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竇淳川Derek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1699063258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只要是人,就會有憤怒這類情緒,但我們不能被情緒擺布,要選擇正確的方式表達憤怒。
根據心理學中的「回報性法則
「。如果有個人對你大發脾氣,但你選擇了傾聽的姿態,對方的態度也會變得緩和,進而接受你的好意。
1. 高情商的人不會說過激言論。我們在生氣的時候,容易爆粗口、說髒話。但等我們冷靜下來後又會後悔。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不說髒話、不爆粗口的好習慣。
另外,不要給人貼標籤。例如,「你總是隨地亂扔衛生紙」、「你個渣男」、「家務事就該女人做」、「你為什麼總是遲到」。這類語言屬於典型的「給人貼標籤」行為,把自認為的「正確觀念」強加到別人頭上,對他人造成冒犯,進而引起爭執。
其實每個人都是很複雜的,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也可能是個助人為樂的好人;一個小偷,回到家也可能是個好爸爸。我們不能用片面的視角看待任何人,不僅是對他人的冒犯,也會使自己對他人產生誤讀。
「總是「這類斷定性質的詞要少說,比如對方明明10次約會裡只遲到了2次,你說別人「總是遲到」時,對方就會很憤怒:我才遲到兩次,哪裡「總是」了;另外,還有「為什麼」、「憑什麼」這種反問語,帶有強烈的責備性質,會給對方帶來威脅感。
2. 被冒犯時,需要保持冷靜。雖然我們要體諒他人,但遇到忍無可忍的情況,也需要表達出來,但需要注意處理方式。
我們在生氣的時候,就特別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生氣了。例如爽子
老師在某綜藝上,自己說話被當耳旁風時,憤怒地大喊「是不是別人不發脾氣,就當別人是傻子啊,我真的生氣了!」
但當我們用憤怒的語氣說話時,自己的核心訴求就會傳達不到。別人只會意識到一件事:你生氣了。
「怎麼說」比「說什麼」重要。如果你說話時帶著情緒、大喊大叫,無論你說地多有道理,都換不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說話之前,我們要做理性而非情緒化的準備,不要衝動行事。生氣的時候,可以把語速放慢些,情緒也會平穩下來。語速越快,話越說不清楚。
舉個例子,你女朋友每次都朝你抱怨、發牢騷,而你是個喜歡清靜的人。你和她商量很多次後,她還是如此。這時候,你會很生氣,但這個時候發脾氣是不明智的,要等冷靜下來後考慮對策。無論多麼生氣,說話時都要用平和的語氣,
等冷靜下來並再三思考後,你想對女朋友表達這樣的觀點:如果她不尊重你,你也沒必要尊重她。
如果你表達時帶有威脅別人的色彩,例如「你再發牢騷,我就不客氣了!」,雖然能表達出自己的憤怒,但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正確的表達方式如下:
我們討論過很多次了吧,關於「不要發牢騷」這件事。但今天你的行為,確實沒尊重到我,這會影響我們的關係。
想要做到態度平和,我們可以從日常習慣開始養成。但在表達時,要採取不帶威脅地說出自己的訴求。
3. 如何讓憤怒情緒消失?
當場忍住這招比較適合比較小的情緒波動,能比較輕易地壓制住。
在這種小的憤怒情境下,可以在內心和自己說:現在得剋制住,不能爆發。也可以在心裡說一些輕輕的髒話,例如「笨蛋罷了」。注意,是一些輕微的髒話。如果是很重的粗口,只會加大自己的憤怒情緒。
2. 放空大腦
我們生氣的原因,在於「為發生的事情加了一層意義「。例如:」別人一直盯著我們看「這個行為並不會讓我們生氣;但如果我們想」看什麼看,煩死了「之後,我們就會開始生氣了。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讓大腦停止思考這件事情,例如數地上有幾塊磚、書上有多少個字等等。
3. 逃離這個環境
如果我們馬上要大發雷霆時,可以逃離這個環境,但在走之前要宣布暫停:不好意思,可以先暫停一下嗎?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冷靜下來討論,再講下去沒有什麼意義。我想冷靜一下,可以給我點時間嗎?大概一個小時左右。非常感謝,一會兒我們回來再談。
注意事項:
1. 一定要說清楚多久回來;
2. 一定要說是你自己需要冷靜;
3. 這段時間不要想關於對方的負面事情,例如:對方竟然說這樣的話、等回去之後怎麼對付對方;
4. 不要喝酒;
5. 做一些舒緩情緒的事情,例如聽聽音樂,看看娛樂類短視頻、散散步。4. 如何根除自己的易怒體質
?當我們生氣時,我們經歷了三個階段:遇到事情-給這件事情賦予了意義-表現出憤怒。
決定我們是否生氣的,是階段二,也就是給某件事情賦予了意義,這就是我們的憤怒觸發機制。
每個人的三觀不同,所以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情,反應也會不同。例如前段時間有人給我看了個短視頻,一隻老鷹把隔壁鄰居家的貓抓走了,他覺得很好笑。但我並不覺得很好笑,因為我很喜歡貓。
改變他人是很難的,吵上一天一夜也沒用,到頭來對方只會更加堅持自己做的是對的,還不如改變自己方便。
但有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會生氣,連自己都不知道。我們可以在發完脾氣後,記錄下整個發脾氣的過程:
記錄下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讓你生氣。例如:我開小區的門時,對方直接開著摩托沖了進來。2. 復盤自己當時的想法。
例如:他直接開著摩托衝進來,把人刮擦了怎麼辦?真沒素質!3. 糾正自己錯誤的想法。
可能這就是他的生活習慣吧,生氣也沒用,下次看到這種人避讓著點。4. 把自己的憤怒誘發機制
分門別類。
當我們記錄多了,就能把自己的憤怒誘發機制分門別類,從而掌握自己情感情緒的全部面貌,清楚自己的情緒傾向。
下次我們再面對這樣的語言、事情時,就能做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注意:這套復盤自己價值觀的方式,適合把我們的價值觀調整到良性的方向,例如變得更加善解人意、通情達理等等。但如果問題出在對方身上時,比如對方蠻橫無理、故意刁難等,我們可以選擇傾聽,但態度要不卑不亢。這個時候,需要用到我們上面提到的一個公式,並用平和的語氣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
描述對方的行為+表達自己的感受+指出期望對方可以怎樣做。
5. 如何創造沒有憤怒的環境?
暴露自己。人與人之間之間的情緒摩擦,很多時候是由於互相不理解造成的。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真誠地展現給對方,比如你的興趣愛好、三觀等等。
2. 了解對方的三觀。
看看他們到底喜歡什麼,有什麼愛好。
3. 努力理解你討厭的人。
對於討厭的人,最好還是減少接觸,不然也是自找麻煩。但有的時候,我們會遇到無法迴避的討厭的人。
對於這一類人,我們要盡量理解對方,了解了他行為背後的三觀,因為我們的憤怒往往是在不理解對方的意圖下,隨意猜測造成的。例如之前我有一位同事特別喜歡刷存在感,我一直不能理解他。後來我了解到他父母從小比較偏袒家裡的另外一個孩子,他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冷落後,我就能理解了。
另外,我們也需要知道對於這類人,什麼話不能當他面說,相處起來就會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