老師並不會立刻制止;我甚至看到有孩子因不滿對方搶自己的玩具,而採取如日本漫畫裡的「飛踢」招數。
當衝突發生時,許多幼兒會哭著來找老師幫忙,但老師通常會請孩子好好說,並讓他(她)自己回去處理,成人們不太會執行「仲裁」的工作以介入判斷誰是誰非,也不會請兩位小朋友當場相互道歉、握手言和。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幼兒如何在團體當中「生存」下來,其實很大一部分要靠自己去「讀空氣」(辨認當下的情境氛圍)和「想辦法」。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樓 發表于:2024-4-22 19:15
我親眼看過一次實際案例,陽太(化名)時常被由美(化名)搶玩具或欺負,但就算陽太大哭後來找老師,通常也只是被安慰一下,老師並不會幫忙陽太處理與協調。經過一段時間,陽太自己想出了一個方法:當由美搶了他的玩具,陽太會跑去把由美櫃子裡的東西翻倒出來,使得由美只能放下玩具去處理自己的櫃子,陽太就趁機拿回自己的玩具。而老師知道了這樣的事情後,竟也沒有多說什麼。我想,陽太在當下就已經讀懂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處理」的空氣,才有機會找到了「在這個團體中生存下來」的方法。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7樓 發表于:2024-4-22 19:15
到了小學之後,「自由」不復存在?
若單看我分享的上述情境,確實會感覺到日本的幼兒園是非常強調「自由」的。在某一次的大學課堂上,一位授課老師跟我們聊著留學生活,當他聽聞我在幼兒園當志工後,不經意地說出:「大家有機會可以多到日本幼兒園去看看,那是我們日本人最自由的時候。」
我頓時感到非常訝異,既然幼兒園如此自由,為何日本人上了小學之後氛圍卻變得相當克制?不論是課業、作息,還是書包、穿著,全部都強調一致性,如果跟別人不一樣,就很容易遭到排斥。小學階段之後忽然緊縮的文化特性,似乎讓幼兒園階段的「個人自由」消失了。關於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但要能完整理解文化,還需要放入時間軸來解讀。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8樓 發表于:2024-4-22 19:15
在我看來,日本幼兒園這「個人自由」的背後,或許是在進行一種文化的自然壓縮與淘汰:幼兒需要自己學會識讀環境當中的各種氣氛與線索,他們必須意識到自己應當要能跟隨團體,才可能被團體認同。也就是說,如果發現自己跟不上了,需要自己想辦法,否則很容易會被團體排擠。
如同我先前曾分享過日本幼兒園的運動會,在當中可以看見成人的角色是隱而不顯的──團體舞蹈時老師不會站在前面示範,因此當有學童跳錯時非常明顯,此時就要懂得依靠團體來自我校正。
這樣的「自我校正」,也可以在前文所提到的各種作息情境中看見:自己喝水上廁所、自己決定吃飯的量、自己辨別團體討論的情境、自行處理與朋友間的紛爭等等。日本幼兒需要能處理各種自理的問題,也要能懂得分辨此刻的情境;當大家都在進行一項活動時,就算沒人叮嚀,自己也應該要默默跟上。
整體來說,在幼兒園階段,老師會簡單地提醒,但不會強迫;不過當幼童未來升上小學後,卻會因此受到同儕的壓力而被排除在外,彷彿只要和團體不一樣,就會被劃作是「另一邊的人」。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9樓 發表于:2024-4-22 19:15
日語結構的文化特質:感謝、尊重和委婉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幼兒園要安排校外教學,光是一趟行程,幼兒就被要求對老師、志工與司機等表達 3 次感謝之意,分別是在校外教學前、中、後。
而在旅程結束後,大班的植拓(化名)不願意表達感謝,班級老師非常罕見地嚴厲說道:「你是因為誰才可以去到那邊?這樣還不懂得感謝嗎?請好好地向他人表達謝意!」當老師對他說出這樣的重話,其他幼兒也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最後植拓還是從口中說出了感謝的話。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0樓 發表于:2024-4-22 19:16
回想年初時,我送給園內其他班級老師小禮品,這些老師都另外找了時間「特地」走到我面前向我「鞠躬感謝」,讓我有點受寵若驚,畢竟在我的文化價值內,我認為他們的感謝回應遠遠大於我送的小小鳳梨酥。
從這幾個事件中,我逐漸懂了日本人不說出口的一項價值:就算不是真心的,你也必須要能說出感謝的話語。因此,在觀光的時候,我們時常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對觀光客的熱情;對於一些討厭的客人,他們也仍會表現出感謝「的樣子」,使得日本在國際上的觀光形象總是數一數二。如果你有在日本買過比較正式的衣服,應該也會對試穿衣服時,日本店員那股「稱讚」他人的魔力、對顧客滿滿的「敬意」,留下深刻的印象。
若把這個現象對比日本的語言系統,也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日語當中有著敬語的存在,只要對於長者或地位崇高之人,都需要使用敬語,然而,「使用敬語」其實與「內心是否真的尊敬對方」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1樓 發表于:2024-4-22 19:16
我和一位日本朋友曾深度討論為什麼日本人的敬語如此重要,透過他所做的民俗考察,推測可能是因為日本山多平地少,天災也頻繁,因此過往的自然資源、農作物相當有限。當資源有限,個人想要在村落中生存下來,一定要能被一個群體所接受。如何才能被群體接納呢?抬高對方的地位能起很大作用,因此使用「敬語」讓對方覺得自己地位崇高,或者降低說話者自己的地位使用「謙讓語」,都是可行的方式。再加上日本過去施行封建制度,所以日語當中的階級概念也就逐漸成立,而「要能被團體接受」這件事,久而久之就成了日本文化非常重要的運作基礎。
另外,日本人對於不願意或不要的事情,在語言使用的系統中通常不會直接表達「不要」的意思。例如:「ご遠慮ください」,其實並不是真的要你多想想,而是一種表示禁止的客氣說法;而當我們與剛認識的日本人相約喝茶或吃飯聊天,對方若說出了「また今度」(下次吧),基本上有 90% 以上是拒絕的意思,但這個詞對不少臺灣人來說,卻代表著還有至少一半的機會。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2樓 發表于:2024-4-22 19:16
我自己跟日本很多行政機關、商業單位互動的時候,也慢慢感受到日本人對於「拒絕他人或禁止」的迂迴程度。我想,這或許呼應了日本文化背後「要能被團體接受」的重要運作基礎。畢竟,如果一開始就非常直接地拒絕對方,可能會被對方討厭、排斥,所以在社交場合上,總是需要運用各種客氣的語言來包裝自己的不願意。也難怪外國人會對日本文化抱有一種「空氣很難讀」的印象。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3樓 發表于:2024-4-22 19:16
日本獨特的「個人集體主義」
觀察到這裡,我們或許會對日本人到底是「集體主義」還是「個人主義」抱持了一點懷疑。我認為,讀者可以把上面這些論點套用在《換日線》另一位作者張卉青 Olivia 的〈日本竟比臺灣更重個人主義?從合群與隱喻文化剖析日本社會真實樣貌〉,如此一來就能理解這篇文章之所以分析日本較偏向「個人主義」的原因,那就是:為了自己不要被團體排斥,所以努力配合團體。
也就是說,在這種文化運作模式下,「落單的個人」很容易成為被團體排擠的對象,而被排擠的原因,並非是這個人的特質本身,而是因為「落單」。當然,你也可以與團體有完全不同的「想法」,但你表現出來的「行為」,必須要與團體一致才行,因為這個文化強調的是團結的價值,要團結才能生存下去。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4樓 發表于:2024-4-22 19:16
例如我在學習日語時,聽聞了「便所飯」這個詞,意思是一個人自己在廁所吃飯。有一次我問了日本友人,為什麼會有這個詞彙?對方告訴我,她自己其實也做過「便所飯」這件事,而她認為許多人這麼做的其中一個理由,與便當有關:在「自己帶便當」的情境中,如果自己的便當不夠漂亮、豐富(跟大家不一樣),就會被其他同學瞧不起。至於她自己的「便所飯」發生原因,則是因為找不到一起吃便當的朋友,在學校內,如果總是一個人行動,便會被視為不合群,當時她為了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沒有人可以一起吃飯,於是躲到廁所裡吃便當……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5樓 發表于:2024-4-22 19:16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自由」意義
關於日本幼兒園內的自由,我個人對於這般文化現象的解釋,會認為是一種「給幼兒學習閱讀空氣的過程」,如果幼兒能在這個階段學會閱讀空氣,上了小學之後就會比較順利跟上團體、融入日本文化。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6樓 發表于:2024-4-22 19:17
而老師之所以沒有特別提醒,或應該說老師的提醒方式較為隱晦,總是輕輕點到為止,剩下的要靠自己去體會,是因為未來上了國民教育階段、甚至長大到了公司職場,其實存在著很多這種需要自己讀的空氣,像是:上課老師問問題時,不要搶著回答出風頭;公司聚會乾杯時,位階低的人酒杯不可以高過主管;與同事吃飯時,資深的前輩或主管要坐在裡面的位置,新人要負責點餐、倒酒──這些內容通常不會直接教導新人,而是被預設為一種「你本來就應該要懂」的人際常識。
在歐美一些對於個人特性相對重視的國家,會從幼兒階段就引導學生發展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識,教育系統也會配合多樣的走向而有不同選擇。然而,日本的幼兒園雖然「自由」,但上了小學乃至出社會之後,這樣的自由並沒有銜接上去,反而是快速引導個體要往團體方面靠攏。也就是說,日本幼兒園的自由並不是像歐美文化一樣,是基於「要發展個人特色」的自由,而是一種「要讓幼兒能意識到自己該跟上團體」的緩衝自由。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7樓 發表于:2024-4-22 19:17
因此「日式自由」與「歐美自由」,在文化本質上具有不同的意義,在看似相同行為的背後,存在著不一樣的文化目的。當然,我們還是要相當謹慎,不要掉入了文化價值判斷的窠臼,「日式自由」有其文化脈絡,「歐美自由」當然也是,在跨文化的經驗當中,絕對不是要去比較其優劣。事實上,在思考到這樣的觀點以後,我更想要深入知道,所謂「臺灣的自由」又是怎樣的樣貌呢?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8樓 發表于:2024-4-22 19:17
原作者:楊逸飛/不惑大叔留學筆記


公立幼兒園教師,35 歲開始認真自學英文與日文,2023 年(39 歲)前往日本留學。記錄自己的「中年大叔」留學生活,實現自己希望理解台日教育文化差異的想法。相信有別於年輕人的熱情奔放,中年的溫潤人生經驗,也能開展出獨特的留學經驗。中年的人生並非凋零的開始,而是逐漸沉澱,然後趨於內斂。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9樓 發表于:2024-4-22 19:17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317 回複數:18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4-22 19:17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