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9篇帖子。
(轉載知乎)「五一其實只放一天」引熱議,中國假期真的少嗎?湊假還要持續多久?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29
(澎湃新聞)「湊假」模式下雙休變單休
不少網友吐槽稱,4月在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調休後,「湊假」模式下,連續幾個星期「雙休」都變成了「單休」,假期前後上了三個「六天班」。








有網友甚至翻出了2013年歌手那英關於調休放假的評論:「我就不明白這假期為什麼要與星期六星期天湊到一起,而且還要挪呢?孩子連著上七天八天的課,確實挺累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其實挺像分泌失調,制定假期的同學能認真考慮一下我們生活嗎?」




不少網友表示,希望能夠正常放假,正常雙休。








更有網友表示,希望能夠在不調休的情況下休更長的假。




在中國新聞周刊官方微博4月12日發起的「你希望怎樣放假?」的投票中,「不調休,也要長假」的選項票數最多,為1.1萬票;位列第二的選項為「假期長短無所謂,不調休就行」,有6033票。而選擇「調休拼長假」的僅517票。


「五一其實只放一天」引熱議:中國假期真的少嗎?湊假還要持續多久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29
連續兩周不吃飯,然後吃43頓飯,是不是等於多吃一頓飯?
傻子都知道不等於。
人不是機器,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身體積累的 debuff如果不及時驅散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所以今天的覺必須今天睡,今天的飯必須今天吃,本周的雙休日必須本周休,否則就會不可逆的產生猝死風險和自毀傾向。
現實中大部分人是要上六天班的,調休即意味著連上10天班以上,而且調休換來的長假,體驗感非常差,出去玩哪哪都是人擠人真不如兩個周末輕鬆自在。
計劃出台調休的那幾年,工作強度沒有這麼大,996還沒有成為常態,大家日常休息還算充裕,只是苦於沒有連續假期出遊或者回家探親。現在996是常態,大家第一需求變成了休息。所以調休就顯得很讓人難以接受了。
連續兩天不睡覺,然後睡25小時,是不是等於多睡了一個鍾?


作者:此間的少年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15311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0
以前我覺得調休是現代版的朝三暮四,折騰人的把戲。我現在覺得調休是個非常高明的政策,既保證了生產,又促進了消費,真實贏了2次,特別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這個政策應該也必然會一直持續到大家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嘴上罵,而是做到堅持調休不出門,在家休息消費比平時還低為止。
做不到不消費的話就乖乖接受調休,否則效果這麼好的政策上面為什麼要改?


作者:一直住頂樓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5200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0
作者:大千世界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1242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湊假這種休假制度一直以來飽受爭議,湊假制度保護了部分打工人的利益,照顧了部分打工人的需求和情緒,卻也忽略了另一部分打工人的利益。
4月在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調休後,「湊假」模式下,連續幾個星期「雙休」都變成了「單休」,假期前後上了三個「六天班」。大家的普遍感覺是湊假之後上班,雙休變成了單休,對於習慣了雙休的人員來說,單休一周上班六天,打工人的心理是抗拒的。
打工人的生理上感到難受不適應,會出現短時間的職業倦怠、精神疲乏,這一天的上班效率很低,職業人士普遍心不在焉,上班狀態低下。
「五一節」真實的休假狀態是「五一節」全國只休假一天,實際上五一節氣,處於春夏之交,溫度並不高,是適合全家外出旅遊。
另外,「五一節」具有特殊含義,它是勞動者的節日,增加勞動者休息的日子,具有特殊寓意,體現了政府對勞動者的關愛,重視勞動者的休息權益。
政府既然想倡導假日經濟,想發展假日經濟,那麼應當重視民意,順應民意,可以考慮今後「五一節」假日多放假。
多年以前五一節的確是放三天假的,後來因為有人大代表建議增設清明、中秋等中國傳統的農曆假日,「五一節」假日就從三天調整為了一天。
建議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適當增加「五一」假期天數,恢復原先的三天休假制度,並可考慮將冬至這個重要的農曆節假日,也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實施全體勞動人員休假。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1
咪咪蔣:


事已至此,大家只有「五一期間全家不出門不消費」可破。
並且還要成立糾察隊,五一期間上高速糾察,把旅遊度假的工賊們揪出來。
相信我,只要做到一次,一次就好,就能把這個事扳回來!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1
作者:在笑農民工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75721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是放假,而是假放。
元旦:1天
春節:8天-3天周末-2天調休=3天
清明:3天-1天周末-1天調休=1天
勞動:5天-2天周末-2天調休=1天
端午:1天
中秋:3天-1天周末-1天調休=1天
國慶:7天-2天周末-2天調休=3天
全年:28天-9天周末-8天調休=11天
現在小孩可能都不知道,其實以前五一是有7天假期的,但是這個美好的長假,在2008年開始不復存在!
從2000年到2007年,一共有8年時間,我們擁有517天和國慶7天長假,大家非常開心。電視里有一個很應景的節目,就是五一七天樂,國慶七天樂,還有那時候的星光大道很火,有時候也安排在7天長假時段播放,但是五一7天長假最終因為一個人的出現徹底被終結。
建議:
1、切實落實勞動法,能切實保障雙休制度實施,禁止佔用周末加班和大小周制度,保障加班費足額發放,保障年假婚假等假日能足額放。
2、取消一切調休湊小長假的的做法,各種節日要放假就坦蕩放,不要調休湊長假,調休真的折騰人,調休調休,調來調休不如不休。或者改為規定每個人每年法定可以休多少天的假,用人單位必須放,讓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需求來跟單位申請放假,讓大家自己來安排時間,這樣會比現在這個調休擠出小長假的做法要好得多。
3、特別是春節假期,應該延遲到10天以上,現在的七天假期(還是調休的)真的太緊了,離家遠的人來迴路上都得好幾天,回家只能待兩三天,匆匆忙忙過個年就又要趕緊走了,根本沒有年味和團聚的感受。
4、在達到以上要求之後,要是能進一步嘗試實現上四休三,那就更棒了!
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要讓人們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休息和放鬆,人們才會更有生活的幸福感和奮鬥前進的動力。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1
作者:燕66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3767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真的,我挺討厭這樣的放假,還不如不放呢。
好不容易放長假了,還是調休調來的,想著節前節後都要補班,心都涼了一節。
放假出去玩的主要群體就是帶孩子的一家人和談對象的,一個是為了下一代,一個是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誰不願意在家躺著,上班已經很累了,還要出去擠擠擠,看人山人海,走的又累又疼,錢也花的不知所謂,圖啥。
如果不是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誰不願意在家躺著,男女朋友說難得放假,出去玩玩吧,誰也不好意思拒絕,好吧,那就一塊出去擠擠吧!
放個假,累了自己,傷了錢財,最後利了誰?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2
作者:王子君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3606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謝邀。
人家要黃金,沒有你的周。

官方從來沒有避諱過黃金周等調休制度的本意:刺激消費。
咱們的法定節假日每年就11天,員工帶薪休假制度則像海鮮方便麵里的海鮮,聽過,沒見過。
如果正常放假,那大量需要中長期出行才能消費的旅遊產能根本無法啟動,例如遠距景點、食宿、運力等。
正常放假的話,也就春節和國慶能到3天,頂多撐起周邊游自駕游,很多人可能就不出門了。
這些產能不啟動,那圍繞這些產能的資產增值就是夢幻泡影,今天很多地方的旅遊地產、康養、民宿、特色小鎮連第一波投資都拉不來。
為了經濟、而不是為了休息,才有了黃金周等調休。錢是出發點,而非人。
08年到17年,國慶黃金周旅遊人次從1.78億增長到7.1億、旅遊收入從798億增長到5900億。從這點看,很成功嘛。


但這就留下個骨子上的麻煩:休息權不再神聖。
這不僅僅是法律意義上的「保護勞動者休息權的不受侵犯」,還有文化上。
近代無論左右,大體上都是下層藉助新生產力向上層衝擊。其中一個成果,就是「工作是神聖的,休息也是神聖的」。
左邊有熟悉的勞工神聖,右邊有「安息之日守為聖日」。
建法理找傳統,下層們總算把一句話說明白:我的勞動建立在休息之上。
我可以打工,打工是必須要打工的,但我也得休息。
因此圍繞休息權的拉鋸是全球各地代表們最頭疼的事之一。哪怕是搞義務勞動的地方,至少也要打出「為了人民」這種極崇高的旗幟。
但現在,休息權被扒去了神聖的外衣:為了錢。
可以公開隨意調整,讓你集中休你就得休,讓你連軸轉你就得轉,神聖之感蕩然無存。
兩百年掙扎,這籌碼是很重的,現在如鵝毛。
所以公司們自然不會有什麼心理壓力:你已經把原本泰山般的休息權像積木那樣堆砌,那為什麼我不能再踹兩腳?


但這種「指令式休假」,真的很累。
朝三暮四,實際假期數沒變。所謂的「長假」,是建立在延長的工作日上。
今年1至2月周平均工作時長48小時,19年2月時還是44.9小時。
這幾年工作強度一直走高,尤其是各種靈活就業,大量失業湧入的同時訂單恢復卻放緩。普遍供大於求下,打工人不得不靠延長工作時長來對沖。
網約車司機日均工作時長在21年就達到11小時,還得周工作6.45天。
對於很多打工人,「放假」不但不能休息,反而加重疲勞:
首先得再連著上班,累;然後是在高密度客運下特種兵旅遊,累;假期中還得隨時盯著工作微信,累。
用疲憊的身體去來一趟疲憊的旅行,只有集中釋放消費的經濟意義,沒有休息。


最後,調休還形成了一種虛假的「假期觀感」。
齊魯人才網
統計過,20年山東只有18.75%的企業提供雙休(還是在招聘數據上)。
咱這單休、大小周極其普遍,工廠里一月休四天的比比皆是。最基礎的休息權還處於瘸腿階段。
什麼帶薪休假、歐洲那種夏季休他一個月,簡直異世界。
但靠著調休湊出的長假,「你看咱假期這人山人海」、「我們的旅遊數據比歐洲還好看」、「中國人就愛出去玩」。
咱也是個旅遊大國,問題不存在了。
頗有種乞丐和龍王斗寶的感覺,把摳搜一年的假期湊起來甩桌上,「咱也上桌了,不是窮人」。
導致在聚集對各種旅遊數據的熱議時,忽視了正常休息權的孱弱。


總之,調休湊假還會繼續。
因為沒什麼反制反饋能力,唯一的手段就是等勞動力隨老齡化逐步退出市場。
就像房價一樣,說一萬句也沒用,不買最有效。
出門還是要出的。對普通人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放下虛榮和盲從,遠離網路熱門目的地,找個風景不錯的地安靜地晃晃。
去小不去大、去疏不去密、去平不去貴,自己先回歸休息的本意。


閒聊公號:王子君
的碎碎念。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2
作者:家居喵喵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77289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到五一放假我就害怕,害怕自己工資被扣了,特別是春節假期,一扣就是七天。
我們公司是鼓勵加班的,行業性質問題,越是節假越要人值班,可假期誰不想休息,自然沒有人願意加班,更何況加班的也沒啥加班費,於是公司搞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制度:
1、休假幾天扣幾天工資;
2、加班一天,放假三天工資不扣;
3、加班兩天,放假五天工資不扣;
4、加班三天,放假七天工資不扣;
5、多加班雙倍基本工資,我們基本工資本就很少,主要靠績效。
我問領導:「五一不是只放一天假嗎?其餘四天,有兩天是周末,另外兩天周末會補回來!」
領導回我:「星期六星期天本來就是給你算工資的,所有人都一樣!」
領導態度就是要麼滾蛋,要麼繼續干。我只能忍著繼續干咯,其他同事也一樣,沒有資本跟領導談。(節假有點基本工資,但對績效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後來公司里流行積極報名,起爭搶加班,深怕被扣了工資。我可能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一到節假我就休息,被扣工資的時候,心在滴血,最痛的莫過於春節放假,一刀割去1/3的工資。有些人估計會問,一個月不是30天嗎,為什麼是1/3,公司工資的計算方法用的22個工作日,而不是30個自然日,只能說老闆精明得很。
在這公司待了三年,每每放假都痛心疾首,最終我還是選擇離開,實在是忍受不了這種公司的非人待遇。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2
不管怎麼說,五一至少還能有一天假吧?有總比沒有好,蚊子腿也是肉。
如何放假?如何湊假?永遠是一個有巨大爭議的話題。
因為無論怎樣調假,湊假,都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胃口,都會遭來質疑、指責、罵聲。
比如今年五一如果不湊假,只在五月一日周三這天放一天假,可能網上的罵聲比這樣湊假更加鋪天蓋地,更多的人會吐槽決策部門「豬腦子」「沒人性」「就不能湊個幾天假?」「本來想帶著家人出門,這下好,哪裡也去不了。」
以前五一放假也是一天假,然後只湊一個周末,加起來三天,同樣是遭到質疑,「國慶都有七天假,五一就不能多兩天嗎?」「五一是勞動者的節日,就應該比一般的節日重要,至少要超過三天假。」「有個五天假,可以規劃一次出遊了。」於是,有關部門順應部分群體的需求,改三天假為五天假。
改完以後,質疑聲還是不斷,「佔用了兩個周末,本質上還是一天假。」「兩個周末都佔用了,意味著至少有兩周上班天數更多了。」「本來一周只有單休,這樣調假,還要不要我們的死活?」
眾口難調,還不得不調。
根本的,還是人們普遍認為假期少了,和西方有些國家比,我們的假期少了。
不過有關部門還是應該順應更多民意,照顧大多數人利益。像如今一到假期就堵死的體驗,確實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作者:就等您來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5577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