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7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84 116
(轉載知乎)PhD期间如何保持科研干劲避免burn out?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1樓 發表于:2025-7-23 16:53

郭环宇:


必须要尽快把每个阶段的工作整一整投出去,不要有完美主义的想法,让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滚动起来,不断给自己反馈最重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2樓 發表于:2025-7-23 16:54

大灰灰:


不用怎么改,提升效率,不要在工作的时候摸鱼就行。工作就是工作玩耍就是玩耍。事实上,如果一个博士一天能高效工作4个小时,注意是高效工作4个小时不分心的那种,就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应付毕业是绰绰有余了。但是前提是要注意先学会方法和套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3樓 發表于:2025-7-23 16:54

作者:唐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6267227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是的我很久以前也有过这个幻想,直到茹老板俩字“做梦”。我认为是根本没必要想这些,你就该怎么过怎么过,太逼迫自己不是啥好事。自律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小buff,追求的应该是科研的结果而非拿到这个小buff。

moba玩过吧?我只会玩风暴英雄就用这个死了的游戏举例。维拉输出高吧,叠满10层复仇打一套伤害爆炸丝滑无比还自带走位。维拉操作难度不算太高,人人都能打出来。但是,你打出来过一次却觉得自己必须每时每刻见人冒头就是这么一套出手必带走人头,你信吗?

当然不信,技能有cd,输出看环境,复仇还得叠还得保层数,谁都知道做不到随时启动,一直启动。

但偏偏很多一路卷过来的学生就觉得“这才是自己的能力,所以我要一直压榨自己随时都要保持这种超高的输出效率,然后称之为“自律”。有病吧,卷疯了?你别跟人家职业选手比,人家敢打职业那必然不是你一个凡人能比的,也别扯什么“别人能做到我也能”,你都读博的人了还信小学老师给你灌的鸡汤那么有理由怀疑你智商了。何况就算职业选手也会碰到游戏凉透了(某领域凉透了)这种糟心事。

记住一件很重要的事,科研是结果导向的,你作为一个能读到博的,高低也算进阶做题员,需要人给你解释“高考只看成绩”这种废话吗?自律不自律的,但凡考一个分,谁关心你是披星戴月卷的还是吊儿郎当蒙的?

自律这件事本身根本不重要,只是一个“有利于且相对可控的提升好结果概率”的buff,结果越来越多的人都把自律当结果,宁可逼着自己学火车时刻表(中国版)这种不用动脑子的事。生活和科研都不一定需要“高度自律”,每个人情况不同习惯不同节奏不同,拿不拿这个小buff都有可能出很好的成果。真正该考虑的是想办法尽快摸清楚,能拿到好结果到底需要做什么,然后去做对应的事,而不是非要纠结个什么自律不自律,然后发几个跑步的早起的朋友圈感动自己,别人看了暗骂一句“装逼犯”。本末倒置是非常毁人的,但很多人都喜欢前赴后继地往里填。毕竟,“自律”比出成果容易多了,再加上过去“成功经验”的流毒不浅,每天不想想怎么才能真出东西就想着搞这些虚的,或者想做学霸网红搞几年也就几百粉,见得多了。

怎么摸?那就靠你自己开动脑子,抓住各种渠道机会,研究成功例子的真正原因了。这事八仙过海,不存在标准路径。吃喝玩乐,那都是人类刚需;对抗人的本性是常事,那是因为特定时间需要对抗一下做优先级更高的事,而不是以对抗本身做目的。你真以为不吃喝玩乐了全靠“自律”就能感动上天天降恩泽?你家祖坟青烟旺不旺啊,不够旺还敢奢求感动上天?

回到问题,答案就很简单了,别跟自己过不去,保持干劲不等于存天理灭人欲,别信那堆鸡汤往死里逼自己求着挂墙上。吃喝玩乐有啥不行的?人就应该多吃喝玩乐别非要时时处处跟自己拧着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4樓 發表于:2025-7-23 16:54

作者:六六在努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6338562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设置一个deadline.,这个deadline是根据你设定的大目标分解之后的小目标而来的。设定灵活的小目标。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定过于宏大的目标,而是将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可管理的部分。比如每周读一定数量的论文,或者每天花一小时思考 idea。

2、多跟优秀的人交朋友。观看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日常行为习惯,会给你带来莫大的灵感与鼓励。

3、找一个科研伙伴。这个人可以是同学、同事或者朋友,你们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一起讨论问题、分享想法,会让科研过程变得更有趣。当你想偷懒的时候,对方也可以提醒你。

4、利用外部压力。比如报名参加,给自己一个期限去准备论文或者报告。有了这个压力,你会更有动力去做科研。或者和导师定期汇报进度,这样也能让你不敢过于松懈。

5、不要把科研当成唯一。适当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玩游戏。但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要过度放纵。也可以偶尔去旅游,放松心情,回来后可能会更有干劲。

6、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身体状态好,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科研的挑战。如果感到压力太大,可以找一些方式发泄,比如跑步、唱歌、看电影,看展览,捯饬咖啡,养宠物都行。

7、不要着急,按自己的节奏来。如果你周围有人进展特别快,不要着急,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节奏。慢人也能够把事情完成得很好。

8、在网上学到的方法(特好用):工作可以用50+10方法,当时写就是写50分钟去茶水间喝水10分钟,看窗外休息眼睛,发呆放空。早上坐下来开始写作的时候,先把今天要写的outline列出来,然后按小时划分,非常有效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5樓 發表于:2025-7-23 16:55

sleepsoft:


少上班

多旅游

科研成果都是浴缸给的 by阿基米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6樓 發表于:2025-7-23 16:55

作者:鱼仔说申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849536261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规律的生活

其实是一场幻觉

世界是充满欺骗的,因为要制造焦虑,才能有商机。昨天有个顶着哈工大直博title来找我咨询的同学,咨询到最后说不好意思以为我是在读博,他是给人代写论文的机构。

我打开主页一看,人设是在读博,每天就是写自己发文章,自律,偶尔还拍点轻松随意的照片这样。

如果没聊到最后他自爆,说实话我看不出来他是中介。

而世界就是这样的,很多“自律大佬”是拍出来的,不是你能模仿的那种。当然也真的有人就那么牛逼,但首先得知道,你并不是唯一一个不自律的博士。

保持科研干劲,避免burnout,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个能支撑你生活的目标,学业上放平心态。 就算你拖延,临时抱佛脚,你依然要保持一个“能活得下去”的生活状态。真的,很多人都过于看重那些所谓的“完美作息”,你以为大佬们真的是每天都很高效吗?不,那不过是他们拍出来的“理想”画面。生活就是要“满足自己”,做事也是,学业上就做你能做到的最基本的,不必追求过高的要求。你能赶DDL的那一刻,或许就已经在幸福的边缘了。

不要把学业当成你生活的全部。 找到你自己的节奏,做一些有成效的工作,放平心态。反正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打好所有的仗,也不需要自己拼命在学术的赛道上无限压榨。科研就是个漫长的马拉松,有时适当放松,给自己点喘息空间,才更有动力去继续冲刺。

而且,你知道吗?和一些处境相同的人聊聊,比看那些“规律生活”的大佬视频要有用多了。跟别人吐槽吐槽,大家一起“骂骂”学业生活的种种不顺,这样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单。大家都在过得差不多的“假自律”生活,不必自己看得太认真。

所以,放轻松,别总是对比那些看起来“完美”的人。

还有一点是,我觉得burn out 其实不是坏事……人就是喜新厌旧的东西,谈个恋爱还有新鲜感一说呢,更何况是搞科研。不要把100%的重心只放到一件事,不然你的处境将会岌岌可危,多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吧,我只能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7樓 發表于:2025-7-23 16:55

感觉还是得加钱,用好5个月,拿着美国工资在中日韩三国工作是最爽的事情。

就生活而言,每次我去中日韩,都思考一个问题:美国这服务质量凭什么拿这么高的工资,维持这么高的汇率(中国可能有特殊性,日韩对比美国完全是下一个level, 可能也侧面解释了美国日韩phd远少于中国,换算人口比例后)。



而且美国整体生活环境有毒:1. 你所有东西都需要你知道要去做什么。2. 你无法闲逛

不要小看这一条,很多生活的乐趣都临时产生的,是无法规划的,而闲逛正是满足这些乐趣的关键一环。

比如你下班路过一个便利店,突然想喝个,你可以进去很方便地买到一盒香蕉牛奶,一瓶茶。

但在美国,如果你没有提前规划,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没有闲逛,你的出行是点到点,不存在线段,也就不会路过便利店。



作者:dfxfgcghv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6189574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8樓 發表于:2025-7-23 16:55

我所了解到的,包括我自己经历过的,PhD所谓的干劲儿,大多都是先有合理idea然后才出现的。

有idea啥时候有呢?大多都在心情放松大脑开工,而不是身体开工的时候出现的。

所以第一步是放松心情,随心所欲。

如果压制自己就必须要有干劲儿,个人感觉和经历,反而想不出来东西。

如果非得想有这种“努力”的仪式感,不妨在科研里,平均分配一下时间给“杂活儿”,比如说处理数据,做图修图,整理文献,调整文档格式等。这些任务做的多完善都不为过。



作者:哈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19034246979804214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9樓 發表于:2025-7-23 16:55

鲁西西:


读博期间做科研容易burn out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非水博分析+建议,目前貌似也没有佛系读博的选项,这条赛道越来越卷-缩招+延期)


做课题看不到预期中的结果,不断怀疑自己+怀疑课题设计+怀疑导师-给我自己打个ad,为来访咨询者科研解忧

被push时没有保持自己的节奏,在日复一日疯狂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到身心俱疲

没有WLB,放假没有安排休息,补觉或旅游

和同事们或者peers交流倍感压力,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拿到,而别人轻而易举就拿到结果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很多大佬能WLB是别人用功在平时-比如我的来访者都会抱怨时间不够用,但是会频繁联系我聊天、诉说烦恼,知道有一堆任务要做,但就是不行动,催一下就动一下

  

然而,要避免burn out还真需要改变一些个人性格和习惯

首先,找到自己burn out的原因,逐个尝试调整作息、工作安排,到底是因为自己平时不勤于学业还是别的原因;其次,针对自己的导师关系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沟通,而不是总想着导师要怎么怎么压榨你;最后,有时候了解的信息太多,容易让自己产生内耗,如果有社交需求,不如换个圈子交朋友。

以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0樓 發表于:2025-7-23 16:56

Burn out 是不理想的,但卻是很常見的。美國一堆博導恨不得學生在最後一篇 當天徹底 burn down, 要是學生還有點力氣,這些博導都覺得自己虧了,沒把學生的價值完全榨乾。

回到原問題,要保持不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真正對科學是有信仰的,知道自己在用自己虛無的人生交換人類的進步。如此你的熱忱就是閉環的。

另一種方法就是學習如何持續拒絕博導的一些要求,這可能讓博導不滿,但只要這種不滿是可控的,你還是能順利畢業。

最後,如果你前兩者都做不到,那burn out也不是人生的末日。經過幾年你還是會復原的,就像我多數的博班同學一樣。



作者:microbal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1042133363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1樓 發表于:2025-7-23 16:56

要匀速前进,不要熬夜,不要逼自己高效率完成很多的工作,不要把假期都用在工作上面!!

因为读博负反馈特别多,制约效率的主要是心情不好,所以当你做得特别累的时候,心情也就很差。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增加自己的韧性和灵活性,比一直逼自己努力好多了,起码延长了每次大崩溃中间的间隔



作者:小公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5838205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2樓 發表于:2025-7-23 16:56

普雷斯科特:


摄入充足的糖分和充足的碳水。

原味可乐,Wholefoods的三奶蛋糕,星冰乐,大白兔奶糖,哈根达斯冰淇淋......

如果没劲了或者感觉很累就立刻吃一些这类高糖食物,心情和身体都会立刻好很多。

有次肝了两天两夜debug,跑通了直接睡了,第二天什么活都干不了。

突然发现柜子里还有一罐可乐,打开喝完直接满血复活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3樓 發表于:2025-7-23 16:56

胆小男孩做大事:


保持和老板的好关系。维持良好的互动。让他知道你的工作进度。这几乎是最重要的。

其次,保证工作时的专注度,这样才能保障规律作息。

总结一下,让老板开心、保持沟通,好好睡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4樓 發表于:2025-7-23 16:57

说句老实话,做科研所谓干劲,其实发自于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于探究未知领域的热爱。所以我觉得保持科研干劲,或者说保持科研热情,保持最初的好奇心和热爱的最重要的buff是家庭的经济状况能够兜底(这里的兜底是指,就算彻底不干了,失业了,也能吃穿住不愁,科研收入在家庭总收入里可以忽略不计)。我反正是觉得,但凡任何事成为了一种生存压力,都很难热爱……

我现在经常跟我的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反正你们不用愁不能毕业,所以大不了就是毕业不干这个呗。既然这样,没有必要害怕失败,在认真做好文献调查,确定没有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有啥科研想法都拿出来,大胆尝试,失败了就当玩了呗。当然,我之所以敢让学生走出舒适区大胆尝试,也是因为知道手里面现在几个学生家庭条件都特别好……



作者:白毛小狼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5771643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5樓 發表于:2025-7-23 16:57


拉路西法:


秘诀就是不要时刻保持科研干劲,适当摸摸鱼划划水,学会享受生活。生活过不好,科研也干不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6樓 發表于:2025-7-23 16:57

男团女团八卦多:


还是老师太松了啊。

什么旅游,健身。

996,一天早中晚上下班六打卡考勤不是基操吗?

不自律?当面批评,组会批评,背后继续批评,看你惰性强还是自尊心强。

你在思索A方向论文,做A方向实验。

导师一条微信消息“过来跟我一起去B企业一趟”,然后几个月里既要完成B的横向,还要写A的论文。

想不自律?导师在精神上抽着你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7樓 發表于:2025-7-23 16:57


崇基山民:


我现在每周保证五天工作,保证一天能高效工作6到8小时,然后争取每天都打球1到2小时,早睡早起,我就很有科研干劲。

科研是需要灵感去思考得到的结果,有好灵感,才能找对努力方向,个人觉得,有时干多了反而一些科研的灵感会消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8樓 發表于:2025-7-23 16:58

怎么说呢,我前几年差不多也是你这种情况。我不属于非常自律且规律的那种。所以经常就是每天干到干不动然后睡到自然醒。

但是看到很多人说通过愧疚感驱动自己干活,我感觉我的状态好像是反的。我会在碰到有意思的idea或者做觉得有意思的实验的时候猛干,谁叫我都不好使的那种。然后不想干活的时候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干的够多。

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我有一个放养我的好老板的基础上。说到底和导师的合作模式还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状态的。

总之自认为博士期间的产出还说得过去,但是确实中间有几年熬夜熬的太猛有点透支,于是现在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规律生活。

所以对不起题主了我背叛革命了哈哈哈哈



作者:YF.S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5459634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9樓 發表于:2025-7-23 16:58

仙人球仙女:


会 才是正常的,机器人使用时间一长都需要更换一些零件,做做保养,更何况是人呢。

我的advisor,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曾经说过“读博士呢,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 ”

一开始我还不能理解这句话,但读着读着博士突然发现,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会很容易懈怠 。而这个时候的兴趣爱好就是你最好的加油站。

我身边的很多在读博士,在博士期间养成或者保持的兴趣爱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这是最多的)、养宠物(猫比较多,但冷血动物比如各种“爬宠”也有)、破圈社交(E人专属,热衷于有计划地参与各种花里胡哨的局)、追星(在日韩读书追星有点方便)、旅游(我的日本老板就是一个徒步爱好者,喜欢半个月一个月躲进深山里不回邮件)……

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激素让人快乐的秘密:

多巴胺(Dopamine):奖励激素,“feel good”荷尔蒙,产生即时奖励的愉悦感;

内啡肽(Endorphin):天然止痛剂,缓解痛苦和压力,产生高级且持久的满足感;

血清素(Serotonin):情绪稳定剂,调控情绪,让情绪保持稳定,大部分抗抑郁药物都与血清素有关;

催产素(Oxytocin):“Love”爱的荷尔蒙,能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产生归属感和依恋感。

大多数情况都是多巴胺工作的结果,比如暴饮暴食、通宵上分、刷短视频……而更建议追求内啡肽,长期主义才让人真正的轻松、自由。

/

保持干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自己累了。

做科研和学习最怕的就是那种,白天玩耍,晚上梦中惊醒又给自己两嘴巴子说时间又浪费了。这样玩的不尽兴,学的也不放心。往往会导致,明明今天就是合理的放松日,结果夜晚因为自我检讨而熬夜,最后导致第二天正常的工作日也不能工作,长此以往,进入恶性循环。

这里需要指出,知道熬夜不好就是不甘心睡觉的人,ta报复性熬夜的爽感来自一种补偿心理,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当人们因为生理或者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地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

白天,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情以及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时间并没有完全属于自己,我们一直忽视了又或者无意识地压抑了自身的情绪,导致情绪没有得到满足。

而晚上,回到家的时间,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通过熬夜填补白天未被满足的情绪,这是对生活表达一种无声的反抗或不满。

想要改变第一步是精准命名情绪——不要把负面情绪笼统地归为“焦虑”、“烦躁”等等,试着细分一下情绪类型,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到底为什么感到不爽,是工作压力太大还是社交让人感到疲惫?

第二步是迎合并满足自己的情绪——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妨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允许自己做自己,带着意识去做,无论是吃夜宵、打游戏还是看书……都边做边夸自己。只有你真正获取到这个情绪,和情绪和解了,才会获得安稳的睡眠。

第三步是适度的休息——在高强度的工作时间强制自己每隔30分钟或者45分钟休息一次,时间是5分钟或者10分钟,就像上学时的课间休息一个概念。休息时不要再考虑其他东西,不玩手机、不回消息,把注意力全放在自己身上,全身心的呼吸、放松。

第四步自己的感受至上——学会捍卫自己的感受,不委屈自己当个老好人,拿出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比如别人想麻烦你带个快递而你不想拿,就直接当下就回绝说不想拿而不是费心思找各种理由、措辞……

当你能够痛快淋漓地做自己,到了晚上你就不需要再补偿自己,就可以养成良好作息了,良好作息是身体革命本钱的基础。

最后,只有玩好了才能更有动力的学习。

去年十二月,各种发表和实验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明明每天都逼着自己去实验室,但进度是没有一点的。而且状态也不对,就是那种一想到今天要上学,今天要开会就浑身提不起劲,能在家里磨蹭就在家里磨蹭。

我的老板也发现了我的不对劲,主动和我说让我注意身体和休息。有了这个尚方宝剑,我直接叫上男朋友去冲绳爽完了五天(顺带激情消费了人生第一个LV),淡季的价格简直赢麻了(别人冬天滑雪我冲浪的思路)。

回来之后整个人就好像喝了脉动一样refresh了一遍,之前设计实验困扰很久的点直接就想通了,甚至这个idea还是在美丽岛水族馆里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与老板的开会也是顺利无比,搞得老板也好奇冲绳到底有什么魔力、这么养人~

放松之后的状态真的是好到爆炸!

回到题目上来,题主说的自己没有什么自制能力,想问问题主,你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正儿八经的,有计划的出去玩过了。往往都是临时叫你出去,工作日假性的给自己放松放松,然后夜晚躺在床上又懊悔自己浪费时间,周末自己去实验室摸鱼回来又感动一下自己,看起来做了很多实际上身体没得到放松,研究也没有搞上去。

所以不要害怕出去玩,好好的玩,好好的放松,这样明码标价的休息对自己内心的建设是最好的。而随机突发的人际交往是没有价格的,但没有价格的往往是最贵的。

//end

我是@仙人球仙女,武汉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计算机双硕士,日本京都大学知能感知博士在读,陪你走个人成长的花路!

仙人球仙女

151 次咨询

5.0

武汉大学 计算机技术硕士

62716 次赞同

去咨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0樓 發表于:2025-7-23 16:59

嘻命小丑:


如非必要,周末不要工作,一天用于放松恢复生命力,一天用于总结+排计划。流水未必不争先,但滔滔不绝是要竞争一下的。当然如果大家的导师有意见,请不要告知建议的来源,谢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1樓 發表于:2025-7-23 16:59

工藤正男: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建议题主不要太纠结要改变自己,非要让那个自己把你的自律!

现在这个年龄了,我们不要做截长补短的事情,因为补短很浪费精力,性价比很低!我们应该更多的做扬长避短的事情!

题主写paper是赶ddl,只要ddl能赶得上,就说明题主执行力非常强!那就继续延续下去就好了!反正最后的博士学位证上也不会标注你是自律还是不自律!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同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小论文发了,把大论文写了,咱就顺利博士毕业了!

并且写小论文其实完全是流水线作业,公式敢非常的明显,完全是在做填空题!完全也不需要什么规划!

高手都是边做试验边分析数据,做图!做图直接套模板,写结果与讨论部分的结果,就是对图的的描述,直接套模板就行,唯一难的就是讨论部分,逻辑链条和跷跷板大法一加持,轻松秒杀!对于高手来说,每做完一部分试验,结果与讨论部分就往前写一部分,把试验全做完,就剩下结论和摘要没写了!

摘要和结论完全不用动脑子,完全是从绪论、材料及方法和结果与讨论部分摘句子一组合就能写完,快的话2个小时搞定!再来半天时间调调格式,人家就可以投稿呢。你算算比你所有试验都做完再写论文的要快出多少!

其实SCI各章节的写作技巧,我这里说的写作技巧就是写作模板!因为我发现中国太多985高校的SCI就是套模板,那为什么我们不套呢?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下面这个回答的集合,一共5w字的保姆级教程,不知道有多少师弟师妹已经受益了,那为什么下一个不是你呢?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有哪些经验心得?844 赞同 · 4 评论回答

小论文写个3-4篇,大论文就自然而然写出来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写小论文这件事儿上瘾,你用技巧成功发了一篇SCI后,你真的会想马上再发一篇!那种成就感真的会让多巴胺疯狂分泌!


我是正男@工藤正男,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10:00视频号直播,敬请关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2樓 發表于:2025-7-23 16:59

悦纳自己,burnout就burnout了,压力都很大,接受这是一个在人人身上都会发生的。

然后再逐渐调节。如果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所谓大佬们看上去很规律那真的只是看上去。之前去参加,年轻科学家们都喜欢问他们work-life balance,真的没有一个,没有一个,说自己有work-life balance的。当然他们说的很委婉,他们一般说如果你热爱你的科研,那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侧面感受一下)。

以上



作者:张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945774035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3樓 發表于:2025-7-23 16:59

作者:El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6020706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说如何避免burn out。我对burn out的理解是,很多事情集中到了一段时间内,导致需要密集高强度地出活,往往需要通过熬夜实现,导致了身心的崩盘。

第一条策略:避免把很多事情集中到一段时间。具体解决措施有两个角度:

角度1:制定计划。提前预判需要完成的事情的工作量以及自己的工作效率,制定在能力范围内能完成的计划。好的计划可以把活儿摊开到一段较长的时间,未必每天要花很多时间,你还是有挺多空闲可以约饭打游戏的。

角度2:为自己争取时间。有哪些事情的截止时间是软性的 ?如何巧妙地说服导师或者其他任务分配者去延长deadline?

如果不幸还是有很多事情集中到了一起,那么第二条策略就是:提升做事儿的能力。具体可以分为提升自己做事儿的能力和利用外界的力量提高做事儿的效率。

自己这一块儿,又可以分为战略层面、心理层面和身体层面。战略上,利用二八原则抓重点,同时避免完美主义。心理上,减少焦虑羡慕的时间,避免做事儿时因为焦虑羡慕而分心。身体上,平常就要保证睡眠和锻炼身体,从而在不得不偶尔熬夜的时候,身体能够撑得住,不至于因为身体崩溃导致心理崩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言不虚)。

利用外界方面,可以从提高效率的工具和人入手,比如现在AI可以辅助写代码,比如如果导师同事同学朋友可以帮一些忙,然后分一个paper里不占据主导地位的作者之类的,岂不是win-win。

上面这几条,不仅仅适用于读博,对于往后的工作可能也有借鉴意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4樓 發表于:2025-7-23 17:00

欲买桂花同载酒:


这个问题还蛮好的,我感觉读研期间会burn out主要就是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与导师的关系处的不好,导师看我总不顺眼以及跟课题组其他人打交道好累,大家都很mean。第二,课题做不出来,不管多努力就是做不出来,所以无比沮丧。除此之外,如果在课题顺利,人际关系也顺利的情况下还总是觉得很不开心,什么都不想做,那可能说明你不太适合做研究的生活,混混毕业就好了,不必强求。

想要解决第一种burn out还是不太容易的,尤其是跟导师关系不好的那种。我觉得很多研究生在选导师的时候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和导师是不是脾气相投,日后能不能好好相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导师牛逼。很多牛逼的老师脾气都很怪的,作为学生一定不要高估自己的忍受能力,不要等着入坑了再后悔。另外,与导师相处也一定摆正心态,导师掌握着你能否毕业的命脉,是你的老板,所以很多时候听取导师的意见是必要的,尤其不要觉得导师水平不行,那你们之后相处的会非常痛苦。至于课题组的其他人,也不必刻意讨好,他们不是你的老板,也不会决定你能否毕业,喜欢的人亲近一些,不喜欢的人尽量不接触,最好不要撕破脸,万事留个余地。当然,很多情况下维持表面的和平也不太容易,那就不必内耗,该撕就撕,毕业了谁都不会再见到谁,没什么大不了的。

解决第二种burn out的方式就是放平自己的心态了。说实话,很多实验学科,课题能不能做出来和运气很有关。只是,实验做不出来虽然不代表你水平不行,但实验做不做的出来很有可能决定了你以后职业的选择,所以在这方面你的目标得有所变通,不然很容易自己走到死胡同。比如,如果你一定要做教职,但又发不出来文章,那难免很焦虑。但如果你接受自己发不出来文章,之后找个工业界的工作也行,那你就不至于特别痛苦。有一个高的目标不是坏事,只是做研究不再是做试卷,你可能要学会接受自己没有办法完成目标的遗憾。

虽然我写了很多,但我直到现在也还是会间歇性的状态很差,什么都不想做,然后不停的刷手机,之后便讨厌自己。与自己和解一直是个很难的话题。我发现日常生活中会让我状态好起来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跑步。有时候状态很差的时候,跑着跑着就接受了自己。散步的方式不够激烈,对短暂的放松有些好处,但不能彻底改变状态。其他的诸如看剧,旅游什么的似乎也都没什么用,还会制造更多的焦虑。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调整方式,这个估计需要慢慢的摸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5樓 發表于:2025-7-23 17:00

喝酒,健身,旅游,骂审稿人

和好兄弟一起喝酒,健身,旅游,骂审稿人,聊隔壁系或隔壁学校的姑娘(今年美院姑娘出现频率低了很多,这是招生办要反思的)

和隔壁系或学校的姑娘一起喝酒,健身,旅游,骂审稿人

不知道算不算通解,但确实管用,尤其是和姑娘一起旅游环节。这一解决方法推行到现在遇到最大的困难是经常被好兄弟质疑为什么和姑娘旅游不叫上他



作者:星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6329395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6樓 發表于:2025-7-23 17:00

苏氨酸:


如果热爱科研当然可以高水平全心全意地科研,如果很热爱很擅长估计也不太会觉得burnout。如果没那么热爱,就不要把科研当成自己的全部吧,找一点其他爱好甚至副业,把科研当作一种钱不多的打工,打几年工会给你一个证书。

有个实验室同学,申请到博士之前一直都在实验室做research assistant,什么都做得很好,还有一作的文章,做了一两年研究员才申请读博。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结果她博士第一年就一直说要quit,还有点抑郁去看心理医生,就很burn out的那种状态。

后来她好了,也不quit了,偶尔出现在实验室做实验写东西,同时,她成为了学校健身房的舞蹈课教练,每周两节课带大家跳尊巴,有点像广场舞那种健身性质的舞蹈+健身操。她还在群里叫实验室同学一起去她的课,我去过好几次,看她带大家跳舞的时候,感觉她真的好开心。——我办了健身卡之后去体验过所有健身房的课,各种无氧有氧操课瑜伽,我发现这个同学的 “广场舞”课是最火的,每次人都很多,教室站满了那种,因为她就是很high很热情,而且挺会调动氛围的那种。

后来,她要考另一个健身教练的证,有个考核是她需要带几个人健身然后录视频,作为她的作业交上去,她还在群里找人去当她的“学员”,我也去帮忙当学员跟她一起录制了,感觉她真的很喜欢当健身教练……

现在她除了那个健身舞蹈课,还带一个核心肌肉训练的课,也不quit博士了,一边科研,一边当健身教练,两个都做得挺好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7樓 發表于:2025-7-23 17:01

还是要降低自己的期待阈值。

就把这件事情当成班来上,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但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到科研这件事上。

其实在读博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发现能靠自己能力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少了,以后只能更少。但是能分走你精力的事情又实在太多了,处理不好最终只会精力枯竭。要学会适当放下,才能拿起你想要的东西。



作者:椒盐皮皮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848345/answer/36192355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8樓 發表于:2025-7-23 17:01

Extraterrestrial:


不需要刻意避免,因为根本无法避免。对于毕业,只要还愿意继续读不打算直接退学,并且有能力往前推进,其实就是正向进度。保持和导师的交流(作为学生多主动去找导师交流,自己是自己课题的第一责任人),做到及时反馈,一般不会走到毕业时限离毕业要求太远。至于其他,走到毕业关头自己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往下走,留下还是离开,没有必要强求。所谓学术热情,过于摆烂其实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对自己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没有好奇,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能不能做出成果是另一方面,不完全由自己控制),课题做完也不想进行学术写作或学术交流,自己应该清楚自己是不是只是强行让自己留在这里。读博是一段人生经历,任何经历都会刻画在一个人的气质中,但无法从根源上完全改变一个人,所以任何人没有必要因为羡慕其他人的生活而去尝试复刻他人的人生,何况你能看到的也仅仅是表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9樓 發表于:2025-7-23 17:01

DejavuBot:


效率是首位的,既然在干活时,朋友喊一声都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玩耍,那就只能保证在教研室的时候提高效率,少摸鱼。

特别是写论文时,论文即使写的再粗糙,也要先保证整体的快速完成性,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先完成再修改。

玩的时候好好玩,科研的时候就好好干!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0樓 發表于:2025-7-23 17:02

树袋鼠阿帕奇:


在学分修满的情况下继续选课,用课程的ddl营造突击感帮助自己紧急科研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84 回複數:116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7-23 17:32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