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发了191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501 190
(轉載知乎)为何日本大学qs排名掉的速度非常快日本有没有一种紧迫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1楼 发表于:2025-4-19 16:41

嘿嘿嘿:


靠,今年秋天就要去名古屋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留学了,研究昼夜节律方向,看了答案我慌得一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2楼 发表于:2025-4-19 16:41

大唐军情六处:


说白了,日本越来越穷,经费越来越少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3楼 发表于:2025-4-19 16:41

神魔恋:


日本那么多拿诺贝尔奖的,还在乎这个?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4楼 发表于:2025-4-19 16:42

虚惊夜雨情:


一方面是没钱,一方面是不愿意拉国际生提高国际分

所以自然就掉下来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5楼 发表于:2025-4-19 16:42
作者:Epimetheu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3392112/answer/1277971444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子高校没钱,理工科不可能搞得好。

另外,可能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理工科上了,很多人都没注意到,本子的经济学研究也是一塌糊涂。论近五年在广义经济学top的发表,就连我校这个草台班子都比日本任何一个研究机构要多。要注意,搞我们这种研究可花不了多少钱。


UTD24亚洲排名

日本utd24发表最多的三兄弟:一桥、早稻田和阪大

日本高校确实辉煌过,但现在的科研产出就是全方面不如中国,而且还是在一个持续衰败的过程当中。

从研究活动的可持续性出发,就算是英加澳这些水校集中地的未来都比日本要光明。人家至少及时把水校的商业模式走通了,不仅有钱建豪华新楼,还有余钱反哺研究需要。人家就算一年招几万个不学无术的学生,只要能养得起老师,而这些老师能继续在top上发文章或者做出其他重要成果,它就依然还是名校,只是毕业生含金量低一点而已。而如果日本高校真如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在意论文,那真正的衰败还在后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6楼 发表于:2025-4-19 16:43

jeffcheng:


qs跟明星打榜一样,粉丝冲钱越多排名越靠前。悉尼 墨尔本开了多少水专业 排在普林斯顿前面也是不要脸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7楼 发表于:2025-4-19 16:43

可不敢不68赎罪:


经济中心必然会成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研中心。

赢家通吃,向来如此。

牛津剑桥牛,是因为日不落帝国沉淀的200年的余晖。

哈佛斯坦福牛,是因为世界霸主,蓝星一极。

日本的大学牛,是因为二战后的高速发展直至上世纪80年代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现在日本还剩什么呢?

造假+鞠躬组合拳,红豆泥私密马赛吗?

等之前的口碑红利吃完,还会有得降呢。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8楼 发表于:2025-4-19 16:43

熙河:


如果日本的科技实力是世界第一,那么全世界的科研工作的通用语言一定是日语,日语一定会超越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如果中国的科技实力是世界第一,那么抱歉,老钟的科研工作者依旧会用英语授课,用英语发论文,把洋大人的东西奉作神明,争着去当达利特领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9楼 发表于:2025-4-19 16:43

林子言:


一个学校应该以教书育人为本分

至于武林排行榜,不重要不重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0楼 发表于:2025-4-19 16:43

千千结:


那个排名不靠谱吧。。。

什么澳大利亚还有一堆大学排名那么靠前。。。

澳大利亚是一个人口和台湾省,乃至成都市一样多的国家,早就去产业化去得差不多了,除了卖矿还有啥建树(就不谈历史了,毕竟澳大利亚早年也有诺奖得主,也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和造船乃至发动机工业)?看看台湾,都还有享誉世界的半导体产业和精密加工制造业。

日本21世纪以来可是出了20位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得主,个个都有含金量。

当然假以时日,我相信我们国家在未来20年内应该可以在多个科技前沿领域起到引领作用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1楼 发表于:2025-4-19 16:44

diors:


因为科研花钱,而日本大学曾经的辉煌都来源于泡沫经济爆裂之前的那群老家伙,老家伙们有热情也有钱,可以搞想搞的研究,那自然水平是高的。而泡沫经济爆发后的年轻人没有老一辈的科研热情和资源,当他们成为研究主力时,大学的水平自然就下去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2楼 发表于:2025-4-19 16:44

作者:油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3392112/answer/1280235563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大学QS排名掉速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语言与国际化因素:QS排名中,国际化指标占一定比重。日本大学大多以日语授课,论文也多以日语书写,国际学生和教师比例较低。这使得它们在国际交流、学术传播等方面受到限制,难以获得较高的国际化评分。

- 科研产出与引用:在QS排名中,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是重要指标。日本教授更注重实际研究,对论文发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导致论文产出量和引用次数不如一些欧美高校。

- 排名指标调整:QS排名的指标和权重会定期调整。近年来新增的“就业成果”“可持续发展”等指标,对擅长产学研结合的韩国大学和注重相关领域发展的欧美大学更有利,而日本大学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不明显。

关于日本大学是否有紧迫感,存在不同情况。部分日本大学可能并不太在意QS排名,因为它们认为专注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比追逐排名更重要。日本国内有自己的大学排名体系,如偏差值排名,更能反映日本大学在本土的实力和地位。此外,日本大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口碑和影响力依然存在,其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也有一些日本大学开始意识到排名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吸引国际学生和科研人才、提升国际知名度等方面。比如,一些大学可能会采取措施提高英语教学比例、增加国际交流项目、吸引海外优秀教师等,以提升在国际排名中的表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3楼 发表于:2025-4-19 16:45

不惑:


排名下降,要么是因为自身不「能打」,要么是因为对手太「能打」,再就是这两个因素叠加。

日本大学之所以掉的快,就是因为这两个因素赶一块了,导致倍速下滑。

首先,来看Q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比体系。

这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评估框架,旨在衡量高校的学术实力、研究影响力及国际竞争力。

核心评估指标及评价方法如下:

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占比最高(综合排名中30%),通过全球学者调查评估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占比15%,通过企业招聘方的反馈评价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篇均论文引用(Citations per Paper):衡量研究质量,占比20%。

H指数(H-Index):反映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平衡。

国际化指标(Internationalization):包括国际教师和留学生比例。

2025年又新增“可持续性”“就业能力”“国际研究网络”三项指标,推动高校在绿色技术、学生就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被纳入评估。

QS排名体系虽然是通过多维度指标动态反映高校的综合实力。但却明显对英语国家「友好」。

英美高校因语言优势和国际化程度高,长期主导排名。哈佛大学在15个学科中位列全球第一,麻省理工学院在工程领域表现突出。

日本等非英语国家则因国际化不足等短板,在排名上明显吃亏。

其中日本地大学最为突出的短板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国际化程度显著偏低:日本大学的教学语言以日语为主,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比例远低于欧美及中国高校。东京大学的国际教师占比仅10.1分,国际学生占比29.7分,而复旦大学这两项得分高达93.3分。

论文引用率受语言局限性拖累:日本学者更倾向于用日语发表论文,且引用文献时较少选择英文期刊,导致在QS以英文文献为主的统计中处于劣势。

东京大学的单位教员论文引用率得分仅为57.3分,远低于清华、北大(90分以上)。

当然,日本的大学也有自身的「长板」,在学术声誉、雇主声誉两项指标中,日本大学得分优异如东京大学学术声誉满分、雇主声誉99.8分。

然而,这两项的权重偏低,学术声誉(30%)和、雇主声誉(15%),导致在这两项中上的优势不足以弥补在国际化方面的短板。

更致命的原因在于日本的大学压根就不去主动弥补自身的短板。

日本大学更注重实际研究而非论文发表数量,教授没有强制性的论文发表KPI。

另外,日本高校自身封闭加剧这一先天的劣势。

日本大学长期以本土学生为主,国际化改革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推出英文授课项目(如东京大学GSP),但规模和影响力有限。

在自身的劣势不断加大的同时,来自中国大学的强势竞争无疑让日本大学雪上加霜。

日本大学排名的快速下降的另一面是中国高校在QS排名中的快速上升。

如清华、北大进入前20,挤占了亚洲名额。

中国通过大规模投入高等教育、鼓励英文论文发表及吸引国际人才,显著提升了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2025年学术声誉指标整体提升64%,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多个学科因此跃升。

--——北京大学因在语言学和古典文学领域的排名提升而赢得雇主声誉。

——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在部分学科中以高引用率获得满分。

——中国内地6所大学在14个学科的H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一。

至于日本大学有没有紧迫感,就要综合来看。

毕竟QS排名下滑并不能代表日本大学实力下降,其科研能力(如诺贝尔奖数量)、产学结合水平(如企业合作研发)仍居世界前列。

例如,日本是诺贝尔奖获奖人数最多的亚洲国家,但其科研成果多通过技术转化或本土合作实现,而非国际期刊发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4楼 发表于:2025-4-19 16:45

知乎用户:


这就关于到一个自信了,只要你足够相信自己不比任何人差,任何的排名都是虚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5楼 发表于:2025-4-19 16:45

作者:ABC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3392112/answer/1280160388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大学排名暴跌,中国高教会是下一个吗?

"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当我们谈论日本大学排名的断崖式下跌时,我们其实是在看一面镜子——一面可能映照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镜子。

制度性崩溃:两国的共同困境

日本大学排名一路狂跌不是偶然。东京大学从QS世界前20跌至30多名,京都大学更是从前30跌至60多名。表面上看,这是日本经济衰退、科研投入不足的结果,但深层次原因是他们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僵化。

中国呢?虽然我们的大学排名正在上升,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高教系统潜藏的危机:

"试想一下,每个学院每个系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每人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们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强制应用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产生效果?"

这种僵化的统一培养模式,恰恰是日本大学衰败的一大原因,而中国大学也深陷其中。

"因人设课":两国的学术毒瘤

日本大学之所以沦落,一个关键因素是其终身教授制度下,大量年迈教授占据教席而停止创新。令人惊讶的是,《学生生存手册》中描述的中国大学"因人设课"现象与之如出一辙:

"这样的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延续下去,从根本上讲是因人设课——开设相应课程是为了不让部分教师下岗。"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当课程设置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教师的就业保障,教育质量的衰退就成了必然。

教学内容陈旧:两国共同的学术耻辱

东京大学的教授自豪地使用20年前的讲义授课,而《生存手册》也不无辛辣地指出中国大学教材的落后:

"但我们无法容忍对于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学科,我们的教科书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技术'!"

"中国大学,怎么那么盛产'活化石'!"

两国在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出现的惊人相似性,恰恰揭示了东亚教育系统共同的顽疾。

学术浮躁:从日本的消沉到中国的虚火

日本学术界的论文产出量持续下滑,而中国则面临数量猛增但质量堪忧的问题:

"那些一年上百篇论文的高产教授和一年数十篇论文的高产学生们。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他们的工作是不值一提的垃圾,这种人的存在,简直就是丢中国人的脸。"

日本学者发表论文太少,中国学者发表论文太多,两者都是学术环境不健康的表现。日本陷入了学术消沉,而中国则陷入了学术浮躁,殊途同归。

GPA崇拜:东亚教育的共同迷思

日本大学和中国大学都过度强调考试分数和绩点,《生存手册》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果一个人把政策评分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这个政策的牺牲品。"

"我们之中又有谁真正有效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呢?'怕老师点名'、'为了抄笔记作业'、'记录考试重点'...这些话,充其量只是我们被迫上课的借口,却不能成为我们心悦诚服去上课的理由。"

这种过度依赖分数的教育体系,在日本导致了创新能力的丧失,在中国则正在培养大批"高分低能"的毕业生。

走出困境:日本的教训与中国的机会

日本大学排名暴跌给中国敲响了警钟。《生存手册》中提出的见解值得我们深思:

"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平庸的生活方式是麻醉药。他只会束缚你,让你没有作为,甚至没有出息地度过大学的四年。"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我们既有日本的前车之鉴,也有改革的动力和机会。目前中国高校在世界排名上的上升趋势,不应该成为我们忽视教育本质问题的理由。

选择未来

日本大学排名暴跌不是偶然,而是其教育制度僵化、学术环境保守、研究创新不足的必然结果。中国高等教育虽然正在崛起,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揭示的问题表明,我们与日本有太多相似之处。

如果不以日本为鉴,直面并解决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制度性问题,那么日本大学今天的衰落,很可能就是中国大学明天的写照。

与其沾沾自喜于排名的上升,不如认真思考"教学培养计划"如何能真正适应每个学生,如何让高等教育回归其培养创新人才的本质。正如《生存手册》所言,"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中国大学发展的理由,应该是什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6楼 发表于:2025-4-19 16:45

文化猎人方正圆:


对于衰落的国家来说,先吃上大米是首要任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7楼 发表于:2025-4-19 16:46

Abner:


因为日本吃不起米饭了,所以都在为生计着想,因此掉的快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8楼 发表于:2025-4-19 16:46

等风来:


说白了,日本越来越穷,经费越来越少了[思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9楼 发表于:2025-4-19 16:46

Neo X:


提问,澳洲QS123的博士在日本乡下大学找个教职的难度大吗?或者比较次的大学里。传播学、电影方向,有学术产出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0楼 发表于:2025-4-19 16:46

LLLMMM:


别的方向不知道,AI这块(除了个别理论方向)日本确实落后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1楼 发表于:2025-4-19 16:47

作者:枫一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3392112/answer/1279952817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大学QS排名跳水真相:躺平啃老本还是被时代毒打?这事儿我得跟你唠明白



看到早稻田大学QS排名被中国双非吊打,我手机差点掉进寿喜锅里。日本国立大学集体玩"滑滑梯",东大京大这对CP愣是从前30跌到50开外。今儿咱们不聊玄学,直接扒开日本高教界裤衩看看里面到底穿没穿秋裤!


一、国际化口号喊得震天响,留学生却像在坐牢


"Global 30"计划搞了十几年,结果日本大学国际教师比例还在5%晃悠(文部科学省2023年报告)。我朋友东大博士毕业留校,现在每周还得带学生去区役所办居住证明——都2023年了,教务系统还活在平成年代。这里可能有人要杠:"日本教育质量又不看排名",坦白说我也纠结过,直到看见早稻田某理工科研究室还在用Windows XP系统...


建议速效救心丸:

1. 把英语授课比例从现在的12%提到40%(对标新加坡)

2. 教务系统引入阿里云智能翻译(别再让学生手写汉字申请书了)

3. 国际教师宿舍标配智能马桶(别让诺贝尔奖得主蹲坑时怀疑人生)


二、科研经费抠搜得像便利店关东煮


根据《Nature》2022年数据,日本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已跌至3.2%,被韩国反超0.5个百分点。京都大学某教授偷偷跟我说,他们团队2015年买的冷冻电镜到现在还没回本。更魔幻的是,文科教授得自费买复印纸——这特么是大学还是个体户?


论文引用:东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22年《日本科研投资长尾效应研究》指出,设备更新滞后导致研究成果产出周期延长23%。


建议钞能力觉醒:

1. 把博彩业税收的30%划给基础研究(反正赌马的老头们也不差钱)

2. 校企合作引入"科研共享单车"模式(别让价值2亿的仪器天天吃灰)

3. 给诺奖得主发带货直播间(让大隅良典直播卖细胞自噬面膜)


三、终身教授制养出学术僵尸


文部省2023年统计显示,日本国立大学55岁以上教授占比达61%。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某帝大法学部,20年没换过教案——平成年的案例还在讲令和年的学生。这里可能有人要杠"经验传承很重要",那您怎么解释东大医学部AI诊断论文被中国团队吊打?


建议学术蹦迪方案:

1. 推行"教授绝地求生"考核(连续三年无顶刊直接转岗扫厕所)

2. 设立00后特聘副教授岗位(让Z世代教老头们玩元宇宙科研)

3. 把学术会议改成Comic Market(让死宅用二次元语言汇报量子力学)



日本大学现在就像过气的AKB48,靠吃老本卖情怀。隔壁中韩高校都在搞科研电竞直播了,他们还在纠结"要不要给留学生配空调遥控器"。要我说,与其砸钱刷QS排名,不如先把教务处的传真机砸了——这玩意儿在《半泽直树》里就该灭绝了好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2楼 发表于:2025-4-19 16:47

新手零:


先说结论占个坑,就是没钱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3楼 发表于:2025-4-19 16:47

東大日本秋武老师:


调查笔记:日本大学QS排名下滑及应对措施的综合分析
以下是对日本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迅速下滑原因及其改善措施的综合分析。本分析基于2025年3月19日的最新数据,从日本人的视角进行探讨,同时考虑2025年全球智商测试

(Worldwide IQ Test)中日本人排名第一的事实,分析其与大学排名的关联性。

背景与语境
QS世界大学排名是由Quacquarelli Symonds

(QS)编制的全球大学评估体系,依据以下指标对大学进行排名:



学术声誉
雇主声誉
师生比
研究引用率
国际教职员工和学生比例

历史上,日本大学在特定领域具有优势,但近年来其排名显著下滑,引发了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及公众的广泛担忧。尤其是在中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大学排名上升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更加引人注目。
与此同时,2025年的全球智商测试显示,日本人的平均智商位居世界第一,表明日本人口的智力水平较高。然而,大学排名的下滑揭示了教育系统和政策层面的深层问题,这些问题与个体智力水平无直接关联。

QS排名下滑的原因
日本大学QS排名下滑的背后有多重因素,以下逐一分析:



人口减少与国内学生数量下降
日本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大学适龄人口减少。2008年,日本人口达到1.28亿的峰值,此后逐步下降,影响了大学的招生规模和资源分配。例如,师生比和研究成果等指标因此恶化。数据显示,2022年大学入学人数为63万人,预计到2050年将降至49万人(参考资料:《Filling in the gaps: Japan’s student problem》)。
国际化不足
日本大学在“国际教职员工和学生比例”指标上的得分偏低。国际学生数量在2005年达到12.1812万的峰值后,2007年降至11.8498万,主要原因是英语能力不足和缺乏吸引国际人才的政策。2012年数据显示,东京大学

的国际教职员工占比仅为4.5%,国际学生占比为8.3%,京都大学

更低。2023年QS排名指出,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化得分较低(参考资料:《Filling in the gaps: Japan’s student problem》)。
政府预算不足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教育支出较低,大学在研究和国际化方面的资源有限。例如,政府为外国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仅1万份,远不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然而,2023年宣布的10万亿日元大学基金

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步(参考资料:《Will Japan’s new ¥10-trillion university fund lift research performance?》)。
就业支持的挑战
日本复杂的就业体系令国际学生望而却步,影响了QS排名的“毕业生就业率”指标。虽然针对400家企业的新实习项目已启动,但其规模有限,未能充分支持国际毕业生的就业。
外交关系的紧张
与中国和韩国的外交紧张导致国际学生数量减少。特别是中国学生占日本国际学生的70%,其数量下降对国际化指标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
保守的学术文化
日本大学与产业合作较少,缺乏创新性和国际合作研究,导致“雇主声誉”和“研究影响力”指标下滑。
雇主价值观的错位
日本雇主更看重顺从性和课外活动,而非学术成绩,这与QS排名强调的“毕业生就业能力”不符,进而影响排名。
言论自由的限制
政治压力可能限制言论自由,影响学术自由和国际合作,进而对“学术声誉”造成潜在威胁。

以下是这些原因及其影响的总结表格:


原因对QS指标的影响具体示例/数据
人口减少  师生比、研究成果下降  2050年大学入学人数降至49万  
国际化不足  国际教职员工和学生比例低  2021年国际学生24.2444万,目标40万  
政府预算不足  研究和设施受限  外国学生奖学金1万份  
就业支持的挑战  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实习项目覆盖400家公司  
外交关系的紧张  国际学生数量减少  中国学生占70%  
英语能力不足  国际合作的障碍  未量化,指出为问题  
保守的学术文化  产业合作和研究影响力下降  指出为问题,无具体示例  
雇主价值观的错位  雇主声誉得分下降  重视课外活动,轻视学术成绩  
言论自由的限制  学术声誉下降  政治压力的风险,未量化  


紧迫感与应对措施
日本政府和大学将QS排名下滑视为重大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改善意愿,并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顶级全球大学项目(2014-2023)
该项目于2014年启动,为期10年,投入960亿日元支持37所大学,旨在推动国际化并加强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合作。项目分为A类(目标进入世界前100的大学,如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和B类(引领社会国际化的大学)(参考资料:《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
10万亿日元大学基金(2023年宣布)
该基金参照美国常春藤盟校模式设立,东北大学成为首批受益者,旨在提升研究能力和国际化水平,被期待能改善QS排名(参考资料:《Will Japan’s new ¥10-trillion university fund lift research performance?》)。
2033年国际化目标
政府计划到2033年将外国学生数量增至40万、日本学生海外留学人数增至50万,以提升QS排名的国际化指标(参考资料:《New initiatives to increase 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
其他项目
日本大学国际化论坛和在线国际合作学习(COIL)等项目也在推进,以促进全球参与。

关于日本版排名
用户提到的“日本版QS”可能指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发布的“THE日本大学排名”,而非QS排名的日本版本。该排名针对日本大学,基于教育资源、教育充实度、教育成果和国际化四个维度进行评估。例如,2023年东北大学连续四年位居榜首(参考资料:《Japan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不过,本分析主要聚焦全球QS排名,日本版排名仅作为补充信息。

智商与排名的差距
2025年全球智商测试显示,日本人的平均智商全球第一,反映出人口智力水平较高。然而,大学排名的下滑表明,教育系统和政策的结构性问题才是主要挑战,这一差距凸显了两者属不同层面的问题。

结论
日本大学QS排名迅速下滑的原因包括人口减少、国际化不足、政府预算限制、就业支持不足、外交紧张、保守学术文化、雇主价值观错位以及言论自由受限等多重因素。然而,日本政府和大学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长期规划加以应对。从2002年至2018年的多项计划、2014年的“顶级全球大学项目”到2023年的10万亿日元基金,这些大规模投资和改革体现了改善QS排名的紧迫感和决心。
智商测试的世界第一成绩表明,排名下滑并非智力问题,而是教育系统和政策的挑战,这进一步凸显了未来改革的必要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4楼 发表于:2025-4-19 16:47

抛砖引玉:


哦,原来办大学是为了排名!恍然大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5楼 发表于:2025-4-19 16:48

作者:钟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3392112/answer/1279842010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是没有紧迫性,是没有办法,是无可奈何,是只能混吃等死。以下从核心原因、应对措施及深层困境三个方面分析:

一、排名下滑的核心原因




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双重衰退

科研经费停滞:日本研究支出占 GDP 比例长期低于 OECD 国家平均水平,且 2000 年代以来论文数量从全球第二降至第五,高被引论文数量从第五降至第十二。
博士生断层:终身雇佣制导致企业更倾向于录用本科生,博士生就业空间受限,理工科以外的博士进学率持续低迷,2023 年博士毕业生数量仅为 2003 年的一半。




国际化短板

国际生源与师资不足:东京大学国际教师占比仅 4.5%,国际学生 8.3%,远低于香港科技大学(50% 国际教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语言障碍:日语普及度低,英语授课项目(如 SGU)吸引力有限,国际研究网络指标在 QS 排名中得分垫底。




排名指标调整的冲击

QS 新增 “可持续性”“就业成果”“国际研究网络” 等指标,日本大学在 “国际研究网络” 中得分最低,传统优势的 “学术声誉” 权重却从 40% 降至 30%,导致排名波动加剧。


二、日本的紧迫感与应对措施




政策层面的努力

立法改革:2024 年要求 6 所顶尖大学成立外部专家主导的管理委员会,试图引入企业视角优化决策,但被批评为 “官僚化加剧”。
SGU 项目:通过英文授课吸引留学生,计划 2033 年接收 40 万留学生,但实际效果受限于签证政策和生活成本。




大学的自救尝试

强化科研合作:部分大学如东京工业大学推动跨国联合研究,但整体国际合作活跃度仍不足。
优化就业支持:日本大学在 “就业成果” 指标上表现突出(6 成大学排名靠前),但难以弥补其他短板。




社会层面的反思

少子化危机倒逼改革: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政府试图通过留学生政策缓解,但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仍滞后。


三、深层困境:文化与制度的矛盾




终身雇佣制的路径依赖
企业 “潜力录用” 文化使高学历者职业发展受限,科研人才流失至产业界,形成 “低学历循环”。
学术自由与行政干预的冲突
政府推动的管理改革被质疑侵蚀大学自治,如文部科学省审查委员会成员可能引发政治干预风险。
国际竞争的 “马太效应”
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通过大规模投资迅速崛起(如中国 “双一流” 计划),而日本陷入 “增量不足、存量流失” 的被动局面。

日本大学排名下滑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紧迫感体现在政策调整与局部改革中,但深层的社会文化和制度性问题难以短期突破。一句话,只能混吃等死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6楼 发表于:2025-4-19 16:48

作者:五勤则百弊皆除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3392112/answer/1279834993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山的人不要笑下山的人吧。

有些东西就是底层文化共性决定的,比如2015年中国那年那兔那些事很火的兔子卡通动漫爱国形象,结果知乎有人扒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昭和日本报纸期刊就用兔子来卡通动漫图像代表日本人的“爱国主义”。

日本八十年代的半导体可是很厉害吃掉全球超过三分之一份额的。中国现在产业发展都没到这种程度。

偏偏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却年年低走超日赶韩。

1990年日本经济最热的时候ICM就在日本开会,也有很多日本年轻人去欧美找数学物理大师求学读博,比如望月新一的老师就是86年数学菲尔茨奖得主德国人法尔廷斯。那个时候日本大学也是声势渐隆。

今天中国虽然说进步很大,但是在数学物理计算机这种基础科学领域,中国并没有达到日本九十年代的国际地位。再看看中国重点大学每年新招的数理化博后讲师人员简历,就知道中国很可能还是走日本老路。干不过欧美天才白人。

结论就是,中国未来这些大学也会像日本大学一样排名下降的,这个进程就随着未来每年中国幼儿园小学初中逐渐缩减裁撤的速度一样。

我一直建议十亿粉红看看海外华人在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官方网站的数理化教职情况,因为这基本上代表了十四亿中华民族最聪明的人能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以及潜在可以回国效力的最聪明人力资本总和。中国很可能会走日本老路,永远没机会超英赶美,所以就别嘲笑日本大学排名下滑了。

说点现实的,日本拿了十几个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奖,你猜猜中国要过多少年才能在这三个领域追上日本,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7楼 发表于:2025-4-19 16:48

黄花岗:


课题组有日本回来的,假期从来不放假,水论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8楼 发表于:2025-4-19 16:49

哈哈哈:


去学金属材料还是可以的,学计算机的,金融的,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不靠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9楼 发表于:2025-4-19 16:49

花自落:


不知道哪一年,大概五六年前吧,某一次印象中QS把马来亚大学排在了东京大学之前,我泥马,日本再JB差,也轮不到你一个二十一世纪还JB赤裸裸搞种族歧视政策的国家可以碰瓷的吧,所以,不知道是不是QS那帮编辑脑袋被驴踢了,要不然干不出这么NBNC的事来。所以QS,无论你把手放在右胸还是左胸上,也毛影响都没有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50楼 发表于:2025-4-19 16:49

深海潜水狗:


关你P事!人家最差的大学,治学也比你国内严谨,你有什么资格去喷人家?先把自己国内大学里那些学历造假、学术造假、数据造假、研究生课题等等一系列的“商业”问题解决了再去讨论人家有没有紧迫感吧,自己心里没有几两重吗?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501 回复数:190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4-19 17:02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