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镇:
先罗列一下题主的背景条件:电子信息专业,双非硕士毕业,山东人,目前就职广东民办高校,24年硕士毕业(年龄25岁左右)。
综合来看,属于可以读博,但必要性却在两可之间的(必要性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山东人固有的“稳定”职位诉求)。
可以读博是在于,年龄不算太大,电子信息专业读博赛道的竞争没有其他专业那么卷,有一区论文打底申请好学校的概率有所提升。
必要性的正面因素来自于:山东人+双非硕士+民办高校就业,个人价值观层面未必会安于现状,更期望有985/211等名校博士的title,继而进入更具有社会“认可度”的高校/企业工作,然而现有的学历和就业位置,很难在短期内让自己有明显提升。
必要性的负面因素来自于:本人其实并不喜欢学术研究的工作状态,已经有职位,专业属于容易找工作的热门领域,而且大概率难以得到研究生导师的鼎力推荐(纯猜测)。
综合判断:题主改变自身现状的内在诉求,远远高于其读博的自我意愿。
所以,正面反面的因素都罗列在这里了,其实真实的答案应该由题主自己来选择。
接下来,再谈一谈题主可能的未来选择。
读博,要么申请国外,要么申请国内9/2高校,这是硬性底线,没必要为了读博而读博,普通的双非院校很难给你的现状带来太大的改变,除非未来导师是院士或者业内大咖(比如本身就有创业的导师)。
其次,重点关注潜在未来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团队出路,最好是业界学界可以双杀的专业领域,且博士基本都能按期毕业的团队。
以题主的心态,如果去了一个只能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方向,一旦进程不顺利导致延期毕业,三十大几了才开始找学界工作,那会异常艰难。
再次,工作是你手中的网,博士是溪水里的鱼,先把网结好才是你当下的核心利益,博士这条鱼,捞到大的就去读,捞不到合适的也别纠结。
扭转现状,并不是只有读博这一条出路。
如果不读博,在做好当下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试着去业界寻找找适合的工作,前提是别抱着一步到位的思路,起点可以不高,但业界经验一定要尽早开始累积。
25岁左右你还可以先进去,然后干中学。
30岁以后,将主要是业界经验和积累带着你往上走,那时候再说去干中学,没有人会给你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