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5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652 114
(轉載知乎)为什么部分同学倾向土博+国外博后而不是直接国外读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1楼 发表于:2025-3-1 17:16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选择旅行路线,有的同学喜欢先在国内转转,积累点经验,然后再出国深造。这种“土博+国外博后”的模式,其实有很多考量:

先在国内读博士,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术环境,积累人脉和资源。等到了国外做博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适应起来会更快。

在国内读博期间,可以有更多时间提高英语水平,为将来出国做准备。毕竟,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桥搭好了,出国后交流起来就更顺畅。

直接出国读博可能费用更高,而国内读博成本相对较低。先在国内读博,可以减轻经济压力,为将来出国做博后积累资金。

在国内读博期间,可以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研究,积累一定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作为申请国外博后的敲门砖,增加竞争力。

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有支持博士生出国做博后的政策,比如提供奖学金、资助等。这些政策可以大大减轻出国后的经济负担。

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同,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先在国内打好基础,再去国外深造,这样的路径更符合自己的发展需求。



作者:学术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5056042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2楼 发表于:2025-3-1 17:19

作者:会呼吸的苹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721697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同学选择在国内完成博士学业(土博)后再前往国外进行博士后研究(国外博后),而不是直接在国外读博,原因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国内教育资源的利用:国内的一些博士项目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能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训练。完成国内博士学业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成果,这为后续在国外进行博士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因素的考虑:在国内读博通常成本较低,而直接在国外读博则可能需要承担更高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来说,选择国内读博后再出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可能是一个更经济的选择。

学术环境与资源的对比:国外博士后研究往往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先进的科研资源。与国内博士阶段相比,国外博士后研究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前沿的研究领域和更优秀的科研团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职业发展的考虑:国内博士毕业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这为他们在国内外学术界或工业界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提供了便利。而国外博士后研究则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部分同学选择土博+国外博后的路径,可能是基于对个人学术发展、经济条件、职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这种选择既能够充分利用国内教育资源,又能够借助国外博士后研究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3楼 发表于:2025-3-1 17:39

追光者:


前提是,如果国内导师比较牛,那确实土博加国外博后是比较好的

否则,还是国外读博比较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4楼 发表于:2025-3-1 17:39

正常情况不睡觉:


说明国内的博士培养在进步,最近看到很多国内phd,在美国做几年博后,直接在美国当ap的,还是厉害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5楼 发表于:2025-3-1 17:40

aaaazzzzmmmm:


国外博士时间长而且不容易毕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6楼 发表于:2025-3-1 17:40

知乎用:


土博加洋博后应该是一条移民的途径。身边见过不少这样的。申请博后出来,然后换赛道移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7楼 发表于:2025-3-1 17:40


哇哈哈哈k:


主打一个贵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8楼 发表于:2025-3-1 17:40


顿顿:


先问能不能,再问好不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9楼 发表于:2025-3-1 17:40

1. 经济压力:直接申请国外读博,尤其是在名校,往往需要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相比之下,在国内读博的经济压力小得多,还可以拿到奖学金和补助。

2. 竞争激烈:申请国外PhD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顶尖院校。土博加国外博后是一个相对稳妥的选择,既能保证学术研究的连续性,也能提升个人的国际学术背景。

3. 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和机构对博后的支持力度较大,提供丰厚的研究经费和薪资待遇。国内读博后再出国做博后,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4. 家庭和生活考虑:一些同学可能不想在读博期间离家太远,选择先在国内完成博士学位,然后再出国做博后,可以兼顾家庭和事业。

5. 导师和研究资源:国内有些导师和研究资源非常优秀,选择土博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打好科研基础,再通过国外博后扩展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总的来说,土博加国外博后是一种兼顾经济、学术、政策和个人生活的综合选择可以在国内完成基础研究训练,再通过国外博后提升国际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



作者:vivian空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5004187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0楼 发表于:2025-3-1 17:41

作者:先知博士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430411120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土博+国外博后这条路是不是比直接申请国外PhD更好?

答案很可能是:已经过时了。

别被几年前的成功案例迷惑,学术圈的规则和现实早就变了。

1. 你看到的“土博+海博后”成功案例是“旧闻”

那些“土博+国外博后”然后申请海优成功的人,大多是七八年前读博的,环境完全不同。过去,很多人通过CSC资助自费去国外做博后,打个卡、刷个经历,然后顺利申到教职。

然而2022年后,10043政策全面限制中美科研合作,加上CSC项目收紧,国外博后申请难度直线上升。这条路现在已经没那么通畅,跟几年前“走过场”的时代相比,竞争激烈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2. 国内牛组≠进步捷径,大概率是“打工人内卷场”

很多人选择土博是冲着国内大牛组的资源,但现实是:你能不能见到大佬都悬。一个牛组少则十几个博士、几个博后,大佬本人嫡传弟子都不一定轮得到,你呢?

很可能是给“马仔的马仔”打工,成为科研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如果没有特别强的背景或者学术成果,国内牛组的资源未必能真正用到你身上。

3. 海博后难度升级,“走过场”已经成历史

还有人天真地以为,海外博后是个“刷资历”的轻松环节。真不是了。现在的海外博后申请,不仅拼科研,还拼“资源”和运气。

就拿美国来说,美博后普遍不愿接CSC资助的学生,而直接靠土博背景竞争常规的博后职位,难度堪比重新申请一次PhD。

此外,博后岗位的资源和薪资削减,让这一环节成了真正的“硬通货”比拼。指望靠海博后混资历、刷经历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4. 国内外学术规则变化,“海优”光环减弱

很多人选择“土博+海博后”,是看重“海优”政策,但别忘了,海优设计初衷并不是给国内学阀弟子开后门的,而是为了引进真正有竞争力的海外学者。

近年来国内学阀玩坏了这一规则,各种刷资历的现象让政策逐渐向更高端的国际成果倾斜。再加上学术评价体系对“成果硬度”的要求提高,想靠海外博后这一步就拿到优质教职,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

土博+海博后这条路看似诱人,但走通的案例大多属于旧时代的红利。

如今,学术环境变化让它更像是一场冒险而非捷径。

真要冲海外,不如直接申PhD,起码起点和规则清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1楼 发表于:2025-3-1 17:41

首先,绝大多数没有选择直接国外读博的同学,都是当年根本没有出国读书打算的。

其次,国内博(博导是领域大佬)+国外博后性价比远远高于直接国外读博。如果文章产出一致,国内的博士,且有国内有大佬引荐(就算不引荐,只借助名气)的情况下,找工作要远远好于国外读博。

再其次,国内现在文章产出量实际上已经超越国外。除非在国外去的是MIT,牛津,剑桥这种,否则,在国内的清北,上交,浙大,中科院等研究所,发的文章数量会远超在国外的文章数量。特别是国人喜欢去的港三新二,这五所院校博士毕业是没有文章数量档次要求的。懂得都懂,读书时候爽了,毕业了找工作难于登天。

最后,总而言之,不是倾向土博+国外博后,实际上是土博更有性价比,再加上国家层面有海外经历要求,土博成果好的会再选择出国镀镀金,成果一般的就直接国内工作了。



作者:柚子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912397603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2楼 发表于:2025-3-1 17:41


Prof.鎏:


国内博士更容易出成果,出了成果再去国外混个经历就挺好。此外,有了文章作为底气,出去做博士后说不定还能真正做些成果出来,反正论文压力没那么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3楼 发表于:2025-3-1 17:42

“土博+海博后”的神话已经是过去式。

七八年前靠CSC资助自费刷海外资历的路子,

早被10043政策和全球博后竞争卷得死死的。

想靠国内牛组资源?

大概率是给马仔的马仔打工。

再看海外博后,

现在根本不是走过场,

直接拼硬实力,

能进的都是真大牛。

这条路早就不是“捷径”,

而是“内卷场”。

真要冲国际化,

不如直接申国外PhD,

还能少折腾几年!



作者:先知暴师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430861831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4楼 发表于:2025-3-1 17:42

RandomFeng:


前提是博士课题组资源还不错,海外博后刷个资历。

想想多少博士毕业和老板老死不相往来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5楼 发表于:2025-3-1 17:42


yiuyin:


就,少关心这些问题,多关心科研的问题,才会有好出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6楼 发表于:2025-3-1 17:42

培根加蛋帕尼尼:


这么选就是冲着教职去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7楼 发表于:2025-3-1 17:42


纠缠在苍穹:


申请国外读博的成功率有多大,题主知道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8楼 发表于:2025-3-1 17:42

安大侠:


因为没奖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9楼 发表于:2025-3-1 17:43

知乎用户PsaRy9:


在西方国家读博然后在当地拿身份转行是最划算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0楼 发表于:2025-3-1 17:43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1楼 发表于:2025-3-21 21:11

无名之辈:


聪明的都会选择去美国博士!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2楼 发表于:2025-3-21 21:12

国外顶尖学校的博士名额少、竞争激烈。国内读博相当于先练级攒经验,发几篇论文、抱个牛导大腿,再申请国外博后反而容易“弯道超车”。

国外读博可能得啃老本(除非拿全奖),国内读博学费低还有补贴,食堂10块钱管饱。等博后阶段出去,工资直接翻几倍,甚至能攒钱。直接去国外可能被语言、文化差异暴击。国内先读博,把科研基本功打扎实,出国做博后时心态更稳,不至于手忙脚乱。

而且国内导师可能和国外实验室有合作,毕业时的一句推荐比海投简历管用十倍,相当于自带“关系户”光环。国外读博万一遇到坑导师或者做不出成果,可能卡在半路。国内先拿个博士学位保底,心态上更有安全感,出去博后就算失败也有退路。

@理聘APP




作者:博士招聘情报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1179345819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3楼 发表于:2025-3-21 21:12

作者:辣鸡砖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1158558055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问题递推一下:

土博+国外教职怎么样?土博+海外院士然后引进岂不是更好?

问题是可行性呢?

回到原问题,

情况一:95%的学生国内的导师没帽子:

那肯定海博>土博啊,这个无须多解释,不是所有人都想在国内拿几千块钱的工资,拿健康卷教职的。。像我身边的加拿大读博的中国人,超过50%留在了加拿大。不看身边统计学,以美国为例,76.7%去美国读博的中国人选择在美国工作[1],这76.7%的人换了赛道,即便23.3%的人不换赛道再回国卷教职,反正国内导师都帮不上忙,从同平均统计的角度来看,依然是海博>土博。而且海博还可以直接走很多省市的人才引进。

情况二: 5%的学生国内导师有帽子:

的确是:土博+海外博后3年比海博更有竞争力,但是实际上有帽子的导师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且你大概率一年见不到几次,被主要培养(i.e., 找工作的时候能帮你)的概率可能也不会超过20%。。

而且最重要的问题是,土博申海外博后的难度太大了。。

土博,即便导师有帽子,文章也很多,申请海外博后的上岸率比海博低太多了。。我导funding从来不缺,但几十年来招土博直接来加拿大做博后的次数为零。因为大多数土博的导师即便有帽子也并没有国外很强的connection(有些帽子甚至国内换个山头都没用。。),学生如果想走教职路线也往往培养成了中国宝宝体质(流水线科研的paper machine),英语也就是会用GPT的水平,口语顶多印度小学生水平,国内想做博后轻轻松松,但是让他套磁面试海外教授,往往是杳无音讯,本质上评价体系不一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海外拿到教职的反而申不上海优,国内的很多教授通过EB1A移民美国,连中部的AP都找不到。。

所以这个问题就类似:土博+土博后+国外教职岂不是更好?

好是好,但是大概率不可行,大多数人太高估土博在海外的认可度了,说的直白一点,摈弃home bias,在发达国家来看,土博的学位本身并不比我们瞧不起的东南亚非拉“水博”认可度高。。

对于有志去海外博士博后的同学:

除了顶会,好的journal paper,也要培养自己的完整的独立科研能力,不要让自己变成论文生产线上的一个“科研民工”,重视自己一些可能不太成熟的idea多和导师讨论,重视英语口语沟通能力,多看看国外的大牛在做什么课题。

参考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ED)数据,2022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中,约有76.7%计划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 https://m.topsedu.com/about/news/70951.html?utm_source=chatgpt.com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4楼 发表于:2025-4-18 16:46

安大侠:


因为没奖啊!国外学校给你全奖,你在国内读还是国外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5楼 发表于:2025-4-18 16:46

作者:Ambiver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1311137032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大部分小镇做题家而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下均以美国为例。

既然都博士/博后了,大部分人还是想往学术界发展的吧,至少在申请的时候还是抱着些许幻想的。那么,衡量的标准,简单粗暴地说,就是你的产出。现在国内大学强组的产出,是真的高,大概率完爆海外放养你的老美导师,在chill的氛围中快乐度过前几年,在最后两年拼命逮着导师帮你改paper。

比不过动辄美高美本的的少爷公子们,做题家们的家庭条件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作为一个一般般的人家,大部分人父母的积蓄可能也就是够一个美硕。当然,有了这个美硕,就是很好的跳板去进一步申phd。退一步,读美硕的经济负担也不低,就算是比较省钱的location,也得七位数的预算。那我就靠做题,凭自己的能力,在国内上一个不错的985本硕,再直接申PhD。众所周知,现在国内好一些的大学里,引进的年轻导师履历都是很亮眼的,文章、头衔都不会差,学生的产出也是很客观的。同样读一个master,美硕大概率没有产出,而国内基础学科的master,几乎都是有产出的。从产出的角度讲,这样的同学再去申请美帝PhD堪称是降维打击。然而,在推荐信这种connection面前,又是另一种降维打击了。对于有产出的陆硕,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尽早申请NIW,排上PD为后期转EB1做准备。

再退一步,申PhD也是要一点启动资金的,就算DIY申请,那前期考托福、申请费,还有机票钱,落地置办家当,毛估估三五万,落地之后PhD确实有工资,不过也就是够生活,要多么好还是有难度的。相反,我要是在国内读了个博士,大牛导师,产出满满,再去申请海外博后,进可海外润润向发展,退可回国带着海归光环申请各种人才title,而且博后的工资不是博士生可以比的,从经济效益上属实是拉满了。国内读博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国外读博的生活水准,但是毕竟有学校宿舍,国内廉价的人力成本兜底,大体上也是能经济自足的。

还有一点,现在PhD是真的难申请,funding受限,和一堆美本美硕的人竞争,还有委员会把关,想捞都捞不上。...博后的话,就容易多了,只要导师要你即可,你也可以在ivy名校找到刚入职的AP,大部分导师还是很乐于招中国博后的。如果向往名校光环,postdoc会容易很多,然后反手去xhs营销一波做题家三十年人生逆袭之流的文案,是不是也挺美滋滋?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652 回复数:114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4-18 16:46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