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4篇帖子。
(轉載知乎)北京用戶體驗最差的是哪一條地鐵線路?
4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2

一片葉:


看了半天,復興門站一號線換二號線沒人罵嗎?多少年了,要走一條長長的斜着向上的圓形甬道。二號線轉一號倒不用。

真是夠夠的


4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3

黃而慧 Kent:


不說哪條線,我想說的是各條線之間的換乘,MD,換乘一次罵一次。東直門:2號線換13號線,東單:1號線換5號線

4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3

10-20年人在國外,零星回國,多次短期1-3個月住北京。21年至今一直在北京。

個人感覺:服務上沒差別,實際體驗和人多少直接相關。

個人體驗過相對差的線路:13、1、6、5。最差必然是13西半部分,以及1號線東半部分。

個人體驗過相對好的線路: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7、8、16、17

實際還是北京地鐵部分區域密度不夠,人員過載,導致過於擁擠。雖然硬件上比國外多數城市都更新,但運量有所不足,擁堵比較嚴重。

當然,2021-2022年的北京地鐵,絕大多數時候都比歐洲城市更愜意,可惜回不去了。



作者:Pieve Ligur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31802/answer/299886705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3

思享家:


1號線當之無愧啊

4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4

不常坐地鐵,今天大雨,想着就不騎小電驢了

8:00到金台路坐6號線

看着引導員舉着大站快車的牌子,還在想很幸運大站快車有黃渠站

進了車廂後等到8:12再次抬頭,車還在跑沒有停黃渠站,看了眼指示站牌下一站郝家府站

此時還挺淡定,想着幸好出門早,大不了再坐回來

8:28還在跑,天塌了,這幾張怎麼這麼長

一直到8:33才到郝家府站

等回到黃渠站8:57了

大站快車太恐怖了

6號線後面幾站的間隔也太長了……



作者:KacarChe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31802/answer/19321086283342211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4

每天都在換乘,該站的設計是B1站廳、B2十號線、B3六號線。

從十號線換六號線可以直接從B2走下/滾梯到B3(非常近),但是每次六換十非常痛苦,要從B3坐長長的滾梯到B1,再走一大段距離下到B2。

一般非早晚高峰,不會有工作人員或者大爺大媽看着,可以逆行走樓梯。不是很理解明明有近的通道,也有2部滾梯,為什麼全給十換六,明明早上換乘十號線的人會更多。



作者:Muziqu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31802/answer/330672963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4

某匿名用戶:


當然是昌平線啦 沿線人巨多,發車間隔又長。 大站 站外排隊都是以公里計算, 高峰期間排個30 40 分鐘太正常了。 沙河及之後的站就要靠站台工作人員往車裡推才能擠進去。 胸腔都能給擠炸的感覺。


4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5

某匿名用戶:


當然是昌平線啦 沿線人巨多,發車間隔又長。 大站 站外排隊都是以公里計算, 高峰期間排個30 40 分鐘太正常了。 沙河及之後的站就要靠站台工作人員往車裡推才能擠進去。 胸腔都能給擠炸的感覺。


4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5

雲月: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持證人

6 人贊同了該回答

八號線。主要是密密麻麻的站點太多了,隔一兩分鐘就滴滴滴的到站了。以後地鐵線路越來越多,大家選擇地鐵線路的時候,開始從有沒有向快不快轉變。這幾年開始出現大站快的地鐵,八節車廂,裝的人又多,跑的又快。比如現在的19號線,和今年就要開通的17號線。

5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2 21:26

嵐煙啊:


房山線,晚上11點仍然很擠,早高峰車次還好,晚高峰車次依然8分鐘一趟。

車一直搖搖晃晃急剎根本站不穩而且沒有穩定

車上沒有信號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