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1 月 9 日两中国女游客在日本遭列车撞击身亡,原因是什么?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enjoy yourself:
毕竟视频有人帮我看过了,也有了大概的总结,我想不通的是,你们两个站铁路中间干什么? 这和什么防呆设计,什么平交不平交,什么日本人也认为有缺陷,什么火车比铁道宽,都没关系。 是个人都应该知道要远离铁路吧?现在你告诉我,有两个人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站在铁道中间不走,然后被车撞死了,除了自杀之外,还有什么更靠谱的理由吗?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深具世界眼光:
主要是因为他们爱日本,他们爱铁道,他们爱日本都铁道。而中国的铁道又不好。 可能也是因为中国人太多。肯定各种意外也是日本的十倍。 再有就是他们没有参加过夏令营。你说这些是基础知识吗?其实很多都没有教过。关键是没有实践过。 还有就是无妄之灾。往往发生在你哎的事情上和你躁动的时候。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我很好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804379816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种因素导致的悲剧。
最大的原因,不摆明了是这个路口设计sb吗……
那图一看就知道了,不是普通人印象里的的铁路道口。主要一点,旁边直接就是一条平行的国道。这看起来就非常奇葩。
而且安全区域就那么一点大,据说还是个斜坡,区域上无标识,年轻女孩,又是外国人,搞不明白属于情理之中。
并且还是按钮通过的红绿灯,这个在国内也很少见。这俩人可能没见过。
当时的情况很容易复现。她们想过马路,但前方道路上车开的飞快。而眼前明明有红绿灯但一直都不变色。相对来说面前这条路更让人恐惧。
道闸这边(其实很危险的地方)自己站的地方看起来离铁轨有一段距离,貌似是安全的——是的,别带节奏她俩站铁轨上,她俩没站铁轨上,是站在铁轨旁。
道闸另一侧(其实是安全区域)是个同样窄小的斜坡,面前就是呼呼过车的国道——日本人开那个逼车飞快,只要绿灯,不带管你是不是有斑马线的。
最后无非就是道闸前后生死选错边罢了。至于你说列车来了不知道跨栏杆避险……我只能说,吓傻了,很正常。因为这个非要苛责人家是蠢死的,我觉得这很难评。
至于说这件事的教训……最大的教训是:如果不是相对专业的自由行爱好者,不要单独去对外旅行开发度不高的地方。
定义相对专业:其实也不用很专业,有独立搞定机酒签能力,有跟当地人基本沟通能力,对当地有基本调查就行。
定义对外旅行开发度:就很简单,日本的话,东京大阪京都札幌冲绳,这种叫开发度高。别的地方都叫低。不用扯什么日本哪个犄角旮旯都有说中文的,不杠。
你在对外旅行开发度高的地方,随大流都不会出错。在开发度低的地方,出岔头了就太看自己的经验和判断。
再省流:经验不足的人,建议远离小红书的“小众宝藏”标签。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重庆还有一些郊区的路段会有平交道口,而且简单观察就会发现两头要么是废弃断掉了,要么就是空无一车的断头/尽头式/终点工厂货运站台 如果一个人都只遇到过这种“踏切”,那到了日本,放松警惕是可能的,而放松警惕又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人家日本的“踏切”大多都是要跑车的。 何况的何况,有声音,闪灯,落杆,总该看见车来了 不跑? 作者:一株芥末酱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79670119277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原因就是量产这种唐人,其实更炸裂的是开车上路环境。 
作者:糖衣炸弹麦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803515704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一个原本给本地人利用的设施,面对着全球游客的冲击,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的。现在的矛盾点在于本地人用自己的税金给日本政府政策带来的全球冲击买单呢,还是应该受益方出钱改建设施呢。不过说起来类似的设施可不是一处两处,要不少钱呢,收益能cover成本吗。最简单的方法是设置更多语言的警示和更明晰的区块画线,但效果如何不清楚。愿两名游客安息,也希望家属掌握更有利的证据据理力争,在法庭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个人都要明白,到陌生地方旅游既能带给自己异国风情的愉悦,也会面临未知的风险。 作者:raymond guo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8027802357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岛国化工人:
RIP,祝在天堂安息。 这种小道口在日本很常见,我还经常过只有一台车宽度的小道口。 这两位女游客应该是没见过这种道口。加上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选择了原地等。我当年来日本,第一次过道口,听见铃声响起,看见红灯,下意识也是原地等。 我不认为这两位是蠢。甚至我觉得她俩素质比较高,选择了守规矩。比如在迪士尼排队,守规矩的人遇到栏杆就不会越过去的,会沿着路线绕啊绕。但是因为她俩没见过这种道口,反应没那么快。或者在外国,国内的对应方式是否合适(日本是左侧通行),她俩不清楚,进而造成了悲剧。 真的很可惜。 —————————————————————————————————————————— 追记 我看了一下相关报道,这个道口紧接着就是一个斑马线人行横道。 她俩大概率可能是看错了,以为是在等人行横道的信号灯,而不是电车通过信号灯。   日本电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声音不一样。而且声音很大,站在信号灯下面真的听不到远处的电车的声音,日本电车过道口也不会鸣笛。并且根据电车驾驶员的证言,旁边有个电线杆,挡住视线,她俩面朝路口的人行横道,背对着电车路线,发现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大家可以看看她俩站在哪里,真的不怪她俩。真的太可惜了 但是对于外国人肯定不懂这些啊,在不熟悉的地方,第一想法大概率就是原地等一下,变成绿灯我再走。 
真正的安全等候区是在围栏外面,这设计真是反人类。 这个路口设计绝对是有问题的,但是日本就是这样的社会,不是雷厉风行说改就改的,我家这边有条路,贯通仪式时候市长还来讲话,终于修成4车道了,真是值得纪念啊,巴拉巴拉。 这条路什么时候开始修的? 1976年。。。整整49年。
对于这两位女游客,再次表达深深的遗憾,真是太不幸了。唉,20多岁的年纪,不应该遭此难啊。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Xiuquan Yu:
为什么我满脑子都是自己吓 自己 我完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海与玲:
其实我可以总结一下的,发生在中国就是政府的责任,中国人素质太低,设计有问题,两个女生被害死了,中国人的劣根性;发生在日本,是这两个女生的问题,日本政府没有任何责任,设计没有问题,是这两个女生的素质差,巨婴,日本人文明,素质很好。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安迪:
自从江歌案后。
据说在日华人越来越不敢帮助遇事的国人了。
江秋莲要起诉在日帮助过她的华人。
江秋莲起诉给她捐款的剑指九天(李某珍)。
江秋莲还说要起诉我
就因为我说江秋莲教唆江歌诈骗陈世峰十万日元才导致被杀。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苏相辙:
南京还有这种道口,宁芜铁路,不过都是有老头安保驻守。
每次有火车火车过都会堵好久。
宁芜铁路年年说要拆了,说了十几年了还在。
上海铁路局太坏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桃花瓣在飘零:
明显设计有问题。 安全隐患巨大。 太危险。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张艾菲:
我是 @张艾菲 ,日本人自己都把那个路口叫做「危険な踏切」,危险路口。足见本身设计就是有问题。听说家属已经到日本了,想收集证据,后续寻求法律援助。告日本铁道公司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这个道口本身就是事故多发,而且那个路口是有监控的,属于老大难问题。来看到底怎么回事。 根据监控画面显示,带着购物袋过道口的两位女性,在道口内走,之后在人行横道的前面停下了脚步。断路器放下,但是两个人一直停留在道口里。然后,悲剧发生了。 当地居民表示,道口的前方是人行横道,等待空间是必须只能横着自行车。坡度倾斜也很陡,被附近居民称为“危险的道口”。这个危险的道口,其实是多起事故发生的老大难地点。不算这次两位女性的死亡,仅仅2009年以后,就接连发生了包括死亡事故在内的「4起事故」。 关于现场的情况,日本专家这样分析。可以理解当时女生的判断。“看了现场后感觉到,断路器的对面有杆。这样的话,我想也会在这里(道口内)等。” 对此,因为中国的道口跟日本区别很大,会产生认知习惯不同,日本媒体还采访了中国留学生。“外国人其实不太知道(在道口等待的行为)有多危险。起初看到(道口)就不知道这(隔离墩)是为了什么?中国街道上没有什么道口 。”重点来了,日本警方的调查。日本警方目前认为,惨案造成的原因是,两人错误地在道口,等待国道的信号灯,正在根据此推算进行调查。 这场惨剧看的让人非常难过,两位女生年纪轻轻,原本是一场快乐的旅行,没想到命丧他乡。日本网民表示同情的同时,也对日本相关部门谴责中。“ 果然是外国客人不知道的道口,看得我心里很痛。虽然发生了同样的事故,但为什么事前没有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的对策呢?”“ 如果等待信号灯的空间很小,而且坡度很陡的话,一般都是潜在问题。不是因为是外国人而已,除了孩子和老人以外,对残疾人来说也非常危险。坐轮椅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在那里等红绿灯?我觉得自治体应该考虑对策啊。”“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在坡道上,被国道夹着的狭窄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也应该有能做的事情,但是铁路公司什么也没做,所以也应该有责任。”我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我的体会就是,日本路口情况很复杂,间隔非常密集,又都是无人看管的道口。有其他人的话,还能有样学样,可没人的话,对于外国人和老幼弱势群体,说实话道口怎么过是真的很危险。这回出事的道口如果不加以复盘改进,都不用猜。未来肯定还会出事。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小木曾孝宏:
可能时代发展太快了,她们真没在东大亲身见过还在城区跑的就一根杆靠自觉的老式铁路吧,这个东西,我一90年代生人也就在小学前在上海市区见过,自那条道变成轨交三号线之后,我的人生就再没见过一个需要等待列车通行的十字路口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燃烧的干冰:
最重要原因是国内这种道口大多会有个老大爷在那边值守,遇到类似情况会吹哨子赶人。被保护惯了之后就缺乏风险意识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modify:
第一眼看也觉得这俩人无知,然后看了日本人新闻的视频,这特么哪是电车搁国内明明是火车。日本那小地方,修搁道闸也那么抠抠搜搜。再看当地留学生拍的事故路口,恍然大雾。第一次过这种道口的国人绝对不低于1/3 的人会懵逼然后停在横杆近铁轨侧。被撞死的概率起码10%。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北京最开始的地铁是没有屏蔽门的,就像《纸牌屋》里那种类似高铁站的轨道,大伙儿在旁边站台等车。
每次地铁进站前,乘务员会拿着大喇叭大声招呼,“往后退,退到安全黄线内,注意安全”。
最开始的绿皮慢车和现在的高铁也是没有屏蔽门的,每次车辆进站前仍然有工作人员招呼退后,保持安全距离,没有减速的动车刮过身侧的风会带着人往里倒,很危险。
看过这次事故的现场监控后,我只能说很惋惜,吓蒙了的年轻女生应该是不认识日语警示语,不知道怎么面对呼啸而来的火车。
但是,我记得《秒速5厘米》和《情书》里面,都有类似火车通过道闸的场景,哪怕我这种平时不怎么看日漫和日剧的都记得呀,照理说,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日常生活里应该有需要和经过的列车保持安全距离的经验。
作者:讲故事的猫小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800737342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苏魏艾:
我们80后的孩子从基建落后、社会不安全的时代走来,知道所有的东西都不能依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保持自己最原始的判断。下雨要躲,过马路要左右看,不能靠近火车铁轨两米内等等无数的规劝。 我就想不明白了,现在的年轻人不仅不听规劝,还反过来指责别人『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红灯所有车都会自动让我,不然他全责』 我想对她们说: 不是,姐们?你们脑子瓦特了?墓碑上写『对方全责』? 你自己眼睛没看到自己走在铁轨内了吗? 还是国内火车月台上没有黄线标识危险区域不得入内,还是国内列车广播员没有拿着大喇叭反复跟你提醒过?怎么出国就是傻乎乎了呢?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防呆设计”的重要性。 道路设计的确有问题。 不过正常人不会躲在火车轨道危险区的栏杆里面躲“汽车”。 还说什么现在年轻人00后没见过平交道的 咋的? 现在的00后都是明朝穿越来的? 大清国的人都知道两条线是什么意思 大马路上比两条线安全一万倍 ———————————————————— 还有找补“以为栏杆里是安全区”的…… 说直白点。 这不就是另一个位面的“女司机发现怎么其他人都在逆行”嘛 作者:遥想当年少年勇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8005012213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达尔文和日本这个位置缺乏防呆设计的综合因素下导致的悲剧,当然按某些人的说法,也可以说成是国人被保护得太好了,日本太烂了等各种因素。 但究其本质就是没有防呆或人太呆,举个简单例子,国内会经常宣传而且大部分有水区域都放上禁止野泳的标识,为什么放就不说了,但国外大部分游泳就是野泳,甚至还能在很多电影纪录片里面看到主角配角在各种地方以各种姿势野泳的片段,为什么也不说了。 总而言之,国内玩的是保姆式,国外玩的是达尔文,去国外玩的记住一点,在国内可能只听官方说啥就干啥就没事了,但在国外得把脑子带起来,因为国外官方很可能什么都不跟你说只在最后来个遗憾,一切都得靠自己脑子判断 作者:呵呵哈哈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7998734612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桃梨杏梅:
设计的确有缺陷,让不理解的人困惑,但是两个人的事生活常识也让人困惑。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未知的地平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549531203/answer/793334475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1 月 9 日两中国女游客在日本遭列车撞击身亡,原因是什么? 答案:蠢 原因真的特别简单,就是蠢,见过各种各样的蠢人 1.一个压缩包发过去,文件名就是【解压密码:1234.rar】,还能继续问“解压密码是什么?” 2.叫个外卖,特意发了画上行走路线的地图截图给外卖小哥,还能送错小区了 补充: 有人说国内很少有这种平行道,所以这两个女子没有经验 但是她们都出国旅游了,总不能说只坐过飞机,没坐过高铁吧? 高铁候车站台都有黄色警示区,提醒候车的乘客不能站在站台边缘,要跟列车保持距离 这两个女的出事的时候站立的位置,很明显要比站台边缘更贴近列车 这都意识不到危险? 照片里这么明显的安全等待区不站,非要站在危险区域, 不是蠢是什么? 不管这个安全等待区有多小,正常人都能一眼分辨出来这个区域是99%安全的 红框里的位置,哪怕你躺着睡觉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最多被路人踩踏.....

补充: 有人说,这是防呆设施不到位导致的事故 各位B站的视频没少看吧?应该看到过那些监控拍下来的走路看手机掉进河里的吧? 那些水塘、河边,是不是也要装护栏这类的防呆设施?理论上是应该要装的 但是实际操作上呢?费用谁来出? 这两女的被撞,在我眼里跟走路看手机掉进河里被淹是一样的 同情心?不好意思,实在是无法共情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蠢人太多太多了,厌蠢症晚期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方阵:
研究生如此没常识,我去日本旅游的时候七岁的儿子都知道说爸爸火车(电车)要来了,离栏杆稍微远一点,会有风小心吸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