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边有个阿拉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54935/answer/354259894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普一下日式拉面的起源
面条这一食物在明末清初时期由朱舜水带到日本
日本方面关于面条最早的记载是朱舜水用面条招待德川将军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德川家家主德川光圀(他的外号水户黄门可能更为人熟知),当时朱舜水按照中国的叫法,将其称为“汤面”
此后,煮面条在日本只在贵族、僧侣等小范围内流传,部分日本寺庙有了吃面的传统,但吃的主要是荞麦面
然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较早的一批旅日华人中有部分扎根于日本,并在横滨、神户、札幌等地开起了面馆,这部分华人主要卖的是手工切面,就是把面条擀压成片后叠起来切条成型
直到二战之后,由于日本本土工农业基础被破坏,日本平民口粮大量依赖于美国援助,而美国援助的粮食中主食以面粉为主
但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平民,长期以来都是吃米饭的,不知道如何处理面粉,于是相当多的日本人开始学习起身边中国面店的做法,吃起了面条
到60年代,北海道札幌地区首先推出了自己的拉面连锁店并以此为招牌,此后受到札幌拉面的影响,日本各地开始推出同样的拉面品牌,其中以札幌、喜多方、横滨、博多形成了几个主要品类
所以“日式拉面”,从根子上就是切面,日本现代拉面选用机器切面也不足为奇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根子上是切面,为啥日式拉面叫做拉面?
目前通说的说法是,ラーメン(ramen)这个名称源自最早打造出地方拉面品牌的札幌地区,当地有一家老饭店,老板是日本人,大师傅是中国人,中国大师傅做的面条非常受欢迎,于是老板为了打开销路,想着给取一个好听又好叫的名字,最后从大师傅每次出菜会大喊一声“好啦”得来灵感,给店里的面取名叫ラーメン
从此之后,札幌地区逐渐开始把面条就叫成“ラーメン”,然后随着札幌打造的面食品牌走红,引得后来者纷纷效仿,包括影响力更大的日清方便面也管自己叫了这个名(其实方便面本质类似于伊面),于是ラーメン这一叫法就在全日本风靡开来,最终到80年代才彻底夺舍,成了中华面条在全日本叫法
也就是说其实这玩意原本应该叫“啦面”,和中国的“用手拉出来的面”没有半毛钱关系,单纯是撞了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