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丑看世界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309840/answer/18893507220904021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只看第一印象,韓國絕對是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國家。
一下飛機,從仁川機場到首爾市區,所見之處——乾淨、現代、高效、有秩序。

地鐵安靜得像圖書館,年輕人穿著精緻、髮型講究、妝容統一,整條街都像在拍偶像劇;
咖啡店開滿大街,裝修文藝,連菜單都寫得像在搞詩集。
我甚至一度覺得,韓國可能是全亞洲「最會活」的國家之一。
但這只是剛落地的第一小時。
再多待幾天你就會發現——這個國家的美,是高壓制度、極端自律、內卷文化,一點一點打磨出來的表象。
光鮮,是事實;壓抑,也是事實。

首爾的「高級感」,是堆出來的
韓國國土面積不過22萬平方公里,不到中國的1/25,但人口高達5100多萬。
首爾地區人口密度更是爆炸級,1/5的韓國人都擠在這座城市裡。
但這座城市給人的感覺是「精緻感拉滿」。
地鐵站乾淨到可以吃飯,地上找不到一片垃圾;
所有人說話聲音很小,不打擾別人;
咖啡店不止多,還普遍裝修得像影樓;
人人都打扮得體,穿搭、化妝、水準普遍在線。
你很難在路上看到一個邋遢的人。哪怕是普通上班族,也是妝容+穿搭全套配好。
他們不只是穿得精緻,是一種「必須精緻」的文化壓迫。
這不是自由選擇,而是一種「社會規則」。
你不上道,就會被社會邊緣化。

美女真多,但美得好累
韓國的女生確實美,是真的多。
尤其在江南、新沙、弘大、建大這種地段,走在街上你會產生幻覺:「我是不是誤入了女團練習室?」
高鼻樑、小V臉、細長腿、大眼睛、巴掌臉,一眼望去全是「精修模板」。
但你越看越覺得怪:為什麼長得都差不多?
後來我才知道,這不是我眼花,而是韓國整形技術太強,審美標準太統一。
——是的,大量女生都整過容,而且很公開,甚至連高三畢業後家長帶孩子「送一刀」都不算稀奇事。
韓國是全球人均整容率最高的國家,甚至整形診所數量高於咖啡店密度。
她們美,但也是真的活得累:
每天起床前一小時化妝;
鞋子不分季節必須高跟;
膚色必須白到發光,連防晒都帶防尷尬帽;
哪怕去超市,都要畫眉、塗口紅、噴香水;
韓國女生最怕的,不是老,也不是胖,而是「邋遢」——一旦「不美」,就等於失去社會存在感。
美貌是武器,但也是枷鎖。

工作壓力,不是卷,是變態級內耗
如果你覺得中國卷,那你大概還沒看過韓國上班族的日常。
在韓國,加班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展示」。
很多公司默認員工至少晚上8點之後才能離開,不然就會被認為「不夠敬業」、「不合群」、「不給上司面子」。
公司文化極其等級化,「前輩-後輩」制度非常強:
新人必須主動幫前輩買咖啡、訂外賣;
下班不能先走,上司在就必須陪;
聚餐(회식)是公司強制,吃完還得喝酒KTV一條龍,不能拒絕。
韓國有個專門形容「社畜飲酒文化」的詞叫「술자리地獄」(應酬地獄)。
更慘的是:韓國工作競爭極其激烈——
幾百萬大學生爭幾萬份「正職」崗位,剩下的只能做合同工、外包人員、快遞小哥、零時打工人。
你不進大公司,基本等於人生打折。

教育制度:從小就開始「地獄訓練」
韓國人有多卷?從幼兒園就開始「全民應試」。
小學之後就開始上各種私教、補習班,被稱為「학원(哈滾)」文化。
晚上10點,弘大街頭全是補習班出來的中小學生;
每年「高考」(수능)當天,飛機航班都要暫停,給學生安靜考試;
有家長甚至為了孩子能上「SKY高校」(首爾大、延世大、高麗大),專門辭職全職陪讀。
韓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全民高考日全國放慢腳步」的國家,連股市都晚開盤。
你說這不瘋狂?但韓國人會告訴你:「這是為了一輩子不被社會淘汰。」
問題是——太多孩子考不上,又無法接受失敗,心理崩潰、自殺、抑鬱、逃學的案例年年上升。
韓國不是不努力,是努力到了變態,但出路卻越來越窄。
消費文化:表面時尚,實際高負債
韓國人表面上看起來人人精緻、衣著得體、包包名牌,其實很多人都在刷信用卡硬撐「體面」。
穿優衣庫被認為「不上道」,大學生都背LV;
炒鞋、炒包、炒髮型、炒妝容,「打扮」是一種投資;
年輕人租房都選擇「半地下室」,但鞋子一定是限量款;
韓國20~30歲年輕人人均負債超過2.1萬美金,在全球已開發國家里排名第一。
為什麼要透支消費?很簡單——在這個社會,如果你不精緻,你就不配社交圈。
你可以沒錢,但不能沒「門面」。

房價高得離譜,收入追不上房子
韓國的房價,特別是首爾,真的能逼瘋普通人。
你知道在首爾買房要多少錢嗎?
▸ 江南區一個80平的二手公寓,價格是:15億韓元起步,換算成人民幣差不多800萬;
▸ 普通年輕人月薪200~300萬韓元(約1萬RMB),吃喝住行完基本攢不了錢。
韓國有個「青年三苦」說法,意思是:買不起房、談不起戀愛、生不起孩子。
所以現在首爾的很多年輕人選擇「半地下室」、「考試院」、「膠囊房」居住。
你以為那是電影《寄生蟲》才有的設定?
不,那是很多首爾打工人真實的生活狀態。
更諷刺的是:
「你住得像老鼠,卻要打扮得像明星。」
韓國人福利好不好?看上去是,體驗下來很難說
說到韓國福利,很多人會提到:
醫療全民覆蓋
教育義務制
老年年金制度
居民基礎保障
但這些福利,對年輕人越來越不友好。
▸ 醫療:看個普通病便宜,但重大疾病、心理諮詢貴到離譜;
▸ 教育:義務教育雖然免費,但補課成本極高,「哈滾地獄」讓家長喘不過氣;
▸ 養老:年輕人交稅負擔越來越重,但等他們老了,能不能領到年金都兩說。
韓國的心理諮詢平均一次收費8~12萬韓元,心理醫生極度短缺。
換句話說,韓國福利制度是建立在「老年人安穩、年輕人背鍋」的模式上。
年輕人不是不想拼,而是拼完了連呼吸的空間都沒有。

不結婚、不生孩子、不買房,成為「常態」
現在在韓國,年輕人最常說的詞就是:
삼포세대(三拋世代)——放棄戀愛、結婚、生育 後來演變成五拋、七拋、N拋,意思是: 「我把人生的一切期望都拋掉了,能活下去就不錯了。」
是的,這個國家的年輕人,開始主動選擇「降級人生」。
不結婚,是因為結婚不是雙贏,是負擔疊加;
不生孩子,是因為孩子不是快樂源泉,是經濟拖累;
不買房,是因為根本買不起,不如租個房過日子。
婚姻登記率和生育率雙雙跳水,韓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2023年韓國總和生育率跌破0.7,官方都快急瘋了。
但年輕人很淡定地回應:「國家都不管我們死活,為什麼我要再造一個人來受苦?」
韓國大叔和大媽的另一面,不止跳廣場舞
韓國老一代人,也不是活得輕鬆。
你看到的廣場上跳「阿里郎」、一起聚餐的阿姨大叔,背後其實藏著一大堆社會問題:
1.高齡獨居多:很多老人孤獨生活,甚至與子女斷聯;
2.養老金低:除了公務員和大企業退休金,其它人月收入少得可憐;
3.繼續打工:首爾地鐵里很多清潔工、便利店員工,其實是70歲老人;
4.老年自殺率高:韓國老年自殺率長期為世界第一。
韓國有大量「老年志願死」案例,甚至出現「老人選擇失蹤、在山裡自盡」的新聞。
他們年輕時沒享受,中年被社會吞噬,老了也得靠自己生存。
你看到的禮貌,是他們的「最後尊嚴」;
你沒看到的生活,是一個「自救式老齡化社會」。

韓國的確適合短期旅遊,強烈建議體驗以下幾個場景:
1.吃炸雞+啤酒:真的非常爽,尤其在弘大、建大周邊;
2.東大門、明洞購物:彩妝、衣服、髮飾、電子產品便宜又多;
3.試一次韓式理髮/造型:他們對髮型極致講究,服務精緻;
4.看一次韓劇取景地:北村韓屋、漢江公園、江南咖啡館,一個個都能出片;
韓國的便利店、咖啡店密度世界第一,大街小巷每走10步就是一家!

寫在最後:
你可以羨慕韓國的美麗、精緻、時尚和禮貌,
但別忘了:這些「人設」,也是他們活得最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