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rosaveronum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479217/answer/2819821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個人覺得日語現在存在大量外來語是一個很諷刺的東西。相較而言,明治時期的日本學者更注重在引進西方文化時保持本土文化的相容性與獨立性,所以致力於用漢字意譯西洋詞彙,以方便用日語的邏輯來理解西方概念。反觀當時的中國,民主就直接音譯為「德莫克拉西」。所以,當現代中國像明治時期的日本那樣孜孜不倦地意譯西方詞彙而日本卻訴諸於片假名音譯時,就算不從漢語的角度考慮,總是感覺日本人在一步一步親手毀掉自己在引進文化方面的優良傳統。
其實在日本,廢漢字也不是什麼新的主張,甚至日本明治時期的思想大師福澤渝吉本人是傾向於廢漢字的。但福澤廢漢字的原因是其對實學的偏重,認為語言只是工具,目的是引進並學習西方的科技和思想而不是在詩詞中華而不實地堆砌辭藻、用生僻字,並且當時福澤僅僅傾向於減少漢字的數量而不是全盤廢漢字。從這點上,我真不認為當代日本年輕人對片假名的鐘愛有如此的思想高度,大概只是因為懶惰和追求時髦吧。
個人認為一個語言要想維持自身,本身應該具有兩個性質,一是要有相對的穩定性,二是要有內在的邏輯自洽性。穩定性是為了保證彼此交流的方便,而邏輯自洽性則是該語言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的基礎。
從理論上,我們完全可以把日語中的每個名詞和動詞用片假名音譯代替,在加上は、を、する等輔助詞,但這在文化上還是日語麼?
而對於這些考量,我甚至認為不少日本人本身完全不明白這些。記得又一次在東京坐地鐵,看到一則廣告寫道「時間の幸せ」,但湊近看一下直接瞎了,因為「時間」的讀音居然用片假名標成了「タイム」。另外在日語歌詞中我也很詫異為什麼一首本身不注重音韻的歌卻要煞有介事地將」身體「注音成」からだ」。
照這樣下去,以後「時間」這個詞就可以隨便被標註成「tsaito / Zeit」,「tompu / temps」,「tempo / tempo「等等等等,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有十四中寫法的」茴「字。
所以個人覺得從語言的穩定性上,如果可以像現在這樣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引進和使用片假名,只會徒增不同群體之間和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交流障礙。現在的日本老一輩人已經很難搞懂那些新的平假名音譯了。
而從邏輯自洽性上來說,我們可以將英語對拉丁語與希臘語的引進和日語對英語的引進作一個對比。
與日語相似,英語自文藝復興後從拉丁語和希臘語中引進了大量的詞彙,與其說是引進,不如說是全盤移植。但需要注意的是,英語(包括其近親德語)在語言邏輯上和造詞方式上與拉丁語和希臘語沒有本質的區別,例如動詞方面都是介詞前綴+詞根的造詞方法,唯一的區別就是使用的介詞系統是來自英語、德語、拉丁語還是希臘語,甚至你都能在這幾個體系中找到一些對應關係,例如「up-hold, sus-tain, sus-tinere」,「under-go, sub-ire」,「par-take, teil-nehmen, parti-cipate「等等。所以說英語的引進不過是將自身原有的語言邏輯用了另外一套介詞系統表達出來,而且當今但凡英語說得好的人都能夠大致明白這些拉丁語和希臘語介詞作為前綴時要表達的意思。而傳統日語對漢字的使用較英語而言是完全不同的邏輯系統。如果按照當下的趨勢,對英文詞彙只是拿來就音譯,而不是系統地引進與調和,不僅不能掌握西方語言的內在邏輯,久而久之反而會損害日語本身的內在邏輯。