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4202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博士生本身就是心理疾病的高發群體。32%的博士生有潛在的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風險,特別是抑鬱症[1]。
Results based on 12 mental health symptoms (GHQ-12) showed that 32% of PhD students are at risk of having or developing a common psychiatric disorder, especially depression.我們學校經常給碩士博士發郵件,鼓勵去學校的健康中心和心理醫生聊聊。特別是疫情期間,基本每周都會給博士發信息。學校在前幾年剛成立了一個新的獨立部門,幫助博士生解決關於學術/導師相關的霸凌和其他相關問題,同時也兼顧心理醫生的角色。所以博士心理狀態,以及學術方面的困擾應該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通常來講,美國很多學校會對博士生有特別的關照和保護。一來學校本身對博士生投入就比較高,自然產出貢獻也比較大。二來,統計上,博士生面對的工作和社交環境也相對糟糕。
和幾個認識的博士生聊下來,大家遇到的問題無非是這幾個方面: 年齡焦慮,工作環境,社交環境,學術壓力。
齊太磊很可能是其中之一,或者是所有的疊加。
其中一個細節,他之前在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是機械工程的phd candidate。但最終是退了學,拿了碩士走人。
Tailei Qi, 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 PhD Candidat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Baton Rouge[2].見過很多博士中途退學拿碩士畢業的(很多學校會在博士第2年,送一個碩士學位,就是為了避免最後輟學,學生啥都沒得到),對科研失去熱情/個人身心狀態糟糕占絕大多數。他可能也有自身的考量和掙扎。
但他後來又上岸讀了北卡的phd。很大原因可能是的確沒有其他更好的路子。國際學生本身就難找工作,加上學位是material science,導致了經濟和身份上的困難(本身又是貧困家庭出身)。如果回國的話,材料碩士+大齡,也不是一個最優組合。加上其他不太清楚的個人原因。最終選擇重新讀phd,但原先的憧憬和熱情應該已經消磨完了。碰上一路順當上來的小博士生,可能還沒那麼糟糕,玩玩遊戲,劃划水。但他一路非常坎坷,也缺少明事人的指點,加之社交環境也不理想。他在twitter里提到有個美國女生想讓其他人幫助他,但他對此很反感。所以,進入這個新的實驗室後,心理狀態可能處於崩潰的臨界點。
導師這一邊,在齊太磊的twitter里也有提到,是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的領導。很可能兩個人平時關係也不錯,沒有很大的矛盾衝突,但可以看出齊太磊對導師在實驗室的工作處事原則有一定意見。很多時候,一些偶發的獨立事件就能讓關係比較好的兩個人突然情緒失控。譬如某天導師行政方面事務出了問題,心情不順,加上學生這邊試驗進展也不順利,同僚壓力大。兩個人正好在這個時候開了會,很難避免言語上不出現衝突。
就像我之前碩士的導師對學生非常友善,為人處世也是很典型的美國老教授風,申請移民/工作推薦全是開綠燈,推薦信寫得能夠給人看感動。但在工作科研環境,他能把我們實驗室一個學生直接訓哭。有次期末後,還有學生在他辦公室門口直接癱坐地上哭得稀里嘩啦。
所以,讀博需謹慎。30歲前後能有其他更好的出路盡量避開phd。讀博雖說4-5年,但對個體的影響可能超過10年甚至更多。這10年做啥事情不好呢!
以下為原答案。
看了幾個高贊,重點都在繞着「大齡」,「大齡沒有前途」,「讀書時間長」。
這套價值體系其實對國內留學生影響很大,雖然其實本身是個偽命題(特別是在美國)。我和我們學校的心理醫生聊過,她發現中國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來自年齡焦慮,佔到了來諮詢的中國留學生的絕大多數。
如果當事人來美國後能及時擺脫這一套價值體系的影響,可能結果會不太一樣。
畢竟,美國當地人30多讀博畢業不算稀奇。我之前的導師45才博士畢業。下面是博士授予的年齡中位數(比國內28,9平均年齡還是高不少)32[3]。雖然中位數是32,但是其實在現實里的體感差別和國內還是非常大的。
SOURCE: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2016. Related detailed data: table 27.下圖是根據族裔情況作的分佈。可以看到對於大部分族群內,有50%-60%的博士學位授予者超過了31歲;大部分族群內,10%-20%超過了41(國內41是讀博入學年齡限制,35是大部分青基的申請限制)[3]。
SOURCE: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2016. Related detailed data: table 27.這裡並不是想說明大齡讀博沒有壓力,只是相對而言,美國對於博士年齡的苛求較少(不需擔心大範圍的年齡歧視,和基金申請年限),對大齡博士的環境沒那麼糟糕。
總結,對於大齡出國/讀博,很容易受到生活習慣和年齡焦慮的衝擊。就像
@硅谷IT胖子提到的。這些都不影響工作後的生活體驗,最難的是頭幾年。
參考
1.^Levecque, K., Anseel, F., De Beuckelaer, A., Van der Heyden, J., & Gisle, L. (2017).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46(4), 868-87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733317300422
2.^LSU Student Public Profile https://www.lsu.edu/eng/cimm/Profiles/Students.php
3.^ab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 2018.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2016. Special Report NSF 18-304. Alexandria, VA. https://www.nsf.gov/statistics/sed/2018/nsf1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