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1篇帖子。
(转载知乎)为什么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日语中的“カタカナ语”普遍存在异常强烈的抵触?
71樓 JosephHeinrich 2025-5-7 21:56
作者:杨个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79604/answer/723238765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吧……“A 语言母语者学习 B 语言时有其他人所没有的偏好” 好像是正常现象吧。

大家会认为英语国家人学汉语和日本人学汉语是相同的体验和偏好吗?我觉得显然不会。

那有些人想要见微知著些什么呢?

注意我不是来理客中的,我是来骂傻逼的。

这是一个月前的另一个问题。


我觉得我起码在谈论一个很细的点,就是日文中的 “汉字” 和日文中的 “片假名词” 的成词原理不是一回事。“汉字词” 是既有音读词,也有仅仅使用汉字来写日语原生词的。

“汉字地狱” 代表的 “夜露死苦” 本质上只是换个说法写日语原生词罢了。何况哪个中国人喜欢这个?

而现代用法的 “片假名词” 的常见用途只有外来语这一种(此处不考虑什么上古日语词之类的)。

结果是你乎一群殖人排队给我回 “也就只有初学者喜欢汉字地狱了”。

你才初学者,你们全家都初学者。

我不学日语。

72樓 JosephHeinrich 2025-5-7 21:56

知乎用户bsIO4V:


有回答质疑“怎么不去嫌弃英语,外来语同样又多又杂;因此归根结底还是没把日语正经当作外语学”(大意)。然而我个人确实从小就一直苦恼于英语词汇之间整体上缺乏汉语中这样的紧密联系:“⭕”是一个词,“某类的⭕”可能就是另一个看上去毫不相似的词,“⭕组成的❌”则又可能在构词上与“⭕”“❌”毫无关系(仅为个人直观感受,未必准确;而且常年不用英语已经忘光了,确实举不出实际例子了)。

日语中的片假名外来语似乎同样有这个问题——与其他多数词汇之间缺乏联系。例如有一匹日本赛马叫サクラローレル,汉语译作“樱花桂冠”,其中サクラ就是日语固有的“樱”(sakura),ローレル是片假名化的Laurel(月桂、桂冠)。网上有日本人根据这匹马的二次元形象猜原型马,结果就因为不知道“ローレル”具体什么意思而没能从图中的月桂要素得到启发。可见即使在日本人自己那里,此类有点偏门的片假名外来语似乎也是游离于主要词汇体系之外的,没法根据其对多数词语的了解而推理出含义,大概类似我作为中国人也分不清“马卡龙”和“玛奇朵”之类。

我感觉更喜欢方便记忆的“体系”,而抵触体系的“例外”大概是人之常情。就像我学德语也更习惯用Geldbörse/Geldbeutel/Brieftasche表示钱包,因为构词上多多少少都和“钱”(Geld)或各种“包”(Beutel/Tasche;Börse本义好像也是,现在似乎更常用的“交易所”这一义项至少也和“有钱的地方”相关)有联系,只要认识“钱”和“包”那就能记住这是“钱包”;而不太习惯用来源于法语的、实际可能更为常用的Portemonnaie,因为在我匮乏的词汇量里找不到能与之联系的方便记忆的词。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佐证:无论德语还是法语对我来说都是外语,但我依然更喜欢“主流体系”中的。而日语的主流词汇又与汉语紧密相关,那中国学习者抵触片假名外来语就更理所当然了。

以上主要是陈述个人感受。我对语言学一窍不通,学外语也只是专业需要、水平很差,如有表述不当或以偏概全之处敬请指正。


73樓 JosephHeinrich 2025-5-7 21:57

我也在学日语,我仅代表我自己发言:

本人不讨厌日语中的任何平假名和片假名词汇(当然最喜欢的是熟悉的汉字),本人只强烈呼吁日语在使用假名词汇时能在词与词之间添加空格!

泥马要引进拉丁语就引进个全套行不行?!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哪怕是阿拉伯语,谁像你家一样不断气一排字母排到底啊奶奶的。



作者:诗与画与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79604/answer/721363183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4樓 JosephHeinrich 2025-5-7 21:57


终极侮辱地球:


不抵触,我是语言天才

75樓 JosephHeinrich 2025-5-7 21:58

世事交易所:


片假名作为字母设计很失败,平假名则很成功。片假名之间长得太像,匆匆一瞥经常看错,必须费神仔细看。比如这些,基本结构太像了 クラブワ ソン 只要这些被转写为平假名,我就没意见。


7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8 22:38

我认识的就不抵制,并称这是日语不可不品的一部分,我不认识的就狠狠抵制并在任何有片假名的场合搬出那张经典的“满屏幕片假名鬼看得懂啊.jpg”享受短时间获得大量赞同的快感。这就是所谓的“强烈抵触”。

虽然滥用现象在一些领域的词汇里确实存在,但是那个梗图太有名,导致的会日语不会日语的碰到个机会就要抖机灵发那张图,以及各种跟风言论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现象。你以为大家是在讨论语言学,实际上是在玩转流量,你看韩语什么的,没有这样的出圈梗,没有这样一个可以借机吸引目光的手段,大家就都散了也不爱笑了,多没意思。



作者:银雨中的月光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79604/answer/19268053735762590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8 22:39

回旋镖发射机:


纯谐音梗的处理方式,当你知道标准英文发音时候确实不削一顾。

正しいの発音のルールが分かられた时、あっという间に、絶対に想死

7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8 22:39

作者:业月-Gyogats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79604/answer/19088511328785507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片假名本身在传达意义的功能上的缺陷。

单个片假名宽度比拉丁字母等体系更大,日语音系的过分简单又导致大量源语言中并不存在的元音的插入,导致日语中的外来语单词(不管是片假名还是罗马字转写),在视觉上都相当冗长。拗音的存在更是让片假名单词变得更加难读,同样是一个音拍,拗音有两倍于其他音拍的宽度。

人们在看到单个拉丁字母时(特别当它表示辅音时)基本上绝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单独的音节。而在拉丁字母摆在一起时,人们会根据元音和辅音的分布来快速判断音节的分割位置,例如“Perpetual”会被瞬间分为“Per-pe-tual”或“Per-pe-tu-al”,只有三到四个音节,但片假名已然清晰地分为了“パーペチュアル”七个方块,单位变得更多了,方块字也使得单词看起来和读起来都有断裂感。亲测,在标注原文后,片假名单词变得好读了很多。

简而言之,

片假名综合了语素文字的“宽度大,两个字符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和音素文字的“表音不表义”两大缺点,单位宽度的信息密度极低,导致非常难读。

如果日语音系允许更多辅音串、更多介音、更多元音韵尾,再发明一种音节文字,就能综合语素文字和表音文字的优点,相较之下变得更好读。(谚文:这不就是我吗?)

然后,我们再来谈谈日语词汇体系的问题。

首先,作为汉语母语者,日语中那些可以写出汉字的词汇当然更令我们感到亲切和熟悉,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心理暗示:这些词记起来更简单。

而现代日语中,既非和语也非汉语的外来语词汇明显占比过高,大致达到了40%以上。可以写作汉字且被借入现代汉语的词汇还好,例如“倶楽部”等,但更晚借入的词汇在二战结束后则是很少再发明汉字表记,很多单词在视觉和听觉上都令我们汉语母语者感到不熟悉,自然会引起学习者的畏难和厌烦情绪。再加上国内很多人本就是因为英语不好才来学的日语,结果日语里又全是英语单词,不觉得讨厌才怪了。


7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8 22:39

谁填真名啊:


就考级的难度来说,抵触片假名大概率是英语基础不好。

但凡背的时候顺便记一下英语来源,片假名都是送分题。


80樓 JosephHeinrich 2025-8-8 22:39

程不成:


人之常情,不想背单词罢了。对中国人来说肯定全是汉字最省事儿。对于非中国人的学习者来说,那抵触的就是汉字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