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日本幼儿园这“个人自由”的背后,或许是在进行一种文化的自然压缩与淘汰:幼儿需要自己学会识读环境当中的各种气氛与线索,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应当要能跟随团体,才可能被团体认同。也就是说,如果发现自己跟不上了,需要自己想办法,否则很容易会被团体排挤。 如同我先前曾分享过日本幼儿园的运动会,在当中可以看见成人的角色是隐而不显的──团体舞蹈时老师不会站在前面示范,因此当有学童跳错时非常明显,此时就要懂得依靠团体来自我校正。 这样的“自我校正”,也可以在前文所提到的各种作息情境中看见:自己喝水上厕所、自己决定吃饭的量、自己辨别团体讨论的情境、自行处理与朋友间的纷争等等。日本幼儿需要能处理各种自理的问题,也要能懂得分辨此刻的情境;当大家都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就算没人叮咛,自己也应该要默默跟上。 整体来说,在幼儿园阶段,老师会简单地提醒,但不会强迫;不过当幼童未来升上小学后,却会因此受到同侪的压力而被排除在外,仿佛只要和团体不一样,就会被划作是“另一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