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岸读行者:
如果说用于考试,对中国人来说,日语难点主要是那些奇奇怪怪的副词,都是日本封闭环境下自己对世界描述的产物。比如形容一个人努力,就是kotsu.kotsu,腻歪了是aki.aki等等……
再就是对声音模仿上,日语模仿的猫叫就跟日本人说英语一样奇怪……大笑叫做“gera gera,不知道他们怎么笑出来的……还有“呼呼”吹的大风,日本都是“piu piu”地吹,让外国人很不解他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可能耳朵不一样吧~~~
这类仿声词需要下功夫死记硬背。
再就是汉字了,日本人对汉字的别致运用和独特发音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一方面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手纸,不是上厕所用的,是信件的意思。越是正式的语言,越是晦涩难懂的汉字,一个汉字有唐音和吴音不同读法,没有充分的汉文功底基本上很难看懂听懂。
如果说实际运用,日语难点就是生活中的语言习惯了。尽管日语有yes no,但是现实中能不说no就不说,那个Yiyiyo,在任何场合都好用,只能自己判断到底是yes 还是no.你给他倒水,他说yiyiyo,如果捂着杯子,当然是不用,但是从语言上判断,根本不知道鬼子到底要不要……
他们从来不把话说死,就是再客观真理,也是“吧………”“或许……”等结尾,中国人说话的习惯让日本人觉得过于自信了,中国人则觉得“你们TM是吓大的吗?啥都不敢肯定说出来?”
还有他们从来话不说透,也得猜,讲究禅道的“以心传心”,其实就是玩情商揣度。比如领导进到一个冷的屋子,说“真冷啊”,他不是要跟你聊天气,意思是你得赶紧把窗户关上,别冻着领导!眼色和情商绝对是语言外的技能呢………
总之吧,日语是封闭的岛民的语言,他们自己有自己岛民的心理,有些事情只有岛民互相懂,外国人日语说再好,在封闭的岛民看来,你也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