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为什么韩语可以去汉字,而日语不能?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非韩语或日语专业,但由于喜欢韩日的影视作品对韩语及日语有一点肤浅的认知,如果有雾,请大家指正。 首先,就韩语中的汉字词而言,由于一个韩语词可能对应多个汉字词,所以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往往会加以汉字来注释,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正常使用。 而日语中的汉字其实是可以全部用五十音来代替的,可是,同一个汉字词的读法不一样,即对应的五十音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 所以,韩语中的汉字注释和日语中的汉字都是表意的,只是韩语的去汉字化更彻底,反而造成了理解上一定的不便。就这点而言,个人认为日语保留汉字是为了更方便地表意。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0497237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Zhiho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4642528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只有懒虫和低能儿不会新文字 - 鲁迅  词尾字母不发音, 提示词类 不标= 名词/代词, -d = 动词, -x = 形容词, -f = 副词 , -l = 连词, -j = 介词 , -s = 数词/量词, -z = 助词, -h = 感叹词, -q = 犭 劳大驾帮忙找出上面所有的同音词。不要大家一个个的发疯也般青天白日喊见鬼,要有胆量捉鬼!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谁说不行?日本人用汉字越来越少了,甚至写都不会写。汉字是为了表达敬重,比如把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写成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ください写成下さい。 所以正规新闻报道,给地位高的人写信,会用很多汉字词,假名会写成汉字。但是汉字本来的意思谁还记得呢,一些汉字词本来就有多重意思,比如結構です。一些同训异字词,抱歉一时想不起来例子,也有日本人也开始混用。我觉得日语中汉字无法替代是不存在的。 作者:izayoi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545762756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土方:
要是让会日语的人去读一篇只有平假名和片假名没有汉字的长篇文章,不抓狂才怪,不只是日语学习者,日本人也是一样。 可以费,只是想费要付出代价。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bu cunzai keyi bukeyi qu de wenti zhi cunzai xiangbuxiang qu de wenti biru nikan wo zhege huifu jiushi leisi hanwen nazhong quchu hanzi de jieguo zai mouzhong Chengdu shang laishuo hanwen de quchu hanzi jiushi leisi zheyangzi de zheli wo tongguo kongzhi kongge de pinlv lai jingliang tigao shibiedu dang ran yi zi yi kong ge ye shi ke yi de 作者:SE董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05180875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褚鞠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3698731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客观上,汉语、日语【无法】去汉字,我认为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日语即便想去汉字,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就是【技术上都完全不可能】,可能很多人会用拼音写一小段话,然后说【你看,可以看懂啊】,但是我敢肯定要去写科学论文,法律文书,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除非你从根儿上对汉语的词汇做全面改造。
本来,拉丁字母就是适合那种辅音丰富、形态丰富的语言,汉语、日语这种在历史演化的长河中,辅音被大砍特砍,化作声调、高低调的语言,在用拉丁字母上本来就存在先天不适,越南语作为声调语言,用拉丁字母,因为自己有3000个音节,用拉丁字母的确没问题。
但声调语言的产生,反映到拉丁字母上,等于说是把一堆辅音,变成了小小的声调符号,本身就已经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6世纪的中原汉语,有3800个音节,这个版本的汉语,非要拉丁化,还是可以拉丁化的,但随着北宋时期入声合并、消失,中原汉语音节数量暴跌,一路暴跌到20世纪的1200-1300个,这就使得各地汉语方言的【汉字依赖症】大幅升高。
我认为,在12世纪中原汉语的 -p、-t、-k全部消失后,拉丁化已经从技术上宣告不可能,不要拿东干语做反例,这个东干语他不需要写什么复杂高深的东西,就写写民歌、通俗故事,文字承载量极低,日语同理,甚至更彻底。
日语从很早的远古时期,至少2000年前,就已经变成了全世界语音最简单的语言,浊音清化、开音节化,以至于日语连很多核心基础词汇,都得用复合词,比如:
蛋=tamago(球儿)
日语加入汉字圈,汉语词汇大幅涌入,自然使日语从一开始8世纪就患上了严重的汉字依赖症,但若日语不加入汉字圈,会变成什么样呢?可以看看现在的新西兰毛利语,就是一堆特别特别长的词汇,虽然日语从8世纪就患上汉字依赖症,日语依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基础音节从88个砍到67个,从而也使得日语不论是本土词还是汉借词,都被汉字牢牢地绑定,韩语在对待汉字上,跟日语其实是同一种路径,本来都是既有音读也有训读,,但是因为韩语有韵尾-p、-k、-r,对汉字的依赖程度远远低于日语,自从15世纪发明拼音后,韩语的训读就大规模消失了,因为朝鲜人发现,本土词用拼音写完全没问题,汉借词用汉字来写,一直坚持到了二战后,,到了70年代,韩国大规模普及了教育,本来百姓用的不多的汉借词也得到了大规模普及,这个时候,就不断地有民众尝试减少汉字的使用,比如嫌【經濟】太难写,就直接写 경제,试着试着,就发现好像大部分的汉借词写成拼音也是可以的,所以韩语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了,现在韩语基本上只有在非得用汉字才能表达清楚的地方,才会把词汇写成汉字,日语其实也想像韩语这么做,但日语的语音过于简单,被汉字绑定,,所以日本人这么做的空间很小,目前汉借词只有极少数诸如 きれい(綺麗)这种词一般是写假名,本土词的话,写成假名的会稍微多些(如代词)。
但绝大多数实词还是写成汉字的,总的来说,越南语是可以完全去汉字的,,汉语保留-p、-t、-k的方言 如 粤语、闽南语,也是可以完全去汉字的,韩语比较特殊,基本可以去汉字,但因为没有声调,很多汉借词和人名又需要借助汉字来辅助表意,而90%的汉语方言(包括普通话),和 日语,都已经被牢牢绑上了汉字的战车。
以上是技术角度,此外还有道德角度、历史阶段角度
从道德角度来说,中国人也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姓氏跟别人的姓氏合并,光是这一点,就连汉字的进一步简化都阻止了,遑论拉丁化,而且这几年,中国为了尊重姓氏,恢复了很多异体字、繁体字,比如 锺-鐘(钟);甯-寜(宁);於-于;等等。
从历史角度来说,石油时代,各个社会都大规模普及了识字率,中国最晚到70年代初已经全面普及了识字率,这之后,已经没有人有办法再对文字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因为民众都已经习惯了,两岸如果哪天统一,台湾的繁体字还能不能用下去,也会吵翻天的,拉丁化之类的问题根本就是被扫进尘埃、无关紧要的了。
以上三个角度
最后还是要庆幸一下,机械打字的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否则那个时候,打汉字真的太坑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日文书写里,汉字的功能,拿来类比的话,和英文中的空格是最接近的。 英文中单词和单词之间靠空格分割,日文则是一句话中会出现三种不同格式的文字:平假名,汉字,片假名。 私はテレビを見ています 私 は テレビ を 見 ています。 I am watching TV. 在同时有汉字和片假名的情况下,哪怕不加空格,日语的句子结构也是很清晰的。 如果把汉字都改成平假名呢? わたしはテレビをみています。 如果再把片假名改成平假名? わたしはてれびをみています。 阅读难度就提升了一个台阶,甚至比英语的IamwatchingTV理解难度还大了一点。 而且就算保留片假名,最多也是让外来名词可以从句子结构中区分出来(play プレー这种智障单词除外),而动词这个同音异意的重灾区没了汉字,就很难区分类似置きます和起きます,来ます和着ます这样的动词了(当然联系前后文,看变形肯定还是能分辨出来,但是确实很令人头大啊)。 所以说没了汉字的日文,就像是没有空格的英文,或者是没有句读的文言文,看还是能看,但是真的很费劲,对于非专家学者的普通人来说难度很大。 作者:寻找幻想记忆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54448135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其实日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去掉汉字,像英语和韩语一样在单词之间空格,虽然是有看拼音的感觉,但是因为黏着语,间或出现的助词和单词之间的空格,可以大大的增加阅读速度。 但是日文和韩文不同的是,日文假名,如果完全去掉汉字就需要每一个汉字对应的假名(假设训读)也会有至少一个到三个,这样整个句子的物理长度就会变得很长,很不方便。 韩国谚文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汉字的音节,所以一个汉字对应一个谚文组合,这个谚文组合只占据一个汉字的位置,所以采用谚文来书写,并不会增加文字的物理长度,更方便一些。 但是无论韩文和日文,因为大量的中文词汇的存在,去掉汉字都会产生歧义等对语义理解造成障碍的问题,但是从韩国的实践来看,这反而会改变人们的写作与说话习惯,最终让语言反过来去适应汉字的缺失,减少歧义的产生。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320294225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yjcN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3592428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何日本会继续使用汉字,原因如下: 第一,汉字为表意文字,而假名为音节字母。表意文字可清楚地表达该词意思。如在拖拉机上装硫酸,上写“危”给人感觉肯定比“あぶない”或罗马字 “abunai”强烈。对英美人来说,许多人并不知道“graminivorous”是什么意思,但日本人肯定知道“草食性”的意思。 第二,汉字的表意性使日语避免了许多同音词带来的麻烦。如上面所说,“金品をおさめる”,如果“おさめる”不用汉字,是很难区分究竟是“纳める”还是“収める”。 同音词的存在使日语必须使用汉字加以区分。 第三,日本人一直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种崇敬之情,汉语词一直被认为比和语词品味更高,汉字自然比假名品味更高。如“今日(こんにち)”比“今日(きょう)”,“昨日(さくじつ)”比“昨日(きのう)”品味更高。甚至在正式场合尽量使用汉字。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吾名為謙:
如果一个政权下定决心 不惜一切去推动 而过程中这个政权一直不倒不变 那连中国也可以去汉字 汉人胡化不是沒有先例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其实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古代很多普通日本人就有很多识字的,据说和当时一些进行过文艺复兴的西方国家相比都不低。而在朝鲜汉字的话语权一直被贵族儒生把持,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汉字,这点和中国一样。 后来日本近代基础教育又比朝鲜早很多,日本近代基础教育明治维新后就开始了,朝鲜基本要等到二战以后了。 二战后日本也有废除汉字的打算,但因为国内识字率比较高,所以阻力比较大。既然识字率已经比较高了,废除汉字也没什么必要了,不过战后日本汉字使用率明显下降很多,后来翻译西方事物基本都是片假名了。 朝鲜则没有这个阻力,和中国第一次简化汉字一样基本没啥阻力,基本都是文盲。 但中国要推行二简字的时候,国内识字率已经比较高了,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作者:带带大师兄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181901791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听懂听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0602998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人类语言都可以采用表音的拼音化文字。所以,不仅日语可以强行去掉汉字,汉语也可以强行去掉汉字。  非常成功的游戏机FC上就有很多完全用假名书写的游戏但是,语言并不是单线进化,不能认为拼音文字一定比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 先进,而且每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传承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作用。 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和英语为代表的拼音文字两者相互比较而言: 汉字优点在于字形稳定,单个字符信息承载量更大,缺点在于初期学习难度较高,后期记忆负担较少(3000汉字就满足日常使用)。  A 如果采用拼音文字,上古汉语能看懂多少?-截图自优库《上古汉语配音版 封神榜》拼音文字优点在于初期学习难度较低,书写较为容易,缺点在于不稳定(时间越长,拼写就越容易与现实的发音脱节),后期记忆负担较大(英语常用词汇动辄上万)。 如果说英语只需26个字母就可以构成常用的1万多单词,我也可以说汉字只需要“横、竖、撇、捺、折”5种笔画就可以组成常用的5000汉字。 重要的是,汉字并不是鬼画符,而是通过偏旁部首按照“六书”等规则有规律组合起来的。 短时间内与传统决裂,甚至把国民教育程度低的原因完全甩锅到语言文字上,以阉割文字来提高所谓“识字率”,我只能说“削足适履”(如果完全废掉汉字的话,这种成语估计只能用“削剪自己的脚板来适应鞋子的大小”来表示)。 当年拆掉的城墙现在再也不补回来了,有些传统彻底抛弃了祖宗也不认识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同音的问题有很多人讲了,非常正确。 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日常的日语写起来不像韩语,是没有空格的,韩语的空格把语法结构分的很清晰,所以好读,(我刚学韩语的时候给韩国老师写过一封没有空格的检讨书,老师说基本上看不懂)日语如果有空格了,即便全是假名,还是会像以前玩的那种rpg游戏的那种感觉(早期的游戏机没有办法编码汉字的)其实问题也不大,读起来稍累,但是不会影响日常信息交换的。日语别看とうもろこし什么的5,6个字,发音是很顺的,一溜就过去了(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因为日语元辅音的一一对应,发音对于嘴的压力最小),比读3个汉字一般来说是要快的。母语者更不会有什么压力。而且日常生活出现同音词,拿捏琢磨对方真正的意思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嘛,挺有意思的其实,也早就习惯了。 但是学术性的名词就不行了。日语不像韩语那样有一一对应,但是却对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继续使用汉字(但还是觉得即便韩语一一对应,近音词的字形还是未免太相像了,有点影响我长时间阅读的阅读体验和阅读速度,个人观点)。 作者:人形妄想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20016778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不是不能…… 人家日本人知道自己的文字里有一部分来源于汉字。但是,这些我们看来的“汉字”在他们眼里就是日文,就是日文的一部分,并不觉得这是汉字。(请仔细阅读本句的意思) 但韩国人那是……知道自己文字里的“汉字”是汉字,所以急于摆脱这种“汉字”,所以才想要去汉字。 我讲真的,这不是能不能去掉的问题,这是民族自信心的问题……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622650867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理论上来说中文,朝鲜文,日文和越南文都可以拉丁化或者表音文字化。 如果中国废除了汉字完全用注音符号或者拼音, ê hái bié shuō nǐ yí yàng yě kàn de dǒn. 越南语文字改革是最合理的,不但有数个世纪的实际应用,并且在当时越南识字率极低的情况下也是提高识字率最有效的方案,还保留了五个音调。 朝鲜语和日本语可以本土词汇用音素文字表达,外来词用汉字表达。 但是越南语在有国语字之前, 不但汉越词,固有词也要用喃字表达。 同音词比日文少是一方面,韩国的话,其实跟民族自豪感啊,政治什么的也有关。 朝鲜直接禁止汉字不说了,韩国左派是很反汉字,前几年连国会标志的国字都从汉字改成了韩字。 谚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合理的表音文字之一,一个声母一个韵母组成一个方块字。 韩国虽然没有直接禁止汉字,但是中小学不怎么教授汉字,所以很自然而然就没人用了。 很多韩国人年轻人看到汉字第一个想到的是中文,日本人却觉得『汉字是日语书面语的一部分』。 而且即便是废除汉字,假名也是从汉字草书变来的,所以。。。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05039528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最根本理由在于,韩语(正确是朝鲜语)中不带任何汉子的情况下, ️通过句子之间的空格来避免前后句子或单词的混同,而日语做不到这个。 举例:就用上文(韩语中不带任何汉子的情况下,可通过句子之间的空格来避免前后句子或单词的混同,而日语做不到这个)这句话举例说明一下吧。 日本語「訳文」:かんこくご の なかに,かんじを いっさい ふくまない ばあいでも 、ごいかんの すぺーすで ぜんごの ぶんみゃくが こんどうしないように さけることができるが、にほんごは これができない。 한국어「역문」: 한국어에 한자가 한글다도 없지라도 구절간의 띄여쓰기로 앞뒤구절의 뜻이 헷갈리지않게끔 피면할수잇지만 일본어로는 이렇게 할수없기때문이당ㅋㅋ 作者:東大日本秋武老师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553165596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Old Joe:
韩语去了汉字,文化继承呢?当然朝鲜可以不谈文化继承,毕竟主义真。韩国一度要连字典里标记的的汉字原语也去掉,造成了使用上的极大不便。于是又恢复了字典上的汉字。这个就像汉字简化,二次方案行不通,就恢复一次方案。至于完全拼音化的话……可以看看越南。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大铀子:
汉字真的很麻烦。我学日语时都懒得记那些汉字怎么写。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懒骨头哦哦:
说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吧“にわにはにわにわとりがいる”汉字版「庭には二羽鶏がいる」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去汉字其实都会造成一定的麻烦和误解,和韩国朋友聊天,他们现在也确实发生了很多不便。只是当这种不便和民族情感比较起来还是愿意承受的时候,这件事情就能成功的。代价无非是韩国出不了伟大的作家。 然而要是在日本推行去汉字化,那村上先生怕是这辈子真的都拿不到诺贝尔了吧。 作者:山Q山Q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0737485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某知乎用户:
问这个问题的明显没玩过红白机的rpg游戏。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某知乎用户:
随着日本越来越俗越来越没文化,汉字用得越来越少了。以前写东西不用汉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文化。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日语不是不能去汉字,而是没这个动力去汉字。韩国去汉字是因为某种程度上想摆脱长期被中国压制的阴影,寻找一点文化自信,日本和韩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国从未对其有过有效管理,汉字是日本主动引进的,就像明治维新后大量引进西欧词汇一样,其中并没有任何民族自卑的情绪,从情理上日本人没有动力去干。 作者:zi zhan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55537928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南極:
汉语都可以去汉字,日语凭什么不行?
只不过去掉了汉字,阅读会变成一坨屎。不是吃饱了撑的一般不干这种事。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说点阴谋论。 朝鲜以前是上层用汉字,下层没有字。后来朝鲜国王创作表音文字,给下层传达信息用,由于贵族反对而没有成为通用文字。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废汉字,这个表音文字成了正式文字,但这个文字并没有扩展成可以通用所有信息的形态,而是停留在下层广泛使用的状态,而正式文书,人名,医学,法律依旧保留了大量汉字。 大概等于,反正你买菜也用不到三角函数,我就不教了,我只教我儿子就行。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54177205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105456102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去不去汉字没啥区别,中文也可以去汉字。 qishi qu bu qu hanzi meisha qubie,zhongwen ye keyi qu hanzi。 比如说中文译英语名词,比如“不列颠”,那和不去英文字母写作“British”有什么区别? biru shuo zhongwen yi yingyumingci,biru “bu lie dian”,na he buqu yingwenzimu xiezuo “British” you shenme qubie? 你看韩语里面的他们国家的名字,不论是“大韩民国”(대한민국)还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读起来都是“tai khan min guc”和“cho son min jzu jzu yi rin min guon he guc”(纯空耳,不是某种正式拼音)。不就是译音嘛! nikan hanyu limian de tamen guojia de mingzi,bulun shi “dahan minguo”(대한민국)haishi “chaoxian minzhuzhuyi renmin gongheguo”(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du qilai doushi “tai khan min guc” he “cho son min jzu jzu yi rin min guon he guc”(chun kongr,bushi mouzhong zhengshi pinyin)。bu jiushi yiyin ma!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某知乎用户:
我大学的日本老师说过,如果一篇日语文章里全是假名没有汉字,日本人会觉得这篇文章非常low。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清平安乐公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555751121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用的是和汉字,和汉字本身有很多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写法不同,和汉字里有很多我们现在汉字不用的字,或者笔划不一样的字。日本的书法名家和中国的书法家喜好不同,他们喜欢用字作画,有很多自创的写法,而我国的书法家都是在古代名家的基础上写出自己风格而已,但是字的笔划是不会乱改的。我们视之为古法祖训,他们只当做艺术。 第二个不同是我们的字有它明确的意思,而日本大多只是当做拼音的一个写法。说到这里,还要结合英语来说,日本行文中,一般没有我们这种中英文混杂的写法,他们会把英文写成片假名(类似我们说的大写)带入句子,汉字的运用也类似这种用法。 第三,他们可以不写汉字也能写好一句话,但是他们无法不用片假名的英文写完一句话,因为很多词,他们本国没有想过应该本土化翻译。比如电脑,我们汉字是不会写成或读成康票特的,但是日语本国并没有类似电脑的词,他们便利店也是要读成英文的康便利,而我们会说小卖铺或者小超市杂货店之类的,哪怕7-11,我们也可读成七十一,不过更多是说成楼下小卖铺。感觉他们对舶来语的态度,和鲁迅的作文挺像的,什么费厄泼赖这样的写法。毕竟鲁迅也是赴日留学生嘛。 和韩国不同的是,韩国使用汉字和中原基本一样,行文方式和语法不说和明朝嘛,跟清朝还是一样的。他们现在用的谚文,本身也是一种拼音。 算了算,象形文字还在使用的,只剩我们一家了,要撑住啊!拼音文字是没有灵魂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吕玲绮:
并不是不能去,现在日本年轻人里会写汉字的已经越来越少了。等哪天这帮孩子这一代人登上日本政治舞台后的政府想去掉了,也就真去掉了。没有多难,即使同音异义词再多,总会想韩语一样搞出新的法则来的。我不看好日本会传承汉字,感觉 100年内会废除。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在东亚文化圈中,韩国的位置是很尴尬的。 在东亚,中国是东亚文化的起源中心。 论亲近,她不如越南,比独立,她又比不上日本。 于是摇摇摆摆,纠结不停。 一方面搞出汉城改名那些事儿,表明和中国切割的意味。一方面又要公民学习汉字,且不说韩国政府有没有申遗汉字的做法,韩国有没有 汉字是朝鲜人的理论和言行恐怕我们中国的留韩学生最清楚了。 更不要说朝韩分家,朝鲜人前景未明的现状了。 依我看, 将来越南人恢复汉字的可能性比韩国大多了。 毕竟,汉服以后,越服也出现了不是吗? 作者:江东芒龙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11441/answer/574972208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