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用户Oa7uv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470786/answer/5206564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前也有白人崇拜日本的时候啊——
19世纪,东洋艺术在欧洲走红的程度,按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网红同款”、“抖音爆款”。
最近在澳大利亚,前天去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看了场展览——日本主义:日本及现代艺术的诞生(JAPONISME: JAPAN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ART)。

梵高画的浮世绘,你见过吗?
其实,日本艺术的流行程度之高,不止是现在。早在19世纪的欧洲艺术圈,来自日本的东瀛艺术,就已经火得一塌糊涂。
油画中的主角常常是长着一副欧洲面孔,却身着“和服”,手握樱花图案的团扇;

1875,莫奈《日本女人》Claude Monet, Madame Monet en costume Japonais
“浮世绘”在同一时期,也多次出现在梵高的画作里;刊登在1886年巴黎杂志<Paris Illustré>封面上的,居然是日本的花魁形象;

1905,德布西交响诗《海》的封面 Debussy-La Mer The great wave of Kanaga from Hokusai
从茶具到屏风,东洋风格的摆件频频出现欧洲贵族家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
这些花纹图样、服饰、工艺品漂洋过海,不仅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还圈粉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
据说,就连LV品牌创始人路易·威登
所设计的帆布花纹,其灵感也被认为来自日本的家纹风格。
法国人一向对日本文化青睐有加,他们口中的“Japonisme”,说的就是当时印象派、新艺术等艺术流派的灵感之源:东瀛艺术。

展览现场 日本风格的陶瓷茶具
“Japan”是日本的英文,这谁都知道,但“Japonisme”是什么?
Japonisme:一不小心成了“艺术圈爆款”
把这个法语词直译过来,就是“日本主义”。指的是19世纪在英法等欧洲国家掀起的“和风热潮”。
19世纪中叶,由于各西方列强积极侵略长期锁国政策的日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美术作品也随之大量传入西方世界。
比如,由日本进口的茶叶的包装纸上,常印有浮世绘画作,于是浮世绘及琳派这类画作的用色、线条、明暗、布局等,很快吸引了英,法等引领西方艺术的欧洲国家中画家们的注意。
艺术家们对日本美术的审美崇拜影响了当时的众多艺术创作,以印象派为主的作品尤为明显。

1881,雷诺阿《持扇少女》Renoir, peintre du bonheur
在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正在举办的展览——“日本主义:日本及现代艺术的诞生”里,我看到了日本艺术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欧洲网红的。

展览现场 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星期六下午的展览现场,欧美面孔和亚洲面孔的观众各占一半。在时间不长参观过程里,身边的人几次几乎挤满了展厅。
在这个遥远的南半球国家,都有哪些有趣的“Japonisme”故事?让我们带你一起去看看。

展览现场 位于展厅入口处的海报
绘 画 | PAINTING

Utagawa Yoshitora,日本,《英吉利女士》,1861
画中的两位女士穿着欧洲风格的大的衬裙,前面一位手握羽毛扇,这也是对亚洲异域风情的一种致敬。
在早期,西方女性出现在日本港口还是件特别罕见的事儿,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画中的两位女士都是亚洲面孔。

Utagawa Yoshitora,日本,《街上的美国人》,1861

Utagawa Sadahide, 日本《西方商人在日本横滨码头》
1860年,横滨修建了能让国际船只停靠的国际码头。越来越多来自俄国、英国、法国、荷兰、美国的商人通过这里来到了日本,一个“崭新”的国家。



记录同时期日本风土人情的画作,版画作为典型艺术形式被人熟知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France, Divan Japonais
海报中是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女士的帽子挡住了字母"J"
也是在这个时期,和服作为一种新潮的时尚传入西方。时髦的女性们纷纷穿上和服,在当时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这样的画作。
服 饰 | WEAR

James Tissot - La Japonaise au bain

Evening coat,以刺绣装饰的和服外套,1920Callot Soeurs, Paris, fashion house; Marie Callot Gerber, designer
工 艺 品 | ARTWORK
同样是日本屏风,你能分清哪一件是“原装”的吗?


Pierre Bonnard,法国,屏风《保姆的散步时光,马车上的飘带》,1895
法国纳比运动的领军人物皮埃尔·博纳尔
(Pierre Bonnard),对日本艺术的热情表现在屏风式的、扁平的装饰品上。这件作品的主题是——一家人穿过巴黎协和广场,一群穿着斗篷的保姆在一旁观看。这也反映了当时日本木版画题材对妇女和儿童的兴趣。



展览现场 精致的手工艺品

餐盘 The Grands oiseaux (Large birds) service
日本人习惯在盘子等瓷器上饰以鱼、鸟,和花朵图案,这一风格也启发了很多欧洲的设计师。
-
这场精彩的参观结束后,在离开美术馆之前,我打算在礼品店买本书作为纪念。但店员告诉我,关于Japonisme的画册早就“Sold out(卖完了)”。
从寿司到艺术品,看来,即使是遥远的南半球,也依旧有不少人崇拜着日本。
原文链接:探展 | “明星同款和服”、“抖音爆款浮世绘”,日本艺术曾是欧洲网红?
欢迎关注花瓣。(id: huabanwang)
by正在为了阅读量苦苦挣扎的作者
转载请联系wechat1501023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