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宮崎縣於13日晚間發生規模6.6地震,雖然局部地區測得最大震度5弱,且出現20公分高的海嘯,但災情大致上並不嚴重。不過對日本而言,未來還是有發生大地震的風險,不能夠就此輕忽。
根據日本媒體「現代ビジネス」報導,曾在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研究地震預測的專家佃為成指出,在一些地震活動頻繁的地區,如果某段時間內地震次數銳減,有可能代表該地區出現「靜穩化」。而靜穩化被視為大規模地震的前兆現象。如今日本的新潟縣,就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除此之外,還有靜岡縣燒津市和沼津市等地區,出現了地下水溫、水位上升的狀況。由於地下岩盤在承受壓力,產生裂縫時,滲入裂縫的地下水會被高溫流體加熱,導致水溫升高。此現象以及搭配菲律賓海板塊動向觀察,也有可能是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的前兆。
至於關東的部分,千葉市及其周邊的千葉縣西北部地區,正位於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地帶。自2021年10月發生M5.9地震以來,該地區的地震活動變得活躍起來,有感地震次數也有所增加。
東京都青梅市到立川市、府中市一帶的斷層帶,也是一大隱患,這條立川斷層帶發生M7.4級地震的可能性高於日本其他活斷層。儘管自1000至2000年前未曾發生地震,但也可能代表現在正是差不多要發生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