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人文雜誌:台灣咖啡打開國際市場夢想可追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以生產高山茶著稱的台灣,喝咖啡人口竟已超過喝茶人口,根據統計台灣2,300萬人口每人每年喝掉130杯的咖啡,較十年前的50杯快速成長一倍。由於咖啡以新鮮烘焙取勝,風味最佳,國內咖啡業者大多改進口生豆自行烘焙;台灣本土產的咖啡在搶「鮮」方面占了優勢,偏好台灣咖啡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帶給台灣農民新的生機。更有業者看好台灣咖啡的品質,亟欲將台灣咖啡推向國際市場。 儘 管台灣是世界知名的產茶區,清香甘甜的台灣高山茶在中國大陸和日本,被視為搶手的高檔貨;但耐人尋味的是年輕一代喝茶的人口逐年下降,咖啡人口則剛好相 反,且成長速度驚人,整體咖啡年進口量已衝破兩萬公噸,十年大增1.6倍。而因此帶動了國內農民種植咖啡的熱潮,本土咖啡在咖啡市場異軍突起,農民除了搶 攻內銷市場,更企圖拓展外銷市場,打響「台灣咖啡」的名號。 ■文/楊順發 圖/笠銓攝影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喝咖啡被視為西方文化的重要象徵,國內咖啡豆絕大多數引進自國外,至於本土產的咖啡,在921地震前大家的印象都是中興大學管理的蕙蓀林場咖啡園,地震後則因雲林古坑以咖啡為社造主題,而帶動一股本土咖啡的空前熱潮。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日治時代開啟台灣咖啡種植史
事實上,台灣種植咖啡伊始於日治時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清朝時代。根據美國哈佛大學Dr. Joe Wicentowski 在其專文A History of Coffee in Taiwan中提到咖啡首次移入台灣,是1884年英國德記茶葉公司自馬尼拉引進100株咖啡苗,種在台北縣的三峽。美國從軍記者大衛遜(James W. Davidson)的著作台灣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1903)裡面亦有記載咖啡的引進,但和前者略有出入,這篇文章寫道:1880年代由德記洋行自舊金山引進。
1902年4月22日台灣總督府為「熱帶地方各種經濟植物在一定區域內殖育,以謀補充本國財源」的目的,開啟了台灣咖啡有系統的研究及種植,而後推廣在東部、嘉義、雲林一帶大規模栽種,故據可靠的資料記載台灣島上的咖啡種植已超過百年了。
日本治台,1895年6月田代技師隨軍來台,對台灣的氣候、土壤、植物展開調查,1901年自印尼爪哇引進三種咖啡品系C. arabica L.(阿拉比卡種), C. liberica L.(賴比瑞卡種), C. robusta L.(羅布斯塔種)在恆春試種,以後又分別自牙買加、巴西和哥倫比亞引進不同品種,並成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隨後於1912年移植到台東卑南, 1913年擴展至花蓮,1916年發展到玉里。1919年把引進各品系收集到嘉義農試分所,做觀察試驗。1928年台灣咖啡試銷日本,獲得好評,掀起日本 多家著名商社企業化投資台灣咖啡種植熱潮,也把台灣咖啡種植推向第一波高峰。當時著名的咖啡種植有花蓮瑞穗農場、台東縣森永農場、嘉義中埔赤星農場、民雄 赤司咖啡園、雲林古坑農場等;現在中興大學的惠蓀林場,林場內的咖啡就是在這股熱潮下,自1936年開始種植,約佔地12.19公頃。1942年全台咖啡 種植面積將近1000公項。
戰後,日本人歸還台灣,在重視糧食生產下,咖啡不再被重視,多數遭人砍伐,或任其荒蕪,到了1953年,面積只剩下4.9公頃。直到1954年,咖啡價格 暴漲,農民種植獲利甚高,政府乃積極在雲林縣古坑鄉荷包山推廣種植,並輔助斗六經濟農場設立現代化的咖啡加工廠。1958年,曾邀請美國農業部鑑定,分析 報告顯示台灣咖啡的品質甚佳,相當於中美洲的中優級品。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古坑咖啡喚起人們對台灣咖啡的記憶
雲林古坑咖啡始於1934年間,由日本三菱會社之圖南產業株式會社經營,遍植於荷苞山、華山、十字關一帶,全盛時期種植面積達300公頃之多,品種為阿拉 比卡種(以外銷為主)。國民政府接收圖南咖啡事業,於1947年成立台南縣斗六經濟農場,黃泉源擔任場長,1950年改制為雲林縣經濟農場。1959年組 織調整,陳連茂擔任場長,並組成咖啡事業推動小組,由黎維槍技正擔任召集人,同年10月成立咖啡加工廠耗資五百餘萬元,由德國進口大型烘焙機器,設備規模 龐大是遠東首屈一指,,全盛時期有「遠東第一大咖啡工廠」之稱,廠長為廖賢雄,烘焙技師陳守宜。所生產咖啡以外銷為主,或作為國內高級餽贈禮品。
唯在進口咖啡大軍壓境下,台灣咖啡漸居劣勢,經濟農場土地大多改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竹林,昔日的荷包山素有「咖啡山」的稱譽,也漸被遺忘。921大地震,古 坑傳出不小的災情,重建時,地方政府和文史工作者以咖啡為主題進行社造,再度打響古坑咖啡的名號,也再度帶動台灣咖啡種植的熱潮。近年古坑咖啡以 「23.5」(北緯23.5度之意)為辨識標章,以便和其他產地的咖啡有所區分。
然而,在這之前,當地即有守護台灣咖啡的有心人士,默默付出心力,巴登咖啡創辦人張萊恩即為代表人物,他的父親是日治時代日本人在荷包山咖啡農場的雇工, 張萊恩小時候親眼見證當年的咖啡榮景。1984年,他繼承父親的農園,在荷包山種植咖啡,並創設巴登咖啡,潛心研發,致力提升台灣咖啡的品質,儘管成果斐 然,品質凌駕進口咖啡,但由於國人對台灣咖啡認識不深,經營十分辛苦。隨著古坑咖啡的馳名,張萊恩如今終於苦盡甘來,巴登咖啡不但成為台灣極品咖啡的代名 詞,全省亦有七家分店,廣受消費者的肯定。
另外一位幕後英雄則是賴星助,他是古坑地區首席的咖啡豆烘焙師傅,炒咖啡豆資歷長達20多年,對台灣咖啡的屬性瞭若指掌,他的兒子賴松志繼承衣缽,父子二人在華山開設喜拉朵庭園咖啡,帶動當地庭園咖啡風氣,也為古坑咖啡品質把關。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東山、國姓、八卦山成後起之秀
台南縣楠西鄉的梅嶺早期也是日本人種植咖啡的據點之一,東山鄉民曾綠波曾於楠西鄉日本人所經營的咖啡試驗農場工作,戰後他帶回咖啡種苗,在東山崁頭山栽 種。東山咖啡產地集中在崁頭山175縣道一帶 ,位海拔高度五百至八百公尺。1991年當地農民賴正雄為配合政府農作轉型,栽種了200多株的咖啡苗種經不斷的研究改進,種植面積及產量,目前已是東山 鄉最大。而為了推廣東山咖啡,由當地21家咖啡店及60多位咖啡農,共同成立的「東山咖啡產業發展協會」致力推動品牌標章,讓真正東山生產的咖啡,從此有 屬於自己的認證編號,從編號便可以知道來自哪一個農家種的。
南投縣國姓鄉農會則是繼古坑鄉農會之後,大力推廣咖啡的農會,本著當地蕙蓀林場咖啡的悠久名號,農會全力輔導國姓鄉農民種植咖啡,目前種植的咖啡,大約有 80多公頃。而為教導農民烘焙出在地咖啡該有的高品質,國姓鄉農會特別邀請來自夏威夷的咖啡專家米蓋爾,開辦課程指導農民,從採收生豆到處理過程,一一示 範給農民。
南投縣和彰化縣交界的八卦山則是台灣咖啡的後起之秀,由於海拔適中、林蔭遮蔽良好,也被認為是理想的咖啡種植地點。原本從事資訊工作的彰化市民鄭錫鴻,五 年前從蕙蓀林場帶了幾株咖啡種苗回彰化試種後,發現氣候及沙質土壤,非常適合種植。八卦山種咖啡,一公頃可種三千株,第三年初生,第六年可以量產,每株年 收益約二千元,施肥與澆水少,收入比荔枝、龍眼或鳳梨等農作好,因此已有不少果農有意加入,目前人數已有十七人,已正式向彰化市農會申請成立彰化第一個咖 啡產銷班,第一任產銷班長農友就推舉鄭錫鴻擔任,希望為彰化八卦山咖啡打開了新市場。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台灣擁有生產高品質咖啡優勢
至於目前全台種植咖啡的面積有多少?雖然農政單位尚未有正式的統計資料,但根據國際咖啡組織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ICO)的統計資料,台灣進口咖啡數量1988年6,746噸,2002年增加至28,700噸,2005年達到33,462噸。這資料與目前國內人口平 均咖啡消費量相近。如果把台灣咖啡生產佔有進口量之3-5%,年產量即需1,000噸左右,種植面積將達到1500公項以上。
以一杯咖啡平均使用約七公克的咖啡推估,至今全台灣每年大約喝掉30億杯的咖啡(含罐裝等即飲咖啡),相當於2,300萬人口每人每年喝掉130杯的咖 啡,較十年前約50杯多了超過一倍。特別的是,去年進口的咖啡當中,生咖啡進口量就高占一半以上,達12,364公噸、焙製咖啡和咖啡及其製品分別只占約 1,507公噸和7,323公噸。業者分析,該趨勢顯示台灣高達540萬的咖啡族,享用咖啡時已越來越要求咖啡要新鮮烘焙,焙炒過再進口來台灣的烘製咖 啡,已無法滿足咖啡族嚐「鮮」的需求。而消費者對新鮮的要求,正給了台灣本土生產咖啡的市場空間。
台灣咖啡究竟有什麼樣的種植優勢?咖啡種植的環境條件,主要在溫度15-24℃,平均降雨量1500-2300mm之間。主要咖啡生產國大多位於赤道週邊 的熱帶區,平地至低海拔區域氣溫高,無法種植咖啡。必須在1500公尺甚至2000公尺以上比較高海拔山區,才能找到適合種植咖啡的微氣候條件。台灣位於 北緯22-25度,1500公尺以上高海拔區域平均溫度低,不適合種植咖啡,1200公尺以下區域才適合咖啡種植。至於低海拔和平地雖然夏季溫度高過咖啡 樹的耐受30℃以上,會影響咖啡樹成長,由於高溫期非持續性,也可以利用遮蔭法降低園區溫度,所以低海拔和平地也勉強適合種植咖啡。
台灣咖啡還有什麼吸引人之處?應該是台灣咖啡的獨特品質。台灣位於世界高品質咖啡產區分佈緯度內,加以台灣的海島型氣候,提供生產高品質咖啡優勢,使台灣 咖啡的生豆外表呈現高級豆的主要特徵─外表明亮,色澤自藍綠至暗藍色。沖泡後的品質帶有高級豆特有的酸味,以及明顯展現非洲豆專有的濃烈特質,香氣展現出 核果香或橙果香、巧克力香與蜂蜜香,有些還帶出輕淡花香味和濃稠紅酒香。淡淡甜味和略帶酸味,豐富的層次感,使行家發出連連讚嘆聲。
台灣咖啡最重要的優勢就是新鮮與咖啡因含量低。一般喝慣綜合咖啡豆以及即溶咖啡者,改喝台灣咖啡這種單品喝法,因為咖啡因含量比較低,變得比較容易入睡, 且降低心悸機會,對身體健康有較大助益。台灣咖啡風潮無形間把咖啡消費習性帶往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消費方向。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製豆技術和品質待強化
不過,若要將台灣咖啡提昇到極品咖啡,並推向國際市場,在栽種技術上較無問題,但在製豆過程仍有待改善。一般咖啡採收後加工處理有日曬法、水洗法、以及半 水洗法。日曬法為果實採收後,直接舖在地面日曬,直到乾燥。日曬期間約需三星期。水洗法則是果實採收後,經過去除外果皮,以及發酵過程,再把帶殼咖啡豆洗 淨,最後日曬或機器乾燥。半水洗法是果實去皮後,未經發酵過程,直接把帶著膠質體的豆子舖在地面或曬床上乾燥。
台灣咖啡生產者普遍採用泡水發酵方式,就是把採收回來的果實浸泡在水中,浸到皮軟,再進行去皮工作。去皮之後,又把帶膠質體的咖啡豆再次浸泡水中發酵。這 種作業方式很容易製作出劣質咖啡豆,使咖啡產生惡臭。去皮之後最好採用無水發酵方式,不要泡水,只要把咖啡豆堆置6-8小時,便能完成發酵。這種無水發酵 能夠獲得乾淨且香味清晰的品質,好操作,省工省水又環保。操作水洗法的一個重點是果實採收回來後,當天完成去皮作業,最遲採收後24小時內完成去皮。操作 去皮時,千萬不要加水去皮。
日曬法製作的咖啡豆,有其強烈迷人的品質,就是濃烈咖啡果香,很吸引咖啡愛好者。缺點是容易出現發霉味。台灣咖啡採收期正好遇上雨季,高溫多濕環境使舖曬 果實作業過程很容易發霉,一方面日照不足,不易曬乾豆子,其次則增加發霉程度。乾燥過程中,若再遭到雨淋,就前功盡棄。乾燥過程中的豆子,絕不能遭受雨 淋,受過雨淋的豆子是低級品,這種豆子很容易出現赭麴毒素。
半水洗法可能是提升台灣咖啡品質的最好方法。雖然日曬法所生產的豆子濃醇味夠,缺點是容易出現發霉味和澀味。水洗發酵法的品質雖乾淨與層次足,卻較清淡, 濃厚度低;處理不當又易出現明顯雜臭味。半水洗法的品質有日曬法般濃厚和水洗法的乾淨,又能避免日曬法的發霉味和水洗法的臭水味等;最重要的是半水洗法只 使用少量水。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亟待以莊園型態對外行銷
其次,台灣咖啡若大幅提升市占率,乃至行銷至國際市場,包裝、行銷將是亟待克服的難題。目前台灣咖啡生產者的經營,大致分成三種方式:休閒咖啡農場、生 產咖啡生豆或烘焙豆的傳統農場、販售新鮮咖啡果實傳統農場。把咖啡農場整理成適合休閒的營業場所,市場建立在自己的咖啡園,吸引客人進到咖啡園消費的方 式,經營者能夠擁有經營咖啡項目中的最大利益。不過,其投資經費相對增加很大。無論販售咖啡鮮果或販售生豆或烘焙豆,都屬於傳統農場經營模式,所能獲取利 益相對降低。由於近幾年國內休閒風氣提升,使得不少休閒咖啡園經營者受到很大激勵,因而形成古坑鄉的華山休閒咖啡區和台南縣的東山休閒咖啡區,獲利者亦不 少。至於一般傳統經營者的生豆則有滯銷情形。
國外咖啡生產業者大多以莊園為單位,採大型農場經營型態,或小農依附大農的型態,各咖啡莊園均有其歷史背景和固有品牌,對品質均有各自的堅持。台灣以小農為主,除非共組咖啡莊園,或由農會系統整合,並建立自己的品牌,否則只能在小規模的市場裡求生存。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原文連結:http://www.taichung-life.com.tw/?REQUEST_ID=cGFnZT1ib2FyZA==&BID=54
原連結掛了⋯⋯
|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
Wayback machine也沒存下原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