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R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79604/answer/351411521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對片假名詞抵觸,這不是我國日語學習者特有的。準確的說,是所有把日語作為第二外的初學者。這個是日語教育界公認的。原因的話我覺得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它本身自帶的來源問題,裡面有很多日本自創的單詞和意思。所以歐美人其實也抵觸。而且它們來源語種還五花八門,雖然大部分來源於英國,但是像タバコ、來自於葡萄牙語。烘焙類的還有很多源自法語,很難記憶。
第二個我覺得是教育體系問題,這個是主要原因。現行大部分的日語教材,先學平假名,再學片假名。然後詞彙的讀音還用平假名來標註。這就導致我們入門時候的那股激情放在平假名上,而且後期反覆記憶,從而對平假名記憶深刻,甚至形成肌肉記憶。但是片假名的話,學習的時候激情會有落後,並且以後用的地方也不多。就會記不牢,看到後反應不過來,這樣直接導致了抵觸心理。這個可以拿我自己的體驗來說。我自己對片假名沒有抵觸心理的觸發點,是以前上班時候高強度輸出片假名,和平假名有一樣的肌肉記憶後就沒有抵觸心理了。現在平假名詞,漢字詞,和語什麼的已經一視同仁,只有見過和沒見過的區別。
另外補充一個案例。以前研究室日本同學教過一個愛莎莉亞小姑娘。日本同學為了解決這種抵觸心理。入門初期就平假名,片假名同時教,讓小姑娘做到一樣的記憶深刻。結果小姑娘不負重望,絲毫沒有抵觸心理,而且後面比較偏好片假名,甚是碰到不會寫的漢字詞,全用片假名寫。還給出理由:一樣的讀音,片假名筆畫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