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29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1557 228
(轉載知乎)日本是发达国家,为什么日本人还要努力上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1楼 发表于:2025-4-25 17:06


爱丁堡堡主:


东亚最早内卷王和先行测试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2楼 发表于:2025-4-25 17:06

海风:


日本不内卷,舒服多了,刻板印象罢了。而且日本高考比中韩都轻松很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能力的自己去看下就得了。还是关心下动物朋友吧,别把阿富汗说成人间天堂就得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3楼 发表于:2025-4-25 17:06

Simon:


我国全面步入小康了,你小康了吗?我是废物,我没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4楼 发表于:2025-4-25 17:06


闲心无浪:


日本人比较严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5楼 发表于:2025-4-25 17:06

月亮和9磅15便士:


瞧你这话说的,中国遥遥领先不也一样在努力上班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6楼 发表于:2025-4-25 17:07

xiajingpeng2020:


发达国家就不用努力上班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7楼 发表于:2025-4-25 17:07

Bubble 22:


了解下日本的退休金制度,你不得不工作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8楼 发表于:2025-4-25 17:07

作者:sab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209764999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国民工作强度却常年位居发达国家前列,这种"发达与高强度劳动并存"的悖论,折射出日本社会独特的运行逻辑。从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三十年停滞期观察,日本职场生态实为多重历史遗产交织形成的复杂系统:


一、终身雇佣制的隐性债务



年功序列的财务陷阱
日本企业人工费用占营收比例达23%(2022年经济产业省数据),55岁员工薪酬是25岁员工的2.8倍。这种制度迫使企业通过延长在职员工工时来消化人力成本,三菱UFJ银行测算显示,每减少1小时周工作时间,企业需多雇佣3.2%正式员工。
退休金的时间质押
日本企业年金平均给付年限达23年,员工提前离职将损失67%的预期收益。这种"金手铐"机制使45-55岁群体周工作时间比OECD平均水平高9.6小时。


二、生产方式的路径依赖



匠人精神的成本黑洞
丰田生产模式(TPS)追求的"零缺陷",使汽车行业单辆质检工时达8.7小时(德国同行仅3.2小时)。日本制造业每小时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18%,却要多消耗23%的人工时长弥补效率差距。
纸质办公的数字化迟滞
2023年总务省调查显示,57%的中小企业仍在使用传真机,政府机构电子化率仅42.3%。处理同等量行政事务,日本公务员需多耗费31%的工作时间。


三、社会结构的代际剥削



银发经济的劳动转嫁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9.1%,但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缺口达62万。子女平均每月为父母事务耗费18.7小时,这部分隐形劳动最终转化为职场效率损耗。
少子化的补偿机制
每个劳动者需要承担的社保费用从1990年的27万日元增至2023年的64万日元,迫使家庭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维持生活水准。单身劳动者实际可支配收入比1989年下降11.3%。


四、文化基因的现代异化



集团主义的进化陷阱
"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思维范式,导致日本职场会议效率比德国低37%,员工平均每天2.3小时用于非必要协调沟通。这种过度共识追求,反而催生低效加班文化。
耻感文化的经济表达
内阁府调查显示,83%的员工认为"准时下班=能力不足",这种心理压迫使有效工作时间占比仅51%。日本特有的"残业表演"现象,每年造成约4200亿日元的经济损失。


五、政策调控的边际失效



劳动改革悖论
2019年《工作方式改革法案》将加班上限设为每月100小时,反而使28%的企业将"管理监督者"比例提升至45%,这类岗位不受工时限制。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测算,实际劳动时间仅下降4.7%。
税收制度的反向激励
日本配偶者控除制度变相鼓励家庭主妇模式,导致双职工家庭边际税率可达55.95%。这种制度设计抑制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优化,迫使在岗者承担超额工作。


这种高强度劳动模式正在经历系统性溃败:2023年日本劳动生产率增速降至0.2%,不及美国的1/4。当索尼工程师用200小时打磨德国同行40小时就能完成的设计图纸时,折射的不仅是文化特质,更是整个经济体的创新困境。日本的经验警示我们,发达经济体更需要警惕传统优势异化为发展枷锁——正如京都大学山田教授所言:"昭和时代的劳动伦理,正在令平成青年窒息。" 未来的日本职场革命,或许需要从解构"努力=美德"的文化基因开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9楼 发表于:2025-4-25 17:08

季夏:


这就是村内政治家想要的社会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0楼 发表于:2025-4-25 17:09

排骨:


日本人努力上班个p。

现在的日本人只能说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根本谈不上努力。否则日本绝对不会是这个死样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1楼 发表于:2025-4-25 17:10
回复100楼 @JosephHeinrich 的内容:
排骨:
日本人努力上班个p。
现在的日本人只能说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根本谈不上努力。否则日本绝对不会是这个死样子。
底下評論:


Eric:「终于看到实话了 日本很多公司现在很缺人 给政府逼得不得不放开各种签证 日本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是彻底躺平 躺的与一动不动的呢种 国内的外卖员过去都能赚飞了」5讚


我推的猫猫回覆:「躺平是因为老害太多,占着茅坑不拉屎,论资排辈,年轻人必须获得最多的发展机会,论资排辈是个什么事啊?你资格老你就有理?」


kknewrt:「去日本以后,破除的最大一个关于日本的神话就是日本人都是拼命三郎,工作狂。」1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2楼 发表于:2025-4-25 17:14

Jesiky:


但凡去过日本,都不会被国内不客观的舆论带偏这么严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3楼 发表于:2025-4-25 17:14

这话问的,那是因为老百姓手里没钱啊,不打工就饿死了啊。

谁不想早点拿钱早点退休拿养老金,广场舞跳起来。国内既得利益群体真的有点矫情了,被发达国家几个字骗的太深。没事,接下来中国也会是发达国家,到时候大家会明白发达国家和福利社会意味着什么。

不用担心年纪大了没工作,也别笑日本,这便是测试服。

到时候大家都是活到老干到老,财富增长也会像发达国家一样,大部分人都比较平均,少部分人有钱的你不敢想。直接生殖隔离。

而且我劝你最好祈祷自己是活到老干到老,任何国家,如果人口多到一定程度又没有相应的岗位,基本选择就两条路。向外杀或向内杀,或同时进行。手段无所谓,只要最后岗位和人口平衡了就行。随便是增加岗位还是减少人口。



作者:蜜斯特儿-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107097417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4楼 发表于:2025-4-25 17:14

我思故你在:


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以至于我觉得简直不是人类可以问出来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5楼 发表于:2025-4-25 17:14

Septem:


日本人努力上班 ❌

日本人假装努力上班 ✅

要知道日本民族是一个擅长造假的民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6楼 发表于:2025-4-25 17:15

作者:小识谭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69193604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日本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特质的深层矛盾来看,其国民仍需高强度工作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个维度:

一、阶级固化与生存成本的双向挤压



学历回报率衰减

东京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72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万),仅比普通大学毕业生(441万日元)高出65%
医学部六年学费高达47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6万),需工作15年才能收回教育投资




非正规雇佣陷阱

雇佣类型

  

占比

  

平均年薪

  

贫困率

  

正规雇佣

  

68%

  

441万日元

  

4.2%

  

非正规雇佣

  

32%

  

130万日元

  

13.9%

  


东京20㎡老旧公寓月租6万日元(占非正规雇佣者月收入46%),迫使底层劳动者必须通过加班维持基本生存

二、企业文化的历史惯性



昭和经营遗产

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制催生的「加班=忠诚度」考核体系
下班后强制酒会(飲み会)平均耗时3小时,实质是变相工作时间




数字化时代的反效率

2023年东京都调查显示:

57%白领存在「假装加班」现象(电脑亮屏但无实质工作)
会议平均时长2.3小时(较德国多出80%)

三、社会保障的双刃剑效应



福利制度的吊诡

单身者月领12万日元低保(含国民健康保险)即可维持基本生存
但月收入超过15万日元将失去补贴,形成「贫困陷阱」




医疗福利的隐性代价

全民医保覆盖下,抑郁症患者年均就诊次数达23次(美国为7次)
过度医疗导致「带病工作」现象普遍,职场出勤率反成心理负担

四、东亚文化圈的共性困境



教育军备竞赛残留

日本学生平均每日学习时长9.2小时(含塾校时间),形成终身「赶超思维」
企业将「东大卒」标签异化为营销工具(如三菱UFJ银行宣传册中管理层100%名校背景)




面子社会的无形枷锁

年终奖金额度成为同学会社交货币(30岁群体理想值为6个月工资)
房贷审核标准隐含「加班时长证明还款能力」条款

五、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困局



产业领域

  

日本全球份额

  

利润率

  

劳动强度

  

汽车制造

  

18%

  

4.2%

  

★★★★★

  

半导体材料

  

52%

  

11%

  

★★★☆

  

动画制作

  

65%

  

1.8%

  

★★★★★★

  

医疗器械

  

23%

  

8.7%

  

★★★☆

  

在关键领域的高市场份额依赖密集型劳动维持,如动画师平均每周工作78小时(日本动画协会2024年数据)

突破路径与现实困境



政策层面的悖论

政府推动「每周休3日」试点,但83%企业要求员工用年假抵扣第三日
2024年「AI替代法案」遇阻,工会担忧引发大规模失业

代际认知撕裂



45岁以上管理者中92%认为「加班是美德」
20-30岁员工中68%支持「安静辞职」(Quiet Quitting)理念

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日本既无法回归昭和时代的发展红利,又难以彻底转向北欧式福利社会,最终形成发达国家中独特的「高强度稳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7楼 发表于:2025-4-25 17:15

将进酒:


你这问题问的,都不努力工作,发达国家的发达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8楼 发表于:2025-4-25 17:15
作者:美国公司刘律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67120186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借此谈一下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
本科期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半年交换生期间,对日本的风土人情略知一二。除了对水果、蔬菜的匮乏有所遗憾,对日本总体印象还不错。然而,直到有一天跟学姐去了女士内衣店,一瞬间对日本和日本人的认识跌入谷底。



以前看网上说日本女生的胸动不动就是F或者G,心里想,都说日本是侏儒之国,在大街上看也觉得女生基本上都1米5,男生大部分也都不到1米7。个子矮,为什么反而胸那么大呢?
到了日本的内衣店,先是被琳琅满目、设计精美的各种款式看花了眼,日本的内衣设计

的确是非常别致,每一款的设计都有巧思,往往是比较淡雅的颜色,而且多用蕾丝花边装饰。我正瞎逛的时候,突然发现学姐已经锁定了目标,跟上去看看。
居然是D罩杯区域!平时看学姐的胸好像没有那么大,怎么居然这么有勇气。我也弱弱地凑过去,鼓起勇气看了一眼。
怎么这个D看起来这么小?!还不如国内的B。。。。。。
第一反应是我肯定看错了,于是又反复看了几次,并且把那个D罩杯区域的都扫了一遍,都很小,再去看看A,B,C,从C开始就基本上是平板了,B和A就。。。。。。完全是装饰。
我就问了学姐这是怎么回事,学姐告诉我,日本的胸罩一般都比国内的尺码大2个码。
于是我也鼓起勇气,走到了E罩杯区域附近,挑了一个,试了一下,不仅尺码本身有水分,而且里面的海绵那是叫一个厚啊。这里说的是缝在里面的海绵,不是可拆卸的。
后来结账的时候,店员还有给我们每人一赠送了一对海绵,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增加海绵。
可以想象,赠送的那对海绵从来没用过。而且回去比对了一下,这个所谓的日本E罩杯的胸罩,仍然是我所有的内衣里面最小的。看来其实我当时应该鼓起勇气,再往前走一个区域。
都说日本人虚伪、表里不一。如此,从这明显的尺码造假问题上,我算是领教了。

也顺便推荐一下自己写的专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公司法20讲​

www.zhihu.com/column/c_1283674296595316736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9楼 发表于:2025-4-25 17:16

作者:iri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65373253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少人都对“996”“007”很反感,一提起来就立马要“原地爆炸”。

但在日本,这几乎成了日常。日本是发达国家,不少人甚至会用“高度现代化”来形容它。

日本的民企员工人均年收入接近28万元人民币,这样的收入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居民羡慕不已。

不过,跟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的是,在日本加班成了常态化的事情,甚至连基础的睡眠时间都难以保证。

日本人的职场文化为何如此“内卷”?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加班文化”是因为战败后的日本百废待兴。

美国的扶持政策更是将日本经济推上了快车道。在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人相信“多劳多得”的观念,并将拼命工作视为一种爱国行为。

在经济繁荣时期,拼命工作的确能带来切实的回报。

然而1990年的经济泡沫破裂让这一切戛然而止,民众却将这场灾难归因于“松懈”而非经济体系本身的问题,于是更加迷信“勤劳改变命运”。



作为一个深受封建文化影响的国家,日本在吸收资本主义理念时保留了许多传统观念。终身雇佣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日本公司很少轻易解雇员工,员工也很少跳槽,这让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


这种制度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跳槽文化不发达意味着职场竞争局限在内部,员工和同事都成了“内卷”赛道的竞争者,往往不得不表现得比同事更“拼”。



加上日本还有一种“年功序列制”,员工工资与年龄和工龄挂钩,与能力无关。

这种体制让资历较老的员工占据优势,甚至出现欺压新人的现象。年轻员工为了获得同样的地位,只能以长时间工作来证明自己,期望通过“熬资历”改变处境。

尽管日本人均收入看起来非常可观,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几乎让这部分收入打了折扣。

例如,日本一斤大米的售价接近人民币9元,水果、蔬菜、肉类的价格更是让人望而却步。仅仅满足温饱,许多家庭已经需要为开支精打细算。

如果将这样的生活成本放在高收入背景下看,许多日本人其实并没有“可支配收入”。



为了维持体面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只能通过加班来增加收入。

甚至连过劳死这样的极端现象,某种程度上也与这种经济压力密切相关。

2017年,日本有190人因过劳死或情绪崩溃而自杀。

近年来,日本政府也意识到加班文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2019年,日本实施了一部新的劳动法案,将年加班时长限制在360小时,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对劳动者的一种保护。

但实际上,这项法律并未解决根本问题。一些高薪行业,如金融和建筑业,并不受这项法律限制,而其他行业的企业则会将员工的加班时长推至上限,变相实现加班的“合法化”。



此外,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等深层次的问题并未被触及,劳动者的处境并未根本改变。

相比日本,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作与生活平衡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例如,法国正在试验四天工作制,劳动者完成工作后可以更自由地享受个人时间。


西方国家的物价相对较低,高收入可以直接转化为高质量生活。对于许多西方国家的劳动者来说,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非生活围绕工作展开。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让西方国家的职场文化更注重效率而非工作时长,而这一点恰恰是日本所缺乏的。



日本职场让劳动者疲惫不堪,年轻人开始失去对生活的热情,部分选择“躺平”成为“啃老族”,而老年人则因为延迟退休不得不继续工作。

在这个矛盾的生态中,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既无力推动经济复苏,也无法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这种恶性循环让日本的社会活力不断下降,而劳动者的不满情绪则在过劳死等极端事件中不断发酵。

要想打破这种困局,日本需要在政策、文化和职场制度上进行全面改革。

从国家层面看,政府需要真正限制过长的工作时间,同时在物价控制和社会保障上给劳动者减负。

从企业角度看,日本需要摒弃“唯资历论”,用更加科学的绩效体系代替年功序列制,减少内部的职场内耗。

对个人而言,日本劳动者也需要改变对工作的态度,学会将生活与工作分离,重新定义幸福感的来源。

虽然日本的加班文化根深蒂固,但历史上并非不可改变。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日本完全有机会让劳动者从“社畜”变回生活的主人。

这个过程或许漫长而艰难,但它是重塑日本社会活力、恢复劳动者尊严的关键所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0楼 发表于:2025-4-25 17:16
Lemon:


人只是上班的时候卷啊。。。但能摸鱼的时候包摸鱼的,能划水包划水。。上班的时候客户是上帝,恨不得给你跪着服务。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日本警察。你敢投诉他,他就敢当面给你下跪。。

但是下班之后制服一脱,你谁啊你。

不像我们24h一直都卷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1楼 发表于:2025-4-25 17:16

一个盘子都要擦7遍国家,天然就比别人有努力的天赋。而且日本人很高效,从来不假努力,日本人不下班,会把第一个下班作为一种耻辱,而且日本是越有钱的人越努力,日本老板永远是最后下班的。

人人都知道日本多灾多难,自然资源少,靠努力他们才取得了90年代的辉煌繁荣,一个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人购买全世界。

不过这些东西都是读者意林这类反思杂志自己编的,当时普遍的舆论是中国人非常懒惰,你没听错,在公知遍地的时代,中国人的标签里居然有懒惰一词,而且还不是光懒惰,还是又蠢又懒,各种媒体总是宣传美国人日本人,轻松的用聪明才智和技巧解决问,而中国人总是蛮干,最后内讧,然后把事情搞砸。总是把中国的落后,上升但中国人普遍的人品道德问题。这种反智的叙事依然很有市场。

日本是发达国家了为什么还努力工作?因为日本人不是超人,日本人也是普通人,日本人不能变出黄金,繁荣的维持日本人也要花了很大的心血,这总自然而然的道理居然还要解释。



作者:木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59840901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2楼 发表于:2025-4-25 17:17

看一个国家是不是发达国家,不是看GDP,就看他们国家的公民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报酬是不是公平,比如欧美等国出了名的人工贵,其实就是体力劳动者工资很高,一般人根本雇不起杂役给自己家干活,我们的问题就是以吉祥三宝和农民工为代表的体力劳动者收入很低,可以为了钱给中产家里打工。

同样的富得流油的中东国家也不发达,因为他们的体力劳动都是给外劳干,收入也很低



作者:二路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49361111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3楼 发表于:2025-4-25 17:17

作者:小郭有话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45053458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东京凌晨两点的灯火:发达国家外壳下的"社畜"困境

在东京银座深夜的办公楼里,总能看到成片的灯火穿透玻璃幕墙。这个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的国家,上班族平均睡眠时间仅6小时35分(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2023年数据),地铁里西装革履的"社畜"们永远在奔跑。当我们撕开发达国家光鲜的外衣,会发现日本职场正上演着全球最极致的"劳动悖论"。

一、停滞经济中的生存博弈

日本经济在"失去的三十年"里陷入结构性困境:2022年实际GDP仅增长1.0%(内阁府数据),企业利润增长长期停滞。这催生出独特的职场生态:三菱UFJ银行的柜员需要记住200种接待礼仪,711便利店员工必须精确控制关东煮的火候。在终身雇佣制瓦解的今天,正式员工占比跌破60%(总务省2023年调查),每个人都像在高速传送带上奔跑,稍有不慎就会被非正式员工取代。

制造业外流导致产业空心化,服务业被迫陷入"内卷化竞争"。东京迪士尼的清洁工要跪着擦地,百货公司的试衣间服务员需在3分钟内叠好20件衣服。这种变态的服务标准,本质是存量市场中的零和博弈。

二、集体主义锻造的劳动枷锁

京都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76%的日本人存在"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强迫心理。办公室里最后走的员工要负责关灯,这种无形的责任演变成"谁先下班谁可耻"的潜规则。在福冈的IT公司,程序员山田即便完成工作,也要等到课长起身才敢离开——这种现象被称作"待机加班"。

年功序列制让劳动异化为时间游戏。大阪某广告公司的新人需要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擦桌子,只为在年终考核时多得0.1分。这种用时间堆积资历的晋升模式,使得工作效率让位于工位上的"存在感表演"。

三、制度性困境的死亡螺旋

表面上日本年度总工时(OECD数据)低于美韩,但厚生劳动省承认超过60%的加班未被计入统计。东京地检署曾查出某车企要求员工将加班时间写成"自愿研修",这种"服务残业"已成为行业潜规则。劳动基准监督官与企业的比例是1:15000,监管形同虚设。

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反向激励劳动:30岁职员缴纳的养老金要养活2.3个老人(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年轻人必须拼命工作填补社保黑洞。这种代际剥削机制,让每个上班族都沦为偿还国家债务的"人质"。

当我们在涩谷十字路口看着西装革履的人群如精密齿轮般运转时,或许该重新审视"发达"的定义。这个把便利店饭团做成艺术品的国家,正在用极致的工作伦理补偿经济增长的乏力。这种集体性的劳动狂热,既是日本社会的生存智慧,也是困住整个民族的透明牢笼。在少子老龄化加剧的今天,这场静默的职场战争,正在考验着一个文明对"进步"的真正理解。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4楼 发表于:2025-4-25 17:17
作者:骑上蛤蟆去流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35173875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年就实现了全面小康,中华大地上已经没有了绝对贫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5楼 发表于:2025-4-25 17:18

喜欢睡觉:


因为他们上班、加班是真挣钱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6楼 发表于:2025-4-25 17:18

Diaking:


因为日本商业高度发达,各行各业基本饱和。各种方式比较下来,打工是最划算的谋生手段。当然,如果不考虑社保,公司免费住房等等隐形因素,自由职业赚的钱也不少,但总体不会超过打工。这是他们自由市场形成的机制,老板必须不断提高员工待遇才能留住人当社畜。并不是日本人天生牛马体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7楼 发表于:2025-4-25 17:18

很结棍的外地民工:


提这个问题的人,大概对发达国家有什么误会。

根据我的理解,发达国家能保证你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生活下限。

但是要提高自己的生活上限,还是要努力工作。

这个和内卷式的努力工作,有本质不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8楼 发表于:2025-4-25 17:18

知乎用户dQrvUE:


什么鬼问题,不上班政府养他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9楼 发表于:2025-4-25 17:19

宁凤:


人家的努力可不一定是996 007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0楼 发表于:2025-4-25 17:19

前段时间去日本逛了逛,最令我惊讶的就是,他们的商场普遍8点半就关门下班。

商场8点半关门,意味着在此之前打工人就已经下班,吃饭、逛街结束了,那广大打工人应当在6点左右能够普遍下班。再晚一点,9点左右,街上就会有不少喝酒出来的打工人,就是你在一些影视作品里看到的社员们一起在居酒屋喝酒那种。

我觉得一个社会,如果能够6点普遍下班,喝酒应酬到9点也就结束了,那怎么样也算不上很累。当然,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这不妨碍他们觉得自己累,羡慕5点就下班,一周只工作四天,不用喝酒应酬的生活。



作者:杨小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875074226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1557 回复数:228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4-25 19:23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