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上娇羞神经栗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584444/answer/40551356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欧洲生活了几年,对语言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简单说说我的看法吧
其实这个问题在于你怎么去定义“流畅交流”。你去买东西,能跟老板沟通清楚各自的需求,这是一种流畅交流;你能和对方用英文畅聊哲学,时事,文学等等话题,这也是一种流畅交流。但流畅和流畅之间差别大了去了。
如果是前者,我认为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从旅游这个视角上看,无论是东欧国家,巴尔干地区还是南欧,基本上酒店,餐厅,咖啡馆等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以使用简单的英文来处理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事。哪怕他只会说一句how much,会说基本的数字,会说large or small,会说hello和thank you,这些基本英文对于游客理解来讲也已经足够了。其实我倒是觉得,如果你只是在欧洲旅游或者旅居,不牵涉工作学习等等需要与人深入沟通的情况,只会英文其实在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足够。因为在处理这些并不复杂的事物上,如果只是需要让人理解,可能几百个词汇量都足够了,很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会更容易一些,因为你是崩单词,他也是崩单词,总比你崩单词,对面哐哐哐来好几句让你听不懂效率要高得多。之所以说即使这样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流畅交流”,是因为还存在很多完全不能流畅交流的反例。比如我家乡长春,你要是只会英语,旅游都会是很困难的,因为绝大部分人真的不会说英语———是连你好谢谢都不会说的那种,他就是完全不懂这门语言。但这种情况在欧洲确实很少见,因为国家小人口少的原因,欧洲人总要和外国人打交道,不论是谁。所以在英文基本交流方面有着中国俄罗斯这种大国不具备的优势。
如果是后者,我觉得欧洲人的英文水平被严重高估了。刨除欧洲三个英语国家(英国,爱尔兰,马耳他),即使是在荷兰,丹麦这种英文普及度非常高的国家,大多数人也做不到完全准确的用英文表述自己的各种观点。大部分人的词汇量依然达不到母语者平均水准(3w-4w),基本就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词汇量也基本只维持在5k-6k的水平,这对于准确地表达深刻的观点是不够的。你如果仔细听荷兰人的英文,你会发现虽然他们可以讲的流利,但是基本还是在使用简单基本词汇,说常用简单句,并且在语法和用词搭配上常常出现错误。这是完全达不到我说的第二种“流畅交流”的程度的。前几天我和学校的study advisor面谈,她竟然听不懂articulated和rhetorical是什么意思,让我非常震惊。
我其实觉得,在非英语母语国家只讲英文学习工作的话,你的英文会进步很慢,甚至会倒退。因为很多时候你会被迫满足于粗略的“听懂”而忽视语言中“精确”和“地道”的部分,因为没有很多机会从与人对话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