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69篇帖子。
(轉載知乎)「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引热议,中国假期真的少吗?凑假还要持续多久?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29
(澎湃新闻)“凑假”模式下双休变单休
不少网友吐槽称,4月在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调休后,“凑假”模式下,连续几个星期“双休”都变成了“单休”,假期前后上了三个“六天班”。








有网友甚至翻出了2013年歌手那英关于调休放假的评论:“我就不明白这假期为什么要与星期六星期天凑到一起,而且还要挪呢?孩子连着上七天八天的课,确实挺累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其实挺像分泌失调,制定假期的同学能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生活吗?”




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能够正常放假,正常双休。








更有网友表示,希望能够在不调休的情况下休更长的假。




在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4月12日发起的“你希望怎样放假?”的投票中,“不调休,也要长假”的选项票数最多,为1.1万票;位列第二的选项为“假期长短无所谓,不调休就行”,有6033票。而选择“调休拼长假”的仅517票。


“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引热议:中国假期真的少吗?凑假还要持续多久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29
连续两周不吃饭,然后吃43顿饭,是不是等于多吃一顿饭?
傻子都知道不等于。
人不是机器,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身体积累的 debuff如果不及时驱散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今天的觉必须今天睡,今天的饭必须今天吃,本周的双休日必须本周休,否则就会不可逆的产生猝死风险和自毁倾向。
现实中大部分人是要上六天班的,调休即意味着连上10天班以上,而且调休换来的长假,体验感非常差,出去玩哪哪都是人挤人真不如两个周末轻松自在。
计划出台调休的那几年,工作强度没有这么大,996还没有成为常态,大家日常休息还算充裕,只是苦于没有连续假期出游或者回家探亲。现在996是常态,大家第一需求变成了休息。所以调休就显得很让人难以接受了。
连续两天不睡觉,然后睡25小时,是不是等于多睡了一个钟?


作者:此间的少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1531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0
以前我觉得调休是现代版的朝三暮四,折腾人的把戏。我现在觉得调休是个非常高明的政策,既保证了生产,又促进了消费,真实赢了2次,特别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这个政策应该也必然会一直持续到大家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嘴上骂,而是做到坚持调休不出门,在家休息消费比平时还低为止。
做不到不消费的话就乖乖接受调休,否则效果这么好的政策上面为什么要改?


作者:一直住顶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5200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0
作者:大千世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124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凑假这种休假制度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凑假制度保护了部分打工人的利益,照顾了部分打工人的需求和情绪,却也忽略了另一部分打工人的利益。
4月在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调休后,“凑假”模式下,连续几个星期“双休”都变成了“单休”,假期前后上了三个“六天班”。大家的普遍感觉是凑假之后上班,双休变成了单休,对于习惯了双休的人员来说,单休一周上班六天,打工人的心理是抗拒的。
打工人的生理上感到难受不适应,会出现短时间的职业倦怠、精神疲乏,这一天的上班效率很低,职业人士普遍心不在焉,上班状态低下。
「五一节」真实的休假状态是「五一节」全国只休假一天,实际上五一节气,处于春夏之交,温度并不高,是适合全家外出旅游。
另外,「五一节」具有特殊含义,它是劳动者的节日,增加劳动者休息的日子,具有特殊寓意,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关爱,重视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政府既然想倡导假日经济,想发展假日经济,那么应当重视民意,顺应民意,可以考虑今后「五一节」假日多放假。
多年以前五一节的确是放三天假的,后来因为有人大代表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中国传统的农历假日,「五一节」假日就从三天调整为了一天。
建议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适当增加「五一」假期天数,恢复原先的三天休假制度,并可考虑将冬至这个重要的农历节假日,也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实施全体劳动人员休假。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1
咪咪蒋:


事已至此,大家只有“五一期间全家不出门不消费”可破。
并且还要成立纠察队,五一期间上高速纠察,把旅游度假的工贼们揪出来。
相信我,只要做到一次,一次就好,就能把这个事扳回来!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1
作者:在笑农民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75721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是放假,而是假放。
元旦:1天
春节:8天-3天周末-2天调休=3天
清明:3天-1天周末-1天调休=1天
劳动:5天-2天周末-2天调休=1天
端午:1天
中秋:3天-1天周末-1天调休=1天
国庆:7天-2天周末-2天调休=3天
全年:28天-9天周末-8天调休=11天
现在小孩可能都不知道,其实以前五一是有7天假期的,但是这个美好的长假,在2008年开始不复存在!
从2000年到2007年,一共有8年时间,我们拥有517天和国庆7天长假,大家非常开心。电视里有一个很应景的节目,就是五一七天乐,国庆七天乐,还有那时候的星光大道很火,有时候也安排在7天长假时段播放,但是五一7天长假最终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彻底被终结。
建议:
1、切实落实劳动法,能切实保障双休制度实施,禁止占用周末加班和大小周制度,保障加班费足额发放,保障年假婚假等假日能足额放。
2、取消一切调休凑小长假的的做法,各种节日要放假就坦荡放,不要调休凑长假,调休真的折腾人,调休调休,调来调休不如不休。或者改为规定每个人每年法定可以休多少天的假,用人单位必须放,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来跟单位申请放假,让大家自己来安排时间,这样会比现在这个调休挤出小长假的做法要好得多。
3、特别是春节假期,应该延迟到10天以上,现在的七天假期(还是调休的)真的太紧了,离家远的人来回路上都得好几天,回家只能待两三天,匆匆忙忙过个年就又要赶紧走了,根本没有年味和团聚的感受。
4、在达到以上要求之后,要是能进一步尝试实现上四休三,那就更棒了!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要让人们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休息和放松,人们才会更有生活的幸福感和奋斗前进的动力。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1
作者:燕6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3767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真的,我挺讨厌这样的放假,还不如不放呢。
好不容易放长假了,还是调休调来的,想着节前节后都要补班,心都凉了一节。
放假出去玩的主要群体就是带孩子的一家人和谈对象的,一个是为了下一代,一个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谁不愿意在家躺着,上班已经很累了,还要出去挤挤挤,看人山人海,走的又累又疼,钱也花的不知所谓,图啥。
如果不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谁不愿意在家躺着,男女朋友说难得放假,出去玩玩吧,谁也不好意思拒绝,好吧,那就一块出去挤挤吧!
放个假,累了自己,伤了钱财,最后利了谁?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2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360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人家要黄金,没有你的周。

官方从来没有避讳过黄金周等调休制度的本意:刺激消费。
咱们的法定节假日每年就11天,员工带薪休假制度则像海鲜方便面里的海鲜,听过,没见过。
如果正常放假,那大量需要中长期出行才能消费的旅游产能根本无法启动,例如远距景点、食宿、运力等。
正常放假的话,也就春节和国庆能到3天,顶多撑起周边游自驾游,很多人可能就不出门了。
这些产能不启动,那围绕这些产能的资产增值就是梦幻泡影,今天很多地方的旅游地产、康养、民宿、特色小镇连第一波投资都拉不来。
为了经济、而不是为了休息,才有了黄金周等调休。钱是出发点,而非人。
08年到17年,国庆黄金周旅游人次从1.78亿增长到7.1亿、旅游收入从798亿增长到5900亿。从这点看,很成功嘛。


但这就留下个骨子上的麻烦:休息权不再神圣。
这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保护劳动者休息权的不受侵犯”,还有文化上。
近代无论左右,大体上都是下层借助新生产力向上层冲击。其中一个成果,就是“工作是神圣的,休息也是神圣的”。
左边有熟悉的劳工神圣,右边有“安息之日守为圣日”。
建法理找传统,下层们总算把一句话说明白:我的劳动建立在休息之上。
我可以打工,打工是必须要打工的,但我也得休息。
因此围绕休息权的拉锯是全球各地代表们最头疼的事之一。哪怕是搞义务劳动的地方,至少也要打出“为了人民”这种极崇高的旗帜。
但现在,休息权被扒去了神圣的外衣:为了钱。
可以公开随意调整,让你集中休你就得休,让你连轴转你就得转,神圣之感荡然无存。
两百年挣扎,这筹码是很重的,现在如鹅毛。
所以公司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你已经把原本泰山般的休息权像积木那样堆砌,那为什么我不能再踹两脚?


但这种“指令式休假”,真的很累。
朝三暮四,实际假期数没变。所谓的“长假”,是建立在延长的工作日上。
今年1至2月周平均工作时长48小时,19年2月时还是44.9小时。
这几年工作强度一直走高,尤其是各种灵活就业,大量失业涌入的同时订单恢复却放缓。普遍供大于求下,打工人不得不靠延长工作时长来对冲。
网约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长在21年就达到11小时,还得周工作6.45天。
对于很多打工人,“放假”不但不能休息,反而加重疲劳:
首先得再连着上班,累;然后是在高密度客运下特种兵旅游,累;假期中还得随时盯着工作微信,累。
用疲惫的身体去来一趟疲惫的旅行,只有集中释放消费的经济意义,没有休息。


最后,调休还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假期观感”。
齐鲁人才网
统计过,20年山东只有18.75%的企业提供双休(还是在招聘数据上)。
咱这单休、大小周极其普遍,工厂里一月休四天的比比皆是。最基础的休息权还处于瘸腿阶段。
什么带薪休假、欧洲那种夏季休他一个月,简直异世界。
但靠着调休凑出的长假,“你看咱假期这人山人海”、“我们的旅游数据比欧洲还好看”、“中国人就爱出去玩”。
咱也是个旅游大国,问题不存在了。
颇有种乞丐和龙王斗宝的感觉,把抠搜一年的假期凑起来甩桌上,“咱也上桌了,不是穷人”。
导致在聚集对各种旅游数据的热议时,忽视了正常休息权的孱弱。


总之,调休凑假还会继续。
因为没什么反制反馈能力,唯一的手段就是等劳动力随老龄化逐步退出市场。
就像房价一样,说一万句也没用,不买最有效。
出门还是要出的。对普通人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放下虚荣和盲从,远离网络热门目的地,找个风景不错的地安静地晃晃。
去小不去大、去疏不去密、去平不去贵,自己先回归休息的本意。


闲聊公号:王子君
的碎碎念。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2
作者:家居喵喵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77289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到五一放假我就害怕,害怕自己工资被扣了,特别是春节假期,一扣就是七天。
我们公司是鼓励加班的,行业性质问题,越是节假越要人值班,可假期谁不想休息,自然没有人愿意加班,更何况加班的也没啥加班费,于是公司搞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制度:
1、休假几天扣几天工资;
2、加班一天,放假三天工资不扣;
3、加班两天,放假五天工资不扣;
4、加班三天,放假七天工资不扣;
5、多加班双倍基本工资,我们基本工资本就很少,主要靠绩效。
我问领导:“五一不是只放一天假吗?其余四天,有两天是周末,另外两天周末会补回来!”
领导回我:“星期六星期天本来就是给你算工资的,所有人都一样!”
领导态度就是要么滚蛋,要么继续干。我只能忍着继续干咯,其他同事也一样,没有资本跟领导谈。(节假有点基本工资,但对绩效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后来公司里流行积极报名,起争抢加班,深怕被扣了工资。我可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到节假我就休息,被扣工资的时候,心在滴血,最痛的莫过于春节放假,一刀割去1/3的工资。有些人估计会问,一个月不是30天吗,为什么是1/3,公司工资的计算方法用的22个工作日,而不是30个自然日,只能说老板精明得很。
在这公司待了三年,每每放假都痛心疾首,最终我还是选择离开,实在是忍受不了这种公司的非人待遇。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18 19:32
不管怎么说,五一至少还能有一天假吧?有总比没有好,蚊子腿也是肉。
如何放假?如何凑假?永远是一个有巨大争议的话题。
因为无论怎样调假,凑假,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都会遭来质疑、指责、骂声。
比如今年五一如果不凑假,只在五月一日周三这天放一天假,可能网上的骂声比这样凑假更加铺天盖地,更多的人会吐槽决策部门“猪脑子”“没人性”“就不能凑个几天假?”“本来想带着家人出门,这下好,哪里也去不了。”
以前五一放假也是一天假,然后只凑一个周末,加起来三天,同样是遭到质疑,“国庆都有七天假,五一就不能多两天吗?”“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就应该比一般的节日重要,至少要超过三天假。”“有个五天假,可以规划一次出游了。”于是,有关部门顺应部分群体的需求,改三天假为五天假。
改完以后,质疑声还是不断,“占用了两个周末,本质上还是一天假。”“两个周末都占用了,意味着至少有两周上班天数更多了。”“本来一周只有单休,这样调假,还要不要我们的死活?”
众口难调,还不得不调。
根本的,还是人们普遍认为假期少了,和西方有些国家比,我们的假期少了。
不过有关部门还是应该顺应更多民意,照顾大多数人利益。像如今一到假期就堵死的体验,确实应该从根本上解决。


作者:就等您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098686/answer/34689557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